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日期:2022-06-0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1、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幼儿园教师随笔: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当妈妈挺着个大肚子的时候,一时间充盈着为人母的喜悦,但也陷入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改变的茫然中。此时,除了请教别人还会不断翻看这方面的书刊,按照书里说的战战兢兢地为肚子里的宝宝做胎教。大城市的准妈妈们,会不顾路途遥远,去妇保医院定期胎教。城市里的老太太们大多能接受这些事物,可难免会有少数人说些自己以前年轻时候怀孕如何如何的话,而农村里的老太太们就会用不屑的语气对女儿或媳妇说:“胎什么教啊?在肚子里,还什么都不是,知道个啥?”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妈妈们喜爱地不得了,会和他不停地说话,这时候耳边会冷不丁地传来这样的声音:“和他说那么多他能听懂吗?像个木头人一样,让他吃饱、穿暖、睡好就好,像个狗狗一样乖乖的就行!”虽然重视早教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上辈子遗留下来的老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在他们还不会说话、还没有明显的表情的时候,也许算不上是个“人”。可当孩子能咿呀学语、蹒跚走路的时候,他算个“人”了吗?也许还是个将就的“人”,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调侃:“你这个小哑巴!”当其中一位家人说:“别这样叫他嘛!”接下来的回答是:“这么点大,知道个啥?”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了,父母为孩子张罗着择幼的事情,经常会有人在旁吹冷风:“读个幼儿园那么兴师动众的,幼儿园能读到些什么东西啊,带带牢的啦!”所以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在近些年从“阿姨”的称呼中解脱出来。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开展早期教育,对早教引起高度重视的时间足足比一些小城镇提前好几十年。我在宁波读中专,大家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而到了三门这个小县城,别人劝我不要去“幼儿班”,说那就是“保姆”。

  现在书店的柜台上,我们能看到很多有关于三岁之前家教和幼儿园教育的书籍,写得非常生动感人。我认为孩子可塑性是极强的,大人要和他们平等、友好地相处着,也要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希望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评价,但至今也仍能听到个别幼儿教师会神采飞扬地在孩子面前言及小孩的认识肤浅,会大谈孩子的缺点。孩子有着充满乐趣的心灵世界,有着自己的一片天空。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有很多需求,有很多动作和表情,因为我们看不见,触摸不到他,才会有那么多的偏见。当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便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比我们有更强的求知欲,我们有的他也都具备,只不过他显得弱小,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我们在保护爱护孩子的同时,要尊重他、平等的对待他,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是危言耸听,大人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先说说我吧,我小时侯是个调皮的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说话。可是后来成为班里学习最认真的班干部,转变仅仅是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一番对话,数学老师说我的哥哥学习很好,可我好象很淘,班主任说我和哥哥一样聪明,如果能认真些就能赶超哥哥。听了这句话,我有了信心的同时,也有了克制自己种种行为的决心。这就是一句话的效力!

  我在幼儿师范学校学习时,语言课宋老师谈及她女儿的学习状况时,说女儿偏科现象很严重,细想自己和家人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宋老师和丈夫都是“文科状元”,所以过早给孩子下了个结论:孩子文科一定强。宋老师带着刚会说话的女儿,去参加同学聚会,同学闲聊时,宋老师无意冒出一句话:“我女儿数的概念不行,但是文科方面以后绝对没问题!”过年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宋老师叫女儿拿筷子去,并问她拿了几双,她嘴一撅,气呼呼地丢出一句话:“3+5双呗!”此时,宋老师知道一句话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来女儿对数学一直没什么兴趣。

  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老师,在讲座时谈到他班里一个不怎么言语的小男孩如何喜欢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指出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态度。那天应老师感冒了,在医务室拿了一包感冒药,顺手放在了操场上,等孩子们活动好就直接上楼忘了拿。来到楼上的活动室上完一节课,想起吃药的事,到处找都找不着,那个小男孩,举手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您等着!”他迅速出门,没一会儿进门甩着一包药说:“医生来了!”应老师很感动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我还是个小女孩,长大了喜欢找你这样的男孩做老公!”也就是这么一句可能被大人们认为不能说的话,使这个小男孩爱上了幼儿园,并时时刻刻地象个男子汉般地照顾大家。

