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小班教育随笔

小班随笔案例16篇

日期:2021-12-0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随笔案例16篇,是优秀的小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随笔案例16篇

第1篇小班随笔案例

  午餐后,先吃完的幼儿照例按意愿选择餐后活动。一部分幼儿选择了观看自然角。这是我班幼儿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这里的植物都是孩子、家长和教师一同种植的。每天的入园时间和餐后活动这里是孩子们交流的好场所。因为,在这里每天都有新发现,孩子尤其关注自己种植的一花一草,留意班里饲养的金鱼。这时,只见一位小朋友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小龚老师,金鱼死了!”此言一出,吃完饭的幼儿全都涌向自然角,亲自看看究竟。教室里也象烧开了水一样,闹闹腾腾。一部分先睹为快的幼儿也跑来拉我:“真的,金鱼死了,快去看看吧!”我想到自上周五换了水以后,今天早上来看见金鱼还是活鲜鲜的又忘记了换水,所以连续几天没换水,有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我怀着抱歉和愧疚的心情来到自然角,看见金鱼肚皮朝天,一动不动,鱼缸里的水里有泥土、很多金鱼粪便,水也很脏了。午间活动我提前结束了自由活动时间,郑重地端出金鱼缸,幼儿们情绪再次激动。于是,我顺势利导,请幼儿猜测金鱼为什么死了。蔡烨:是徐卫东用手抓了金鱼,金鱼就死了;杨海笑:因为水脏了,金鱼喝了病死了;茅佳怡:吃多了,胀死了;最后,我肯定了幼儿们积极动脑的精神,总结了金鱼之死的原因。幼儿之间的种种猜疑和相互指责也嘎然而止了。反思:孩子们在交谈中,透射出了对“金鱼之死”的极大兴趣,当我感受到了幼儿的这一兴趣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判断价值后回应。作为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游戏,了解孩子的学习经验。基于以上的教育价值,教师适时的介入与指导,顺应着孩子们的兴趣,扩展孩子们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间,还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励孩子大胆猜测的同时,又自然地将幼儿间的相互埋怨、胡乱指责转化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儿积累正确的生活经验。

第2篇小班随笔案例

  [实录一]:

  圆圆是个非常可爱而又调皮的小男孩 ,他特别爱玩水。一天晚上,大家都在作睡前准备——小便、喝水、洗脸。不一会儿,孩子们全到了卧室,我看了一下,发现圆圆还没进来,走到厕所一看,不得了,圆圆正站在水池边,一手按住水池的出水口,一手拿着拧下的圆形物舀水,并往自己身上头上洒。我赶紧走上前,说:“圆圆,你在干什么?”“我在洗澡”他回答得振振有辞。我说 :“你是不是很喜欢洗澡?可我们洗澡都是用热水洗的呀,冷水洗澡容易生病的,是吗?”他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进了教室。

  [实录二]

  最近,圆圆老喊嘴干要喝水,一有空就到外面喝水。这天,游戏活动结束后,圆圆又去喝水了,过了好一会儿,他还在外面,我正要出去看一下,有个小朋友进来告诉我:“杨老师,圆圆没喝水,他把杯子里的水全倒掉了。”我远远地看过去,发现他正在水桶边放开水,喝一口然后全倒掉了,再放水,喝一口,又到掉了。我说;“圆圆,你怎么把水都到掉了?”“我喝不完”。“下次喝不完就少盛一点,行吗?”“好的”。到了晚上,我要喝水了,水桶里却没水了,我赶紧把这个消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告诉大家,并问:“为什么别班的水桶里有水,而我们班的水桶里没水?里面的水到哪儿去了?是喝掉的吗?”有个小朋友说都是给圆圆到掉的。我说:“你是不是很喜欢水?”“是的”其他小朋友马上说“我也喜欢水”“我也喜欢水”“那好,我们明天到浴室去玩水,怎么样?”“好!”孩子们一下子欢呼起来。

  第二天,我和洗澡的老师商量,在洗澡前,浴室里放五、六个水盆,让大家玩会儿水再洗澡。孩子们围着放满水的水盆,有的将塑料积木放入,有的那杯子在不停地舀水,有的将塑料小动物小娃娃放入水中洗澡,还有的索性拍水,玩得很畅快。洗完澡,回到教室我看到个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愉悦痛快的表情。因天热,我们又玩过几次水。而圆圆再也没有发生过利用喝水而玩水的事情了。

  [案例分析]

  三岁幼儿是好动好奇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圆圆的二件事情其实就是想玩水,我们何不创设条件,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从事喜欢的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其好奇心呢。

  由于我们有目的地玩了几次水,既满足了其好奇心——玩水的欲望,又培养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圆圆再也没有瞎玩水了。从圆圆的玩水中给了我一个启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内容可以从幼儿生活中来,顺应孩子的需要,而又在满足孩子需要的基础上,推动孩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3篇小班随笔案例

