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给孩子适宜的爱》

日期:2022-05-1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给孩子适宜的爱》,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给孩子适宜的爱》

1、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笔记:给孩子适宜的爱

  以前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娇惯孩子的妈妈,但是最近在楼下看着女儿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我总是一刻不离孩子,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在妈妈的视线里,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摔倒等等。于是,老公提醒我说我有点过分了,还说我是直升机妈妈。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相关信息。

  所谓直升机是一个比喻,一个妈妈(也包括父亲)爱的过程中,始终盘旋在孩子头上不肯撤退,不经意间还会越旋越快,越管越多,生怕一减速就会坏事,毁了孩子。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成功失败而过度地欣喜忧伤。自己认为是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这是真正的爱。其实过分的爱,乃是真正的害。看到这些信息,我不禁有些感慨:的确,现在社会有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样在不经意间当了直升机式的家长。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

  毫无疑问,我们每位父母都在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会怎么看待我们付出的爱呢?我们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呢?什么样的爱才是最适合的呢?

  现在电视热播着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我家隔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的戏码:虎妈在吼,猫爸没动静,孩子在哭。在此声明:我不是一个故意去偷窥别人隐私的人,实在是因为他家的声音太大了。通常在孩子大哭之后,我都会听到二胡的声音,由此判断:虎妈“胜利”了!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胜利啊?

  爱孩子先要懂孩子。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关键在于会爱—懂孩子。懂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唤醒“好孩子”,而不懂孩子的家长可能会逼出“坏孩子”!什么学舞蹈,学钢琴,拉二胡,打架子鼓等等,家长们一厢情愿地在违背孩子的意愿,违反规律地教孩子,不是“拔苗助长”就是“压苗助长”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让孩子受不了。太多的父母用无知的“爱心”剥夺孩子快乐成长的机会。我认为家长最应该仔细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写得太好了!我们家长太需要这样的学习了!

  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也有思想,虽然不够成熟,但我们也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我们做家长的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在兴趣班学习一些技能只是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宜看得过重,有的家长甚至去攀比,这都是不理智的。我们只需把兴趣班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指南》,我们需要正确的教育方法,包括向其他有建树的家长取经,多看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咨询儿童教育专家等等。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合适的爱。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放手,让孩子尽情去经历,然后做孩子的后盾,告诉我们的孩子,无论犯了什么错,依然爱她;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要全心全意地接受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要适合孩子能接受的的程度,如果只是盲目的给,孩子根本感觉不到,认为是一种阻碍,一种负担,还不如不给。

2、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多给孩子一点爱》

教育笔记:多给孩子一点爱

  今天,我到班里给孩子上美术课,刚进活动室,就听见睿睿小朋友在和别的小朋友说悄悄话,样子还挺神秘的,我走过去问:“睿睿小朋友,你在和这几个小朋友说什么呀?”睿睿说:“今天我们要上美术课,要学画画了,我们可高兴了。”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感到也很高兴。

  那是睿睿刚插入我班时,一看见我走进活动室,就一边哭一边拉着我的衣襟,让我带着他去找他的奶奶,于是我就想办法哄他,给他折纸,给他画画,每次看到他有点进步就及时的鼓励他,几天后他就安静下来了,同时也接受了我。他现在不仅很高兴见到我,还积极的参与了各项活动,他的变化真令我感到欣慰。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师对待孩子要有一定的耐心,让他感到老师和家人一样,对他们都会奉献无私的爱。

3、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用“适宜”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笔记:用“适宜”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以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xx幼儿园幼儿园开展了以“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的家长交流座谈会。6月23日丁丁一班的家长和欢欢三班的家长参加了座谈活动。

  活动一开始,丁丁一班的王老师开场向父母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每位父母都爱孩子,但大家是否想过,孩子是怎么看待您付出的爱呢?家长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这些问题有的家长意识到了,思考过了,其实有更多的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去衡量自己的爱是否“适宜”的问题,所以很感谢幼儿园组织的这次交流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大家把各自的经验晒一晒,沟通沟通,互相学习和借鉴,为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动中,大家结合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有关“适宜、不适宜的爱”的生动事例,用一个生活小片段,一小段亲子对话等方式,进一步阐述适宜的教育,适宜的爱。给我感触很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普遍认识到不能溺爱孩子。主要表现在很多家长认识到过分的让孩子干净,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过分的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细节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多分的担心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变得陌生胆怯……其实这里面很多问题都是家长在幼儿园的群里生活里对孩子更全面的认识,过去没有入园之前,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看的多,入园之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很多家长都在慢慢反思自己的爱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不适宜的。