  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要斟酌自己的话语,你的话语有可能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你的话语可能成为他巨大的心理暗示,使他走向成功或走向失落。打击孩子的话语要慎用,也切忌像念“紧箍咒”般的批评方式。大人每一句话说到“刀口上”,掷地有声,那样孩子愿意听,也愿意和你交流。在孩子面前,把形象给树立起来了,那时,你不用动“家法”,一个眼神,严肃的表情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都有一定的“震慑力”。

  只要大人愿意去发现,再“坏”的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要用你们的话语去鼓励孩子,你们的一句话会成为孩子“生活在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让他有走下去的勇气。我班有个孩子,叫渝均在所有家长眼里比较蛮横,在他父母眼里,他是个“傻乎乎的、固执的小子”。有一次,开展了完教学活动,我感觉肚子不舒服,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间,顺势在椅子上靠一下,用手摁着肚子。这时候,渝均走到我身边说:“杨老师,以前我们玩,您也和我们一起玩,今天不舒服吗?”在别人面前粗枝大叶的他,居然那么细心,我笑呵呵地说:“没事,谢谢,你去玩吧!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他飞快的跑了,不一会儿给我端了一杯热腾腾的开水,诚恳地说:“喝一口,就好一些,我妈妈都这么说的。不过有点不好意思,没和您打招呼,就去倒水!”我听了他的话,非常感动,端过茶,喝了一口说:“好多了,你真懂事!”他笑笑走了,回头说:“喝完了,放那儿,茶杯我来拿。”从那以后,我真的很少看到他和小朋友闹别扭,想起来,也许大家对他的鼓励都过于吝啬了吧!

  语言是门艺术,教育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一剂药,对症和不对症,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无论家长和老师,不要惧怕不会,而是要多给自己提供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学会反思,灵活改变。教育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语言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但更要试着逾越,教育的语言没有最好的,只有最有效的。

2、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抓住契机,适时教育》

  教养笔记:抓住契机,适时教育

  自由活动时,听到有几名幼儿在一起说儿歌,仔细一听,他们说得是:“我的头像皮球,我的腰像面包,我的腿像火腿------”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过去问他们:“你们怎么会这样的儿歌,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听到我的问话,马上闭口不说话了,而且都瞪着眼睛望着我,好像是自己说错了话,等待老师的批评,我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自己问话的方式有些不对,马上又说:“我觉得你们说的这首儿歌特别好听,你们也教教我好吗?”几个孩子一听,高兴得跳起来,大声说:“老师,你觉得好听吗?这是我们自己编着玩的。”听到孩子们的话我吃了一惊,孩子竟然能按照自己身体的部位编出儿歌,而且还特别押韵,可想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身体各部位感兴趣和知道它们的功能,让孩子们用编儿歌的方式学习岂不是更好,我就让这几名幼儿在其他幼儿面前说了一遍自己编得儿歌,孩子们对他们说的都特别感兴趣,也跟着说起来,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说:“这是他们几个自己编的,你们能不能也编个和他们编的不一样的?但是在编儿歌之前,咱们先认识一下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它的用处,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才可以编儿歌呀。”孩子们看着挂图,都非常认真的说开了,大家讨论了一会儿,还真的编起了儿歌:“我的耳朵像橘瓣、我的嘴巴象月亮、我的手像太阳------”并且还都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手心是太阳,手指是太阳放的光,有的还要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有的还能把一种器官比喻成几样东西。

  看到孩子们积极的讨论、思考,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冒出几个连老师都想不到的比喻,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教育孩子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契机,制定出适合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各种兴趣,孩子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最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可利用的教育环节,把孩子培养成为爱动脑、善思考、喜观察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

  教育笔记: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

  午睡起床时,我们三个老师正忙碌地投入孩子中间,为这个拉一下衣服,为那个穿一下裤子,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教室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哭声,循声望去,只见XX正边哭边使劲把脚往裤子里伸,不用说,一看那孩子的架势就知道他是因为自己不会穿裤子而急哭了。当然见此情景,我们走了过去,帮他把裤子发直,并教着他穿好了裤子。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于是在起床时我们总会三人齐上帮助孩子,但从这个孩子的表现中,我们也不禁要反思:我们平时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还要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家长都能读懂,并及时关注到。但在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可能会有一些未注意到的细节,这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用语言去表达需求。

  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对孩子来说,学习使用正确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让他人更明确地明白自己的所需。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说”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吧!

