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高一上册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日期:2022-06-17

这是高一上册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初中时,文言文的教学重心在积累和识记,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在积累和理解,也就是说,对于文言文的点滴知识,学生不仅要知道这“是什么”,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围绕这些内容,我查了“中国知网”上与本文相关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发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的原因、探究为什么不是“烛之武退晋师”、赏析文章的“结构美”、赏析文章的“智趣”、认识国家利益在外交中的地位、分析鉴赏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分析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的说服技术、探究秦国退兵的真正原因、探究烛之武不被重用的原因等等。这些内容有的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可以简略地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烛之武的形象也可以作为重点,至于他的性格缺陷,并非本文探讨的重点;三个国君的形象也不应该作为教学重心;文章的“结构美”显然也不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剩下的只有“外交辞令”这个点,也就是烛之武在文中讲的几句话,这应该是重点分析的内容。

  因此,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心就是对重点字词、重要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并翻译,也可以小组合作,找出重点字词,加以理解并识记其意思。对于文中的古今异义字以及特殊句式,也应该熟练掌握。也就是说,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这是进行下一步的基础与前提。烦执事、越国以鄙远、亡郑以陪邻、东道主、行李、夕设版、肆其西封、阙秦、因人之力而敝之、以乱易整等字词,学生理解会有不小的困难,教师要讲透,学生也要非常熟练。

  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心就是如何分析烛之武的一番话。这番话是外交辞令,很显然,外交辞令本身并非教学重点,而外交辞令的语言形式才是探讨的重点。也就说,外交辞令的“言语内容”并非重点,但也不能忽略,外交辞令的“言语形式”才是重点。围绕这个点,第一段的战争形势、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语言、第二段的“夜缒而出”、第三段的晋文公的话都是边缘性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理解,例如展示地图、联系背景、角色扮演、分析人物性格等等。外围的内容扫清之后,那就直接进入烛之武的这番话的内容。

  首先是烛之武讲的内容以及说服技巧。有的教师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个人觉得,这太多太繁琐,面面俱到,学生抓不住重点,存在于头脑中的无非是一些干巴巴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够通俗、简明地给学生分析,那学生将会进行一目了然的思考。比如烛之武是围绕那两个问题进行说服活动的?这个问题就使这番话变得明了了,因为答案就是:一、郑国灭亡对谁有好处?二、晋国,是敌人还是朋友?烛之武这番话的前半部分是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的,后半部分是围绕第二个部分展开的。当然,说服内容的背景知识、说服艺术、这几个理由的逻辑顺序也可以适当展开。

  其次就是烛之武这番话在“言语形式”上的表现,即童志斌教授所说的“炼字炼句处”。本文出自《左传》,《左传》是最讲究用词的,所谓“春秋笔法”,这也是学生的重点。首先,烛之武称秦伯为“君”,郑伯称烛之武为“子”,为什么不称秦伯为“伯”。在有的地方,“君”指的就是“秦国”,为什么不称之为“秦”?到了第二个理由的时候,又称“秦”呢?其次,在称呼晋国时,为什么先称之为“邻”,然后再称之为“晋”?这与对秦伯的称呼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即都是从“个人”到“国家”,如何理解这个顺序?第三,文中有三个假设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三个疑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其意义何在?可以通过分析“若”“焉”“何”等词把握。第四,烛之武的每一条理由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语气异常坚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例如郑既知亡矣、君知其难也、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这些强烈的肯定语气的句子的表达作用何在?第五,烛之武在述说理由时,使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性的词句,例如“亡”与“舍”、“厚”与“薄”、“朝”与“夕”、“东”与“西”、“阙”与“利”,这些强烈的对比性的词,表达效果又在哪里呢?第六,其他细节的品读,例如“烦执事”、“赐”等。也就是说,在注重烛之武话语的内容时,其言语述说形式也应该注意。

  作为探究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秦国退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烛之武高超的外交辞令与纵横家的语言气势吗?烛之武当然高明,但秦伯与晋公是傻子吗?其实,烛之武的话始终围绕着“利益”展开,他是巧用利益的平衡之道挽救了郑国。也就是说,秦国退兵的真正原因是利益的平衡之道,再加上烛之武的一番优秀的辩论语。其他细节,教师也可以适当点拨,例如烛之武的“说服”与“被说服”、“夜缒而出”体现的烛之武的性格、晋文公的“三不”及其虚伪性等等,这篇文章和《左传》中的另一篇文章《崤之战》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教师也可适当拓展。

  总之,作为学生高中时期的“第一篇”,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这两个重心之外,关于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也不容忽视,例如翻译的原则等等。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