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在桥边》主题解析解读

日期:2022-05-27

这是《在桥边》主题解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是一个小人物。没有姓名,没有亲人,仅仅只是一个和当时千百万同类人一样的一个代指符号而已的小人物。“我”在战争中无法把持自己的命运,参加了二战,并在战争中落下了残废,成为制度的受害者。

  同样,我在今天也无法为自己做主,我被“制度”安排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上——数人。这就是“我”的命运。成了一个被时代、制度边缘化了的被人忽略的、生存在人群之外的、整日只能面对强大的钢筋混凝土而显得十分可怜而又渺小的人。

  战后的政府给“我”疗伤,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表面上看,“我”的待遇不错,但恰恰是作为“人”的核心部分——心灵,却被人忽略了。他们热衷于无用无聊的数字,而且每天在我虚假的数字中陶醉,对我每次上报的数字深信不疑。这种被制度异化的可怕之处在于:自己甘愿被异化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去异化别人,伤害别人。当自己被制度者愚弄时不但未被发现,反而兴高采烈,直至一个过桥姑娘的出现。

  上司来检查,“我”对姑娘的暗恋与计数工作之间发生了近乎惨烈的冲突。一边是爱情,激动人心,一边是数数,死板冰冷;一边是赖以生存的饭碗,一边是真心热爱的姑娘,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我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

  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实质上更在于表达对战后德国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我”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我”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因此,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我“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可是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只是工种,“我”的处境根本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我”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我”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一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也正如“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一样,像“我”这样的遭遇并非是个例。这说明了一种社会现状,是战后德国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我们不难从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他的笔下写出的“我”其实就是一种隐喻,一种代表。无数小人物,被异化,被忽视,被扭曲。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这就是海因里希·伯尔,一个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人称为“德国的良心”的人。

  他的作品有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的,也有反思战后德国社会在“自由”“民主”幌子下小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伯尔因为战争而格外地低沉,因为战争而变得麻木,因为无奈而倍显消沉……。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