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日期:2022-06-1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1、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游戏、学习、日常活动以外,还有一件经常发生的事,那就是告状。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呢?

  今天区域活动嘉嘉在玩一个陀螺,凯凯也想玩,嘉嘉不给,两个人就挣抢起来,嘉嘉先告状:“老师,他抢我陀螺!”“陀螺不是你的,是我们大家都可以玩的!”凯凯也不示弱,声音比嘉嘉还高,“陀螺是我先拿的,你刚才不玩了吗?”嘉嘉在讲着他的“理”。凯凯没抢过陀螺来,又气又恼,满脸通红,很不服气。我走过去:“嘉嘉,你说得对,陀螺是你先玩的,凯凯也想玩,他也没错呀,但你们俩不该又抢又夺,你说该怎么做?”嘉嘉一听我说的话很“在理儿”,就小声又有些尴尬的说:“老师,我先玩一会儿就给凯凯玩行吗?”看着懂事的孩子,我笑了。旁边的凯凯听了嘉嘉的话,还没等我开口就走过来说:“老师,我等会儿再玩吧。”这时借这个机会我向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同伴之间要团结、要友好相处的教育。并让孩子们来说一说自己平常是怎么与小朋友好好相处的那些事,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发言,涵涵说她怎样不与子淇抢玩具,俞良说她帮乙凡系鞋带,帆帆说他有一次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小妹妹等等,我及时表扬了孩子们,并要他们相互学习。

  来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和家长应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们在与小伙伴有矛盾时应讲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

  组长点评:

  婷婷老师的观察法利用的恰到好处,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是不要着急介入,适当的等待是最好的办法。婷婷老师的活动小结给本次活动添上了点睛之笔。

  幼儿园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200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育笔记200篇

2、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游戏、学习、日常活动以外,还有一件经常发生的事,那就是告状。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呢?

  今天区域活动嘉嘉在玩一个陀螺,凯凯也想玩,嘉嘉不给,两个人就挣抢起来,嘉嘉先告状:“老师,他抢我陀螺!”“陀螺不是你的,是我们大家都可以玩的!”凯凯也不示弱,声音比嘉嘉还高,“陀螺是我先拿的,你刚才不玩了吗?”嘉嘉在讲着他的“理”。凯凯没抢过陀螺来,又气又恼,满脸通红,很不服气。我走过去:“嘉嘉,你说得对,陀螺是你先玩的,凯凯也想玩,他也没错呀,但你们俩不该又抢又夺,你说该怎么做?”嘉嘉一听我说的话很“在理儿”,就小声又有些尴尬的说:“老师,我先玩一会儿就给凯凯玩行吗?”看着懂事的孩子,我笑了。旁边的凯凯听了嘉嘉的话,还没等我开口就走过来说:“老师,我等会儿再玩吧。”这时借这个机会我向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同伴之间要团结、要友好相处的教育。并让孩子们来说一说自己平常是怎么与小朋友好好相处的那些事,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发言,涵涵说她怎样不与子淇抢玩具,俞良说她帮乙凡系鞋带,帆帆说他有一次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小妹妹等等,我及时表扬了孩子们,并要他们相互学习。

  来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和家长应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们在与小伙伴有矛盾时应讲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

  组长点评:

  婷婷老师的观察法利用的恰到好处,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是不要着急介入,适当的等待是最好的办法。婷婷老师的活动小结给本次活动添上了点睛之笔。

  幼儿园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200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育笔记200篇

3、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幼儿话说成人游戏与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随笔:话说成人游戏与幼儿游戏

  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的方式,每一个不同阶层的个体都可以找寻他们自己心目当中认为的游戏内容和价值,这当中就有个体对游戏本身的自我认知和评判的角度。

  先来简单的说一下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某些相类似的地方,辅之于学习过程中,不单单儿童的学习离不开游戏,往往,在我们承认的学习生活世界里也时常会出现游戏的影子,典型的如网络游戏,它的构造和来源也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只不过,它作用于成人的程度和效度会大于幼儿,这当中有“游戏”本身的制约作用,更有二者之间的认知发展的原因。

  曾经国内学者有人将成人的游戏分为“消遣性游戏”与“职业性游戏”。所谓的“消遣性游戏”是指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所谓的“职业性游戏”是指不仅工作,而且享受工作,工作与娱乐融为一体。我对此观点和概念表示由衷的赞赏和认可。

  不言而喻,学龄前期的幼儿游戏与成人世界里的“与工作和学习相对立”的游戏不同,学龄前期的游戏是根据幼儿自身的愿望和兴趣,自发地主动同周围的物质与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用皮亚杰的话来说,某种意义上包含着主体与课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曾经有日本学者说:幼儿期儿童的生活几乎被游戏所占满。

  回到两者之间的比较来看,我们习以为常的经验有,成人的“职业性游戏”不是儿童游戏的简单回归,而往往是一种超越、扩充和丰富,它在更高的基础上发展了儿童游戏,逐渐的将儿童游戏模式化,以便使之更圆满和成熟。

  所以在我们进行幼儿游戏的时候,十分游戏要对成人游戏和幼儿游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我们的幼儿学习与生活场景中来。

