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鸿门宴》第4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12

这是《鸿门宴》第4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着重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

  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有勇无谋,被动。

  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二、艺术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见人物形象分析)

  2、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项羽范增项伯项庄

  刘邦集团刘邦张良曹无伤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3、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

  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4、场面组接:转换发展,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鸿门宴》是由下列一系列的场面组接而成:

  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项伯为救友夜访张良。张良、刘邦密商对策。刘邦会见项伯,并进行拉拢。项伯回报项王。刘邦鸿门谢罪。项王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出召项庄,项庄入席舞剑。樊哙闯宴。刘邦逃遁。张良留谢。沛公至军,立诛无伤。

  作者抓住每一个场面的特征,采取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形象生动,情境逼真。随着场面的转换发展,情节不断推进,在矛盾斗争中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

  5、语言特点:语言精炼,富有个性。

  如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话只能出自击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

  范增说项羽的一段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说明范增洞察深邃,观察天相虽属迷信,但极有煽动性。“急击勿失”,看中了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听就是一个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的谋士。

  张良把项伯的话转告刘邦,刘邦说“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活画出刘邦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的窘态。张良一出主意,刘邦马上心领神会,让张良“君为我呼入,吾得见事之”。刘邦和项伯的一段谈话,把刘邦的睿智、狡诈、圆滑、机巧表现得淋浸漓尽致。刘邦谢罪时的一席话,豁达大度,卑躬屈节,瞒天过海。项王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真是英雄的憨态。

  张良话语不多,但一句重千金,“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确定了重大的方针政策。沉着冷静,有智谋。

  樊哙怒斥项羽的一席话,和刘邦对项伯说的,和刘邦鸿门谢罪时说的,何其相似乃尔,但风格不同,显示的性不同。

  6、动作描写: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思想。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诸三,项王默然不应”。一个“数目”、“举玦”;一个“默然不应”。说明一个抓住时机,急切下手;一个沉默不语,犹豫不决: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考虑。

  再如项王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赐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这一饮,一啖,一个英雄的粗犷、豪壮,跃然纸上。

  再如张良献璧,“项王则爱璧,置之坐上”;张良献玉斗,“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收一破,深刻说明二人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不同性格。

  “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作者未写刘邦的任何话语,但刘邦的果断是何等的利落。

  7、刻画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显示,在矛盾斗争中展现。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诸侯并起,项羽、刘邦率军抗秦。当时主要矛盾是起义军与秦王朝的矛盾。灭秦以后,由谁来称王。按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理应由刘邦王之;项羽与秦军苦战击溃秦军主力,论功,应由项羽王之。谁来称王,就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主要矛盾就转化为楚汉相争的矛盾。“鸿门宴”恰好是矛盾斗争的转折点,项、刘相争的焦点和导火线。

  作者刻画项、刘两个集团的诸多人物时,正好是把他们放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出来。历史的真实性和表现的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三、互动探讨:

  1、“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的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史记》却超前称王,试分析司马迁的用意。

  探究学习: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有人说,项羽因为放走刘邦而导致最终失败,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提示: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宜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其中,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羽灭秦之后,逆历史潮流而行,袭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动乱的状态。

  四、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写“我眼中的刘邦(或项羽)”。

  (附)性格与命运

  作者:北京迟暮

  人物性格,虽随遇感化,于不同情景,不同际遇中,包容千万情态,但性格寓情理于行为,挂子智气于态度,左右决策,运行筹措,从而在人物悲喜淋漓的命运中凸显重要作用。

  秦末风起云蒸,天下纷乱,而项羽和刘邦各以其超凡能力或托于贵族,或起于闾巷,怀雄阔之心,揣壮志之意,解民于倒悬,挽世于颓伤,先后名显山川,功被草木。但终而项羽在的频仍的楚汉战端中洗尽英雄本气,坦荡磊落,兵败垓下后乌江自刎,挽起无尽的悲歌泣曲。"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可谓悲情无限;而刘邦率一群毫末之众,十余年卷席赤县神州,穷尽智力,竭尽心机,恩威相济,刚柔互舞,终一统四塞,权归"炎汉",此中因缘,前朝细节,可谓浩繁众多,影烟难辨,且往隔千年,尘埃已逝,,这段历史曲韵,已不可细理,难以详述,但究个中人物性格,探其中人物品性,虽不能窥堂奥之深,但品其一二,睹其余意,于故国往事,或有所启悟,从而描摹历史去脉来龙,勾画历史演进轨迹。也可解读历史人物任务,反思命运,再现当年情状,有所裨益。

  项羽与刘邦性格峥嵘,突兀可感,可谓各有上下,彼此千秋,项羽偏于英气壮怀,雄阔气概,情感充沛,却柔顺韧性的气韵不足,不免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政治军事斗争中难身胸怀,遭受利用;刘邦长于谋术,屈伸自如,满腹动机,却无赖伪诈,无情粗俗过甚,虽于不堪倾轧的的政治中游刃如意,但涉及品格德行,让人甚觉可惜。以下就二者性格比较度量,以突出重点,数立二者形象,则于各自命脉,便不难诠释,易于体味了。

