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

日期:2021-05-27

这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第1篇

一、前言

“在我的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以主人公命名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自传。借助大卫的成长经历,作者从多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是大卫成长时的经历还是其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无不体现出作者所经历的心酸和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通过大卫悲苦曲折的生活经历,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出一个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人物形象。

在大卫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和怪癖善良的姨婆贝西、天真善良的初恋娃娃妻朵拉和最终成为他终身伴侣的爱妮丝这两类突出女性形象的强大人格精神力量始终伴随和影响着他。这四位女性在帮助大卫・科波菲尔取得了人生的成功的同时,她们各具特色的善良的人物性格也深深地烙在了读者的心目中。以下就这两类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二、完美圣母的结合

(一)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

“皮果提的眼睛真黑,在她脸上邻近眼睛的部分都发暗,她的面颊和胳膊又硬又红,我对鸟儿不来啄她,而要去啄苹果感到奇怪。”在狄更斯笔下,这是大卫出身后对保姆的印象,可以看出皮果提是一位憨厚老实而又忠诚的女仆。他曾问皮果提:“你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是吗?”可知,当时的大卫虽小,却也知道虽然皮果提长相平凡,不及母亲出众的美貌,但她却是另一种美的典型,她给予了大卫无限的爱和仁慈。

童年的大卫在皮果提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纵然在大卫母亲去世以后,她嫁给了马车夫巴基斯,但她仍然没有把大卫母子忘记,时常写信给小大卫,还偷偷攒钱在大卫母亲的墓地附近买了块地以便将来可以继续陪伴她心中的女孩。皮果提对大卫母子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皮果提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大卫充满了同情和爱护,她虽然身份低微,却经历了生活的艰辛,能够洞察摩德斯通的野心,在任何时候都极力庇护大卫。但由于缺乏文化教养,我们看到,她对大卫只能是感情上的给予,让大卫意识到爱的存在,她在思想上对大卫的影响显然不及贝西姨婆,但她自始至终都是大卫的第一位圣母。

(二)怪癖善良的姨婆贝西

大卫对姨婆的第一印象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的:“她像一个塑像表情冷漠地走到门前,这种轮廓和这种表情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她的行为不太像其他的一般的基督徒,她不是去拉门铃,而是走到那个窗户前向里看,把鼻尖紧紧地贴在玻璃上,在母亲生产的时候她一直用棉花堵着耳朵,当得知要抚养的不是女孩时大失所望立马拂袖而去。”由此可见,贝西姨婆是个性格奇异的女人,让人捉摸不透。殊不知她在大卫的一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大卫成为孤儿前去投奔她时,她无条件地接纳了他并从那时成为了他的监护人和庇护者。这种亲情和善良激发了大卫人性中多方面美好的东西,使他的人格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她在思想上对大卫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保姆皮果提。她给大卫的教导就像耶稣对世人的教导一样,她对大卫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卑鄙,都不要虚伪,都不要残酷。要戒除这三种罪恶,特洛,这样我将始终对你怀有希望。”这在以后成为了大卫个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对驴子敏感,敢说敢做,不顾世俗的眼光,偏重理性,但她博爱、善良、重感情。她讨厌男孩,却在大卫投奔她后收留了他;她怜悯迪克先生,因而收留他,鼓励他写呈文;她恨自己的丈夫,却对他情意难忘,每次他来要钱,她都会给。贝西姨婆是大卫一生中第二位伟大的圣母,她的慷慨大方、仁慈善良、宽容大度无不鞭策着大卫走向成功之路。

三、完美女神的结合

(一)天真善良的娃娃妻朵拉

大卫第一次见到朵拉是在她的家里,“那有魅力的、充满女孩子气的、有一双明亮眼睛的、讨人爱怜的朵拉,她的身材是多么迷人,脸庞是多么妩媚,气质是多么优雅、多么仪态万方”。在大卫眼里,她不是普通人,是典型的维纳斯,他很快陷入了爱的深渊。然而由于家境富裕,朵拉从小娇生惯养,被父亲保护成一朵温室里的花朵。她除了和小狗吉普嬉闹外,就是弹着琴唱。她根本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生活在真空中,远离现实世界。她真诚善良,但同时又是简单无知的,她只是一朵“娇嫩的小花”。在结婚后,她想努力学习理家,但结果是“烹饪书令她头疼,记账弄得她哭起来……”。当她的无知、任性、没有头脑一次次地让大卫失望时,他逐渐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差异。

