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日期:2022-06-12

这是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握大意。(听读结束,找学生来概括大意)

  这篇散文借景写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激起自然地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

  2、理清结构层次

  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3、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家庭往事的回忆。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六、探究品读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2、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4、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5、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6、“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分组讨论,展示,老师明确: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1)因为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我”是雨打风吹下的荷花,而母亲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既充满了爱意,有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温馨感人。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

  (3)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4、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6、“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七、拓展训练:

  (一)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2、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三)

  1、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2、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八、布置作业:《导学练》。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本篇即是一篇歌颂伟大母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课前独立预习,课上老师统一展示。这篇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 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感动

  2、感受母爱

  3、以物喻人

  教学流程:

  课间播放《幸福拍手歌》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发言)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幸福的呢?(学生发言)

  师:感谢于同学们这一份份真实的告白。其实老师觉得,幸福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幸福其实很简单。我认为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她也是幸福的人。因此,我认为著名的作家冰心,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她的文章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PPT:巴金说:我们喜欢她,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冰心寻找一份感动,也做一个幸福的人。

  二、整体感知,寻找感动

  1、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为红莲遮拦了风雨。(显示图片)

  2、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引导学生寻找段落6、7)

  三、品析语言,感受感动

  1、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该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题目才合适呢?说说理由。

  (参考:荷叶护莲图、荷叶遮莲图、荷叶爱莲图)

  师:老师觉得这个“遮”字似乎平淡了些,有没有比“遮”字更有感情的?

  学生说理由时,追问:你觉得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能体现这个“护”字所蕴含的感情呢?

  2、品析重点字词:慢慢的,倾侧,覆盖,勇敢慈怜(结合朗诵指导)

  3、有感情地齐读6、7自然段。

  师: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同学们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荫蔽,那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

  师:对啊,同学们想象中的红莲就好像文中写到的那朵谢了的白莲。就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同学们认为这几个句子应该怎么读呢?

  师:至于那朵白莲,作者并未交代是怎么谢的,你能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作一下猜想吗?简述猜想依据。

  师:请以“夜雨中的白莲,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向白莲倾诉一下你的感慨。

  师:看来与白莲相比,那一朵红莲是幸福的!其实仔细看来,它们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都遭受了风雨的侵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雨的语句。

  (学生寻找风雨语句,指出红莲的状态和我的心情。)

  四、提炼主旨,升华感动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师:是啊,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师:是啊,如果我们是那一朵红莲,那母亲就是那一片为我荫蔽人生风雨的荷叶!作者感动于这一幅画面,更感动于这一份伟大的母爱。由此,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五、回归生活,抒写感动

  在作者冰心的笔下,我们寻找到了一份母爱带来的感动。其实,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会令我们感动。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流泻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请同学们仿造例句,抒写你心中对母爱的感动。(写后读一读)

  六、拓展延伸,探寻感动

  冰心简介(原名,作品)

  同学们一定会问,冰心何以能写出那么多关于爱关于母爱的文章,是不是她的背后就有一位充满爱的母亲,一位像荷叶般勇敢慈怜的母亲?确实如此,冰心的母亲就是一位荷叶母亲。(出示文章,择有关章节介绍冰心母亲,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作品,关注作家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总结:感动,无处不在。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老师始终认为一个容易被母亲感动又能使母亲感动的人,便是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幸福的人!

荷叶母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甚至背诵课文。

  2. 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童心,品味文中自然景物美的描写。

  3. 体验诗歌中母爱和自然之爱的伟大。

  4. 带领学生感受什么是冰心“爱的哲学”。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作者笔下的童心、自然和母爱三个主题。

  2. 理解冰心“爱的哲学”的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感导入:

  这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天仍是阴沉沉的,空气中还透着些许没有散尽的暑气。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微微倚在窗边守望庭院中那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此时她的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首散文小诗《荷叶母亲》清新明丽的语言,一起走进冰心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朗读指导: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生字词。

  2.板书、正音:

  蒂dì 瑞ruì 梗gěng 菡萏hàndàn 攲jī 荫yìn

  3. 全班同学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一读诗中美好的情谊。(提问学生读的好吗?)

  过渡:朗读诗歌就要学会“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恰当的停顿,抑扬顿挫地读。

  三、感受诗中的“童心”、“自然”和“母爱”。

  (一)感受“童心”

  1.请问写这首诗时,冰心几岁? 明确:23岁

  2.二、三两个自然段中提到“八年之久”“九年前”,那么请问九年前她几岁?明确:14岁,所以说九年前的她还只是一个孩子。

  3.时隔多年,她为何要回忆儿时的那段往事?(请一位女生朗读二三两段)

  明确:(1)父亲朋友送的莲花勾起了作者对故乡园院里莲花的回忆;(2)想起了祖父和祖父“笑”着说的话:“花瑞”(花瑞人祥,说明这段回忆是美好的、幸福的、吉祥的)——虽然此时的冰心已经长大,但她依然少女怀莲,童心未泯;(3)为下面写莲巧设铺垫。

  板书:童心

  (二)感受自然之美

  1.如今多年后,诗人再见莲花,请问这时诗人笔下的莲花美吗?美、不美。

  请同学们听教师朗诵这首诗,划出诗中描写莲花的语句,品一品诗中美好的语言,美在哪里?又不美在哪里?

  明确:白莲:(美)花瓣散落的姿态之美、色彩之美(不美)谢了、零落了。

  过渡:白莲如此,红莲亦如此。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