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日期:2022-06-0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1、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教育随笔: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昨天的健康活动,我预设的重点目标是:通过头顶纸球走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因为没有以往的经验加上游戏规则的模糊性。因此,孩子们是相当地期待和兴奋。在分组玩过一次后,一方面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些许满足,另一方面因等待时间偏长,排在后面等着的幼儿就有点“不听话”了,有的去捡拾掉满地的金黄色的银杏树叶,有的就在观望别的班级的跑步活动,有的干脆去聊天打闹。看到则情此景,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我只得摆出老师的“威严”,喊他们归了队。当然,我也发现了等待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因为,他们在我问询还想不想玩时,都明确表示没玩够。也是,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哪有耐心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却好一会儿不能轮到自己呢?

  其实,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只要我们稍作留意,便可以见到类似幼儿大量的等待现象。而在这些等待中,更多的消极等待出现在集体活动时间段。虽说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集体性机构,幼儿生活在其中,没有等待现象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必要的等待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因为幼儿在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在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之中,等待是必须的。如果缺乏等待,势必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正是在必要的等待之中,幼儿才能逐步学会倾听、轮流,并开始理解规则和秩序。但这里所说的等待是适时、适当、适度的,而非那些无谓的消极等待。事实上,太多的消极等待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造成师幼间不必要的冲突,更会让一部分孩子以退缩的态度赢得老师的赞赏,一部分孩子以叛逆的举动面对老师制定的规则(因为他总得有事做,当没事可做时他就得找点事来做)。长此以往,孩子的“不听话”和老师的“挫败感”会极大地障碍着师幼间良好关系的构建。

  要改变幼儿消极等待的现状,其关键在于教师:

  1.教师对活动材料投放不足导致幼儿消极等待。材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材料又是幼儿表现、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柱,很多集体教学活动要依靠材料来达成教学目标,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知识的获得。因此,教师要投放丰富的有使用价值的活动材料。如:如果我能多投放几个轮胎,让幼儿的小组成员数变成4—5个,那他们等待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活动效果会更好。

  2.教师对所有幼儿的统一要求造成了消极等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个体的差异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带来消极等待现象。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的幼儿由于绘画能力强很快就作完了画,来交给教师,对教师说“老师我画好了!”但有的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差或动作慢,就经常拖时间,这时有的教师就让画完的幼儿坐在座位上,等没画完的幼儿一起进入活动的下一环节。这样就产生了消极等待。在数学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思维敏捷和反应偏缓的幼儿,他们在操作和理解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此时消极等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能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熟悉程度大大的制约着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时间,如果不熟悉也就是教师没有预设,往往导致环节的脱节、教师自己语言的重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等待。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若没能有效、科学的安排每一个过渡环节,会导致环节过渡的不流畅、不紧凑,从而导致消极等待的出现。如在绘画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经常让先完成的幼儿在一边等,等全部画好再惯例性的一起讲评。只要教师能充分准备,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将活动环节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那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一定会减少的。

  “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不是一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而转换成教师等待幼儿!

2、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教育随笔:改变幼儿的消极等待

  昨天的健康活动,我预设的重点目标是:通过头顶纸球走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因为没有以往的经验加上游戏规则的模糊性。因此,孩子们是相当地期待和兴奋。在分组玩过一次后,一方面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些许满足,另一方面因等待时间偏长,排在后面等着的幼儿就有点“不听话”了,有的去捡拾掉满地的金黄色的银杏树叶,有的就在观望别的班级的跑步活动,有的干脆去聊天打闹。看到则情此景,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我只得摆出老师的“威严”,喊他们归了队。当然,我也发现了等待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因为,他们在我问询还想不想玩时,都明确表示没玩够。也是,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哪有耐心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却好一会儿不能轮到自己呢?

  其实,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只要我们稍作留意,便可以见到类似幼儿大量的等待现象。而在这些等待中,更多的消极等待出现在集体活动时间段。虽说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集体性机构,幼儿生活在其中,没有等待现象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必要的等待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因为幼儿在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在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之中,等待是必须的。如果缺乏等待,势必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正是在必要的等待之中,幼儿才能逐步学会倾听、轮流,并开始理解规则和秩序。但这里所说的等待是适时、适当、适度的,而非那些无谓的消极等待。事实上,太多的消极等待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造成师幼间不必要的冲突,更会让一部分孩子以退缩的态度赢得老师的赞赏,一部分孩子以叛逆的举动面对老师制定的规则(因为他总得有事做,当没事可做时他就得找点事来做)。长此以往,孩子的“不听话”和老师的“挫败感”会极大地障碍着师幼间良好关系的构建。

  要改变幼儿消极等待的现状,其关键在于教师:

  1.教师对活动材料投放不足导致幼儿消极等待。材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材料又是幼儿表现、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柱,很多集体教学活动要依靠材料来达成教学目标,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知识的获得。因此,教师要投放丰富的有使用价值的活动材料。如:如果我能多投放几个轮胎,让幼儿的小组成员数变成4—5个,那他们等待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活动效果会更好。

  2.教师对所有幼儿的统一要求造成了消极等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个体的差异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带来消极等待现象。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的幼儿由于绘画能力强很快就作完了画,来交给教师,对教师说“老师我画好了!”但有的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差或动作慢,就经常拖时间,这时有的教师就让画完的幼儿坐在座位上,等没画完的幼儿一起进入活动的下一环节。这样就产生了消极等待。在数学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思维敏捷和反应偏缓的幼儿,他们在操作和理解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此时消极等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能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熟悉程度大大的制约着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时间,如果不熟悉也就是教师没有预设,往往导致环节的脱节、教师自己语言的重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等待。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若没能有效、科学的安排每一个过渡环节,会导致环节过渡的不流畅、不紧凑,从而导致消极等待的出现。如在绘画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经常让先完成的幼儿在一边等,等全部画好再惯例性的一起讲评。只要教师能充分准备,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将活动环节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那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一定会减少的。

  “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不是一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而转换成教师等待幼儿!

3、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这样对待偏食的幼儿》

  教育笔记:这样对待偏食的幼儿

  记得刚开学的几天,我发现我们这个班有两个小朋友很挑食,如果是他们喜欢吃的菜,那他们就 吃的很好,但如果碰到不喜欢的菜,那这饭就会难以下咽。等到所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们还是 吃不下去。我从家长那里了解到他们在家里也是这样。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我决定帮助他们改 掉这个坏习惯。记得那天正好吃的是五彩鸡丁,里面有胡萝卜,那是颖颖不喜欢吃的菜。那天在 餐前教育时,我故意问小朋友,胡萝卜有哪些营养,小朋友都争着说出了胡萝卜的许多营养价值 ,我看见颖颖坐在那里没有声音,我就叫颖颖站起来,让她介绍胡萝卜的营养价值,讲完了之后 ,我表扬了颖颖,说她介绍的很好,等会吃的时候,也要认真吃,她点了一下头。在盛饭菜的时 候,我帮南南的菜稍微少盛了些,我想应该慢慢来。那天,颖颖果真把五彩鸡丁都吃完了。以后 我就用这种方法把另外几个挑食的小朋友也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班里还有几位吃的慢的小朋友 ,我观察了一下,她们是吃的时候不认真,喜欢讲话,管闲事。有的我让老师帮她们换了位置, 让好的小朋友去影响她,有的我用鼓励的方法,让她们认真吃。现在,我们班的小朋友,吃饭时 ,安静认真,并且用餐的习惯非常好,桌面,地面都是干干净净。每张桌子的小朋友都能互相监 督。

4、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

  教育笔记: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

  有一天,阳阳、俊俊他们围在一起,热烈地争论着什么。

  我走过去,阳阳马上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们人是由猴子变的。我的爷爷原来是猴子,他劳动了就变成了人,后来生了我爸爸,我爸爸又生了我。”我笑着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你的?”他认真地说:“我问我爸爸第一个人是怎么变出来的,我爸爸告诉我是由猴子变的。”我听了,觉得家长可能是从生物的进化讲到人类的进化。这种讲解虽然是科学的,但却超出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将孩子带进了知识的迷茫中,造成不科学的概念,是孩子产生错误的理解。

  我没有立即肯定他的回答,但也没有否定,而是将这一复杂的知识作了简化的、概括的解释:“很多很多万年以前的人是由猿猴逐渐变成的,当有了人类以后,现在的猿猴就不会变成人了。”孩子们听后,点点头说:“哦,我们明白了。”我想这样的回答不会使幼儿产生错误的理解。

  儿童大约自两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是求知欲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表现了更大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教师和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对幼儿的好问心提出过教育建议,他说:“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来应付,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实行我们的理想教育。”我觉得这真是一句明理哲言。

5、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幼儿教育案例播种童真 收获快乐》

幼儿教育案例:播种童真 收获快乐

案例背景: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幼儿园已度过了9年。在这9年中,我由孩子们口中的姐姐变成了阿姨,令人感慨。闲暇之时,回味这9年时光,恍惚在眼前,耐人寻味。

  这9年来我不断总结,不断寻找与孩子更好的沟通方法,不断寻找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教育方法,其实找到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微笑,宽容,耐心和爱心,那就是要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孩子的心就像那洁白的羽毛,是那样的一尘不染,那样的可爱。他们的调皮、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只是他们在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错误中他们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是多么聪明的小家伙!当我们经历过成长的风风雨雨,亲历过人情冷漠的时候或许我们对自己的那份童真早已忘却了,也就忽略了孩子那双纯真的眼睛。所以当他们的调皮撞在我们心情烦躁的“刀口”上时就会引发我们心中的怒气,变成可怕的“狮子”让孩子感到颤栗。其实孩子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可爱天使,他们是欢乐的传播者,想想我们所丢失的童真,你怎么忍心再去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呢?。

