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教育笔记《别把孩子看成“易碎品”》

日期:2022-05-1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育笔记《别把孩子看成“易碎品”》,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教育笔记《别把孩子看成“易碎品”》

1、幼儿教育笔记《别把孩子看成“易碎品”》

  早上入园时,乐乐刚刚来园走进教室,调皮的睿睿似乎很热情似的,紧跟在乐乐的后面,用小拳头在乐乐的背后蹭了几下,睿睿没有任何反应。我看见了,深怕孩子出手太重,会把乐乐给弄痛,就阻止了睿睿这样的动作,并告诉睿睿这样的行为不好,会把人家弄疼。睿睿的这个行为也到此终止,两个孩子坐在一起玩起了积木。

  乐乐的奶奶未离开,也应该看到了这个过程。有点意外的是,奶奶走进了教室,走到睿睿的身边,凶巴巴地开始数落起睿睿来,“你这样不能弄的啊,我家里有剪刀的,下次再这样我就把你手指头……,可知道来?”,睿睿第一遍没有作答,也没多大反应;奶奶又说了第二遍,睿睿似懂非懂地“恩”了一声。然后乐乐奶奶就走了。一旁的我,看着这个场景,不禁觉得有那么点失落,还是失望,还是感慨,我一时也说不太清楚。

  孩子之间什么样的行为,算“打”,每个人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孩子,睿睿碰了乐乐,乐乐也觉得没什么大碍,这算打吗?“打打闹闹”这个词,现在估计是该禁用了。

  家长一直在行使一种权利——该和什么样的相处、不该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的心胸开始狭隘,并学习挑剔别人的缺点。谁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孩子自己会判断。

  如果一个孩子受了委屈,都不会告诉老师,最后只会带回家跟家长说,那说明,这个孩子本身就缺乏一种求助的能力。这种求助能力,是家长不能够包办代替的。

  学校里的事情,老师会尽能力解决。如果要上升到家长的层面,那就很糟糕了。如果乐乐奶奶也在场睿睿奶奶也在场,我不能保证这会不会变成吵架。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交往方式,哪怕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挫折,若是能“吃一堑,长一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都太着急了,把孩子看作了一个易碎品,结果到最后真变成“易碎品”了。但愿孩子们别成了“易碎品”。

2、幼儿教育笔记《“头疼”的孩子》

教养笔记:“头疼”的孩子

  童年的兴趣,预示着孩子将来事业成就的方向,兴趣往往也是成功的先导,它在适宜的条件下,会给孩子确立未来的思想,会激发他们矢志不渝的前进动力,我们及其孩子的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确实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事物感兴趣是孩子的天性,不能随意扼杀,而是要去发现和培养。

  我们班晨昊小朋友是一个既聪明、可爱,又让老师“头疼”的一个孩子。晨昊小朋友很聪明,所学的知识都掌握的很好,接受能力也非常强,尤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格外的强,唯一的“不足之处”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总爱往屋外跑,去做别的事情。通过每次观察,发现他对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已经全部掌握,这些知识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晨昊的接受能力很强,看来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兴趣需求了,我们应该去发现他的新兴趣,去为他的探索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一定要他日后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和谐自由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潜在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看来,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以前,总认为晨昊“不听话”、“乱跑”、“捣乱”的去做一些别的事情,认为他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其实他也有听话、乖的一面,也许我们还没有达到他的满足,我们需要更加有耐心,不怕浪费时间,鼓励他去探索各种有益的活动,多接触事物,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根据他的兴趣,有意地去培养,相信他的兴趣、爱好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会有更好的发展。

3、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老师眼中的“一个”孩子》

  教学笔记:老师眼中的“一个”孩子

  孩子们上幼儿园快一个学期了,再回想刚入学那会儿,已经很难想象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了。 作为一个新老师,也是第一次接触幼儿园的新生,没有经验的我,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尽管说在大学期间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见习、实习,但确实没有经历过接待刚入园的孩子这一过 程。因此,在出现的这些问题中,我想重点来谈的是我认为我至今都没有很好把握的一个问题: 眼中只有一个孩子。 在孩子刚入园那会儿,多少孩子在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开时哭得撕心裂肺,我为了分开他们 与家长,多会让他们先去洗手,然后去喝水。有些孩子他也许看不到爸爸妈妈也就不哭了,但情 绪孩子较大的幼儿也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涌现出来。这时候,我多半会盯着一个孩子,安抚着跟他 说不要哭了、家长会来接之类的话,但结果是什么呢?他们要么无视我、要么哭地更响亮一点。

