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9.赤壁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6

这是《9.赤壁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课文。

  2、体验黄州时期苏轼的苦痛经历,学习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震慑天地的千古名句妇孺皆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无可奈何的人生感叹动人肺腑。但又有几人知道它孕育的阵痛绝望与挣扎,有几人明白它寄予的希冀期待与洒脱。是黄州给了苏轼慰藉,让他涅盘;是赤壁给了苏轼舞台,使他不朽。

  那么我们站在“赤壁”来追溯黄州时期的苏轼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试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读。2、不会读的做上记号。

  三、听读课文:欣赏配乐朗诵《赤壁赋》,解决自己在试读中的疑难之处。

  正音:窈窕 桂棹冯虚嫠妇愀然舳舻酾酒横槊

  麋鹿 匏樽蜉蝣狼藉 枕藉 相缪扁舟

  四、译读课文:

  1、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注释或者结合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大意。不能理解的做上记号。

  2、组内讨论疏通在句意理解上的疑难,不能解决的留下记号。

  3、全班交流组内未解决的在句意理解上的问题。

  ※重点词语理解:七月既望举酒属客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冯虚御风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山川相缪 酾酒临江 卒莫消长 无尽藏舞幽壑之潜蛟 江渚

  ※特殊句子: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修辞手法。两个动宾短语并列,翻译时动动相并,宾宾相合。“诵歌明月之诗窈窕之章。”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幽壑之潜蛟舞,使孤舟之嫠妇泣。”3、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4、寄蜉蝣于天地:借代修辞手法。以“蜉蝣”代短暂的人生,“把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

  五、解读文章结构:

  1、跳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直接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板书)。

  乐甚——愀然(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2、谁乐?谁悲?谁喜?(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相关背景,明确:借客人之口,写苏子的乐、悲和喜。)

  苏轼的黄州生活与《赤壁赋》: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吾生之须臾 ”的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3、解读第一段:苏子之乐,乐在何处?

  齐读第一段。

  苏子之乐,乐在何处?(因美景而乐,因山水而乐,实际是苦中作乐,借游山玩水排遣内心苦闷。)

  找出第一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一下赤壁的夜景。(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苏子处在如画的夜景中,有着怎样的感受?(浩浩乎如……羽化而登仙。)个别读这一句,读出苏子的乐。

  4、解读文末段:喜而笑

  最后一段与开头一段有何关系?(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从“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你读出了什么?(苏子内心世界的从容、随意。)

  此时的乐与文章开头的乐有什么不同吗?(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苦中作乐了,而是从苦闷抑郁中走出来,分外欣慰、分外轻松、分外洒脱,是真正的快乐。)

  个别学生朗读结尾,感受苏子的洒脱与快乐。

  六、作业:

  1.背诵课文首尾两段。

  2.熟读课文二、三、四、五节。思考:苏子从开始的山水之乐到最后的超然洒脱,中间经历了怎样的一段艰苦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

  一、解读第三段:苏子之悲,悲从何来?

  1、由乐到悲的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客人的洞箫声。)

  2、如何写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箫声起,悲意生。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个别学生读写箫声的这一句,读出“其悲”。

  3、如何想到“美人”了呢?(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女,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4、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

  二、解读第四段:苏子因何而悲?

  1、苏子怎么会想到曹操的?写曹操为何从“月明星稀”写起?(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月明星稀”的诗是曹操的诗,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

  2、读写曹操的句子。写曹操的重点是什么?(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即使是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回归于滚滚历史长河“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写曹操的目的是为了跟哪些人做对比?(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等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4、表达了怎样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感叹人生的短暂。)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什么?(人的渺小。)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什么?(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5、面对流水,慨叹生命之匆匆。类似的感叹还有哪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李白: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宋《西江月》)

  让我们在这首熟悉的歌声中再次感受苏子之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解读第五段:苏子何以解悲?

  1、从两个角度: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2、联系学生个人人生谈乐观面对挫折磨难的问题。

  四、整理思路,帮助记诵。

  美景——乐甚——歌之——和之——对答——主客喜笑。

  五、作业:

  1、你同意苏子的以下观点吗?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参考:反对,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恰恰是应该争取的。“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正面肯定,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一毫而莫取”的前提是“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但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不至于破坏生态。)

  2、背诵全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