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04

这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课文,让学生积累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品读人物各具情态的笑,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人物各具情态的笑,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听说过这句话吗?它什么意思呢?(生;意思是说,如果不读《红楼梦》,读再多的书都没用),是的,尽管有点夸张,但是,也说出了《红楼梦》的重要地位。《红楼梦》是我国的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红楼梦》的一篇文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检查预习

  1. 积累词语

  调停 发怔 岔气 筵席 丫鬟

  让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凭记忆写这些词语,强调“筵席”的读音,“丫鬟”的写法。

  2.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强调概括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

  学习新课

  (一)欣赏“笑”剧

  刘姥姥上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的主角 ,导演是 。她们怎么捉弄刘姥姥的?

  教师预设:

  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的桌上。

  (二)赏析“笑”态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赏析后,教师小结;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品析“笑”料

  勾画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句子,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姥姥?

  师提示,品析人物形象,要“听其言,观其行”。

  教师预设:

  听其言: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观其行: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赏析:“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憨厚、没见过世面、精明圆滑的性格特点。

  探究“笑”意

  曹雪芹是带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来写这场笑剧的呢?他想借刘姥姥的眼,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

  小结: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同情、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市井小民的。

  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这场笑剧,留给我们的是些许沉重和更深的思考。

  品析刘姥姥小结概括:刘姥姥让卑微的生命在尘土里开出了花朵!

  教师结束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刘姥姥的有趣故事,全面认识这个人物,请你课后阅读《红楼梦》这部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教学反思】明天再补上吧,今天没时间写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