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蜀相》原文及赏读解读

日期:2022-05-28

这是《蜀相》原文及赏读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读】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生活,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探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绝唱。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诗人痛感朝廷缺少象诸葛亮这样的匡时济世之才,所以在《蜀相》中表现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和推崇的感情,反映了他渴望革新朝政的政治热情和进步思想。

  诗的首联自问自答。“寻”字除表明是专程来访,还透露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缅怀之情。颔联写祠堂内景。“自”、“空”二字下得好,既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事业有所遗忘。只因有了这联,才读得出下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意),“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始终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托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业”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老泪纵横了。庭前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颈联以议论入诗,并不失情,正如清人浦起龙所说:“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武侯,亦如熔金浑化。”(《读杜心解》)尾联表明对诸葛亮事业未成的无限痛惜之情,感情真挚动人,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