案例描述:

  画面一——

  记得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忽然,一位小朋友大声叫起来:“宋老师,快来看,李卓远在乱画…”。经他这么一叫,许多小朋友都围了过来,“哈哈,鱼怎么会长脚?鱼又不会走路,真是个小笨蛋……。”孩子们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走过去一看,原来他真的画了一条长了脚的鱼。经这么一喊,本来就腼腆的他顿时羞红了脸,这时我急忙支开了围观的小朋友,等大家安静下来,我告诉他们说“李卓远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就像我们看的动画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拟人的手法”。经我这么一讲,小朋友们都不再笑他了。

  事后,我问他为什么会给鱼画上脚,他得意地说:“我担心河水会用完,到那时候不长脚的鱼就会给干死。”说完,就笑了起来

  画面二——

  马上要过元旦了,孩子们带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到幼儿园,准备装扮我们的活动室。早上来到幼儿园,我在抽屉里找到了几种不同颜色的汽球,于是开始了我的活动。我向孩子们提问:“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孩子们纷纷回答:“是汽球!”“是什么颜色的汽球?”“红红的!”“那我把它吹大好吗?你们一起为我喊‘加油!’”

  汽球渐渐地变大变圆了,此时孩子们高兴地手舞足蹈。有的拍手、有的踏脚,还有为我喊“加油!”的。然后,我又请孩子们观看了“汽球跳舞”。因为汽球一漏汽,它会有一股推力使它在空中旋转。只见“嘘”的一声,红汽球在空中旋了几圈,飞到了孩子们的椅子下,他们惊讶地张着小嘴,眼睛紧紧地盯着汽球,就在汽球落地的一刹那,教室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接着,我想让孩子们学习辩认颜色,我又选择了一只蓝汽球,重新开始了游戏,还让孩子们学说“蓝色”、“蓝汽球”、“我喜欢蓝色”、“蓝蓝的天空”……此时,我又发现汽球上印了一个笑脸标志,于是,我灵机一动,向孩子们展示:“你们看,汽球娃娃的嘴巴弯弯的,它在笑呢!”我们也笑一笑好吗?看谁笑的开心!一瞬间,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贺昱坤咧着嘴巴哈哈大笑;宋科达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挂着眼泪的潘雨佳也露出了小白牙……这帮小家伙真可爱,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早上。

  画面三——

  春天来了,孩子们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活动室的自然角,这下可热闹了,我也借此机会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这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幼儿来说也是很难得的。

  可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壮烈牺牲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下子好事可变成坏事了。

  过了一天,我找了个机会和孩子们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他,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他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郭铠宁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立即鼓动起来:“郭铠宁说放了他,同意的请举手!” “好啊!”孩子们都兴奋地举起手来。“那我们把它放哪儿呢?”“放草地上”、“放小河里”。

  案例反思:

  于是我把小蝌蚪分给了孩子们,让他们放学后和妈妈一起给它们找一个新家,虽然孩子们依依不舍,但他们还是愉快地送走了小蝌蚪,同时也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其实,对孩子永远要爱多于索取,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身边孩子带给你的不同惊喜,你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微笑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太阳;爱会让孩子对你产生信赖;宽容会让孩子变得轻松。让我们试着用童真去体会孩子的世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6、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改变教学方式 抓住幼儿注意力》

  小班的幼儿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积累又限制着他们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方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开发幼儿智力,同时满足幼儿好奇心及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就会有所要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对教师而言,在故事教学中不应仅仅使用空泛的语言进行讲述,更需要结合表情、眼神以及肢体动作开展故事教学,结合教学效果适当增加讲述次数并注重方式的变换及结合,充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及接受能力。我在上《贪吃的变色龙》的时候,刚开始为了激起幼儿的兴趣,用了手指操的形式,但在讲述第一遍故事时就直接用上挂图,发现有些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教学活动效果不明显。

  在活动结束后的自评中,几位老师也给我提出了建议,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课堂中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挺多,但一般是由我说上句孩子们接下句,这样让孩子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自己更好地发挥想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再过早的下定论,尽量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及知识水平。

相关文章

《中班教育笔记200篇3篇》:中班教育笔记200篇第1篇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迎来了6名新生。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同时让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齐,第一周我们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教学活动,大部分

《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篇》: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篇第1篇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

《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中班》: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中班第1部分小结:运动后你感觉怎么样?Summary: how do you feel after motion?国王和大家一起锻炼后,精力充沛,身体也好了。The king and all together afte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