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复习》教学实录

日期:2022-06-17

这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复习》教学实录,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 :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单元复习课《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复习》

  教学理念 :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复习课教学,多数是沿用“复习定义——复习定理——应用”这样的模式。按照这样的程序去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乐趣和机会,课堂没有什么活力,教学的结果也只能是获得几条枯燥乏味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更无从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人根据新课程的目标,结合初中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和要求,课堂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真正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重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有一天,李老师的儿子从幼儿园放学来到办公室,看到翁老师办公桌上一块平行四边形纸片,于是就拿起笔来画画,画了一会儿,对自已的作品不满意撕去了一些,巧的是刚好从A、C两个顶点撕开。你能帮他补全平行四边形吗?

  [教材中并没有这样设计,这里创造性地设计问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体现了教师不仅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这样一种理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并且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二、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

  1.动手画。

  上面的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全身心地处在创造的激情之中,思维异常活跃,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当我下讲台巡视时,很多同学正在试图完成其他方案。

  (学生们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显然他们已经有了不同方法的成功体验了。他们在以不同方方法将图形补成了平行四边形。)

  师:刚才,同学们在以不同方方法将图形补成了平行四边形,那么你是如何将它正确画出来的呢?

  [及时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学生有的拿着圆规,有的拿着量角器,有的拿着三角板在比画。他们一边画,一边讨论,不时发出对某个同学画法的正确性的争议声。有的同学看到我走过去,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我。

  [这时,老师不应急着作出评判,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脑作出正确的评价。]

  师:如何知道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用定义判断。

  [显然老师再讲下去已是多余的了。]

  图1 2.师生交流。 图2 [教师不失时机地结束小组活动,避免了学生因为问题解决不好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充分而又恰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生1(介绍画法1):过A、C分别作BC=AD和AB=DC。

  图3 生2:还可作AD∥BC,BA∥DC,得到平行四边形ADBC。师:再次追问,你怎么知道刚才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并学会证明,从理性上认识有关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生:(齐声回答)根据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3:作CD=AB,CD∥AB,得到了平行四边形ABDC。

  师:我们能否再找出其他的画法?

  [重视对学生说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几秒,同学打破了这片刻的寂静,提出了画法4。

  生4:

  画法4:连接BC边,再作BC中线AO并延长至点D,使DO=AO,连结CD、AD。

  (这个画法的提出,学生一时又兴奋起来了。有的低下头又在纸上忙开了;有的面带微笑,好像悟出了什么;有的紧锁眉头,好像仍在思索什么。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理性归纳。

  [由于时间关系,我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转入课堂知识梳理,并建立知识结构。]

  1.提出问题。

  师:刚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所画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大家能不能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并把你的概括说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价一下。

  师板书: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复习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前面探索、发现和问题探究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探究新知

  研究有关平行四边形中过对称中心的直线

  师: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诊断训练题,仔细看一看图,大胆做一做他们的结果?

  师:现在我们来分工研究每组选择一条来研究。

  (学生小组合作,)。

  师:现在来汇报你们的研究结果

  生1.如图 ABCD的周长为20, O是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若△ABC的周长是17,则OC= 生2.如图若 ABCD 的面积为20,则△OAB的面积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概括并互相评价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作出评价。]

  师:请看黑板上老师〖例题1〗已知:如图1,如图:在 ABCD中, 对角线AC、BD交于点O,直线m过O交AD于E,交BC于F,

  和刚才研究的平行四边形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同学议一议,你们认为应该有哪些线段相等结论?说说你的想法。

  生: AE=CF OE=OF

  师:那好,就请每位同学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来证明,找线段相等有哪些方法,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验证、交流) ]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个结论结合数学问题加以运用,每组选择一条来研究。

  (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小组合作)。

  (1)若点P是对角线BD上任一点,

  则S△ABP=S△CBP吗?

  习题(2)若 ABCD的面积为18,则阴影面积是

  习题(3)

  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经过一辈子的辛勤劳动,到晚年的时候,终于拥有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由于年迈体弱,他决定把这块土地平均分给他的两个孩子,你能帮帮他吗?他决定把这块土地平均分给他的四个孩子,你能帮帮他吗?

  .图4 图5

  习题(4)

  在 ABCD中, 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过O交AD于E,交BC于F,则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习题(5)

  在 ABCD中, 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过O交AD于E,交BC于F,AB=5, BC=6, OE=2, 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是

  师:现在每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研究结果。

  生:-------

  [顺利的完成了问题]

  师:好,你们真是有能力,你们的创造性太强了!

  [教师表扬了各组代表同学的发言,更加激起了同学们创造的欲望,纷纷举手提出以下问题:

  生:若点G,H分别是BO,DO的中点,则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

  [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在探究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合作愉快,发言积极。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观察图形后猜想而形成的,验证的方法也是学生集体的智慧。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师:你们还有什么结论吗?

  生:大家都投入到积极猜测中

  师:若直线m绕点O旋转,交直线AD于E,交直线BC于F,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说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在群体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中,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行为,它将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因此,尽管下课铃已响了,但全班同学仍不愿离开课堂,他们自动延续着对上面几个问题的讨论。]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实施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敞开思想,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显示灵性、展现个性,在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在课堂活动中经历、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解决问题、尝试新的做法或有新的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合作的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特别是下课时一位同学拦住我介绍的他的另外结论。]

  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在探究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合作愉快,发言积极。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观察图形后猜想而形成的,验证的方法也是学生集体的智慧。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教师已不必告诉他们应当学什么东西,他们已有了希望学习更多知识和研究更深入的问题的强烈愿望,我相信这种愿望将会永远激励我的学生们不断创新,从成功走向成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