  二是认识到自身的过分的期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期待也是一种爱,一种心愿,但要是过度了也会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提出孩子的学习、理解和表达总是慢节拍,与习惯了工作生活快节奏的家长往往不一致,这就要求家长们要有耐心,要做到更细心。不要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快一点,嫌孩子吃的慢、走得慢、学的慢,这样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错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很多机会。我们能陪伴孩子的只有这短短的几年,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的陪伴、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三是认识到我们给予的很多爱,孩子并不理解。很多家长反映自己不溺爱孩子,反而一味的拒绝和限制孩子,这种为孩子选择包办的过于严厉的爱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说起自己曾经拒绝自己孩子偶尔的小小要求,有个孩子甚至在妈妈的强压下向一个摔碎的碗道歉,回忆当时自己的坚决和孩子的无助潸然落泪,是呀,比起碗的价值,孩子的尊严和选择是不是更值得家长尊重。同时,也有家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他表示有时候自己不违背原则的时候退一小步,问题会得到更圆满的解决,比如早上的起床问题,别一直催促孩子快起床,可以换成“你还可以再多睡一分钟”,这样大多数孩子到点能欣然接受要起床的实事。

  四是认识到我们的爱降低了孩子的受挫力。有的家长提到,看到报纸新闻上很多孩子因为小小的挫折就跳楼自杀或者喝农药的,这些小小的生命还没有明白生的精彩就被死神夺走了,太可惜了。现在老师、家长、学校也正在探索一些活动、利用一些机会提升孩子的受挫能力,前段时间丁丁一班的小报童活动就很成功,孩子在活动中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光体验了献爱心的快乐,还有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世事包容的心态以及抗挫折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面对孩子们要求:“妈妈,你能对我好一点吗?”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不是回答:“我已经对你很好了!”而是在反思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都能认识到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都在思考镜子里自己的问题,尽管有很多思考还在路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情绪、追求和尊严,家长只是把孩子带到了人间,我们要做的是保持“适宜”的距离,远远地看着他们的精彩和历练,静静陪伴孩子长大,相信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4、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笔记:给孩子适宜的爱

  以前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娇惯孩子的妈妈,但是最近在楼下看着女儿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我总是一刻不离孩子,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在妈妈的视线里,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摔倒等等。于是,老公提醒我说我有点过分了,还说我是直升机妈妈。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相关信息。

  所谓直升机是一个比喻,一个妈妈(也包括父亲)爱的过程中,始终盘旋在孩子头上不肯撤退,不经意间还会越旋越快,越管越多,生怕一减速就会坏事,毁了孩子。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成功失败而过度地欣喜忧伤。自己认为是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这是真正的爱。其实过分的爱,乃是真正的害。看到这些信息,我不禁有些感慨:的确,现在社会有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样在不经意间当了直升机式的家长。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

  毫无疑问,我们每位父母都在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会怎么看待我们付出的爱呢?我们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呢?什么样的爱才是最适合的呢?

  现在电视热播着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我家隔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的戏码:虎妈在吼,猫爸没动静,孩子在哭。在此声明:我不是一个故意去偷窥别人隐私的人,实在是因为他家的声音太大了。通常在孩子大哭之后,我都会听到二胡的声音,由此判断:虎妈“胜利”了!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胜利啊?

  爱孩子先要懂孩子。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关键在于会爱—懂孩子。懂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唤醒“好孩子”,而不懂孩子的家长可能会逼出“坏孩子”!什么学舞蹈,学钢琴,拉二胡,打架子鼓等等,家长们一厢情愿地在违背孩子的意愿,违反规律地教孩子,不是“拔苗助长”就是“压苗助长”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让孩子受不了。太多的父母用无知的“爱心”剥夺孩子快乐成长的机会。我认为家长最应该仔细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写得太好了!我们家长太需要这样的学习了!

  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也有思想,虽然不够成熟,但我们也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我们做家长的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在兴趣班学习一些技能只是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宜看得过重,有的家长甚至去攀比,这都是不理智的。我们只需把兴趣班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指南》,我们需要正确的教育方法,包括向其他有建树的家长取经,多看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咨询儿童教育专家等等。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合适的爱。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放手,让孩子尽情去经历,然后做孩子的后盾,告诉我们的孩子,无论犯了什么错,依然爱她;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要全心全意地接受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合适的爱,意味着要适合孩子能接受的的程度,如果只是盲目的给,孩子根本感觉不到,认为是一种阻碍,一种负担,还不如不给。

5、幼儿园教育笔记《了解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笔记:了解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