4、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幼儿园教师随笔:让教育语言成为一剂良药

  当妈妈挺着个大肚子的时候,一时间充盈着为人母的喜悦,但也陷入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改变的茫然中。此时,除了请教别人还会不断翻看这方面的书刊,按照书里说的战战兢兢地为肚子里的宝宝做胎教。大城市的准妈妈们,会不顾路途遥远,去妇保医院定期胎教。城市里的老太太们大多能接受这些事物,可难免会有少数人说些自己以前年轻时候怀孕如何如何的话,而农村里的老太太们就会用不屑的语气对女儿或媳妇说:“胎什么教啊?在肚子里,还什么都不是,知道个啥?”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妈妈们喜爱地不得了,会和他不停地说话,这时候耳边会冷不丁地传来这样的声音:“和他说那么多他能听懂吗?像个木头人一样,让他吃饱、穿暖、睡好就好,像个狗狗一样乖乖的就行!”虽然重视早教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上辈子遗留下来的老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在他们还不会说话、还没有明显的表情的时候,也许算不上是个“人”。可当孩子能咿呀学语、蹒跚走路的时候,他算个“人”了吗?也许还是个将就的“人”,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调侃:“你这个小哑巴!”当其中一位家人说:“别这样叫他嘛!”接下来的回答是:“这么点大,知道个啥?”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了,父母为孩子张罗着择幼的事情,经常会有人在旁吹冷风:“读个幼儿园那么兴师动众的,幼儿园能读到些什么东西啊,带带牢的啦!”所以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在近些年从“阿姨”的称呼中解脱出来。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开展早期教育,对早教引起高度重视的时间足足比一些小城镇提前好几十年。我在宁波读中专,大家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而到了三门这个小县城,别人劝我不要去“幼儿班”,说那就是“保姆”。

  现在书店的柜台上,我们能看到很多有关于三岁之前家教和幼儿园教育的书籍,写得非常生动感人。我认为孩子可塑性是极强的,大人要和他们平等、友好地相处着,也要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希望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评价,但至今也仍能听到个别幼儿教师会神采飞扬地在孩子面前言及小孩的认识肤浅,会大谈孩子的缺点。孩子有着充满乐趣的心灵世界,有着自己的一片天空。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有很多需求,有很多动作和表情,因为我们看不见,触摸不到他,才会有那么多的偏见。当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便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比我们有更强的求知欲,我们有的他也都具备,只不过他显得弱小,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我们在保护爱护孩子的同时,要尊重他、平等的对待他,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是危言耸听,大人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先说说我吧,我小时侯是个调皮的孩子,上课喜欢和同学说话。可是后来成为班里学习最认真的班干部,转变仅仅是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一番对话,数学老师说我的哥哥学习很好,可我好象很淘,班主任说我和哥哥一样聪明,如果能认真些就能赶超哥哥。听了这句话,我有了信心的同时,也有了克制自己种种行为的决心。这就是一句话的效力!

  我在幼儿师范学校学习时,语言课宋老师谈及她女儿的学习状况时,说女儿偏科现象很严重,细想自己和家人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宋老师和丈夫都是“文科状元”,所以过早给孩子下了个结论:孩子文科一定强。宋老师带着刚会说话的女儿,去参加同学聚会,同学闲聊时,宋老师无意冒出一句话:“我女儿数的概念不行,但是文科方面以后绝对没问题!”过年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宋老师叫女儿拿筷子去,并问她拿了几双,她嘴一撅,气呼呼地丢出一句话:“3+5双呗!”此时,宋老师知道一句话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来女儿对数学一直没什么兴趣。

  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老师,在讲座时谈到他班里一个不怎么言语的小男孩如何喜欢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指出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态度。那天应老师感冒了,在医务室拿了一包感冒药,顺手放在了操场上,等孩子们活动好就直接上楼忘了拿。来到楼上的活动室上完一节课,想起吃药的事,到处找都找不着,那个小男孩,举手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您等着!”他迅速出门,没一会儿进门甩着一包药说:“医生来了!”应老师很感动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我还是个小女孩,长大了喜欢找你这样的男孩做老公!”也就是这么一句可能被大人们认为不能说的话,使这个小男孩爱上了幼儿园,并时时刻刻地象个男子汉般地照顾大家。

  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要斟酌自己的话语,你的话语有可能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你的话语可能成为他巨大的心理暗示,使他走向成功或走向失落。打击孩子的话语要慎用,也切忌像念“紧箍咒”般的批评方式。大人每一句话说到“刀口上”,掷地有声,那样孩子愿意听,也愿意和你交流。在孩子面前,把形象给树立起来了,那时,你不用动“家法”,一个眼神,严肃的表情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都有一定的“震慑力”。

