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8

这是《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

  夏昆老师这一节《再别康桥》课肯定超出了大家的意外,很多人听后还是一脸的困惑,“课居然可以这样上?”是的,课不仅可以这样上,而且还可以有很多花样翻新的上法。如果将夏老师上过的课堂都一一呈现出来,肯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如果你愿意,他还可以让学生来收集资料作认真的备课,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进行现场兴味十足的课堂运作。

  (二)

  去年安徽省基础教育远程培训,高中语文培训内容是“评好课”,其结题作业是案例评析,就是对夏老师在2004年所上的一节《〈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进行点评。有位网名zmy1234cn的老师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是这样说的:

  热闹多动的课堂,充满了诗情,弥漫着文化气息:学生哥哥的文章,自己的文章,大量的诗句,大量的积极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好例子,精心设计的导语,完美配合的师生等等,确实让课堂很“华美”,但欣赏“华美”之后,我突然觉得有了这样一系列“问”:老师是在教私塾还是一个人的家教班啊?学生呢?一个集体呢?老师是在教诗歌还是在教文化?老师是在教语文还是在教政治?课堂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学生对诗歌理解了吗?学生会欣赏诗歌了吗?

  在此,我想结合这篇实录谈谈我对如今课堂所谓的自主学习的理解,对自主学习来点“冷思考”:貌合神离的“自主”导致学生学习潜能逐步下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即时性、应景式回答常使教师满足,可学生少了思维的过程,零碎的只言片语,没有了系统梳理能力,日积月累,学习潜能悄然流失。

  比如《短歌行》这一课,教学目标应该设为: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应该设为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但这一课时后,目标完成的怎样显而易见,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学生在这节课里更多的是了解了“酒与文化”,“酒与诗”,“生命与价值”。而对整首诗的理解却是极其模糊的,甚而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的招募,对人才的重视等等。更谈不上对诗歌欣赏方法的掌握了。让人产生了本末倒置之感。语文课到底“姓”什么,“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我们的目的是想学生通过课本中仅有的几个诗歌单元几首诗歌来学到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本领。(http://bbs.teacher.com.cn/topic.aspx?topicid=55476)

  这一课堂几乎破坏了人们对于新课程对于课堂的惯常的看法。应当说,这个《〈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比较锤炼的课堂。而一般所谓严格意义上的比较锤炼的课堂,要讲究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性,以及教师语言的精致化等。以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省外内的名师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要求(如“教师要转变角色,精讲多练,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完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来看,这个课堂问题甚多,尤其是授课教师“促进者”的角色不明朗,而教学过程也很难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比如“课堂导入”部分超出了长度,而所谓“正课”部分,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滑过的。课堂对诗歌文本《短歌行》解读的一般流程并不充分,很多理解都是教师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来完成的,其教学安排也显得随意与支离。但是,这一节课堂还有很多情形,对评课者,其实并不很清楚。如学生们的素质如何,教师日常处理一节课的内容在学期内究竟有怎样的曲线变化,等等。单单眼前这样一个课例,我们还不能作精确的评述。特别是,如果我们一线教师知道一些从现代性课堂到后现代性课堂位移这个客观事实,如果知道后现代课堂探究上的无模式性和事实上的种种困难,那么,对这节课的评价就可能会发生一些转变。

  这节课有两点比较醒目。一是授课教师要体现一些语文生活化的内容,也就是课堂努力地在教师、文本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建立一种日常联系。课堂基本格局是由生活导入,然后是生活化的文本处理,最后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联系与思索。具体地说,课堂由一篇与所上课文有关的“酒”的学生作文(?)切进来,然后师生交流,因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点意义很大。至少拉平了学生面对文本的那种紧张感。新课程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要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因文本权威所带来的压力。二是教师想在有限的课堂与文本之间寻找一种“异样”。而这种“异样”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的一部分相关。所以他(授课教师)可能不惜以牺牲课堂的常态为代价作一次深度寻求上的刻意冒险。

  有一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授课教师说,“这篇文章(“《等死》”)……今天早晨在上课之前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可以从曹操的短歌行和这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启示。”说明教师在上课之前有一个考虑,或者说是一个临时性的考虑,觉得有必要将一个文字介入并将这一课引入到对生命的一种思考上来。为什么要谈“死亡”的话题呢?其实这也是由文本的一个要素(“人生几何”)所引起的。比如说我国传统关于文章写作的一个术语“文眼”,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抓住了文眼,就往往把摩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人说“实在不理解授课教师为何将一个‘死亡’的话题与诗歌文本的趣旨联系起来”,其实则是还没有弄懂文本要素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兴所在。

