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故都的秋》课题公开课教案

日期:2022-05-29

这是《故都的秋》课题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秋天的图片及能体现秋特色的音乐导入。

  学生畅谈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下,读图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课文,感知文中秋的特色。

  2、自由朗读,用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文章情感的朗读方式及基调进行朗诵。

  3、结合朗读再谈自己对文章情感的认知。

  4、指名朗读,注重对朗读情感的把握,方法与技巧的指导。(用声音体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5、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6、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三)内容赏析

  以下活动由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教师点拨。 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清,静,悲凉。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秋花-----清晨秋景图

  秋树-----秋槐落蕊图

  秋蝉-----秋蝉悲秋图

  秋雨-----秋雨话凉图

  秋果-----秋果奇景图 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天的景色的? 听觉、视觉、触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写出对秋的感悟。 描写手法上运用联想、以动衬静。 选材上选取北国最常见的几种景致———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已显现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触目皆秋。 4、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5、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四)拓展延伸 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展示五幅图中的一幅。(绘画、文字……) 描写秋景(写身边的秋景),150字左右。 成果展示:师生相互评价。(在背景音乐下诵读自己的文段,赏析图画。) 文字类:教师

  (2) 阵阵秋风袭来,卷起片片落叶,宛如一只只黄碟在空中翩翩起舞。路人形迹匆匆,奔向自己的目的地。一个人缓缓的走在大街上,耳边传来一阵阵熟悉的音乐声,茫然地望望四周,不知道我的停靠点在哪儿。远处,往日广场的热闹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落寞与寂静,几只不知名的小鸟闲庭信步,独自享受着空旷的环境。

  绘画类:秋槐落蕊图

  评价:以鼓励认可为主,提意见要委婉、中肯。 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在文章中我们一起品味了秋的清,静,悲凉,感受了作者的落寞与悲凉。

  (六)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收集描写秋天的诗、词、文中的佳句。

  3、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七)板书

  秋花-----清晨秋景图

  秋树-----秋槐落蕊图

  秋蝉-----秋蝉悲秋图 :清,静,悲凉

  秋雨-----秋雨话凉图

  秋果-----秋果奇景图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音乐导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迅速的把学生带入到学习中。紧接着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用声音阐述对文本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朗读重要性的的认知。然后能力培养中,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文本,特别是写作和绘画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内容庞大,一课时恐有不足。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