  只要大人愿意去发现,再“坏”的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要用你们的话语去鼓励孩子,你们的一句话会成为孩子“生活在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让他有走下去的勇气。我班有个孩子,叫渝均在所有家长眼里比较蛮横,在他父母眼里,他是个“傻乎乎的、固执的小子”。有一次,开展了完教学活动,我感觉肚子不舒服,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间,顺势在椅子上靠一下,用手摁着肚子。这时候,渝均走到我身边说:“杨老师,以前我们玩,您也和我们一起玩,今天不舒服吗?”在别人面前粗枝大叶的他,居然那么细心,我笑呵呵地说:“没事,谢谢,你去玩吧!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他飞快的跑了,不一会儿给我端了一杯热腾腾的开水,诚恳地说:“喝一口,就好一些,我妈妈都这么说的。不过有点不好意思,没和您打招呼,就去倒水!”我听了他的话,非常感动,端过茶,喝了一口说:“好多了,你真懂事!”他笑笑走了,回头说:“喝完了,放那儿,茶杯我来拿。”从那以后,我真的很少看到他和小朋友闹别扭,想起来,也许大家对他的鼓励都过于吝啬了吧!

  语言是门艺术,教育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一剂药,对症和不对症,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无论家长和老师,不要惧怕不会,而是要多给自己提供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学会反思,灵活改变。教育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语言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但更要试着逾越,教育的语言没有最好的,只有最有效的。

5、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幼儿园绘本教学观摩教研笔记》

  幼儿园绘本教学观摩教研笔记

  伴随着威海入冬的第一场初雪,我们绘本教学观摩教研也在四楼多媒体教室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窗外凛冽的寒风肆虐、纷飞的雪花起舞,但丝毫不影响大家专注教学观摩的情绪。此时二轻园教师与第二学区的拉手园的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共同学习了绘本教学的新方法。

  首先为大家呈现的是丛丽静老师的《屋檐下的腊八粥》,此情此景与现在的天气境况不谋而合,不仅仅为孩子也为老师生动的讲解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迎梅老师的《拉不开的门》故事在层层递进中得到升华,充分调动了大家探索的欲望以及怎样打开大门的积极性,在观察中学会思索,原来事物还有另外一面。张琳老师的《冲锋枪》紧紧抓住了中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在快乐教学中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张译方老师的《青蛙鼓》结合了小班幼儿的特点,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们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应该用恰当的方式与人沟通交往。

  付瑜老师的《小贝挖宝》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不仅仅是孩子,老师也被小贝执着的精神所吸引所感动,教师幽默诙谐的言谈,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发言着实让人为之感动。梁敏老师的《鸡在晚上看不见》让孩子们在观察中体会到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以及要改掉挑食的习惯。王雯老师的《我先,我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感知一些行为习惯对他人的影响。整个活动孩子们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走场入场,在舒畅的音乐声中翻阅书籍,这画面,如痴如醉。

  课程结束后,大家畅所欲言,第二学区的教师也为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由衷的感受到此次绘本观摩教研如春风复苏了大地,阳光消融了冰雪。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对绘本热情持续下去,就会迎来二轻园绘本教育教学灿烂的明天。

6、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找准教育方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笔记:找准教育方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每天早晨入园后,孩子们一见面,都喜欢把自己在家做的事情讲给大家听。瞧,今天的演说又开始了,亚萱说:“昨天晚上我跟妈妈去跳广场舞。”一鸣说:“昨天晚上爸爸开车拉着我和妈妈到佳乐超市,买了好多玩具,可好玩了。”怡欣说:“妈妈昨天晚上和我用橡皮泥捏了一个小房子,可漂亮了……”看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交流个没完,我在旁边却束手无策,所以,在点名前不得不用“命令”的口气来制止这乱糟糟的场面,为此,“请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老师 要点名了。”这句话便成了点名的前奏曲,可时间一长,孩子们把它当成了耳旁风,不管我怎么“命令”,还是照说不误。

  这天,我刚要开始点名,忽然看到浩浩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很小的玩具汽车,于是,我灵机一动,便讲了《马路上的汽车》,孩子们对车非常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虽然我的声音不大,孩子们的注意力却非常集中,接下来的点名活动,也在孩子们的安安静静中结束,而我惊奇地发现每天必奏的前奏曲今天却没用上。

