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6

这是《拿来主义》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中的第三个版块“拿来与接纳”。本文的内容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文的特点是:论点鲜活,就当时社会上伪送去主义等错误做法而提出;论据有力,送去等例子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论证形象,运用了“大宅子”等比喻和对比的方法;语言幽默,“送去”、“送给”、“抛来”、“抛给”等词耐人寻味。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论点鲜活,论据有力,论证形象,语言幽默的写法,提升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高中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他们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拿来主义”的观点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学生们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诵读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本文的论点特点。

  (2)能阐述本文的论据特点及其效果。

  (3)能解释本文语言的特点及其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诗歌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作者对待中外文化上的拿来主义态度

  (2)能体会拿来主义的意义和非拿来主义的危害。

  (二)教学重点

  能阐述本文的论据特点及其效果。

  (三)教学难点

  能解释本文语言的特点及其效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拿来主义

  鲁迅曾经说杂文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他看来,杂文与批评文章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鲁迅愿意在杂文中用自己笔触直指生命的惨淡。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对待外来文化有两种极端态度,一是全盘接受,二是盲目排斥。鲁迅对这两种态度都不赞成,于是动笔写下《拿来主义》,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鲁迅《拿来主义》。

  (设计意图:以简单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近文本。)

  (二)探究论点,初读拿来主义

  每人先自主探究。探究前教师先引导,现在要探究的是这篇课文的论点,请你就论点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后自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然后由每个小组长整合全组的典型内容向全班介绍。如有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也一并提出,全班一起现场探究。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提问和探究:

  对于本文的论点,我提出的问题是: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对此,我的基本理解是:概括地来说,本文的论点即拿来主义。用课文中的话来讲则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并不是在开头就提出论点,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随笔式的议论文,要在摆现象的基础上才亮出自己的观点。先后批判了当时的“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最后水到渠成地亮出完整的论文:真正的拿来应该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全文内容,对全文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探究论据,细读拿来主义

  每人先自主探究。探究前教师先引导,现在要探究的是这篇课文的论据,请你就论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后自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评判,形成小组内的最佳答案;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的认识,形成全班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提问和探究:

  对于本文的论据,我提出的问题是:本文的论据有哪些?是怎样来证明论点的?对此,我的基本理解:本文的论据集中于第3段和第6段。其中第3段写道一味地“送去”,会把家底掏空,让子孙后代无法生存,从而从侧面证明了为什么要“拿来”;第6段则是从正面证明了为什么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设计意图:学习论据类别,了解论据对议论文的重要性。)

  (四)探究论证,深读拿来主义

  每人先自主探究。探究前教师先引导,现在要探究的是这篇课文的论证,请你就论据的过程、方法等方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后自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评判,形成小组内的最佳答案;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的认识,形成全班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提问和探究:

  对于本文的论证,我提出的问题是: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句子来进行赏析。对此,我的基本理解是: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集中于第8段和第9段。例如第八段对待“大宅子”就是对待文化遗产,“不敢走进门”即不敢接受,“放一把火烧光”即全盘否定,“接受一切”即全盘肯定。第9段中的“鱼翅”即比喻文化中的精华,“鸦片”指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的东西,“烟枪、烟灯”指文化中的糟粕,“姨太太”指封建文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论证方法,掌握议论文中重要的写作技巧。)

  (五)探究特点,美读拿来主义

  每人先自主探究。探究前教师先引导,现在要探究的是这篇课文的论述特点,请你就论据的特点和效果等方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后自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评判,形成小组内的最佳答案;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的认识,形成全班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提问和探究:

  对于本文的论述特点,我提出的问题是:本文在论述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述有什么好的效果?对此,我的基本理解是:本文在论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现实社会的问题入笔,列举种种不良现象,并指出危害,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将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形象,深入浅出。三是用词幽默灵活。有许多语句都体现着幽默,例如“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等。而灵活则体现在褒词贬用或者变换用词,例如一下子“抛来”,一下子“抛给”,一下子“送来”。这样的用词读来既有风趣讽刺的效果,又耐人寻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深化之前的学习内容,感受议论文语言的不同魅力,同时对议论文三要素有更好地认识。)

  (六)深化学习,总结拿来主义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互相评判。之后教师先随机抽点三四人,再自主发言三四人,边说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这篇短短的议论文,不符合普通议论文的章法,但其清晰自然的写作思路,幽默灵活的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在平时写作时进行学习。同时,作者所提出的“拿来主义”观点对于今天社会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仍有着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在总结当中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五、板书设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