  三周岁的宣宣刚来幼儿园,妈妈提醒我们,孩子由老人带大,脾气很大,不顺着他就要大发脾气。第一天,宣宣便展示了他的“与众不同”,让我们领教了他的“暴脾气”,如同经历“世界大战”:上午因为区域活动结束要收玩具,宣宣不想收拾,于是玩具柜里的玩具便被他秋风扫落叶一样,全部推到地上,小椅子也没幸免,要不是老师伸手快,玩具柜也险些被推倒;午饭没有他想吃的花卷,老师劝说其先吃个小馒头,便招致他拍胸跺脚,尖声大叫,还差一点掀翻了菜盆;午休不上床、不脱鞋,不光自己不睡,还要让小朋友都不睡,达不到要求又开始发脾气,枕头扔了、被褥从床上扯下来……以上种种行为,如果是在以前,我会很严厉地进行训斥,但现在,我知道他的社会性行为刚刚开始建立,不知道该怎样做,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教给他正确的方式。于是,我用平静的声音,但坚定的态度,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不可以摔玩具,摔坏了大家就都没有玩具玩了,你弄乱了的、扔了的、摔了的,就要自己把它收拾好……”“今天的午餐,阿姨很辛苦,给我们做了馒头,那么大家就都来吃馒头,不能因为你一个人想吃,就给你另做,明天的食谱有花卷,可以明天再吃也不晚……”“中午休息的时间,小朋友都要休息一下,因为小朋友正在长身体,而且这样下午也才有精神玩……”虽然刚开始他并不买账,一样儿也不干,坚持暴怒、喊叫,甚至一边捡玩具,一边接着摔,尽管老师的声音也一直是平静的、友好的,但由于老师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妥协的,当他把所有的招数都用尽,所有破坏性的行为都使出来,所有的怒气、怨气都发泄出来之后,宣宣妥协了。于是,我们就一起“打扫战场”,终于恢复了“大战后的和平”,虽然这样的和平形势并不太稳定,随时还有可能“爆发战争”。但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开始了解孩子,我们离孩子近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与家长的沟通,我坚信: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肯定他的家庭或者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要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家长,了解家长的观念、行为、家庭教育方式。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孩子从小跟着姥姥、姥爷,老人无原则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霸道;父亲的观点正好与老人相反,看不惯孩子的行为,父亲便走了另一个极端,而父亲教育的急躁与简单粗暴并没有改变孩子,反而让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粗暴,不同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是非标准、不同的行为要求,多重矛盾同时作用在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上,造成了孩子今天的问题。了解了孩子,了解了孩子的家庭,基于对孩子共同的爱,我们与家长做了认真、严肃的沟通,使孩子的父母认识到:要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然后耐心做好老人的工作,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统一认识,步调一致。最后,老师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几点要求:第一,坚决不准打孩子,第二,凡是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不答应,再闹也不行,一定要坚持;第三,孩子犯错,一定要讲道理,最大的惩罚就是暂停他的玩耍,静坐想想对错,不可简单粗暴。家长表示一定做到。就这样,家长几天一个“汇报”——孩子吃饭有变化了;孩子遇事知道商量了;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少了;孩子在家里表演故事了,这在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啊。

  几个星期过去了,家长激动地说:“我们终于看到希望了,真的,这之前我们上过幼儿园,但是都没几天,人家就说孩子太难带,拒绝接收,我们都快绝望了,没想到孩子今天会变回来,太感谢老师啦!”看着激动的父母,我们也由衷地欣慰。作为老师、家人,肯定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是有度的,爱是讲究方式的,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前提是你要了解孩子。

6、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把爱给所有的孩子》

  “宝宝”这个名字在我们中班年级组的老师圈中大家一点不陌生,“调皮”、“捣蛋”、“爱打人”等等词语似乎都集中用在了他身上,一提到他的名字,我的眉头就直打结,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这样的“领军人物”着实让我的班级管理工作难上加难。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一年时间,父母着急,老师头疼……

  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却让我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闪光点”,看到了突破的希望,这得从这次组织去唐闸公园说起,孩子们在午餐时,我发现娃哈哈的空瓶可以用来丰富区域,于是我让小朋友喝完后将空瓶送到指定的纸箱中收集,而真正送过来的只有少数几人,多数的孩子仍将空瓶乱扔,我不得不反复叮嘱,然后自己去捡,心想:“这帮小家伙真是小公子、小公主,个个都不愿意做事,得教育呀!”捡着捡着,突然两个空瓶伸到我的面前:“老师,瓶子!”我抬头一看,居然是宝宝,这个时间不该是他施展“十八般武艺”的时候吗?压下疑虑,我很公式化地说了一句:“谢谢宝宝呀,你真乖!还会帮老师捡瓶子了哇。”转身又打算去捡其它的空瓶,转身的时候,我似乎看到宝宝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他愣了一会儿后就听他说:“老师,那儿还有空瓶呢!”说完就风一样的跑开来,一会儿这,一会儿那,不一会儿就将瓶子捡了个光,尽管脸上已经渗出了不少汗珠,可是他满脸笑容,很是开心,连好吃的零食也挡不住他的脚步,对那些还没喝完的小朋友,他就站在一边催促:“快喝呀,老师要瓶子呢,我帮你吧……”他耐心地在旁等着,直到拿到空瓶,拿到空瓶的他好像得到了重要的宝贝,连忙跑过来送给我,我的一句“谢谢”又成了他新的动力……

