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论《灯下漫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案

日期:2022-05-25

这是论《灯下漫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灯下漫笔》全文贯穿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充分表现了鲁迅前期的革命民主义思想。鲁迅站在为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立场上,猛烈地抨击了几十年来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文明”,批判了继续传播这种“文明”的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向青年发出了响亮的号召。全文的结尾这样写道:“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在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灯下漫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它饱含着强烈的反封建思想。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时隔七年,鲁迅发表了这篇充满战斗力的杂文《灯下漫笔》。两篇写于不同时期的文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吃人的封建社会。在《灯下漫笔》一文里,鲁迅用大量令人信服的事实戳穿了一小撮封建买办文人的无耻赖言,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中国的数十年的文明史,只不过是“人吃人”的历史,中国人不过经过了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文章的第一部分,从亲身经历,众目共睹的小事谈起,层层深入,从“中国人生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奴隶地位。文章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很有见地和深度。它由《狂人日记》的形象说理上升到理论概括,理论性更强,说理更透彻。

  同时,《灯下漫笔》又是一篇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斗檄文。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鲁迅着重揭露了帝国主义者赞颂中国旧“文明”的目的,不过是要使中国人民永远做奴隶。鲁迅例举了《北京魅力》中白人的故事,例举了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严正指出“我们的古圣先贤既给了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中国的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好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西洋人初入中国时,被称为蛮夷,自不免个个蹙额,但是,现在则时机已至,到了我们将曾经献于北魏,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他有力地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宴筵的厨房”。号召青年起来“扫荡这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从而揭穿了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

  鲁迅写这篇文章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1925年,一批封建买办文人,为了对抗革命运动的潮流,竭力鼓吹“尊孔读经”,“整理国故”,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鲁迅写这篇文章,正是对他们的猛烈开火。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