  生活化美术课下周就要实践了,却心里……值得思索、修改、准备的东西还有好多,思索后修改,修改后再思索,反反复复。思索、修改多了,问题一个个如同小水泡浮出水面,等待用最完善的办法去解决。小班一节课才15分钟,我的生活化美术课开始部分是情境导入,接着是教师示范,幼儿操作,最后展示作品和欣赏作品,导入和示范部分就要好几分钟,幼儿操作的时间又不是那么好控制,就很担心引导的不够幼儿不理解或是引导的太多太占时间。听了专家的建议,教案设计改变还是挺多的,一连串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我们班的孩子才入园三个多月,美术教学活动并不太多,相对于他们现有的实际绘画能力,新的东西怕他们太难不理解不太容易接受,不知该如何操笔绘画制作,又怕出现幼儿不理解不愿动手操作,很难真正去把握和掌握整堂课。之前的绘画和手工课都有个别幼儿拖课现象,觉得很难很好的去把握和掌握美术课的时间,希望自己能有多多机会,多去聆听前辈们的教学,学习前辈们个性化的教学,学习前辈们教学中的特点和特色,多学习,多运用,多实践,想要快速提高自己现有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个性化的备课教案,个性化的教学,望每个宝宝也都能个性化的成长!

第4篇小班随笔案例

  背景:

  我们小班教室位于底楼,由于受潮的关系,柜子下面、地板缝里、走廊里时而有蚂蚁、小虫子之类小动物的出现。吃过午饭孩子们喜欢搬上小椅子,和同伴一起坐在走廊里晒晒太阳,玩一些安静的小游戏。不过小班幼儿另一特点也是好动,他们坐在走廊里一刻都不会停。没过多久,细心的孩子便发现了台阶下许多蚂蚁。之后,每次上厕、洗手后,孩子们第一件事便去看蚂蚁,乐而忘返。我见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天天“看望”蚂蚁,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于是我开始收集资料,选择各方面教材,组织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蚂蚁,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身边事、物,关心动物的情感。

  案例一

  “黄熙蕾,快过来看,这儿有蚂蚁。”沙倍立向不远处的黄熙蕾喊。随着沙倍立的喊声,好几个幼儿都围了过去。

  “真的,是小蚂蚁。”刘舒扬说。

  “你看,蚂蚁爬到洞里去了。”刘舒扬又说。

  “这是它的家。”沙倍立说。

  “这儿还有,快看呀!”刘媛大叫。

  “哇!那么多小蚂蚁!”沙倍立说。

  “蚂蚁真小。”刘媛接着说。

  “蚂蚁当然小,要不然怎么爬进洞里去。”旁边的黄子益说。

  分析:

  小班幼儿天真无邪,他们会和娃娃自言自语,会对

  佳怡:“小蚂蚁,我唱一首歌给你听,春天天气真好…花草说悄悄话,在他们眼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喜欢用动作与语言和它们交流,而动物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几天发现孩子们上厕或洗手完都在看蚂蚁,还会在一起讨论蚂蚁。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兴趣,他们有了探究蚂蚁世界的欲望,有了这个良好的动机,我们开始收集资料,选择适当的教材,使孩子们获得关于蚂蚁更全面的信息。

  案例二

  沙沙:“小蚂蚁,小蚂蚁,你在干什么?”…”

  沙沙:“我会念儿歌,小树叶……”

  王芯:“你念的一点也不好听,我来念,我来念……”

  分析:

  从孩子们几句简短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与小蚂蚁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为主题教育《蚂蚁》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案例三:

  讨论:蚂蚁长得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对蚂蚁的了解

  徐铭泽:蚂蚁长得很小的。

  沈 昕:蚂蚁有脚的,它们会爬的。

  许亦杨:蚂蚁身上是黑色的。

  徐嘉豪,老师,蚂蚁身上是咖啡色的。

  汤泽也:蚂蚁还有眼睛、鼻子和嘴巴。

  分析:

  由于蚂蚁比较小,有些细小的地方孩子们用眼睛不易看清楚,同时,由于孩子们还处于小班时期,观察事物比较表面和片面,不会深入,全面的观察和分析。所以尽管孩子们天天跑去看蚂蚁,和蚂蚁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但从孩子们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蚂蚁的认识是粗浅和零碎的,我们还必需利用图片,模型等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整理、构建关于蚂蚁的知识网络。

  案例四:

  借助图片深入了解蚂蚁

  1、师:蚂蚁弟弟给我们寄来了许多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2、幼儿自由观看图片。

  许亦杨:你看,你看,这只蚂蚁身上是黑的,这只蚂蚁身上是咖啡色的。

  沈 昕:这儿还有红色的。

  姚 元:哇!那么多蚂蚁。

  黄诗懿:快看!快看!蚂蚁有两只脚长在头上了。

  胡祎凯:咦!脚怎么会长在头上呢?

  黄诗懿:我也不知道。

  陈思琪:老师,这是不是蚂蚁的肚子?蚂蚁的肚子好大呀!

  徐铭泽:快来看呀,这是蚂蚁有翅膀的,老师,它会不会飞?