然而,善良的大卫并没有因此而嫌弃朵拉,在姨婆的劝诫下,他仍如往常般宠爱朵拉,呵护这朵娇嫩的小花。只是,大卫既要辛勤地工作来养家糊口,又要自己料理家务事。虽然孩子气的朵拉并不能成为大卫心中所期待的智慧女神,在他身边作为顾问支持他,引导他走向成功,但她的天真善良、超凡脱俗同时也使大卫深深地迷恋着,鞭策着大卫不断成长、逐渐成熟,尽最大的努力为生活而奋斗。纵然他们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但悲剧往往又是美的化身,是一段少年时代纯真的爱情。

(二)贤惠善良的终身伴侣爱妮丝

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变故之后,生命有了积淀,大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这时,他才彻底意识到爱妮丝才是他灵魂的终身伴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妮丝对大卫的爱是深沉的、久远的,而大卫则是幸运的,他爱的人原来一直在默默等候他。

爱妮丝美丽端庄,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人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可以说她是所有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形象代表。当童年的大卫最需要安慰和帮助时,是她一直在他身边给予良药;当大卫经历一场场恋爱时,是她默默地当他的倾听者,祝福他,安慰他,而把自己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当大卫堕落时,是她为他指出斯提福兹这个“凶神”。在爱妮丝的身上,大卫总能找到一种宁静的气息,使他躁动的心重归平静和安宁。在与爱妮丝结婚前,大卫对她说:“你非常习惯替我考虑事情,我也自然而然地来找你,听你的意见,得到你的帮助。”可见,在大卫内心深处,爱妮丝不仅是挚友而且是伴侣,只是他的依赖太深,以至于掩盖了他对爱妮丝深沉的热爱。

正如安妮所说:“在婚姻中,最大的差异莫过于思想和信念的不同了。”志趣不合使大卫和朵拉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志趣相投使大卫和爱妮丝最终走到了一起。对大卫而言,朵拉犹如一杯白水,越尝越淡,而爱妮丝犹如一杯浓茶,愈品愈香。可以说,爱妮丝是个忠实的协助者,温柔的贤内助。正是他们对彼此的欣赏、信任和关心使他们最终走在了一起,让爱情最终完整,以幸福而收尾。

四、结语

在大卫的一生中,许多女性对其产生过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而尤以这两类突出的女性形象的完美结合对其影响最为深沉、久远,为他的成功道路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像一盏盏明灯时刻为他照亮前方的道路,引导着他走向正确而成功的道路。狄更斯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可谓惟妙惟肖,她们虽性情各异,却有着各自最为光彩夺目、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部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作者借主人公大卫之口,表达了对理想爱情和慈母之爱的渴望,同时也揭露了当时女性所处的地位和社会背景对她们各自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狄更斯著.王惠君,王惠玲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2]杨富刚.浅议大卫・科波菲尔人生中三位善良的女性[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张静.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独特的女性形象[J].科技文汇,2008,(2).

[4]曾知.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第2篇

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描绘了一幅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众生相。

该书出场人物形形色色,数量众多。据粗略统计,有名有姓的约有九十余人,主要人物将近二十人。这些人物出现在小说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不同程度地参与大卫的生活,以各自的性情品质、言谈举止影响乃至引领、塑造着大卫,也为读者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图景。

而在这些人物中,最令浮生君过目难忘的有两位——显然不是小说男女主人公,一个是全书最具喜剧色彩的米考伯先生,另一个则是对大卫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姨婆贝特西·特洛伍德。