  就我所知,夏老师的很多课堂,都是这样而颇具颠覆性。比如他的另一个有名的课例“《晏子辞千金》文言课”,就是哲人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精妙的运用。(详见《人民教育》2007年第21期)

  (三)

  现在再回到夏老师所上的《再别康桥》一课上来。这一课也可谓大气磅礴,出人意表。课堂上教师仍然不拘泥于细脚踟躇、亦步亦趋的知识性的预设、讲解与所谓步步明确,也没有像很多名家那样在学生已经上过一遍之后再来一次“深度掘进”,而是别出心裁地作另一场文本的理解运动。其实,就其所呈现的思想与技术来说,简直就是对我们惯常所用套路的一次深刻的破坏。

  第一次是让学生没感情地读,“就(是)读出‘对不起,您的手机已经欠费停机’这样的效果”,可以想象的是,学生读得怎样的别扭和难受了。然后他悠悠地说:“我怎么觉得还是有点感情呢?特别是大家读一首一尾的时候,轻轻的,悄悄的,很多同学很有感觉啊。看来要把这首诗读得铁石心肠没心没肺是很难的事情啊。”而在他要求学生“带着感情阅读”的时候,却又播放了重金属摇滚《Over The Hill And Far Away》,结果让学生在狐疑中开始迟疑的朗读。然后他与学生交流,让孩子自己得出一个体会性的结论——“因为这首诗读起来感觉是很安静的,而摇滚乐十分奔放,所以读起来气氛很不搭调。”

  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接着又播放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片段,让学生评判一下这次能不能搭调,并让孩子试着配乐朗读,结果孩子都读不下去了。这就是强破坏。但无形中又强化了《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基调与激昂亢奋的命运曲之间的区分。

  不过,又像一个顽劣不已的疯狂少年,夏老师又悠然而道到:“我们已经否决了两首曲子了,再来一首。”结果播放的是广东民乐、极具喜庆色彩的《步步高》。此举再一次在比较之中,让孩子对诗歌的基调作了强化性确认。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孩子动用自己的音乐储备,选择可以调配诗歌的音乐,有的孩子选《绿岛小夜曲》,又有孩子选《二泉映月》,可以说,这是孩子自主性地对作品所作的自我判断、认知和进一步的确认。

  在此,授课教师也顺势作了一个类似于确认性的认同,也算是对孩子反应的一个积极的回应吧。他说:“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忧郁,这就是这首诗的基调。刚才几位同学给我推荐了几首曲子,可惜我电脑里面没有,我现在给大家介绍另一首曲子,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给妈妈的信》,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回,孩子读得非常之协调。

  运用音乐,或者运用通觉,以别样生新的方式,让孩子在课堂上获得了对于诗歌的立体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这就是夏老师的“深刻的破坏”,然而这也是一次“深刻的确立”。而这样的“破”,因为其新奇,因为标新立异,无疑又倍增于寻常所谓的“立”。

  然而,授课教师仍然意犹未尽,他将徐志摩第一次离别康桥时所写的《康桥再会吧》,截取了开头一小段,和《再别康桥》就词汇意象与风格,继续让孩子进行对比衡量,没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内,竟然有孩子非常准确地把摹出了《康桥再会吧》片段的内涵大意,照孙绍振老先生现场点评的话说,这是很有难度的。当然,老师在播放并试音的间隙里,又抓住时机,结合学生所学过的王维与刘禹锡及杜甫的诗句,与孩子一道做了诗歌的风格与有关意象赏鉴。仅此而言,课堂的密度也是很大的。

  至于这节课的课堂的现场效果,在场听课的张虹老师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里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