4、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怎样引导幼儿活学活用》

  教育随笔:怎样引导幼儿活学活用

  下午语言游戏时,我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捉蜻蜓”,儿歌朗朗上口,符合幼儿记忆方式,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小游戏,而且不止两人玩,还可以一排幼儿一起玩,一人可以玩两种角色,既可以左手伸出手掌当网,也能右手竖起食指当蜻蜓,孩子们在课间或吃饭前后总喜欢几人一组共同玩这个游戏,这种边说边玩的游戏方式更适合孩子。

  我们已经开展了科学活动《益虫和害虫》,通过活动幼儿知道蜻蜓是益虫,所以游戏时,孩子们讨论起我们不要捉蜻蜓了吧,捉害虫吧!他们自发的玩起了捉害虫游戏,一会儿有孩子说捉“蚊子”,一会儿孩子们又开始捉“毛毛虫”……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但我听到孩子们有时也会把益虫给“捉”着,我让孩子们看着主题墙,主题墙饰的一块正好是《益虫和害虫》,我想让主题墙也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来,使其能与幼儿对话,这样也能使孩子们更加关注主题墙。幼儿看着主题墙饰“瓶子”中的害虫图片,“捉”到了更多的害虫。

  我想孩子们通过这样反复游戏活动,本来能力强的孩子也带动了那些能力弱的孩子,主题墙也能发挥其作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捉”住了更多的害虫,也知道了更多的害虫,正真地寓教于乐。这样的游戏发起人是孩子,我只是观察者,我察觉到了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们去活学活用,孩子们却发现原来游戏“捉蜻蜓”可以变着玩,其乐无穷!

  下面就这案例谈谈自己对本次幼儿游戏的一些粗浅认识:

  1.激发兴趣

  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不像平时上课活动——集体活动,而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游戏。游戏形式多样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幼儿通过自己的兴趣开展的游戏,让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再通过教师及时引导从而让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2.强调自主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放手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孩子们的主动探索、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引导,从而使幼儿获得新的知识,或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提升。幼儿自发性、自主性活动主要是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敏锐地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从而抓住契机使孩子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孩子把自己所学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孩子学会了知识并不一定就会应用知识,要让孩子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真切切的结合实际应用起来。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放手让幼儿真正去体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幼儿去实践,在游戏交往中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学以致用”,不仅让孩子感受了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并能将所学的在应用中体会到学习的魅力。

  3.合作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的游戏一般都是几人一起玩,是一种合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课间活动餐前后的游戏都突出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掘最大潜能。游戏内容一般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既激活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孩子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

5、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幼儿引导孩子正面好》

  幼儿教育随笔:引导孩子正面好

  为了促使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有的老师喜欢从反面防备和堵截幼儿出错。例如,对自由玩耍时争抢玩具,午睡时高声喧哗等现象,老师往往会沉下脸来大声制止。如“不要抢了”“别闹了”等,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心理学家埃林斯特罗姆门认为:幼儿难以接受“不要”的指令,告诉幼儿不要做已经开始的事,反而强化了他们正在做的事,起不到制止的作用,相反,幼儿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

  有一次,我要求幼儿看黑板上的图片,可有个孩子却一直盯看着自己的脚子。这时,我说:“请小朋友不要看自己的脚。”这下,全班小朋友全都去看自己的脚,好像脚上有什么东西似的。

  后来,我想,如果我换一种说发:“请小朋友看看黑板上有什么”效果肯定会不错。这样,既强化了幼儿的正面行为,也削弱了负面影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类事情,应该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从正面引导孩子该做什么,这样去做。

6、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幼儿学会劝导同伴》

  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告状”。其内容绝大多数是“谁谁打谁了”,“谁说脏话了”,“谁谁抢谁的玩具了”……这样的告状,一天总少不了几次。如果老师一一加以劝导,实在是力不从心。那么,能不能让孩子也来劝导孩子呢?

  我在班里试着用一种比较固定的劝导语言,即将劝解的内容归结为简短的一句或两三句话,反复使用。这样以后幼儿也能慢慢学着说了。比如,处理争抢玩具,我总是先轻轻地摸摸这两个小朋友的头,然后平静地询问为什么?待搞清原委后,就说:“这本来是一件小事情。大家互相让一让,不就没事了?吵架耽误了时间,谁都玩不成了,是不是?”这几句既亲切又有趣的话,说得大家都笑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仍以同样的态度,将这几句话的意思或简或繁地说出来。这样几次以后,我再说:“这本来是小事情,大家应该怎么样呢?”旁边的孩子就会说出来:“大家互相让一让,就没事了!”同样,处理其他纠纷,也说比较固定的几句话。如“你说脏话,不文明,要改正。”等等。以后又慢慢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孩子也很快接受了我的劝导语言。而且我发现,班里告状的人次在逐渐减少,参与劝解的人在增多。孩子们在劝导时,那神态、动作、口气,俨然是一个“小老师”的样子。

相关文章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3篇》:中班孩子教育笔记第1篇  情感交流的效应  我班的赵天语一星期没来幼儿园上学了。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照着机会就跟我说话,这一不来,还真有点想他。  

《大班教育笔记大全3篇》:大班教育笔记大全第1篇  在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我都会或坐着大椅子上或站在教室的中间看着孩子们游戏。没过多久,孩子们游戏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响,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

《幼儿园教育笔记10篇》:幼儿园教育笔记第1篇1 “小淘气”的转变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