  于是,在以后的每天点名前,我都讲一件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有时给孩子们讲个故事,说个笑话,有时领着孩子们数数,有时讲电视里看到的有趣的事等等。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成了孩子们百听不厌的前奏曲,同时,还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也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

  为此,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找到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方法,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多用新鲜、好奇以及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找准教育方式,才会收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7、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让我告诉你》

教育笔记:让我告诉你

  自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园领导引领我们认真学习《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和教育建议,并要求我们付之行动,将《指南》中的教育理念寓于对幼儿的教育当中。

  在健康领域中提到:“4—5岁幼儿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并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发现幼儿不高兴时,应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指南》的教育方法的确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好地指导和帮助。

  早晨,梅梅又哭着来园了,吵着说自己肚子疼。这几天在幼儿园梅梅每到吃午餐时总是说肚子疼,哭的眼泪汪汪的,午睡和下午活动精神却很好。我跟梅梅的父母反映了这个问题,还提醒他们抽空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结果梅梅的妈妈带她去了医院,医生没查出什么问题,这让我们都感到不解,并且我注意到每当一摆上餐具,梅梅就哭着跑过来。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个疑团:是不是梅梅最近有些厌食不想吃饭呢?觉得自己需要跟梅梅做进一步的沟通。梅梅今年5岁,《指南》中强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与身边较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不开心时求得安慰。那么,只有我们走进她的心灵深处,才能成为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于是,我有意识地进一步关注梅梅,送她小卡片做礼物、做游戏时拉她在自己的身边,与她聊天。终于,我找到一个梅梅心情比较轻松的时刻。

  在玩“找朋友”的游戏时,我拉着梅梅的手问:

  “梅梅,你为什么到了中午吃饭时就觉得肚子疼呢,你愿意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

  “好吧,老师,我告诉你,我不想吃饭”,也许是夏天比较热,孩子不想吃饭也是正常的现象,这和我猜想的一样。

  “那没关系,你直接跟老师说就行了,给你少盛点饭,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会逼你吃的”,梅梅点了点头,并没出现如释重负的神情,相反眼泪又涌了出来。

  “你还有不高兴的事?说出来,我会帮助你的,我是你的好朋友,是不是”?

  “老师,我一吃饭,就想妈妈”大滴的眼泪从梅梅的眼眶流了下来。

  不想吃饭—想妈妈?我觉得有点绕不过来,却不由地想起一件事,一天午饭前,梅梅跟我说想妈妈,我正忙着分餐具,只是简单安慰了几句,之后她就告诉我肚子疼了,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每天午饭时都说肚子疼。梅梅的父母这几天工作比较忙,都是邻居来回接送,直到在邻居家吃了晚饭,妈妈才下班去接她。我知道了,原来梅梅是感到自己这段时间里缺少了亲情的交流,以至于在吃午饭时会想念妈妈,说自己肚子疼,也许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孩子的情感是多么细腻,多么需要爱的呵护啊!

  接下来的时间,我一方面在饮食和其他活动中继续关注着梅梅,另一方面跟她妈妈做了详细地沟通。临近周末,梅梅的妈妈来送她时告诉我们,今天午睡后就和梅梅的爸爸一起来接梅梅,并带着她去奶奶家玩。我问梅梅:“今天高兴吗”?她使劲点了点头,笑的合不拢嘴,我也很开心,紧紧握着她的手。午饭前后,梅梅兴致很好,没有说肚子疼。我特意问她:

  “今天肚子疼了没有”?

  “没有”,

  “原来开心可以治肚子疼的”,

  “嘻嘻”,梅梅捂着嘴笑了,我们心照不宣,我看到她晶亮的两湾新月里的同样笑意盈盈的我。

  朝夕相处不一定就能成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只有细腻地观察、温情地呵护,努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愿意说出自己心底的秘密,才有可能成为让孩子信任的人。感谢在《指南》的引导下,我学会用心去研究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尝试着解读孩子心灵花园的秘密,倾听那里的风声、鸟语、爱的溪流潺潺……

8、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教育笔记: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与生俱来的。每个做父母的都想让孩子在自己的护佑下幸福快乐地成长,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能一帆风顺,长大之后能出人头地。什么样的爱能让孩子的成长如我们所愿呢?