  分析:

  孩子们在放大的图片下能更清楚更仔细地看到蚂蚁,自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原来蚂蚁长得都不一样的”,“原来有的蚂蚁身上是黑的,有的是咖啡色的。”“怎么蚂蚁头上还长脚?”等等,孩子们有了疑惑,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活动取得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顺利高效完成的保证。

  二、我是小蚂蚁

  沙倍立:薛雨阗,薛雨阗,我是小蚂蚁。

  薛雨阗:我也是小蚂蚁。

  沙倍立:我是小蚂蚁沙沙。

  薛雨阗:我是小蚂蚁阗阗。

  沙倍立: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好不好?

  薛雨阗:好的。

  两人说完满脸笑容,手拉手出去做游戏了,游戏中沙沙不停地摸摸自己的头饰有没有歪,脸上也不停的笑着。

  分析:

  在孩子们一到园后就给他们一个蚂蚁头饰,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以小蚂蚁的身份玩,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早早地进入角色,为下面的教育游戏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五:

  “你们看,这儿有一个洞洞,是我们的新家。”教师指着那个被装饰成洞口的教室的门说:“快,回家了。”小蚂蚁们看见自己的新家可乐坏了,在蚂蚁妈妈的带领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在自己的小床(小椅子)上睡觉了,“天亮了”妈妈一边唱着歌一边根据歌词表演(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的直摇头,小小蚂蚁想想,想个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一起抬着走。)“妈妈,我帮你搬。”“妈妈,妈妈,我去搬。”小蚂蚁们可急了都想去搬豆豆。于是妈妈搬豆——妈妈邀请小蚂蚁搬豆——小蚂蚁自己搬豆——小蚂蚁们一起搬豆,一会儿小蚂蚁们就学会了歌曲。回到洞中数豆豆,你一粒,我一粒,还有一粒在哪里?蚂蚁弟弟笑嘻嘻,还有一粒在我肚子里。于是,小蚂蚁们又学会了儿歌《小蚂蚁》。

  分析:

  小班幼儿天真可爱,喜欢幻想,同时幻想又与现实相混淆,他们喜欢和身边的动物植物交朋友,有时甚至幻想自己也是一朵花或一只小动物,教师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选择了蚂蚁头饰了,设计了洞口,情景的创设,道具的运用使孩子们很快的进入了角色,他们忘了自己是小朋友,忘了自己在上课,把自己完全当作了小蚂蚁,在开心的搬豆中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小蚂蚁》,在分享成果数豆中学会了儿歌《小蚂蚁》,而其中又融合了色彩,图形,分类,数数等知识,也在其中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分析和反思:

  主题教学是现在广为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提倡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识机构,并向更高一级认识知段迈进。在《蚂蚁》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自由观察、自由讲述、幼儿讨论、游戏学习歌曲,儿歌、画画等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发现,进而深入激发幼儿象蚂蚁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一、抓住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和参与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的学习和发展的。”幼儿只有与周围环境充分的接触了才有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发展幼儿能力,扩展幼儿知识。在《我们过节了》这个主题即将结束时我们及时地发现了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兴趣,天天看蚂蚁,乐而忘返,还会和蚂蚁说悄悄话。及时抓住了这次机会,收集材料,设计活动,孩子们本身对蚂蚁产生了兴趣,教师的图片,模型使他们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孩子们便会主动的探索,寻找答案。在这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适当参与和引导使孩子们获得了知识,整理了已有的知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蚂蚁知识网。

  二、整合教育,游戏教学

  幼儿园教育虽然有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五大领域之分,但是教育教学中它又是一个整合的关系,每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主题教育《蚂蚁》中艺术活动歌曲《小蚂蚁》中叫小蚂蚁数数搬了几粒豆,大豆放红框,小的放蓝框,这些都是融合了数数和分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小班幼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灌输法,训练法枯燥无味,孩子们不感兴趣,效率差。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新《纲要》中也提出了“幼儿园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对小班幼儿来讲更应如此。所以在这主题教育中让孩子们自己扮演小蚂蚁,角色的进入,使孩子们兴趣大增,整个过程都是由幼儿自己一边欣赏,一边表演中渡过的,孩子们在表演中学会了运用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培养了品德和个性。又在表演中理解记忆了儿歌,歌曲内容,在主动,积极又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得了知识,获得了交流,体验了成功。

第5篇小班随笔案例

  早上,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

  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

  “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分析】这一案例说明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案例中程程拿着小刀不肯放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模仿,见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也跟着怎么玩,这样当玩具缺少时就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外,对小年龄幼儿来讲,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尽量多一些,为孩子的选择、模仿创造条件,以减少因玩具不足而引起的冲突。

  【指导策略】

  1、教育幼儿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友好的游戏,而不是去抢别人的东西。

  2、教师可以根据这次事情投放多点的游戏玩具,避免幼儿再次争抢,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第6篇小班随笔案例

  日常观察,发现问题

 

  美美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每天都是由奶奶接送美美上幼儿园的。

 

