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及课后反思

日期:2022-06-17

这是《折线统计图》教案及课后反思,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下P.108—109折线统计图,例1,例2.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一定的统计观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读懂图意,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与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简单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重难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能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我们学校准备举行踢毽子比赛,四(1)班选出两名选手准备参加比赛,上周老师把他们训练时的成绩进行了记录并制成了统计图。请看:

  呈现:小红一分钟踢毽子成绩统计图(条形)。星期一52、星期二54、星期三60、星期四62、星期五68。

  小华一分钟踢毽子成绩统计图(条形)。星期一62、星期二66、星期三60、星期四68、星期五64。

  2.解读“小华一分钟踢毽子成绩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从这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踢了几个;哪一天踢得最少?哪一天踢得最多?

  师:是啊,从条形统计图里我们可以看出数量的多与少。其实统计图除了条形统计图,还有别的样子,请看: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你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进入下面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猜猜:这幅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谁踢毽子的成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解读小红踢毽子成绩统计图(折线)。

  (1)从线上看出,(板书:线)还有不一样的理由吗?(生:点)

  你是怎样看点的?点是不是一点一点多起来?从点上看,为什么不是小华的?小华最多几个?最少几个?这图上最多几个?最少呢?

  (2)信息解读,要点:能看出每天踢的个数(点);能看出小红踢毽子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多(线)。

  (课件演示:最少52个)(板书:点看出数量的多少。)(课件逐一出示数量)

  师:点上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上可以看出什么?(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化)

  (3)你能预测一下小红星期六能踢多少个?小红踢毽子的成绩是否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为什么?

  (4)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

  师:我们来看看统计小红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突出线:数量的增减变化)

  (4)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小华一分钟踢毽子成绩折线统计图。

  (1)现在你们想不想画小华一分钟踢毽子的折线统计图呢?画前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去画?

  (2)学生尝试画图,指名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选两个,一个完整的,一个丢数据的)

  (3)课件演示。师:先找到数据,第一步是描点,同时标上数据,星期一描在哪里,是多少,星期二呢…把这5个点描完了,是不是就画完了,还要干什么?

  师:连上有什么好处?(连上线,能看清楚数量的变化)制作折线统计图关键是: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

  (4)订正。

  师:看这统计图,你想说点什么?

  三、巩固提升

  1.举例: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踢毽子的数量变化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在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课件演示:(1)股票涨跌图——这个折线表示股票价格涨涨跌跌;

  (2)气温变化统计图——天台县2009年1——12月月平均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气温(℃) 3 6 10 15 18 25 28 28 27 21 11 5 同桌交流一下:你看懂了什么?(点、线、整体看一月到七月上升,八月到十二月下降)

  想: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从几月到几月的平均气温上升?(线往上斜的——上升)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从几月到几月的平均气温下降?(线往下斜的——下降)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线平的——不变)

  2.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来看下面两张统计表。

  出示两个统计表:

  四(2)班7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姓名 王晓 陈峰 庞露 林俞 李明 张伟 王宁 身高/厘米 135 105 138 145 130 128 150

  陈东0—6岁的身高统计表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学生交流选择何种统计图,并说说理由。

  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统计图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谁矮了。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示他的身高变化。

  师: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2)独立绘制陈东身高的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反馈。(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陈东身高的折线统计图你能画吗?把作业纸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同桌交流——集体反馈:50、100、130这些整十数,在图中正好是整刻度,比较好描。而像74、85、93这些点,你是怎么找到的?(74就是比75少一点,应该在70和80之间一半向下一点点就行了。)

  (3)分析折线统计图。

  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画好了,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陈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想想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测一下,陈东15岁时身高会是多少厘米?20岁呢?他的身高用折线表示是不是一直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

  四、回顾总结。

  课开始时大家还不了解折线统计图,现在你了解了吗?谁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在看图时,不光要看它的点,还要看它的线,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线表示数量的变化。在画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

  板书: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看图 上升

  线: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平缓

  下降

  画图 描点标数

  顺次连线

  课后反思:

  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统计,到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折线统计图,也就是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难点是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

  那么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想,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放手、教师引导提醒作用。

  学习折线统计图并不是会画就行,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也就是数量的增减变化,所以引入直接出示,视觉的冲击,表面感知;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对比;选择何种统计图比较合理。

  培养学生统计的观念,认识生活中的统计,并做出合理的推测。比如在看折线统计图的时候,引导学生不停留在图上,比如踢毽子、身高、病情。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