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

日期:2021-05-08

这是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第1篇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及小说的创作背景;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来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小说叙述角度带来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的情感意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征并理解作品蕴含的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教学重点 理解并分析米考伯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精湛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体会作者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得的巨匠,不朽的作品

1.导入新课

他,被高尔基称赞为“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被萧伯纳评价为“是一位革命者,敢于蔑视重议院”;被后人赞誉为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他杰出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2、作者简介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狄更斯的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成性,挥霍无度,常常入不敷出。他从小就能演会唱,所以常被父亲带到酒店去表演节目。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起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艰难时世》《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董贝父子》等。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创作方法概括为“经验想象,糅合为一”。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3.作品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当时由于英、法革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更加嚣张,狄更斯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更加广阔。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最后仍以一切圆满作为结局,表现了作者的一贯创作思想。

附:资料链接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

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大卫出生以后,就和母亲及女仆辟果提一起生活。她们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他一个人身上,这段日子过得平静而愉快。

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最终大卫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4.题目解说

“大卫科波菲尔”是本书的主人公,作者在他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情感。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大卫科波菲尔》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许多的生活经历,本书节选的是第十一章,前面的情节是: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克莱拉被冷酷阴险的谋得斯通先生哄骗,改嫁给他。大卫遭到谋得斯通的虐待,被送进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结识了斯蒂福思、雷特德尔等人,母亲去世后,谋得斯通霸占了科波菲尔家的财产,把大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二、琐碎的事件,清晰的线索

1.检测预习

(1)字音积累

污垢( ) 咄咄( )怪事

颤抖( ) 招揽( )

邋遢 ( )( ) 褴褛( )( )

契据 ( ) 诨名( )

褪色( ) 诉讼( )

(2)词义识记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屈尊俯就:委屈对方俯下身将就你。有对方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意思。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明媒正娶: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2.主要事件

初读课文,小说节选部分叙述了大卫在格林比货行当童工的经历,共写了哪些主要的事请呢?

(1)“我”在十岁那年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2)结识米考伯先生,入住他家并成为他的房客,与他们一家逐渐成为朋友。

(3)米考伯先生欠债被捕入狱,我去监狱探视米考伯先生。

(4)米考伯太太和孩子也搬进了监狱,我另找住处,仍与米考伯一家交往。

(5)米考伯先生将援用债务人法,请求释放。

(6)多年后回顾这一段经历,“我”收获了丰富的人生感悟。

3.小说线索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通过结识米考伯夫妇,紧扣“成长”这一线索,体现了“我”的善良以及对造成米考伯夫妇这一切社会根源的深刻批判。

三、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1.示范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的主要人物就是米考伯先生,我们只有弄清楚他的性格与命运,才能懂得课文的主题,那么,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出现的人物。

(1)肖像描写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作者运用了肖像描写,通过对他体型、头及脸的描写,突出了他长相滑稽的特点;通过对手杖与眼镜的描写,突出了他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点。

(2)语言描写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米考伯先生详细给我介绍地址,设身处地地替“我”着想,多次“露出亲密的样子”,写出了米考伯先生的善良;“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写出了他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性格特点。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俯就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3)动作描写

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当陷入困境,债主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债主一走,顷刻之间将皮鞋擦得锃亮,显示出米考伯先生窘迫尴尬的生活处境,又突出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米考伯先生是一个对我热情、关心、真诚为我处处考虑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债多不愁、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2.探究分析“米考伯主义”。

米考伯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米考伯是大卫在格林比货行做童工时的房东,最后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因无力偿还账务而身陷囹圄,最显著的特点是得乐且乐,梦想有一天会时来运转,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他的爱慕虚荣、乐观,尤其是他乐天知命、债多不愁、喜欢讲排场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后人将这些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3.自主分析米考伯太太的人物形象

参照上面对米考伯先生的分析,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呢?