  这一班孩子,男孩居多,大多低着头。面对这帮害羞得不敢开口甚至不愿开口的孩子们,夏老师不温不火,耐心十足。他总是用一些办法去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层层配乐、比较讨论、选择……。后来,让人欣喜的是:一个一开始低着头的孩子,上课期间,主动发言两次,一部分孩子已经昂起了头,而且面带着微笑。于是,我们也跟着高兴起来。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还会发现,夏老师所运用的,是课堂上的复调叙事。所谓复调,原为音乐用语,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你看,在课堂上,大家原以为他想通过音乐间的比较,强化对诗歌情绪的理解,或者,趁间就词汇意象与风格进行一番解会;然而,他又颇不经意地布下一条线索,就是在播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之前,他所说的,“我给大家讲一下,二十年前,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领到了该领的东西,收拾好行李,然后大吼一声“我终于自由啦!”然后就跑了,……”,这根线直到课堂的结尾才浮出水面,融合进诗人徐志摩的人生经历里,也呈现在夏老师的人生经历里,当然,也是融合进孩子的经验世界里。就像一株植株,我们见其枝枝叶叶,又见其花花果果,景致纷然而缭乱,然而,为此供应养料的却是其深深维基的根系。而我们都理解并共同维系的生活,就是这植株的庞大的根系。课堂的思路在这里,而课堂的复杂性也在这里。

  这是诗歌理解的原初和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这也使整个课堂看起来像一篇神凝形放、纵横捭阖的叙事散文,令人不能不深深惊叹而俯仰玩味了。

  (四)

  应当说,夏昆老师的课堂更多地融合了他的个性化元素。正如孙老现场点评所说,“上课老师应用了自己的最强点,使用音乐;语言流畅,准确,有幽默感。”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有其鲜明个性、思想与趣味的教师的存在,正是由于夏老师运用不能泯灭的个性对于课堂的极至的追求,才有此番像《再别康桥》一样的别开生面的课堂的呈现。

  的确,课堂需要尖新的鲜活的元素,当《红楼梦》里的茄子被深加工成鸡丁味时,是鸡子的幸运还是茄子的不幸呢?而每个时代都有其花样迭出的样式,新奇是特征,也是常态。如果只有寥若晨星的几家名爵依样画瓢式地做遵命的概念课堂样板,那么教育的课堂丛林将显得何其荒芜!而像夏老师这样的个性化课堂,尤其是其复杂性叙事的课堂,现在其实还很少啊!

  彰显教育的生命活力,必尊重教师个体的主创性,正是如此,当下才可能有足够的储备为未来的教育历史提供更多的范本选择。因教师的灵智的闪光而留下的教育痕迹,以及其构思与机巧,以及其奇妙的即时性感会,都会在时人的心灵里产生新鲜的激刺与回想的。

  从这个角度说,课堂只有个性的差异而并无本质上的优劣。否则,依了乏善可陈的几家所谓的课堂典范,举凡课堂言必称“那一代”或其衣钵子嗣,又如何既继往而开将来呢?更何况,光景每日都在变化,常换常新,每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滋味与新的想望呢?

  尖新,常新,日日新,移步换形,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制来自日常课堂的传授的审美疲劳,以及心灵蒙尘而致的黯淡与麻木。假如我们对教育的生命的完善与缺憾有日深比一日的体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成为一代人精神托寄的课堂之源泉与归宿的,正在这一代代人所努力呈现的可能性上。而赋予我们生命以深厚的意义的,正是每一位努力使教育生命之花呈现的艰苦的用心。

  课堂不会老去,因为铸就课堂生命的人常换常新。而我们对课堂持续性的绝望,或者闻到其一陈不变的、阵阵腐败的气息,那么,正说明我们放弃了对课堂的恒久而永新的信念与追求。

  我早就说过,我们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教学中仅仅充当一颗棋子的角色,我们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我想,教育的解放首先是人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可能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唯唯诺诺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与坚持自己品格的人来。正是因为不满足于现状,我们才看到那些勇于奋进的老师所作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了。

  创新在相当意义上讲,就是违规。没有创新就会循规蹈矩。任何一种尝试都是有意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要冒风险的,但创出一条新路,这种冒险是绕不过去的。这正体现了勇敢者的一种不满足于既有的超越自我的追求。所以,我特别倾心于这种大胆求新的课堂。

  我在想,如果台面上的教师不是“调情的大师”而使用了一定超常的手段,如果他不是预先作了某种程度的“十面埋伏”,如果他不是将文本解释的难度作了傻瓜式的处理,或是烧了几回的“回锅肉”,一般而言,课堂仍然要面对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那么,这样的课堂的范本意义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仅仅凭借一点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那点“屠龙术”,非临深履险,诚惶诚恐,难以名状,而欲驰骋于各个背景差异极大的班级,并寓托着一份如黄克剑先生所谓“心有所通、性有所系而道有所契的生命化的期冀”(引自黄克剑先生《论语解读·后记》),又岂可得耶?

  这,正是我在此借夏老师的课堂想说的又一层意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