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4-29

这是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总结练习:

1.《蒹葭》哪些方面体现《诗经》作为我国诗歌源头的特点?

2.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比较《蒹葭》与《关雎》的不同。

3.熟背《蒹葭》,尤其注意生僻字,准备默写。

蒹葭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蒹葭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学习“六义”

1. 引入激趣:播放《在水一方歌曲》歌曲,大家一起说说这首影视歌曲取材于哪里?(《诗经》/《蒹葭》)

2. 明确诗经基本文学常识

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共305篇。(PPT显示朝代时间跨度即为西周初至东周中叶)

《诗经》内容——①史诗;②反应劳动生活;③婚姻家庭生活;④宴饮情形;⑤行役艰难批评时政

《蒹葭》与“六义”中哪些方面相关?

风——民间歌谣。有十五《国风》,160篇。《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相对于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地图)

雅——“王畿”之乐,105篇。

颂——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40篇。

赋——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陈述和铺排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如《硕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

活动2【活动】赏析意境

  把握主题

(三)赏析诗歌描绘的朦胧飘渺的意境,把握诗歌主题“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23 min)

思路:景——>人——>情

第一,前人评价本诗意境飘渺朦胧,第二,这首诗完全是写内心情感的,而非写景。所以我们从景、人、情三方面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诗歌明确秋景特点:

①通过取画名,了解本诗大致情境。

请同学先用画名来概括一下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秋水边思见伊人图)

小组探究:圈划意象,概括意象特点

点名时间(秋天某一天清晨)和地点(水边)。

“蒹葭”:A点明深秋时间,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萧瑟肃杀的季节。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B阻隔视线。C茫茫一片,遥遥无迹,随风飘荡,轻柔。

“白露”:A表示时间是清晨。

“秋水”:有“阻隔”和“无尽”的含义。诗歌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水:A水清冷而悠远,是“秋水”,渲染了凄凉哀苦的气氛。B曲折的秋水既阻隔了诗人追求的道路,只能遥遥相望;C而诗人绵绵的思念与惆怅,正像湛湛秋水,没有尽头。

③比较三幅景色不同,把握时间推移与,导入下一个环节对人物的分析

三章描绘的三幅景色有没有不同?

“白露”表示一天中时间的推移;

“伊人”所在的地点有变化。

教师板书:

蒹葭——苍茫、深秋

白露——凄冷、清晨 景——实

秋水 阻隔

思念 无尽

活动3【活动】明确人物情感 领会人物虚化

明确人物情感的特点、本诗事实虚化的特点

①概括追寻者的特点/态度

教师提问:虽然“伊人”的行踪飘忽不定,但追寻者锲而不舍地上下求索,追寻者是个怎样的人?

------追寻者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上下求索,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热切企慕又怅然若失的心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诗歌,在自己提问和互助回答中理解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和本诗事实虚化的特点“伊人”究竟在河的哪一端?/追寻者与伊人之间什么关系?/追寻者是怎样的心情? “湄”,水草交接处为湄。它不是水岸分明的地形,而是水岸之间隔着水草(芦苇)。“涘”水边,河岸。

“跻”,登、升。由于是逆流而上,地势渐高,需要登、升。

“右”,《郑笺》:“言其迂回也”,《毛传》:“周人尚左,故以右为迂回”。

“坻”chí:水中小沙洲。“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

“溯洄/游”关键在于“洄”和“游”字,分别为曲折回环的河流和较直的河流,所以“溯洄”表示逆着曲折回环的河流而上,“溯游”表示逆着比较直的河流而上。

③学生互助回答:

a) 能确定——“所谓”表明伊人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在水一方”等词,可以理解为喻所在之远,但始终表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语气肯定。

b) 无法确定——但“伊人”,音容体貌均无,甚至连是男是女都无法考证。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

c) 追寻者心情时而热烈时而失落。

d) 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既密切又难以亲近。

④教师总结概括:

A. “伊人”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像朝愈说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贾长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本诗中的主要人物被诗人虚化了,形象模糊。

B. “伊人”与追寻者仿佛被秋水与蒹葭阻隔,可望而不可即,而诗人的心情也随之热烈或低落。

C. 细细玩味诗歌,诗歌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正是塑造了“在水一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意境,距离产生了朦胧感,而若即若离造成了情感的热切和哀婉,“可望而不可即”是引人遐思与慕悦之心的关键。

⑤明确景与人、情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问:暮秋特有的景色描写和人物、人物情感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a)与人物委婉惆怅、如醉如痴追寻的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将扑朔迷离的意境烘托地越加恍惚飘渺。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

b)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c) 兴和赋

教师明确:是赋中见兴的笔法。赋: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描绘眼前真景,苍苍的芦荡,清晨的白露、弯曲的河流、水中的沙洲等等。兴: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绘出一个空灵飘渺的意境,笼罩全篇。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诗经·蒹葭》教案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 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 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 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 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 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 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 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 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 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 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 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 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蒹 葭

  四字句 二二拍 诗 情 画 意

  ang韵 整齐 恋 寻 伤

  押韵 i韵 景物? 人物?

  i韵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道阻长跻右 水中央坻沚 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 痴痴守望 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 一唱三叹 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 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 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 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 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 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 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 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 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 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 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 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 “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 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作者:沈红梅,单位:上海市嘉定一中,李春华语文名师工作室学员)

【点评】

《蒹葭》虽属经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复沓等《诗经》篇目固有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有“有劲使不出”之感,对怎样处理课文,怎样深入文本,怎样品味意蕴,难以把握拿捏不准。

而沈红梅老师的这一设计,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圈可点颇多。

以读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师能紧扣文本特点,以读为抓手,一读再读,以读促教,值得肯定。显然,学生于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逐渐理解,在读中品味涵泳,在读中浸染积淀。这既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更为学生古典素养的形成添砖加瓦,可谓一举多得。

纲举目张,凸显主体。学生读毕,沈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别具匠心。答案“朦胧凄美”四个字,既是本诗“主旨”,又是教学“总纲”。整节课就围绕“追溯”这四字来源做文章。从“景物特点”到“情境氛围”;从“追寻过程”到“主旨探究”,无一不为此展开。其中,学生必定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之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便成了十足的“领路人”和“旁观者”, “主导”与“主体”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体生动地呈现。

兼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写作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写作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作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