  原来我一直以来是如此忽视他,那么轻易地就将他“打入了冷宫”,其实他是那么渴望我们的表扬与认可,经历了这件事,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他、表扬他,而他亦似乎变得更加勤劳了,推桌子、摆椅子,老师忙的时候,甚至还拿出扫帚扫地;看图书的时候常常帮我监管谁又把书弄坏了,及时拿过来让我修补……而这一切仅仅是起于我的一句“谢谢”,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对那些“捣蛋鬼”的态度,他们并不是那么“无可救药”,而是我们无意中将他们推到了那个“角落”,而我现在要做的是再将他们从“那个角落”拉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我们的关注下、鼓励下、赞美下更好地成长!

7、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给孩子适宜的爱》

  当今的家庭中,地位最高的是孩子,不管孩子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做家长的如果不尽力满足他,就好像对不住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分的爱,真的好吗?

  【事例】

  小A是个性格热别内向的男孩子,每次和老师说话都是轻轻的,有什么需求,自己从来不会表达,经常是旁边的孩子发现了,替他表达。以前我总是听说,什么样的人,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带小A 的人肯定也是内向不善言语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小A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听小A的奶奶说,不管的吃饭、睡觉、学习、都是她一手包办。“我们小A,真的很乖,做什么事情都会先问我,从来不会出去人家孩子一起疯,他喜欢待在家里。

  在小A读小班的时候,奶奶每天早上送他来上学,都会帮他把椅子翻好,玩具选好,有时,还会指手画脚的告诉小A这个玩具怎么玩。由于孩子刚上幼儿园,小A奶奶的这种做法,作为老师的我,还不以为然。但如今小A已经是中班的大孩子了,每天早上,他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地帮他把椅子翻好,然后问“小A,今天玩什么,我们玩这个吧。”小A拿起了魔术气球,用打气筒刚打了一下,小A 的奶奶就一把拿过气球和打气筒,说“奶奶来帮你打”。只见他帮小A打完了气球,就心满意足的走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其他的孩子都开心地玩着这个玩具,一会又换了别的玩具,可是小A呢,从奶奶走后,拿着长长的气球条,坐在位置上,就不知道玩什么了,整个晨间活动都显得不所事事。

  实例中的小A,在班级里只要遇到动手的事情,他就不能独立完成,比如画画、剪纸、自理能力等,特别是让小A自己选择玩什么活动,他就不知如何选择。他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奶奶给了他过度的爱和保护导致的吗?

  从小小A就生活在奶奶温暖安全,无微不至的羽翼下,他不用任何努力,就能很顺利的长大,在这过程中遇到困难,都是奶奶挡在前面。只要看见每天小A来上学时候,粘着奶奶的样子,就能知道,他非常离不开他的奶奶。我经常试着和小A奶奶谈心,幸好她是一个人愿意倾听别人意见的奶奶,我告诉他,其实向搬椅子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他自己做,这一点都不困难。如果每次选玩具,都是由奶奶替他,有困难都是奶奶挡在前面,那长大了,奶奶还能一直陪在他身边吗?听到这些话,小A 的奶奶点点头,说她是应该适当放手。

  有句老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是因为穷人能力有限,给予孩子的往往要比富人少很多很多,这些可能是玩具、可能是陪伴,每个人都有潜力,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时候,会激发自身的潜力,穷人的孩子在没有太多呵护的情况下,他拥有的是机会,各种自己尝试的机会,他会比富人的孩子更加努力。所以,孩子的成功,不再于你给予了他多少,而是你给了他多少尝试的机会,你让他努力了吗?人都是会越挫越勇的,所以家长们,给孩子适当的爱,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吧!

相关文章

《大班毕业教育笔记3篇》:大班毕业教育笔记第1篇寄即将毕业的孩子还有一个多月孩子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心中真是不舍,我班的玉珍小朋友今天问我:“王老师,我上一年级,你还教我们吗?”一转眼三年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3篇》: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1篇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

《大班教育教学笔记3篇》:大班教育教学笔记第1篇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