  我认为首先要适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就说穿脱衣服和系鞋带吧,儿子两岁半就能给他的史努比娃娃穿脱衣服,而且不厌其烦,三岁时简单的衣服就不用我给他穿了,四岁学会了系鞋带。在此过程中儿子是快乐的,自信心增强,干什么都很带劲。两家邻居的瑶瑶和蓉蓉同岁,蓉蓉只比瑶瑶大一个月,从小就在一起玩。三岁了瑶瑶从来没自己吃过饭,没自己提过裤子,没自己穿过鞋。而蓉蓉自己吃饭很干净,如厕自己穿脱裤子,有时还帮助瑶瑶,两个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差距。上了幼儿园瑶瑶什么事情都要老师替她做帮她做,而蓉蓉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尝试去做。两位妈妈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蓉蓉的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可开心了谢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而瑶瑶的家妈妈则抱怨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每天都不高兴,是不是老师对孩子照顾不周。瑶瑶妈妈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孩子爱的表现,等孩子大一点有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她没有想过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孩子是沮丧的,不开心的。她的做法阻碍了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认为还要适当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们做大人的处理事情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的意见,那叫顺心顺意。孩子有要求时也希望爸爸妈妈“听他的话”。有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打卡”,游戏的形式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方片”。儿子想要圆形的旋风卡,爸爸却给他买了一盒自己认为好玩又益智的方形智慧卡。为此儿子气哭了,朝着爸爸又吵又闹,爸爸一声吼,儿子不敢出声了,方形卡玩了几天就扔到一边不玩了。再给他买来旋风卡儿子玩卡的兴趣已经不再热情高涨。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吸取教训:以后不再擅做主张把自己认为好的强加给孩子,应该适时尊重他的意愿。

  当然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代表一味地满足。如果一味地满足与迁就,那只会放纵孩子的无理要求,你对孩子的爱就变成溺爱。喜欢玩具是孩子的天性。上幼儿园之前都是我们给儿子买什么他都兴高采烈地收下。上幼儿园之后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新奇玩具他就开始向我们索要,我们也适时满足一下他的要求。但如果要求过分哭闹也没有用。朋友的儿子和我的儿子在幼儿园一个班级。刚入园时孩子情绪不稳定,朋友就答应自己儿子只要上幼儿园回来就给他买玩具,儿子高高兴兴去上幼儿园了。后来发展到入园时就得给他买玩具,拿不到玩具就不上幼儿园。买玩具成了孩子上幼儿园的交换条件。虽然花费不是太多,但每到入园时的哭闹让人心烦。尊重孩子的意愿会让孩子感到被重视的快乐,有前进的动力,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尊重别人的感受,他的周围会是一个快乐和谐的氛围。俗话说的好:“小树要砍,小孩要管。”孩子不懂事,如果放任自流,出现问题,归根结底责任完全在大人身上。过分的溺爱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依赖思想,久而久之还会变的无能、无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会出现啃老族现象的原因吧。

  要想让孩子全方面发展,还要做到不要拔苗助长。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希望,是父母心灵的依托,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成绩优异,一个好的开始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儿子升入大班之后,看到他的同龄人有的会加减运算,有的会写字会读书,孩子爸爸的心里很着急,儿子在这些方面远远不及人家。我告诉他儿子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得都很好,有探索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接受新知识能力强,不用害怕上小学学不好。可孩子爸爸不信。当他参加完幼儿园家长会,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听了老师的讲解,才如梦方醒。《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园阶段要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能奠定孩子人生的发展基础,比起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重要得多。 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学习兴趣高,还怕上小学被拉下吗?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希望每个孩子的童年是轻松、快乐、多姿多彩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如同太阳和水一样重要。然而,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关心、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变得无能、无情、无所适从。 作为父母,理性地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倾听孩子的心声,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才是真正地爱孩子。正确的爱,让孩子茁壮成长;错误的爱,毁坏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让你的爱成为对孩子的伤害。

相关文章

《小班教师教育笔记3篇》:小班教师教育笔记第1篇教师,我真的饱了在平时孩子进餐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开始闹着不吃饭;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觉

《小班教育笔记入园篇》:小班教育笔记入园篇第1篇  小班开学教育随笔一  班级里有些孩子吃点心和吃饭都有点慢,喜欢一边吃一边玩,有的还喜欢说话,怎么提醒都见效甚微,结果,每次都是等这么几个孩子。

《幼儿园大班听课笔记40篇》:幼儿园大班听课笔记40篇第1部分活动目标1、理解儿童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够积极参与想象性谈话,学习词语:“隐身”、“畅游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