  而在我安抚他的同时,其他孩子同样也在哭,我就会显得有些慌乱,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 该先安抚哪一个好。 搭班老师教导我说:“你是配班,你就应该将那些哭的孩子都集中在一起,尽量不影响前面孩子 的情绪。不要只盯着一个孩子去安慰他、跟他说话,他这个时候听不到也听不进去什么,这么多 哭的孩子你不可能都顾得过来。你是主班时,那你的责任就是前面那些做游戏、学本领的孩子, 这时候你就是那个顾大局的人,更不能因为盯着一个孩子而抛下全班的孩子来等你。” 仔细地想想,以前学理论的时候都知道,不要孩子一哭就到他身边去安慰,先让他有个冷静的时 间。但在实践操作时便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孩子一哭就开始慌了神,将自己的专业与理性 都忘记了。忘了自己面对的不仅是这一个孩子,也忘了在这里不仅一个孩子需要我。

  老师的眼中有“一个”孩子,首先应该是这个班级的整体。只有顾全了大局,我们才有可能真正 的看到其中的个别。有时候让他在一旁自己哭一会儿冷静一下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至于如何巧 妙的进行主、配班之间的搭档,班级中纪律与规则的强调,是我今后需要多学习与历练的地方。

4、幼儿教育笔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教育随笔: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则主要是教会我如何尊重并理解孩子。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还是很借得一读的。

  尊重与理解,很难做到,要给孩子选择与独立的机会。不过度干涉他们。比如,与其他小孩玩耍时出现问题,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老师出面的话,是剥夺了他们从交际中学习的机会。

  理解与尊重,听起来很简单,谁都知道要理解与尊重,但面对孩子的脾气时,我们往往关心的是结果,和孩子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急着找原因。其实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不对劲,并表达出来。孩子已经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了,他们不再需要来自大人的坏情绪,需要的是同情的话语与理解的心情,如果有人能理解他们,他们的心情会好许多,并与理解自己的人关系更加紧密。

  书中还有对我固定持有的观点--多夸孩子,如“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等,这是另一种给孩子定性,无形中给他们以压力,实际上没有人始终很棒,做得很好,也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定性的评价。

  试着把外界对孩子否定性的评价都转化成为肯定的行为,这样帮助孩子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改进上,而不是过去的缺点上。这样做避免了责备,提供了指导和希望。 如那位父亲,家长会上,老师说:你的儿子不能按时到校,他不做家庭作业,他的笔记本一塌糊涂。 父亲记录:他需要改进,要准时到校,做家庭作业,保持笔记本整洁。--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个“化否定性的评价转为肯定的行为”, 也绝对是值得借鉴的!

  这本书的主旨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允许情绪,限制行为。

  对于孩子的情绪,教师和家长要有同理心。不安的情绪导致了不当行为,在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因为,只有在情绪平静时,孩子才能正确思考,才能做出正确动作。

  而同时,当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感同身受,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对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静,不批评的态度,对孩子有好处,因为能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使是这样混乱的情感,也是能够被理解的。

  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因为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赞扬或谴责,而感受不能,也不应受此对待。

  如何称赞: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以及孩子心里对自己说的话。

  如何批评:度。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学会分辨什么仅仅是让人不愉快、让人讨厌的事,什么是悲剧和灾难。

  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便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成年人已经被太多的条条框框勒成现在的模样,突然要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确很困难。可面对可爱的孩子,必要的改变是值得的,爱是人类的本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法并不仅仅对孩子有用,在成年人和成年人沟通的时候,也行得通。我想有些特性是我们骨子里的,不会消失的,不然怎么人们真正老的时候,又会露出孩子那样的纯真呢?

5、幼儿教师教育笔记《孩子,其实我也不想对你“凶”》

  教育笔记:孩子,其实我也不想对你“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耐心、细心、爱心”这三个词语应该都不陌生,可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没有规矩、不凶一点”能管得了孩子吗?

  作为老师,我们忙碌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欣慰着幼儿又一次安全的离园,重复着“上位坐好”、“不要乱跑”、“好好听话”、“听别人讲完再说,不要插话”……这些点点滴滴的规矩,犹如一根根木桩立满幼儿园角角落落,孩子在这里一不留意就会撞到,撞疼了,撞破了,而幼儿的理由在老师的这些规矩面前似乎都是次要的,破坏了规矩就要受到批评,并且在批评面前只能沉默。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事都是有理由的”,但我们有多少次能蹲下来,平视着我们的孩子,认真地听听他们的理由呢?

  其实说真的,哪个老师愿意这样呢?老师其实也挺不容易的,面对着超过班额十多个的孩子,不仅要完成好教学任务,还要担负着照顾幼儿生活的责任,不对孩子凶一点,不对他们下一点规矩,还真的是管不了了,不是说“赏识”不好,也不是说不想让幼儿充分发展自主性,只是在面对拥挤的活动室,数量不多的操作材料、玩具时,真的能一点规矩都没有吗?

  所以我觉得,必要的规矩还是要的,该“凶”一点时,还是要“凶” 一点的,毕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是吗?