  早晨来园美美总是满脸泪水的拉着奶奶的手久久不肯放。“老师,我们美美还小,自己不会吃饭,你们喂喂她。好了美美,奶奶跟老师说好了,吃饭是老师喂你,别哭了,奶奶走了。”听到奶奶这么说,美美才放开奶奶的手。分饭的时间到了,阿姨们拎着饭菜走进了教室,孩子们会伸长了脖子问:“阿姨,今天我们吃什么?”可每当这时候美美就开始掉眼泪。

 

  午睡起床了,孩子们各自摆弄着自己的小毯子,折“整齐”了,放到了床角,然后开始穿鞋子,而美美起床后就开始呆呆的坐着,等老师去帮她穿鞋子,“美美,看好了,老师教你穿,下次你自己试试。”美美不情愿的点了点头,第二天,她还是这样,让她自己穿穿看,她就掉眼泪。

 

  区角活动时,别的孩子都比较喜欢玩一些新颖的,漂亮的玩具,图书角里的孩子不多,但经常能看到月越小小的身影,她总是一个人在里面安安静静的看书。

 

  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总能高高举起双手,争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便是那些老是问不答题的孩子,也不甘示弱,高高举着小手,美美总是端端正正的坐着,不会主动把小手举起来。当我抽她起来时,她却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就是声音轻轻的。

 

  上门家访,了解情况

 

  美美家三代同堂。一家人非常欢迎我的到来。尤其是奶奶,她热情的带着我参观了他们的家:漂亮的小洋房里,装修得非常考究,客厅、厨房、餐厅、书房样样俱全。书香味十足的书房给我的影响特别深,大大的书桌摆放着电脑,高高的书橱里整齐的摆放着各种书籍,是个看书、学习的好地方。唯一不足是在这么多的书籍中却没有属于孩子自己的书。从奶奶那里了解到,美美的父母以前都在一家镇办企业做财务的,前几年企业效益也不错,可就这两年企业倒闭了,于是夫妻俩放下一切,将全部精力投身于学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造后,美美的父母都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但是工作比以前更忙了,工作之余也不忘给自己充电,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这个书房里。爸爸妈妈不在时,美美也经常回到这里坐到爸爸妈妈的椅子上来看书。

 

  奶奶带着我参观,美美就像一条小尾巴紧跟在奶奶身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坐在客厅中聊天,奶奶忙着帮我倒茶,取水果,而美美就坐在一旁,奶奶帮我拿好了,就帮着美美拿这拿那,一会儿把剥好的水果塞进美美的嘴巴,一会儿打开饮料罐,递给美美,美美的小手什么也不用做。

 

  门外传来了孩子们欢快的欢笑声,美美伸出头向外看了看,奶奶马上就说:“别去,他们会弄伤你的,待会儿奶奶陪你玩。”美美也就不想了,安静的坐在奶奶旁边。

 

  奶奶跟我说,带大美美真是花费了她很多心血,自己对孙女是时时留意、处处当心,可美美爸爸妈妈还是经常会说她把孩子宠坏了,弄得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听了奶奶这番话,我也理解老人心里的感受,于是我先肯定了奶奶的功劳:“奶奶我知道你花在美美身上的时间肯定比你带大你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时间还多,你所付出的心血我们都看得见,美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本领很认真,接受的也快,这都是你奶奶教得好,不过孩子渐渐长大了,有些事情也可以让她自己动手做做,美美很聪明肯定学得会,这样你可以轻松点。”听了我的话,奶奶也点了点头说:“是啊,现在她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事情都要我帮他做,是满累的。我试试吧。”临走时,我给了奶奶一份我根据美美的实际情况收集的各种和美美相似的家教案例和我的电话号码。

 

  电话联系、制定措施

 

  奶奶给我的电话:没过几天,美美的奶奶就主动打电话来找我,她说和老头子一起看了我给的那些东西,很感动,说他们也想学点新的教育方法,免的儿子总说他们老套。于是我告诉他们美美非常爱看书,很爱学习,书房是个非常有利孩子学习的地方,我建议他们给美美购置小书桌、小椅子,可让孩子在上面画画、写写,在地板上放

 

  上拼图地毯,整理箱等,可让孩子在坐在地上看书,玩拼图等,在书房为美美创设她自己的学习天地。

 

  我给奶奶的电话:我问奶奶美美在聪明屋的情况,奶奶告诉我:“美美很愿意呆在聪明屋里,看书、讲故事,还会拉着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看,讲故事给他们听。我见建议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去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家长也可以给孩子选购一些有关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幼儿彩图百科全书。在以后的学习中,孩子可以从中查找一些资料。

 

  奶奶给我的电话:奶奶反映,这几天她想放手让美美试试自己做些事情,可美美的依赖性很大,几乎是不肯动手,即使做了不能坚持。于是我让奶奶给美美创设了一个五星角,我给奶奶设计了一块五星奖的版面和小五星,每当美美不用奶奶帮忙自己做完一件事时,如:今天自己吃饭了,自己穿脱衣服了等等,每做一件就可以到奶奶那里拿到一颗红五角星贴到“五星角”里。到“五星角”里有了五颗五角星时,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换取一朵小红花。