小说里,每次只要米考伯先生出现,总会伴随着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但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这个犹如小丑般插科打诨的人物,而是。令浮生君产生更多感触的贝特西·特洛伍德小姐。

实际上,浮生君认为,贝特西姨婆是《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少数几位人物之一;而且是书中所有女性人物中塑造得最丰满、最真实的人物,没有之一。

关于贝特西·特洛伍德

贝特西·特洛伍德是小说主人公大卫的姨婆。贝特西小姐性格乖僻,年轻时有过一段婚姻,却因为丈夫挥霍无度,且有家暴倾向而选择分手,然后搬到多佛海边,开始过上了自食其力的单身生活。

除了大卫出生那天,贝特西小姐短暂出现过之外,在大卫人生的前十年,她并没有参与进来。

后来,十岁的大卫成了孤儿。为了逃离继父安排的学徒生活,大卫从伦敦秘密逃往多佛,投奔从未谋面的姨婆贝特西小姐。

贝特西小姐见到大卫虽然惊讶,却很快就欣然接纳了他,并且倾其所能给大卫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水平。

大卫成年后,由于受骗,贝特西小姐不幸破产了。但她依然坚韧乐观的生活,与大卫和其他亲友相互扶持,一直活到小说结束时的八十多岁,还身体硬朗、健步如飞……

为何说贝特西·特洛伍德是小说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

1、除了贝特西·特洛伍德以外,其余女性形象都是漫画式人物

英国小说家毛姆在其文学评论著作《巨匠与杰作》中,曾经专门撰文评价过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其中谈及狄更斯塑造人物的方法时,毛姆以一贯刻薄的毒舌语气评论道:

“狄更斯在处理女性人物上从未有过什么上佳表现,除了张嘴就是‘我绝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的那位米考伯太太,以及贝特西·特洛伍德以外,其他的都是漫画式人物。”

何谓漫画式人物呢?简而言之,就是将人物身上的典型性格特征(优点或缺点)进行无限放大,并刻意忽略人物身上的其他特性,使其言行始终如一地高度反映人物最突出的本性。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优点是很容易留给读者某一方面的深刻印象;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难免使刻画的人物变得脸谱化、扁平化,给人感觉就像漫画里的人物那样。

毛姆虽然话语刻薄,但评价却一语中的。我们看《大卫·科波菲尔》里面主要的女性形象,无一不像带了一张单一面具的玩偶般,比如:

大卫的保姆佩格蒂,除了对大卫母子无限的溺爱与依恋之外,再无其他令人产生印象的举动;

大卫的第一任妻子朵拉,虽然狄更斯极力将之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但给浮生君的印象就是一个幼稚单纯的巨婴;

大卫的灵魂伴侣艾格妮丝,狄更斯花了大量笔墨,让大卫从口出喷涌出源源不断的溢美之词,但越是描绘得完美无缺,越显得这个人物的苍白无力与缺乏真实感;

还有大卫的童年玩伴、长大后被诱拐的艾米莉,从狄更斯的刻画中可以看出,这个女孩就只是一个空有美貌,却爱慕虚荣、软弱摇摆的爱哭鬼……

2、贝特西·特洛伍德具备最健全的人性

人类是世上最复杂的生物,其复杂性更多体现在人性上。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人,几乎不可能只呈现出单一的人性特征。事实上,真实的人,都是由很多张不同的人性面具拼凑而成的,人性的复杂与变化无常才是一个人应有的常态。一个体现出人性多面化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具备健全人性的人。

因此,从小说对各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来看,贝特西·特洛伍德是书中难得的具备最健全人性的形象了。

小说一开始,她的形象是性情乖僻、颐指气使、气场强大、不好相处的老太太形象;

后来大卫投奔她时,她又表现出了面冷心热、雷厉风行还不乏慈爱的一面;

再后来不幸破产、被迫投奔大卫时,她性格当中的坚忍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日常交际时,根据对象的不同,贝特西小姐时而言语刻薄、时刻目光严厉,时而热情风趣、时而睿智沉着……