探究成果展示

(1)语言描写

a.“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

写出了米考伯太太结婚前后生活状况的变化,表现了米考伯家庭的困难,也赞美了米考伯太太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b.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让他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眼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写出了米考伯太太对眼下家庭困难的担忧,表现了她的理性和坚强,但她又把娘家以前的辉煌挂在嘴边,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与肤浅的性格特征。

(2)外貌描写

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

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米考伯太太目前生活的不尽人意。

(3)侧面描写

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做过任何准备。

表象与实际不一致,表现了米考伯太太的能力低下和不务实的思想态度。

总结:作者通过对米考伯太太语言、外貌以及侧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善解人意、爱慕虚荣、能力低下与不务实际的人物形象。

4.小组讨论

作者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一方面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又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温和的讽刺,用喜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们的悲剧色彩。

(1)赋予人物盲目乐观的精神

米考伯太太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部滑稽剧:将娘家的富裕天天挂在嘴边,她的“娘家人”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用典当生活用具的钱大吃大喝;米考伯先生遇到债主逼债时,甚至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但债主一走顷刻有说有笑,信奉说法“有朝一日,时来运转”。

(2)让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喜剧色彩

米考伯夫妇在贫穷和债务的苦孩子备受折磨,命运悲惨又滑稽,在他因欠债而被关进监狱后,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历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

四、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1.本文选取什么样的叙述角度?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进行分析。

(1)本文选用第一人称叙事,容易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快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我”抒发情感,对作品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波折性,更生动形象。

(4)通过“我”的视角,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2.作者以“童年”的视角进行分析,它的利弊体现在哪里?

(1)用“我”做小说的主人公好处在于用一个见证者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切感、真实。只要“我”愿意,就可以随意吐露心声,即使有时候夸张了也会叫读者觉得是“我”率真的表现。本文的节选就是以“我”的经历为主,让读者见到了一个童工的真实遭遇,了解“我”所接触的周围的人的状况。人物既真实又饱满。

(2)但是,这种叙事角度也有它的劣势。主要表现为人物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般表现为年龄、性别、学识、性格、气质等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叙事口吻或者格调与主人公身份错位,从而使小说的可信度不高。还有一点就是受小说叙事者身份的限制,往往有些故事背景不是“我”能表达出来的,比如重大事件的背景。再者就是第一人称很难描写“我”自己的形象。比如课文中的大卫,我们就很难具体描述他的长相。

3.联系写作背景,谈一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1)写作背景

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他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2)主题思想

本文节选部分描述了大卫科波菲尔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独立做工的现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突出了大卫科波菲尔的善良、诚挚以及米考伯夫妇爱慕虚荣、得乐且乐、盲目乐观、喜好挥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但又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了金钱对于家庭、婚姻、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患难与共、真诚与自强不息优良品质的肯定与赞扬,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五、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1.知识回顾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暗示社会环境。

(2)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3)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意境。

(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交代了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6)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7)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

2.小组探究: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划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讨论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组展示:

(1)对货行的描写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a.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工作的房子里老鼠横行,就连地板和楼梯都已潮湿至腐烂,体现了货行环境的恶劣:外部狭窄、泥泞;内部破败不堪,腐臭难闻。

b.既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让人心生同情;又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

c.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资本家为了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残酷剥削下,许多童工贫病交加甚至过早夭折,无不揭露了盛世下的阴暗面,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童工制度的指责,严重侵犯了人权,不合人道。

d.也暗示了英国社会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并改进现有制度。社会差异的悬殊导致的尖锐社会矛盾呼唤着对制度内人性弊病的改革,社会问题的日益显现昭示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

(2)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

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部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

a.“破破烂烂”、“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

b.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做铺垫。

c.也从侧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妇二人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

(3)对监狱的描写

在它附近会看到一个院子,穿过那个院子,再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一个监狱看守。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看守(我真是个可怜的家伙),我想到了罗德里克蓝登关在监狱里时,跟他同狱的只有一个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块破地毯外,一无所有。

A.突出了监狱的简陋

B.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前去探监,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惜。

C.讴歌和赞扬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辉之上的人道主义,强调“仁爱”的复归,大卫便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六、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作者要塑造大卫“孤儿”这一人物形象?读完你有怎样的感悟?