 

  奶奶听了很高兴,马上和孙女说了这件事,美美听到能到老师那里换取小红花时可高兴了,还当奶奶的助手,和奶奶一起照着我的小图制作了五星角。

 

  没几天奶奶来接美美时告诉我,五星角的效果还真不错,当美美从我这里换到小红花拿回家挂到五星角里时,兴奋的不得了。现在美美都要争着自己做事。不会的还要奶奶教呢。

 

  我给奶奶的电话:我告诉奶奶,美美平时很少和小朋友玩,喜欢一个人独处。虽然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让小朋友主动找他玩等,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奶奶说其实他们那里象美美这样大小的孩子有好几个,可她从不让美美出去玩,也从不邀请别的孩子来玩,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美美到了幼儿园也不和小伙伴玩。我和奶奶介绍了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孩子的交往能力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奶奶同意了我的看法。我建议奶奶把家里空的小房间创设“美美小天地”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图书等,有空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邀请小朋友来“美美小天地”玩,以后可以让美美自己去邀请。

 

  奶奶的电话:奶奶反映一开始美美很想和小朋友玩,可自己不敢去叫,总拖着奶奶去叫小朋友。“美美小天地”里经常能听听到美美欢快的笑声,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看书、玩玩具,完好了还会把玩具整理得整整齐齐。渐渐的美美和孩子们熟了,有一次奶奶听到美美在邀请小朋友星期六再来玩,东东还邀请美美星期天到他们家去玩,美美的变化真得很大,她想知道美美在幼儿园如何?当我把美美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她时,她都快笑出声来了。

 

  奶奶的电话:奶奶说美美最近经常会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他们都看见了美美的进步,听了后我建议,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应该充分利用美美表现、表演的欲望,锻炼他的胆量,使她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我建议在宽敞的客厅中创设一个小舞台,可以将常让美美在家人、或客人面前大胆的表达表现,利用美美善于表演才能来锻炼她的胆量,增强它的自信。

 

  定期回访,了解情况

 

  一段时间过去了,想去看看美美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奶奶约好了时间,又来到了美美的家,刚到美美家门口,美美就迎了出来,“汤老师,汤老师”的叫个不停,一会儿拉着我去参观她的“美美小天地”,一会儿又带着我来到了“美美聪明屋”,向我介绍里面的书,那本书最好看,我最喜欢什么书……,一会有带我到“五星角”前数上面的星星。美美兴奋得说个没完。奶奶看到美美的样子。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到了客厅,美美站到了小舞台上,大胆的给我表演起了节目,奶奶说小舞台刚开时,美美只在自己的家人面前表演,渐渐的家里来客人了美美能表演了。而且表演的节目内容也丰富了,有时唱歌,有时讲故事、念儿歌。

 

  奶奶说老师的办法真灵,以前想教育孩子是

 

  幼儿园老师的事情,我们只要把孩子养好就可以了,没想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对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奶奶说她会继续和老师合作,共同教育美美。

 

  良好环境,促进发展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生活的港湾,幼儿的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为此,家庭给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隔代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消极的关系。尽管祖辈们也爱他们,但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局限了他们的教养方式。再次,他们对幼儿娇惯、溺爱居多。因此对祖辈们进行教育,给他们提出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措施、方法,对教育孩子来说时非常重要的。

 

  老人家一般是不喜欢人家对她直接指出不足的,因此对于美美奶奶不足的地方我并没有直接加以否定,首先我肯定了奶奶这几年的功劳,在把我事先根据美美的特点查找的许多资料,寻找的一些案例,用这些正面的例子介绍给奶奶听,让奶奶从这些例子中感受到自己的做法也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让奶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有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孩子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美美小天地”是美美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桥梁,是美美自己的空间,美美在充分自由、宽松的环境之中和小伙伴玩耍、交流,渐渐变成了开朗、合群的孩子,不再孤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必须给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空间,“美美聪明屋”的创设,让美美在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探索,也养成了美美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美美获得了许多知识,为美美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对于胆小自卑的幼儿,我们要寻找他们身上的亮点,让幼儿感觉到“我也很棒”,促进幼儿自信的形成。给予孩子成功表现的舞台,我们充分利用美美表现、表演的欲望,在宽敞的客厅中创设一个小舞台,锻炼他的胆量,让她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美美的进步是可喜的。

第7篇小班随笔案例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我向原任老师询问过他家庭的情况,他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省份的结合,爸爸是来自外省,现任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本省,现做美容推销工作,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的教育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

  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没有得到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4、游戏

  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5、睡觉

  他睡觉有个习惯,每次都要脱掉袜子,还喜欢玩袜子,老师怎么一再强调想纠正都没有办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开始睡觉的时候都睡不着,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老师怎么说都没用。要起床的时候他总是起不来,躺在床上谁都叫不动。午睡起来别的小朋友都去吃点心了他还在床上,大多时候他都是最后一个吃点心,而且总是懒洋洋的。