总而言之,她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过的独居多年的一位老太太那样,敢爱敢恨、善恶分明,性格当中有良善慈祥的一面,也有乖僻冷酷的一面;有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坚韧精神,也有脆弱不堪、需要被呵护的脆弱时刻。

因此,相比以上列举的那些单薄扁平的女性形象,贝特西小姐的形象更立体、更丰满,因而也更接近现实中的人。

3、通过凝练的文笔,精彩的对话,狄更斯塑造了贝特西·特洛伍德这一经典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全书,狄更斯对贝特西小姐的着墨并不多,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穿插在各篇章之中的。

但就算只是时不时带上几笔,却因为角度精准、文笔凝练,反而使贝特西小姐的形象显得跃然纸上。正如英国著名文艺评论家T.S.艾略特所评价的那样:

“狄更斯塑造人物特别出色。他所塑造的人物比人们本身更为深刻……只要用一句话,不管是这些人物说的,还是别人对他们的议论,就能使他们完整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比如小说开篇,写大卫出生那天,其母亲看到贝特西小姐走进家门时的情形。当时对贝特西小姐的刻画,狄更斯就只用了一句话:

“她径自朝屋门走来,这种凌厉笔挺的姿势和从容不迫的精神,别的人是不可能有的。”

这样简洁的一句话,就把贝特西小姐特立独行的姿态树立起来了。

又比如第十四章,为了给孤儿大卫讨回公道,贝特西小姐以一敌二,舌战大卫继父和其姐姐的过程,真的是写得非常精彩。因为篇幅所限,以下试分享其中的几个小段,即贝特西小姐自责大卫继父欺骗、折磨大卫母亲时那一连串的话语:

“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个可怜、不幸、一步走错的娃娃,你给她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第一次遇见她时——我敢肯定,你对她一定大送媚笑,大飞媚眼,好像你对鹅都不敢嘘一声……”

“……那个可怜、无知和天真的娃娃,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男人。他简直是个糖人儿。他崇拜她,他疼爱她的孩子,他要当他的第二个父亲。他们要一起住在玫瑰园里,不是吗?呸,你给我滚!你给我滚出去,滚!”

……

“再见了,先生,再见!跟你也再见了,小姐,要是再让我看到你骑着驴子走过我的草地,我就要敲下你的帽子,用脚把它踩扁!这就像你肩膀上长有一颗脑袋一样,毫不含糊!”

狄更斯通过这样犀利、简练的对话,虽没有对贝特西消极的行为与表情作过多正面的描写,却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贝特西小姐雄辩的口才与硬朗的心性。

因此,贝特西小姐这一形象相比书中其余人物而言,尤其显得真实生动,也是本书所有人物中个人最喜欢的。而研读书中与贝特西小姐有关的这些段落,对浮生君而言也充满了乐趣和启发。乐趣指的是欣赏狄更斯精妙的文笔与生动的对话;启发则指的是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写作——特别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方式和技巧。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第3篇

查尔斯·狄更斯以其非凡的创造能力和作家天才给世人留下了15部长篇小说和其他珍贵的文学文本,这些成为了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他的自传性长篇《大卫·科波菲尔》更是历来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世界文学界的关注。

《大卫·科波菲尔》虽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但是就像《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生活的真实写照,《少年维特的烦恼》不是歌德的全部感情经历一样,大卫·科波菲尔从出生到成为一个有名作家的奋斗历程,也不全部是狄更斯真实生活的再现。笔者认为,狄更斯和大卫的最大不同是在他们的爱情经历上,狄更斯一生的爱情经历是郁郁不得志的,而大卫虽然经历了婚姻的痛苦,但最终他能够与天使和圣母般的艾妮斯结合,得到了幸福。这二者的区别,说明了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在爱情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对理想化爱情的过分追求。狄更斯始终不能得尝所愿,大卫实现了理想化爱情却使人感到不真实。

长期以来,有不少批评家认为狄更斯小说里的人物形象过于扁平化,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层次单一,缺少变化。我想这种指责是无可厚非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狄更斯的这种倾向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我们把狄更斯着力刻画的女性形象分为天使型、圣母型和巫婆型三种。而本文侧重分析的是天使型和圣母型,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女性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最为深刻。