(1)从人物形象上:作品主要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顺境中加倍努力,在逆境中满怀信心,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从现实意义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感悟:

感悟1:我们要学习大卫这种坚持、奋发向上、刻苦努力的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在逆境中成长是难能可贵的,一个人如果在逆境中取得自己的成绩是更可贵的,大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只要善良就能被人喜爱。

感悟2: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坚强的去面对,想方设法去解决,才能战胜自己,才能成功,这才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

感悟3:从大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危难之中,拥有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那逆风飞翔的蝶,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坚持追求,总能将他捉住,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以大卫为榜样,做一株看似柔弱,但历经风雨永不弯曲的青竹。

板书设计

米考伯先生 米考伯太太

租户 租户

我(大卫科波菲尔)

(善良、诚挚、患难与共)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第2篇

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

  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héng)的一个山坡上,坐着一位少年,脸颊透红,两膝间夹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

  这位少年名叫大卫。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大卫有七个哥哥。这年,非利士人的军队前来攻打以色列,他的三个哥哥参加了军队,跟随以色列王扫罗去抗击非利士人。

  一天,大卫的父亲要他送点儿东西给正在打仗的哥哥们。大卫经过长途跋(bá)涉,来到军营。他刚把东西交给了哥哥,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叫骂声。大卫走到军营门口,只见一个巨人正在军营门外气势汹汹地大声叫骂。那人身材高大,头戴笨重的铜盔,身穿厚厚的铠(kǎi)甲,腿上包着铜护膝,肩上扛着铜制长枪,枪杆有织布机的机轴(zhóu)那么粗。守营的士兵告诉大卫,这个巨人名叫歌利亚,他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是非利士人中一个有名的武士。他在这里叫阵,说要是有一个以色列人能打败他,他们的军队就投降;要是以色列人败了,就要向他们投降。歌利亚已经叫骂四十多天了,扫罗王说谁要是打败了歌利亚,就免除他家的赋税(fùshuì),还要把公主嫁给他。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敢去应战。

  正说着,歌利亚又开始叫阵了。他的声音如同从空中传来的声声巨雷,军营里很多士兵都吓得瑟瑟发抖。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扫罗王不相信这么一个小孩子能打败这个巨人,他的哥哥们也不让他去。

  大卫说:“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我放羊的时候,经常有狮子和熊来偷袭,想吃我的羊。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们,把它们摔死。让我去吧,大王!”

  扫罗王犹豫了一阵,说:“好吧,我们等你的好消息!”他把自己的战袍给大卫穿上,将自己的铜盔给他戴上,又给他穿上了铠甲。大卫挎上战刀,试着走了走,说:“大王,我不习惯披戴这么笨重的盔甲,还是让我穿着自己的布衣服去吧。”

  大卫带着他放羊的棍子和一个大弹弓,又在溪水中挑选了五块光滑的鹅卵石,挺着胸脯(pú)走出营门。歌利亚看到来的是个小孩子,便毫不在意,摘掉头盔,哈哈大笑了几声,对着大卫叫道:“你竟然敢这么轻视我,拿着一根棍子来打我,把我当做什么了?我要把你杀了喂鸟!”

  大卫毫不畏惧,向歌利亚大声喊道:“你不要骂我们以色列人,也不要用大话吓唬(xiàhu)人。咱俩较量一下,看看飞鸟是吃我的肉还是吃你的肉。”

  歌利亚一步一步向大卫走来,大卫也一步一步迎了上去,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突然,大卫飞快地拿出弹弓和鹅卵石,迅速瞄准,只听见嘭(pēng)的一声,鹅卵石正打在歌利亚的额头上。歌利亚哇地惨叫一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死了。

  非利士人大惊失色,仓皇逃窜;以色列人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大卫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以色列各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免除了大卫家的赋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封他做战士长。几年以后,扫罗王死了,精明能干的大卫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部编版第3篇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查尔斯狄更斯,了解小说创作背景。

  二、梳理并把握小说情节。

  三、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习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塑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体会作者对小说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并把握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

  难点: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总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创作了《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优秀作品,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部小说的节选。让我们走进他的小说,了解19世纪中叶的英国的真实面貌。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查尔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创作背景

  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练。1836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3.了解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三、初步感知

  1.速读小说,标画出《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本文所写人物并不复杂,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我”——主人公,童工

  昆宁先生——账房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太太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2.概括《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主要情节。

