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

日期:2022-05-25

这是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3.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重阳节的小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解题

故园:故乡。

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在行军路途之中,思念故乡长安。

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

三、知人论世

定义: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1.知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论世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内容理解

1.朗读

注意重音指导。注意“强欲”“故园菊”“傍”等字眼及含义。

2.用典

好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活动一:用几句话说说诗人内心的想法。

我勉强想去借登高来寄托自己的思亲之愁,却没有人能够给我送酒解愁。

诗人内心是惆怅的、凄凉的、感伤的。

3.意象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它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平静。

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的意象:孤傲高洁,顽强不屈,直面霜寒,绽放生命。

活动二:展开想象,描述诗人笔下的“故园菊”。

要求:多角度想象。如直觉想象: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傲然地盛放。

从嗅觉的角度想象、从触觉的角度想象、从远观的角度想象、从特写镜头的角度想象、从仰视的角度想象、从俯视的角度想象......

诗人笔下这一株“故园菊”已然不再是我们寻常巷陌见到的菊花,不单单承载着我们在重阳节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它更承载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更有诗人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啊!

五、手法理解

这首小诗很有特色,通过几组对比可以窥探一二。

去与来,远与近,柔与刚,小与大。

活动三:选择一组词语,结合诗句,谈谈你的观点。

示例:

“柔与刚”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名句。人都有两面性,诗人亦是如此。“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无奈世道多艰,战乱纷乱,不得不刚。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是阳刚的,而依傍战场盛放的一株小小的菊花才是诗人安宁内心的归宿。

“去与来”

“强欲登高去”,去登高是为了与亲人团聚、思乡,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惆怅,寄托内心的情感。希望有人来是为了找到可以倾诉衷肠的友人,但却是“无人送酒”,战乱时代,哪还有人饮酒作乐呢。去是勉强的,来是充满期待的。读来令人倍感凄清,令人为之动情。

“远与近”

“遥怜故园菊”,与亲人分别,远离故乡,即使是重阳节也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远远地望着故乡的方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战争。即使是家乡,也是战火弥漫,连想象中盛放的菊花,也充斥着硝烟的味道。

“小与大”

“故园菊”,一株小小的菊花,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惆怅与挂牵。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更是对饱经战争又换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小小的菊花,大大的以小写大,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小诗,我们了解了用典的好处,我们学习到了承载着思念、同情和渴望的“菊”这样一个意象,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的岑参。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3.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重阳节的小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解题

故园:故乡。

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在行军路途之中,思念故乡长安。

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

三、知人论世

定义: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1.知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论世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内容理解

1.朗读

注意重音指导。注意“强欲”“故园菊”“傍”等字眼及含义。

2.用典

好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活动一:用几句话说说诗人内心的想法。

我勉强想去借登高来寄托自己的思亲之愁,却没有人能够给我送酒解愁。

诗人内心是惆怅的、凄凉的、感伤的。

3.意象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它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平静。

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的意象:孤傲高洁,顽强不屈,直面霜寒,绽放生命。

活动二:展开想象,描述诗人笔下的“故园菊”。

要求:多角度想象。如直觉想象: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傲然地盛放。

从嗅觉的角度想象、从触觉的角度想象、从远观的角度想象、从特写镜头的角度想象、从仰视的角度想象、从俯视的角度想象......

诗人笔下这一株“故园菊”已然不再是我们寻常巷陌见到的菊花,不单单承载着我们在重阳节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它更承载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更有诗人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啊!

五、手法理解

这首小诗很有特色,通过几组对比可以窥探一二。

去与来,远与近,柔与刚,小与大。

活动三:选择一组词语,结合诗句,谈谈你的观点。

示例:

“柔与刚”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名句。人都有两面性,诗人亦是如此。“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无奈世道多艰,战乱纷乱,不得不刚。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是阳刚的,而依傍战场盛放的一株小小的菊花才是诗人安宁内心的归宿。

“去与来”

“强欲登高去”,去登高是为了与亲人团聚、思乡,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惆怅,寄托内心的情感。希望有人来是为了找到可以倾诉衷肠的友人,但却是“无人送酒”,战乱时代,哪还有人饮酒作乐呢。去是勉强的,来是充满期待的。读来令人倍感凄清,令人为之动情。

“远与近”

“遥怜故园菊”,与亲人分别,远离故乡,即使是重阳节也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远远地望着故乡的方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战争。即使是家乡,也是战火弥漫,连想象中盛放的菊花,也充斥着硝烟的味道。

“小与大”

“故园菊”,一株小小的菊花,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惆怅与挂牵。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更是对饱经战争又换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小小的菊花,大大的以小写大,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小诗,我们了解了用典的好处,我们学习到了承载着思念、同情和渴望的“菊”这样一个意象,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的岑参。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

2、通过析读,了解典故在诗词中的作用

3、通过赏读,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了解典故作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点拨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哪个吗?这个节日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提到重阳节,人们都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登高思乡,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的这一天却是行军他乡,他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岑参和他的诗作。

二、预习了解

1、预习诗歌,提出疑问。

2、诗人简介。

三、以读悟诗

1、字正腔圆地读。

读准字音。

2、有板有眼地读

读准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

朗读古诗要做到有情有味,就是要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解诗歌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和提示语独立学习,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

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重阳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

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3、你认为第三句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4、展开想象,你能描绘出最后一句诗句表现出来的画面吗?

五、拓展积累

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其他的著名作品。

六、课堂小结

岑参随军奔波,辗转南北,有感时局动荡,怀想亲朋好友,遂和泪带血,饱蘸情思,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诗篇。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七、板书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惜花 忧国

思乡 忧民

八、教学反思

1、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本节课充分运用“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导”有目标引导、学法指导;“学”有学生自学,组内互学帮学;“析”有学生互评、师生评价;“练”有学生背诵和展示。

3、课堂发挥多媒体优势,充分利用班班通,运用PPT幻灯片课件进行教学,改变教师“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九月九日思长安故园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依此正音、停顿。

3.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本诗、、、等词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4.理解诗句大意。

①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②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③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④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明确(出示课件:)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诗歌精读

1.齐读全诗

2.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勉强),为什么会勉强?(行军途中,遭遇战乱—诗人的凄清境况)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点题)(板书:强欲登高)

4.“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重阳)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陶渊明)王弘来了吗?(借用典故——行军凄凉萧瑟)(板书:无人送酒)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场景?(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

“遥”说明什么?(远,所在地和故园长安相距之远)“怜”字如何理解?(可怜)可怜什么?(板书:故园菊花)为什么可怜?写出了什么?(对故乡菊的眷恋,对故园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板书:战场开放)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扣题“行军”,新巧自然。)

6.小组合作: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作者写作此诗是欲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示抓诗眼“怜”)

明确: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这些复杂的情感,依托哪种媒介而传达?(菊花为媒,怜菊,其实就是思乡,就是忧国,就是忧民,就是希望早日评定安史之乱,国泰民安。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

六、拓展延伸: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名家的点评:

出示课件: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方虚谷云:悲感。《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备见题意。

《唐诗直解》:点'战场'字,无限悲怆。《而庵说唐诗》: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

你赞同哪一点?想一想,说一说。

七、课堂小结:

全诗“强”起写“登高”,后感叹“无人送酒”,“遥”字转“怜故园菊”,末句想象“应傍战场开”。四句20字,情感悲怆深沉,思路跌宕起伏,行文朴实无华,结构起承转合。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之佳作。

八、作业布置:

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进一步感知本诗意境之美。

九、板书设计

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