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17、石榴》修辞手法解析优秀案例

日期:2022-05-26

这是《17、石榴》修辞手法解析优秀案例,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拟人——点化了石榴的性格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文章一开头,便以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夏日来临时众多树木的形态,“伸张”一词的使用,使本来相对静止的树木都具备了主动的活力。这句虽然不是直接描写石榴,但恰好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了石榴不随波逐流的独特性格特征。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用“不柔媚”和有“风度”来描写石榴,自然而然地使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对石榴花的描写更称得上神来之笔:“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这是石榴花吗?又是“琢”,又是“插”,又是“演艺”,又是“变”,这不明明是魔术师在给人们变戏法吗?当石榴花长成果实的时候,作者继续极尽发挥之能事,请看:“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是石榴吗?它不仅会“笑”,还会“破口大笑”,还会“露出一口的皓齿”。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拟人的手法,很自然地赋予了石榴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特征,从而使石榴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二、比喻——升华了石榴的形象

  作者对石榴树的枝干、叶片的描写是直抒胸臆的,当写到石榴花时,比喻的手法开始得到充分的运用,作者将火红的石榴花比为“夏季的心脏”,这不仅展示了石榴在群绿中的独树一帜,而且再现了它无限的生机和怦怦跳动的热烈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还不难发现,将石榴的花朵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正是全篇的“文眼”所在,这样的比喻应当是浪漫主义诗人自然会有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文学想象,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将作者的这种想象简单地看成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它更应该是作者以自己的赤诚和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火热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强烈而又独特的生命体验。

  仅仅是“夏季的心脏”还不够,作者紧接着又将它比为“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并进而“演艺”成“希腊式的安普刺”和“中国式的金罍”。下文将石榴籽比为“皓齿”,更是匠心独运,这“破口大笑”露出的“透明光嫩”的“皓齿”,恰到好处地对石榴笑傲群绿的形象进行了生动而传神的写照。这一连串的比喻。既写出了石榴花的演化过程,又展示了它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的高贵风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从形成花蕾到开放,到成长为果实的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与作者形成共鸣,由衷地生出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强烈感情。

  三、两种修辞手法的自然融合

  拟人和比喻是两种很相似的修辞手法,二者经常融为一体,难以分割。这一点在《石榴》中更有典型的表现,如“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曩吗?它会笑你呢”“它对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其中“伸张”“妙幻的演艺”“笑”“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露出”都是将写人动作的词语用到了石榴身上,是典型的拟人:而“伞盖”“花瓶儿”“安普刺”“金罍”“皓齿”则紧紧抓住了它们与“树冠”“石榴花”“石榴籽”之间的相似点,是标准的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巧妙结合,取得的是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它不仅使作品对于石榴的刻画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而且还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充满趣味,更加有益于展现石榴的生命活力。拟人和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充分展现了郭沫若先生语言大师的超人功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