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

日期:2022-03-10

这是《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最后,我依旧会用语言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3.东汉的统治(7分钟)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将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让一名学生试着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义,还有一名学生简单向大家讲述东汉的灭亡。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总结(3分钟)

  做好课堂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本课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助于老师重新强调重点和难点。这里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

  (四)课后作业

  写一写:

  俗话说,功过自有后人评,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汉朝经历了百余年后才走向衰亡,你怎样看待这两位皇帝?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对应课标要求“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因为课时的限制,我将其灵活处理,作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2 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贾生和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联系诗歌欣赏的具体方法,感悟诗歌意境、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总结赏析诗歌的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难点:掌握《贾生》先扬后抑、托古讽今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朗诵法、问答法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勾画圈点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李商隐的相关介绍,引出李商隐此人。

2、回忆背诵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无题》、《锦瑟》……

(一读《贾生》初次感受内容)

(二)通过侯方域的《贾生传》完成贾生名片

(了解诗人和贾生的相关知识、经历,够帮助学生品味诗歌,赏析诗歌。)(二读《贾生》再次感受内容)

(三)赏析诗歌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运用具体赏析诗歌的方法分析句子,体会情感)

(三读《贾生》初次感受诗人情感)

(四)表现手法(总结)

先扬后抑、托古讽今

(四读《贾生》再次感受诗人情感)

(五)拓展延伸

杜牧借古讽今的诗歌。

(六)作业布置

收集整理更多使用借古讽今的诗歌。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冖、竹,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从中认识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

  4、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兴趣。

  2、掌握象形字、会意字的特点及识字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

  直观法、谈话法、讲授法

  五、课型:

  识字课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猜字,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汉字:日、月、小、大

  2、学生认读以上汉字。

  3、猜字游戏:

  (1)太阳和月亮手拉手。

  (2)小小坐在大大的头上看风景。

  4、学生猜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5、教师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二、认读生字,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从课文中找出生字。②标出自然段。

  2、认读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新词:

  汉字元元书桌爷爷毛笔事物表示休息

  明白开始只能慢慢聪明佩服当时惊奇

  3、指名读从词中抽出本课的生字。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和谁在讨论什么问题?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段。

  2、组织谈话:从一、二两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山”“羊”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4、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5、指名反馈:说说对于那些意思画不出来的,古代人是怎么办?

  6、教师小结:对于那些意思画不出来的.,古代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来。

  7、教师边板书边讲解“鸣”“休”两字的构字特点及所表示的意思。

  8、学生齐读第三段。

  9、教师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听了爷爷的这些介绍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想法?

  10、学生齐读第四段。

  四、总结深化,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2。

  二、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及时正音。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4、引导辨析:“你”——“您”的不同用法。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逐字认读,指名扩词。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仿写生字。

  5、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结束课堂。

《汉家寨》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4 篇

 活动目标:

  1. 学古诗《汉乐府·江南》,理解 “可采莲”、“何田田”、“东西南北”诗句。

  2. 诵读古诗,感受古诗韵律之美。

  3. 喜欢诗中美景,激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4. 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 古诗《江南》课件。

  2. 自制教学挂图。

  3. 表演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赏荷塘美景。

  1. 第一幅画面,理解诗词“何田田”。

  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2. 欣赏第二幅画面,理解诗词“可采莲”。

  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引来了谁?你见过采莲吗?

  3. 欣赏第三幅画面。

  还引来了……?鱼儿在干什么?

  (二)学习诗歌,用多种形式诵读。

  1.教师诵读诗歌。

  有位诗人把这江南荷塘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2.介绍作者,理解诗句中“东、西、南、北”。

  3.多形式诵读方法

  除了集体朗诵还可以怎样来朗诵?一起试一试。

  (三)表演古诗。

  1. 创设荷塘情境。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四)欣赏歌曲《江南》,感受古诗表现的多种形式。

  活动延伸:

  1. 投放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供幼儿对比诵读。

  2. 投放《江南》背景墙及表演道具供幼儿表演。

  活动反思:

  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不足之处:

  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诗中意思,课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