  学习指导:注意时间节点的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内容。

  (1)交代“我”的遭遇,到货行做童工(1-5)

  (2)初识米考伯先生(6-22)

  (3)入住米考伯先生家(23-45)

  (4)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去探视(46-50)

  (5)“我”搬离米考伯家,另觅住处,收获了丰富的感悟。(51-54)

  3.梳理《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结构

  学习指导: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结构。

  环境恶劣

  “我”到货行做童工生活贫苦

  初识米考伯

  入住米考伯家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我”入住米考伯家米考伯被追债

  和米考伯太太成为知己

  米考伯入狱

  “我”搬离米考伯家“我”探视米考伯

  “我”搬离米考伯家

  四、文本研习

  1.阅读文本,请概括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

  方法提示:

  第一步,先概述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密考伯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身陷囹圄。在他因欠债被关进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

  第二步,根据情节概括形象特点。

  他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他经常负债累累。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第三步,整合表述。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挥霍、不肯脚踏实地、开朗乐观的人。

  他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身陷囹圄。他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经常负债累累。在他因欠债被关进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2.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米考伯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方法指导:小说塑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来完成的。

  (1)外貌描写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写出米考伯先生长相滑稽、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爱慕虚荣的特点。

  (2)语言描写

  说话时,他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装成文雅的气派,显示了他的自信和迂腐。有时他语言幽默风趣,又写出他的善良乐观。

  (3)动作描写

  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

  一系列的动作,尤其是“哼起了一支曲子”写出他乐观的特点。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通过对文中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对话、描写等概括。

  “我”是一个善良宽厚、正直勤奋的形象。

  “我”遭受不公正待遇,遭人遗弃,成为童工,自食其力。

  “我”内心隐藏痛苦,心有大志,只能屈居货行,但能尽力把事情做好。

  “我”觉得米考伯太太可怜,富有同情心。

  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看出“我”渴望别人的关爱。

  “我”跟米考伯夫妇产生了奇特而平等的友谊,看出“我”善良有同情心。

  米考伯太太穷困潦倒,“我”没有离开,表现了“我”的善良。

  “我”搬家后新寓所靠近监狱,显示了“我”对友谊的珍视。

  米考伯夫妇入狱后,“我过的同样是苦恼自知的生活”,“晚上,我又回到监狱里......”,写出“我”重感情,渴望生活的温情。

  五、探究思考

  1.作者对米考伯夫妇持有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塑造米考伯夫妇这个形象,是寄寓了他的丰富的情感态度的。

  (1)褒扬赞美他们宽厚、善良、仁爱等美德。

  (2)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3)以他们麻木、无知、盲目乐观给予善意的批评。

  2.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是什么态度?

  方法指导:狄更斯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他以敏锐独特的目光,洞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与隔阂,使读者体会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失望与批判。同时,在他的作品中,狄更斯又极力宣扬必须根据平等和对人仁爱的正义的原则来和平改造社会制度。狄更斯小说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在社会批判、人性探索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内涵。

  作者同情米考伯夫妇的遭遇,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六、写作特色

  (1)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像的伟大结晶。

  (2)《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3)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小说语言通俗、夸张,充满幽默和讽刺。字里行间,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联珠妙语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

  七、小结

  结合名家对狄更斯的评价,深入了解狄更斯其人和他的作品:

  狄更斯“对社会生活一切最重大的问题的‘集中注意’”,强调狄更斯“那颗诗人的心……永远和穷苦不幸的人在一起。”(德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弗朗茨梅林评)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评)

  狄更斯是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痛苦、爱好和仇恨的伟大表现者,他是一个温和的诗人,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评)

  “狄更斯从来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个革命者。他对众议院的毫无缓和余地的蔑视……从未动摇过。不过在《艰难时世》中,他就公开地背离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莱尔和罗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义,认为贵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级,同时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爱尔兰现实主义剧作家乔治萧伯纳评)

  狄更斯开城市小说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经验的维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评)

  狄更斯在19世纪小说家中无人能比。他的名声早已超出了英伦三岛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纳博科夫、贝克特、拉什迪以及20xx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等。(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经典》评)

  八、布置作业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感知狄更斯小说的特点。写一篇评论短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