一、作为天使的小爱弥尔和朵拉

狄更斯的初恋发生在他十七岁那年,他爱上了一个银行家的女儿玛利亚·毕德奈尔,不过这场单恋是以狄更斯的痛苦收场的。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笔者认为大卫的初恋对象是小爱弥尔而不是朵拉,大卫第一次见到小爱弥尔是在辟果提的哥哥辟果提先生家里,那时大卫正受到母亲的冷落,由辟果提带他出去散心。当他与小爱弥尔见面时,大卫的感觉是这样的:“小爱弥丽长得很美。……我越来越喜欢小爱弥丽了。我曾经对她说:我十分十分喜欢她。如果她不承认她十分十分喜欢我,那我只好举刀自杀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爱弥尔有着天使般的美丽和可爱。如果说大卫的这种反应是一种“久旱逢甘雨”的表现的话,那么,当他第二次见到小爱弥尔时,大卫对小爱弥尔的爱意却是有增无减,他觉得“她的眼睛似乎更蓝了,生有酒窝的脸似乎更有光彩了,整个人似乎更漂亮、更动人了,但是,她喜欢戏弄我,笑话我,又狡猾又羞怯,比已往更使我着迷。”大卫对小爱弥尔的这种不由自主的爱,一是由于母爱的缺失;二是因为小爱弥尔的天使般的特性暗合了大卫对爱情对象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是潜意识的。

至于朵拉——公认的大卫的初恋情人,在大卫眼中同样具有天使的特质。尽管在婚后大卫逐渐发现朵拉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但是在婚前大卫对朵拉的慧智的低下和与自己的志趣的不相投却浑然不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认为这些并不重要,他看中的只是朵拉天使般的外表,并义无返顾地爱上了朵拉。当大卫·科波菲尔在斯本罗先生家里见到朵拉时,他感到“我看到了一个仙女,一个活生生的维纳斯,……但是我已认不出来,我被俘虏了。天啊,没想到我竟然陷入了爱情的深渊,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一见钟情吧”。在这之后,大卫就觉得“世界上除了朵拉之外,似乎一无所有,朵拉就是一切”。再后来大卫和朵拉私订了终身。有人认为,大卫当时如此冲动地“爱上了一个好看而没有头脑的姑娘”是“由于大卫本人的幼稚、缺乏辨别能力。”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其一、当时的大卫已经接受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应该具备了较强的判断能力;其二、在爱情面前我们根本就不能以严格意义上的判断力去要求大卫,感情本身带有极强的盲目性。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们有必要对小爱弥尔及朵拉所代表的天使形象的特征进行一个粗略的概括。我们认为,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天使形象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年龄及感官上能给人带来愉悦,小爱弥尔和朵拉都是妙龄少女,她们都有着俊俏的外表,至少在大卫眼中是这样。二是她们心性上的柔弱单纯,容易受到伤害。小爱弥尔后来受到斯提福兹的引诱,最后又被斯提福兹所抛弃;朵拉虽然表面上没有受到伤害,却在后来莫名地像花朵一样凋谢了,这些都不能不归咎于她们心性上的柔弱单纯。其三、她们恰恰成为大卫理想化爱情的对象,大卫对她们都产生了爱慕。

二、大卫的圣母辟果提和贝西姨婆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奋斗并取得成功的形象,但是大卫的成功和两个人是密不可分的,她们就是他的保姆辟果提和他的姨婆贝西小姐。在大卫的成长过程中,她们充当了大卫的父亲和第二位母亲,成为大卫的圣母,她们的共同特点是爱和仁慈以及给予大卫人生道路的指引。