6、幼儿教育笔记《面对孩子间的“纠纷”》

教育笔记:面对孩子间的“纠纷”

  刚接手中班就有耳闻苗航航很淘气喜欢攻击别人。通过一个周的观察我发现航航是一个非常可爱而又喜欢探索的小男孩。可是孩子们好像不太喜欢他,总喜欢告他的状。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开始关注他。

  这不今天又到了午后散步的时间,我讲好游戏规则后,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在绿色长廊中观察了正在生长的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的特征,看看它与别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孩子们都在仔细地观察着,只见航航在队伍的后面伸长了脖子有点看不到。他便把手放到王佳睿的身上,佳睿马上大叫:“老师苗航航抓我。”我看了一下航航,他躲过我的眼神马上跑到对面的滑梯上自己玩了起来。我走到佳睿身边:“苗航航是怎样抓你的?”佳睿边抓自己的衣服边说:“就这样。”我话锋一转引导孩子们说:“孩子们,当别人抓你的衣服了你会怎么做。”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告老师。”有的说:“你为什么抓我衣服。”…..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讨论吸引了对面滑梯上的航航,他也悄悄地走了过来。这时我又说:“你们觉得哪个方法比较好。”大部分孩子都同意第一种方法。“解老师有不同的意见,解老师同意第二种做法,为什么呢?不管什么谁请都有原因,但小朋友碰你或抓你的时候我们要问,你为什么抓我。等听完小朋友的说法后我们在下结论也不迟。孩子们来我们一起听听苗嘉翔为什么抓了嘉瑞小朋友的衣服。”

  我拉着嘉翔的手走到前面。只见嘉翔低着头说:“我不是抓他的衣服,是想扶着她看玉米。”我马上接上话茬引导孩子:“孩子们大家听到了吗,我们误会嘉翔了。她只是想扶着佳睿的肩膀看玉米。佳睿你有什么想对嘉翔说的。”佳睿低着头说:“对不起,我错怪你了。”此时我故意放大音量:“孩子们看吧,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清原因然后在下结论。”

  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发现,航航很乐意与同伴们一起玩耍但是不知怎样与同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他便成了孩子们排斥的对象。针对孩子的这种我们要多关注、多引导、多鼓励发现其闪光点,让同伴接纳他并帮助他学会与他人相处。

7、幼儿教育笔记《别把孩子看成“易碎品”》

  早上入园时,乐乐刚刚来园走进教室,调皮的睿睿似乎很热情似的,紧跟在乐乐的后面,用小拳头在乐乐的背后蹭了几下,睿睿没有任何反应。我看见了,深怕孩子出手太重,会把乐乐给弄痛,就阻止了睿睿这样的动作,并告诉睿睿这样的行为不好,会把人家弄疼。睿睿的这个行为也到此终止,两个孩子坐在一起玩起了积木。

  乐乐的奶奶未离开,也应该看到了这个过程。有点意外的是,奶奶走进了教室,走到睿睿的身边,凶巴巴地开始数落起睿睿来,“你这样不能弄的啊,我家里有剪刀的,下次再这样我就把你手指头……,可知道来?”,睿睿第一遍没有作答,也没多大反应;奶奶又说了第二遍,睿睿似懂非懂地“恩”了一声。然后乐乐奶奶就走了。一旁的我,看着这个场景,不禁觉得有那么点失落,还是失望,还是感慨,我一时也说不太清楚。

  孩子之间什么样的行为,算“打”,每个人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孩子,睿睿碰了乐乐,乐乐也觉得没什么大碍,这算打吗?“打打闹闹”这个词,现在估计是该禁用了。

  家长一直在行使一种权利——该和什么样的相处、不该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的心胸开始狭隘,并学习挑剔别人的缺点。谁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孩子自己会判断。

  如果一个孩子受了委屈,都不会告诉老师,最后只会带回家跟家长说,那说明,这个孩子本身就缺乏一种求助的能力。这种求助能力,是家长不能够包办代替的。

  学校里的事情,老师会尽能力解决。如果要上升到家长的层面,那就很糟糕了。如果乐乐奶奶也在场睿睿奶奶也在场,我不能保证这会不会变成吵架。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交往方式,哪怕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挫折,若是能“吃一堑,长一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都太着急了,把孩子看作了一个易碎品,结果到最后真变成“易碎品”了。但愿孩子们别成了“易碎品”。

相关文章

《大班教育笔记30篇》:大班教育笔记第1篇  大班教育笔记(一):  一天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问小朋友们:“两天不见了,你们最想谁啊?”我本以为他们会说最想老师了,但是他们大都却说:“我最

《幼儿园听课笔记30篇》:幼儿园听课笔记第1篇第一篇执笔教师:马老师 听课时间:12月4日 听课老师:本人活动名称:花手套 班级:小班 活动领域:美术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滚画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

《幼儿园读书笔记中班40篇》:幼儿园读书笔记中班40篇第1部分  最近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细节描述将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可贵的是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