  一.刘邦有仁者之怀,抚民穷困,慰民水火之中;项羽颇暴戾之性,凶残忘度,动武力耕耘天下。

  在二人发迹前,根据《史记》记载,"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刘邦在位泗水亭长时,便拥爱众品格,故能从容带领沛地子弟崛起历史舞台,展尽风流;而项羽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待到斩杀会稽守,"击杀数百人,一府皆慑服,莫敢起。"从此项羽便借勇武率江东弟子卷入历史风云。发迹前各自性格迥然差异,中心突出,前者仁人,后者勇。

  在攻城野战中,刘邦宽待百姓,善待归降之士,战败之众,故怀王遣兵袭秦入之际,委任刘邦以重任,怀王的幕僚说:"项羽僄悍,令不可遣,独沛公宽大长者,可遣"。刘邦在此乱世,群雄蜂起之际,便独擅"宽大长者"的名分,与其性格上怀仁者之情待百姓密切相关。秦王子婴白马素车降刘后,刘邦采取"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秦人持酒扶浆,牛羊犒劳,刘邦又固辞不受,宣扬道:"仓栗多,非乏,不欲费人。"其体恤士民,寄情民众,以致与"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境地,可谓此中场景,感触心目,撼人肺腑。

  项羽则与此背道而驰,相反映照。"刘邦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所残灭",".........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三月火不灭,收货宝妇女而东","......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如此种种情节,显现项羽暴凶过度无疑。"齐王市畏项羽,乃亡之胶东就国。"似乎戏剧场面,田荣不想齐王去胶东,而齐王"畏项羽",一句话写尽项羽威势逼人,暴性可畏的性情。项羽率性用事,残暴以泄私恨。"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羽怒,悉令男子年十五以上诣城东,欲坑之。"惊心动魄之极,盛怒之下,无顾长远,不计未来。其"烹陵母","说者","周苛","烧杀纪信"也就不难理会了。无怪乎史公司马迁这样写道:"羽岂其(舜)苗裔!和兴之暴邪。"史公笔下,项羽之暴,令人不忍卒读,难以置信这位传奇英雄的不幸始末。

  可以说,二人在争取民心向背上已分出高下,逐出区别了,刘邦广积仁义,招民之心,趋民之意,士民归附,胜局粗定;项羽妄凭武力,暴性任为,民众惮惧而非心服,进而百姓怨恨,谋臣疏远,士民不附,待项羽众叛亲离,遗恨自绝,实咎由自取,理所当然。

  二.刘邦爱才容人,故举贤任能,行功赏罚,知人善用,各展其才;而项羽则妒贤嫉能,胸不纳人,"喑恶叱咤,千人皆废,"故赏赐不行,人才难进。

  刘邦手下人物行色各异,刀笔吏萧何,小贩灌婴,车夫夏侯婴,屠夫樊哙,戍卒刘敬,监门吏郦食其,狱掾曹参,织薄曲为生的周勃,还有如秦博士叔孙通,辩士陆贾等,背景复杂,来历宽泛,俱能容纳于刘邦帐前幕后,建功于前营后垒,从布衣直取卿相,绚耀于历史画卷中,行影可鉴,踪迹可觅,声名播于青史,虽司马迁论及这些人"依日月之末光",有欠妥当,但也从侧面投射出刘邦爱才,容才,用才,赏才的事实。最典型的两人是陈平与韩信,二者都原系项羽部下,后都弃楚归汉,,最终都建立赫赫功业,为人传颂。

  陈平因小事惧项羽诛杀而投奔刘邦,刘邦即"是日拜平为都尉",后引发诸将不满情绪,在与陈平一席交谈后,刘邦"愈益幸平",重用陈氏,才其计谋,离间楚君臣,同时又"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用,不问其出入"。

  韩信在言语中也流露对刘邦知遇之恩的感激,此恐是他不意背汉自立三分天下的根本。他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汉王授我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仪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致使"一军皆惊",也足以说明其爱才的品格。

  反观项羽,正如韩信所言,"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能,此特匹夫之勇耳......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无予。\"同时,项羽"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致使众多将臣纷纷归汉,在汉的离间计下,项羽的难容人,疑人更使前景雪上加霜,在战争后期已是体大心空,人才凋零,优势殆尽,岌岌可危的征兆已显。

  但刘邦宽容各色人才,不分亲疏,有才即用的时候,项羽却"......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子昆弟",疑惑部下,听信谗言,不辨真伪。其失败之必然,无容置疑。

  刘邦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道出其腹中心曲,胸中深意。他为才算得费尽心力,就连"数尝窘辱"他的,他平生最恨之人———雍齿也在其麾下才尽智显,立功建业,更何况其他人呢!

  三.刘邦谦虑,从谏如流,项羽骄傲自大,矜夸武力,刚愎自用。

  纵观刘邦从布衣斩蛇起义,到荣登帝位,也可谓一路坎坷,潮落云涌,险象塞道,危状四起,但刘邦终因善于受谏,以低下的品德取得成功。

  在刘邦攻入咸阳时,曾因旧习贪恋财货美色,"欲留居之",胆在张良等人的劝止下,才"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无所幸,约法三章,此为刘邦的完胜垫下决定意义的基础。

  另一个戏剧镜头,颇有韵味,刘邦听郦食其的建议分封楚以外的其他诸侯国,借以削弱楚国,但后来主动询问此事于张良,"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挠楚权.........何如?"一副谦躬的样子,当张良娓娓陈词,历数八大不可理由,于是出现"汉王辍食吐哺,骂郦食其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