大卫是裹着头膜出生的遗腹子,在他的幼年,有两个形象对他影响深刻,“一个是我妈妈,头发秀美,体态仍旧和少女一样。另一个是我的保姆辟果提,身段粗壮,眼睛乌黑,两颊红得像苹果一样。……像水桶一样”显然,辟果提没有具备天使的外表,但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辟果提对大卫是那样的仁爱,她是把大卫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的,而大卫也把辟果提当作自己的第二位母亲,甚至是父亲。辟果提对大卫充满了同情和爱护,她虽然身份低微,却经历了生活的艰辛,能够洞察摩德斯通的野心,在任何时候极力庇护大卫。但由于缺乏文化教养,我们看到,她对大卫只能是感情上的给予,让大卫意识到爱的存在,她在思想上对大卫的影响显然不及贝西姨婆,她是大卫的第一位圣母。

贝西姨婆跟辟果提不同,她是一个有钱有地位也有着文化智慧的妇女,她在大卫降生之前突然来到,和大卫的母亲吵了一架,又在大卫降生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咋一看来,她的性格似乎有点乖张,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作为大卫的第二位圣母的事实,在大卫彻底成为一个孤儿,前去投奔她时,她无条件地接纳了大卫,并从那时起成为大卫的庇护者。她为了大卫而痛斥摩得斯通先生,她送大卫进学校,她给大卫的教导就像耶稣对世人的教导一样,她对大卫说:“在任何事情上永远不要卑劣,永远不要作假,永远不要残忍!你要是能够警惕这三种恶习,大卫,我可以永远对你抱有深厚的期望。”至于大卫,“在一个一切都捉摸不定的世界上,他需要温暖的爱抚来补偿他失掉的母亲;他需要安全和智慧来补偿他失掉的父亲。”这样,贝西姨婆成为了大卫的第二位圣母,在感情上爱大卫,在人生道路上指引着大卫。

三、天使和圣母的统一体——艾妮斯与大卫的母亲

我们之所以认为艾妮斯和大卫的母亲是天使和圣母的统一体,原因是艾妮斯拥有与小爱弥尔及朵拉的美丽可爱,同时她也是大卫的“吉星”;大卫的母亲同样深爱着大卫,她的心性同时又是柔弱单纯。另外,她们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大卫的母亲被摩得斯通先生欺骗并郁郁而终;艾妮斯受到希普的威胁,但能坚贞不移。

艾妮斯无疑是狄更斯笔下最为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是狄更斯按照他潜意识里的理想化恋爱对象塑造出来的。她有着美丽动人的外表,同时又充满了智慧;她可以给大卫人生道路的指引,又是一个善于照顾家庭生活的巧妇。大卫在她面前总是显得那样的笨拙而需要安慰,大卫对她有着对天使和圣母的双重迷恋。狄更斯在小说中写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仿佛又看见了她,态度是那么雍容谦虚,安详舒坦、有条有理。我仿佛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是那样和美轻柔,从容安静。到后来,她对我所起的一切向善去恶的良好影响,那时已经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我爱小爱弥丽,不爱艾妮斯,——这个所谓不爱,也就是说,绝不是像爱爱弥丽那样的爱法——但是我却感到,不论艾妮斯在哪里,那里就有仁爱,就有宁静,就有真实……”在这里,我们看到大卫对艾妮斯的爱似乎不是两性间的爱慕,而更像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认为艾妮斯“真的是照临在我头上的吉星,永远是我的吉星!”而艾妮斯也一直把她对大卫的爱慕藏在心底,而像圣母、像姐姐一样爱着大卫,给大卫以指引。但是我们看到,在朵拉死后,艾妮斯也摆脱了希普的威胁,他们的爱意就像潮水一样从心底涌了上来,并在后来理所当然地结合。

总之,笔者认为狄更斯在生活中和作品中对女性应具有天使和圣母般圣洁和仁爱的过分要求,对爱情的理想化追求,都有着负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使得狄更斯长期处在感情和婚姻生活的不和谐之中,另一方面使得他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出现扁平化。当然,这些并不会改变狄更斯作为一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事实。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大卫·考波菲[M],张谷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莫洛亚.《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麦世忠.《大卫·科波菲尔节写》[M],新世纪出版社,1988.

[4]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练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