  6、一次逃跑行动

  有天下午,我们进行了几个活动后,老师突然发现李廷不见了,这时老师们都急了,都到处去找,找了很久,最后在活动场的存放玩具的小房子里找到了,原来他一个人在那里玩玩具。后来我们才知道,午睡他是最后一个起床的,等我们都不在意的时候,他点心也没有吃就一个人跑下去了。那次把老师们都急坏了,我们找他说的时候,他好象也是那种无所谓的样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研究与分析

  (一)判定分析

  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李廷就是有多动症呢?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很难确定,因为这还需要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而因为我们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就只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及从单方面的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注意缺损(简称ADD)、儿童行为问题等。对于多动症的界定范围是指大脑无明显病变,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的儿童。一般说来,孩子喜爱活动是生理上的特点,他们进行或参与的活动总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克制的。"多动症"患者不但多动,而且他们的"动"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的,很难自我克制,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成为一种病态了。1991年美国报道患多动症儿童占学龄儿童的3%一一5%,我国约占3%,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是5:1。如果对这些儿童没有及时的治疗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心理健康和品行等一系列问题。

  从以上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幼儿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对任何事物都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难,即使是对最感兴趣的事。不仅上课不能注意听讲,做小动作,扰乱别人,即使是在看比较喜欢的动画片时也不能聚精会神。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注意障碍,这是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2、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在多动症儿童中其中95%的就有此类表现。

  3、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判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4、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该幼儿患有多动症。

第8篇小班随笔案例

  情况描述:张宸硕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在椅子上坐不定,还很喜欢去招惹别的孩子,反正从吃饭、穿衣相对都比其他的孩子差一点,他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很关注,也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和调皮,经常对老师询问张宸硕的情况。又是新的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幼儿园,开始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张宸硕来了,每次他与爸爸妈妈都要依依不舍的说再见,我一看,今天来的是妈妈,我就说:“张宸硕早张宸硕妈妈早,有没有告诉妈妈昨天我很棒的,自己穿衣服,塞衣服,老师还给你发了一个贴纸呢!”张宸硕妈妈就高兴的说:“真的吗?张宸硕,你真厉害!”我就说:“今天还要自己穿衣服对不对,吃饭也要吃的很快好吗?老师再给你贴花纸好不好?”张宸硕点点头,说:“妈妈,再见!”妈妈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分析与反思:早晨的来园接待是老师和幼儿一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是老师和家长作简短接触的机会,早晨来园我们首先要与幼儿与家长热情的打招呼,快速回忆起孩子昨天在幼儿园的情况,例如在案例中我向张宸硕询问贴花纸的事情,其实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家长是很仔细的听着,他们就会知道昨天我的孩子表现的很好会穿衣服了,老师奖励他贴花纸,我的孩子进步了,妈妈听着是很高兴的,也会信任这位老师。并且在最后也提出了今天希望和提示,让家长和孩子知道还有哪方面的不足。

第9篇小班随笔案例

  [课堂评价的意义]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幼儿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幼儿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孩子有无进步或发展,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设计的环节多么的花哨。如果幼儿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环节在花哨,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

  关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孩子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幼儿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幼儿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幼儿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幼儿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课堂评价的开展]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评价,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深入的开展课堂评价教学。在教学研讨课和平时教学上都展开了课堂评价。

  [案例分析一]

  在刚开展教学研讨时,我们语言组的老师针对一次教学研讨课进行了课堂评价。那是一节语言活动题目是《数小鸡》,这是一首很老的儿歌课,它的目标是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音律美。以前的方法是老师教受儿歌幼儿集体学习,那么幼儿就是被动的在学习。老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会忽略掉一些幼儿的表现。如何让教师关注每一位幼儿在上课时候的表现呢?我们语言组的老师对这首儿歌的教案进行了大胆的设计,让幼儿主动的学习。首先先进行游戏找小鸡,让每位幼儿参加情景表演,让幼儿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情景中去。然后在让小朋友学念儿歌,在学会的基础上在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儿歌,体验学念儿歌的快乐。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了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会儿歌,从以前幼儿被动学习到幼儿很感兴趣的主动学习体现了在课堂上幼儿“学”的价值。

  [案例分析二]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一堂我的随堂音乐课《办家家》。我们班级有很丰富的区角内容,孩子们对办娃娃家都很有兴趣,所以在上这节课是我的引题就是问他们:“你们喜欢玩过家家吗?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的?”因为是从孩子兴趣出发的,当他们一听到这个问题是都争着回答。所以在学这首歌的时候仿佛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处,不用太花哨的环节设计他们就唱的津津有味。

  [反思]

  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大家在评课的时候都是关注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环节,而忽视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在上课以及评课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更加注重了课堂评价要从孩子的“学”出发。

  在本次活动中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了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和教学有效性。在量性的表格和质性对话评价中,展现幼儿能力和思维形成过程,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发展。同时,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评价观,发挥开放性评价功能,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第10篇小班随笔案例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进行了六节活动内容,其中有一节为两课时,现就此六节活动内容进行一下分析:

  《小路哪里来》在此活动中,首先是老师恰当的引导,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并结合实际验证问题。在此活前,教师首先带孩子到草地自由玩耍,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玩。然后集体讨论在草地上发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有小路,二有垃圾。

  《拯救小草》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先走了“有小路”这条线。如何让小路变没成为当时最先解决的问题。于是生成了这节活动课,并且开展了两个课时。活动中,孩子们一边干活,一边对话,使活动在孩子们的玩耍中愉快的度过。当我们要离开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刚翻过的土,让别人不小心踩了怎么办?我们怎样保护小草,怎样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于是引出了又一节活动内容即《我是小小环保员》。孩子们充分讨论了如何保护小草的很多办法,在草坪边上看着、在草坪上写上字等等,也引出了在《小路哪里来》这节活动中另外一个问题,即垃极问题。我引导幼儿:小朋友不会写字怎么办?还有有的人也不认识字啊?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想到:可以用画画出来。但如何固定、怎么保护我们的画等一系列问题又出来了。孩子们充分讨论,想出办法即固定在盒子上,摆到草坪边,并于下午放学前收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出来,当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使命去活动时,基本没有好孩子、坏孩子之分,没有聪明和笨之分,每个幼儿都是最棒的。

  正是由于这样好的心情,所以他们也忍不住放声歌唱。引出了《小草》这首歌。这首歌曲在儿童中间流传了多少年不败,正是因为它美妙的旋律以及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歌词。所以我从网上搜到了此歌曲的FLASH动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活动效果也显而易见。由这节活动课我想到,适合孩子们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活动中有的幼儿提出了踩坏的小草明年还长吗这一问题。幼儿讨论非常激烈,也引申到了秋天小草变黄,冬天下雪等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想到了《草》这首诗。在这节活动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小草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也是很顽强的。让小朋友学习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向前的精神。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以及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活动精神。

第11篇小班随笔案例

  水是万物之母。爱玩水是人类的天性,更别提孩子。我们会注意到孩子很爱在下雨的时候去踩水坑,孩子很爱玩水枪,或者洗澡的时候将玩具浸在水里玩的不亦乐乎。注意到孩子的这些表现,我们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就要善于去引导孩子。孩子玩水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顺应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时候几乎不用家长或者老师去敦促孩子。所以我们要为他的这个兴趣设置条件,比如教师多开展一些可以玩水的活动,让孩子去了解水的特性,水的用途,知道水来之不易,形成珍惜水资源的概念。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游泳,也让孩子去踩水坑,让他们在玩水的过程中区探索世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其次我们要让孩子在兴趣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提高技能。比如教师可开展“我爱玩水”的科技活动,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或者发明一些小玩意,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家长尤其是父亲亦可陪同孩子一起去钓鱼、观察池塘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学会观察,热爱自然,获得生存技能。最后一点就是保护好孩子了。玩水很有趣,但是雨天玩水也有一定的隐患,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告诉孩子雨天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不能再雷雨天玩手机等常识,更要教孩子雨天在外的保护措施,如果雨后要玩水,踩水坑,也要注意多穿衣服,避免感冒等。

第12篇小班随笔案例

  平时孩子们的小凳子都是整整齐齐的排在那里,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搬出小凳子,放在旁边。但是每次都有几个小朋友喜欢推着小凳子跑,这样做不仅使小凳子的使用期大大缩短,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今天上午我带孩子去上厕所,在推小凳子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使劲往桌子底下一推,由于用力过猛,凳子和桌子的碰撞声越来越响,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

  从厕所回来后我对小朋友们说:“刚才我们都出去上厕所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孩子们听我这样一说都好奇地看着我,我接着用难过的声音对他们说:“我们班的小凳子在偷偷的哭泣,他的小鼻子被小朋友用力一推,正好碰到了小鼻子,他疼的都哭了……”

  我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让小凳子自己诉苦,让幼儿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利用对生活的方式加深记忆,我问:“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小凳子会哭呢?”话音刚落,孩子们抢着回答:“老师他受到了小朋友的欺负了,小朋友没有保护他们……”听到小朋友们的回答,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小凳子开心了。

  从那以后孩子们都很小心的爱护自己的小凳子,因为小朋友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欣慰。

第13篇小班随笔案例

  作为一位小班的教师,幼儿的音乐课是让我最头疼的事了,因为他们往往喜欢听老师唱,而自己开口唱的兴趣并不高。

  我根据了小班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在孩子初步学会歌曲以后,发给孩子每人一张纸,让孩子拿在手里卷起来,模仿歌唱家拿着话筒唱歌的样子。这样孩子们就来劲了,听着琴声一个个大声的唱起来了。唱了几遍之后,又让他们将手里的纸卷成筒状当话筒。拿着“话筒”,孩子们更来劲了。最后我请几个孩子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轮流演唱,他们俨然像个小歌星。这样,孩子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模仿能力。

第14篇小班随笔案例

  女儿今年3岁了,是崔岭幼儿园小班的一员。别看孩子还只是个小不点,但她的模仿能力很强。记得有一次晚饭后,女儿拿起了书,有模有样的当起了小老师。“妈妈你是小朋友,我是老师,你要听我的话,放学我会奖励你一个漂亮的红点。”女儿笑咪咪地说。然后女儿又一本正经得拿起书开始对我提问,当我回答得到她的满意时,她又会嘟起小嘴快乐地说:“棒棒棒,你真棒!”接下来,孩子又教我背儿歌、跳舞。看着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也很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和教导。

  作为同样是幼儿教师的我,深知老师就是孩子的领路人,别看孩子们的年龄小,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我们当好了排头,孩子才能少走弯路,奋发向前。

第15篇小班随笔案例

  “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久了,人也变得单纯了”,大多数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没错,孩子的心灵像一块璞玉,没有半点杂质,明的纯粹,亮得彻底,但总是忍不住想让孩子知道得多一些,就会对某件事或某个词语作过多的解释,但却越想解释清楚就越解释不清楚,到最后连我也弄得一头雾水。

  欣雅是我班一个孩子,我和她妈妈是好朋友,所以放学后她很多时间都会跟着我,昨天放学我们一起去体育场散步,讨论起了陌生人的话题。

  “姨,我们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是不是啊?”“是啊。”我回答得很干脆,“那么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啊?”“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的人,但不一定是坏人,就像你没有认识我之前,我对于你来说是陌生人。因为我们相互不认识,所以就不能随便跟他走,渐渐的了解了就由陌生变为熟悉了。也就是说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我自认为我解释得够详细明了了,既告诉了欣雅不能跟陌生人走,又同时告知她不能对任何人都抱有怀疑的心态,可是欣雅半天说出一句话:“姨,我们不说陌生人了,我害怕。”

  我们开始往回走,若大的体育场上映着两个单薄的影子。

  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想:或许对于他们小孩子来说,我的解释太过于复杂难懂,孩子只是想明白陌生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两个选项的选择题,而我却把我复杂到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让我深深的明白了,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灌输给孩子那颗纯真的心,孩子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是或者不是,如此简单。

第16篇小班随笔案例

  从教近三十年,接触过很多孩子,也和很多孩子家长有过或多或少的交流,从这些孩子身上,我能轻易地发现他们与其家长的相近相似之处,小到举手投足的一个细节动作,大到影响他们一生的个性品行,有的孩子几乎就是父母的拓版,“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尹建莉),细细品味,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现代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肯花大力气,肯下大工夫,大笔投资,毫不手怯。结果却往往偏离初衷,不尽人意,这也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困惑的地方。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教育随笔,如盛夏的一剂凉饮,消暑去噪,闻之甘甜,品之润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清贫的,但我们的内心并不清贫。在物质时代里,好多单位福利多多,让多数职工在福利面前笑若菊花,却不知酒肉穿肠过,裘衣也会破。而一句良言,一本好书却往往能深入经脉,让人受益终身,远非会腐会烂的物质所能企及。我有幸遇到一位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领导,发放给她的职工每人一册教育随笔《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引领着我们,做好妈妈,做好老师。

  每有空余,我都会拿出这本书,一遍遍翻阅,一字字品读,也一次次受益。尹建莉就像我们身边的姐妹同事,不是光环笼罩的专家,不讲夸夸其谈的理论,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一件件就发生在你我身边身上的小事,和我们交流她的育儿经验,分享她大把大把成功的心得。这样的书如重庆的麻辣火锅,平实却丰满,让人愈读愈觉酣畅,愈读愈不忍放手。以前在教育中经常会遇到棘手的案例,有些至今仍没找到解决的好办法,尹建莉帮我解开了教学一线中遇到的很多困惑,“不管是最好的管”,“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替孩子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是电脑游戏的错”,“不看有用的书”,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这些清新的教育理念,这些不胜枚举的鲜活案例,让我懂了很多,也知道自己以前错了很多。至此,我再一次庆幸能拥有这样一本好书,这是一本挖掘不尽的宝库。

  正如一位网友在给作者的留言中写的那样“你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文章读一次根本不够,只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心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

  我们每个做母亲的,都有责任“把孩子精心地教育大”,而不是粗心地养大。在全民素质不断提升的时代,在国学经典不断散发芬芳魅力的时代,在教育愈来愈受重视的时代,手捧一本纸质的文本,墨香会让你静下心来,之后踏踏实实地走进去,就会有欣喜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保育员小班3篇》:教育随笔保育员小班第1篇  为了调动一些挑食孩子们的积极性,我特别制作了漂亮的‘小星星’,希望能够吸引他们,帮他们改掉挑食的习惯。午餐接近尾声时,有几个平时挑

《小班教学随笔4篇》:第1部分 今年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  开学后的

《幼儿教师随笔小班14篇》:第1篇幼儿教师随笔小班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托班,乍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有多么的不适应。  看,几个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从父母或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