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方山子传教学设想

日期:2021-05-13

这是方山子传教学设想,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方山子传教学设想

方山子传教学设想第1篇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用意

2、认识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二、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三、研读课文;1、 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明确:(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四)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 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4、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5、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6、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四、概括主旨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五、关于本文的构思见教参p68六、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砩,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br>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七、作业课后练习二

方山子传教学设想第2篇

一、导入:(出示幻灯片)读下列三则文字,指出出处。

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二、读下列三则文字,指出出处。

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刘向《晏子春秋》)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司马迁《史记 · 游侠列传》)

《晏子春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传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第一部纯文学的传记,而《史记· 游侠列传》又是第一部写侠客的传记。宋人的人物传记突破了史传“史”的藩篱,更重视人物传记“文”的一面,重视传主“隐”的一面,这些传记让那个年代的江湖充满个性的光辉。

三、苏轼的《方山子传》共372个字,这样一个短章写得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一泻千里,不知所之。

在初高我们学习了苏轼大量的诗、词、文,《方山子传》是选修教材中的一篇选修文章,文浅意深,字面上没有大的障碍,下面我们就围绕下面四个问题结合文本阐述阅读体会。

讨论一:“有人说,方山子就是苏轼自己”,方山子形象寄寓了苏轼怎样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态度?

◎亦侠亦儒亦道 侠风道骨儒心

◎使酒好剑轻财

◎异:隐与侠

◎豪纵盛气,文韬武略

总之,执着而又超越

追求心灵自由而又不逃避

屈原:屈大侠

司马迁:司马大侠

李白:李大侠

千古文人侠客梦

讨论二:正史人物传记有一套固定的结构程式和布局章法:姓名籍贯世宗 逐一叙其生平行事,是直线型结构,而《方山子传》结构上曲折跌宕,是破格变调之作,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色(对比映衬、虚实结合、结尾意蕴深远)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时空穿插错落

◎笔法跳动,虚实盘转

◎谨严而善变

◎非凡的叙述才华,光鲜生动

顺叙——倒叙

直说——斜说

横说——竖说

实说——虚说

顺说——逆说

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俞才越 清

黄州是苏轼重要的人生拐点,重要的人生驿站,苏轼和黄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缘。

在黄州苏轼成为苏轼,在黄州苏轼完成了精神突围,在黄州苏轼成为了作为诗人的苏轼,成为了作为词人的苏轼,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苏轼,《方山子传》写于黄州,方山子隐于黄州,方山子在这里与苏轼相遇,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有淡淡的问一句“何为而在此?”便相视一笑,莫逆在心。

苏轼黄州的作品都可以互作注脚的,下列这些诗句可以映照方山子哪些思想、性格、人品、情趣、境界

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苏轼《水调歌头》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苏轼《满庭芳》

4、解鞍欹枕绿杨,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5、拣尽寒鸦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

课后作业:阅读苏轼创作的人物传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亡妻王氏墓志铭》

《朝云墓志铭》

《石氏画苑记》

《书刘庭式事》

《书狄武襄事》

结语:1平生不为行状碑传 ——苏轼

2《全宋文》有250多篇人物传记,内容丰富,情感丰沛,人物刻画细致生动。

3、写游侠须眉欲动,写隐沧姓字俱沉 。

讨论三:人物传记往往选取人物生平中最动人的一处,有时是一个画面,有时是一个神情,有时是一件小事,有时是一句谈话,试在《方山子传》中选取一例赏析。

讨论四:文章的结尾“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赏析并列举一首诗(词),一篇小说(散文)意味深长的结尾。

1毕竟明天是另外一天呢。(玛格丽特 米切尔《飘》)

2人类的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3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歌德《浮士德》)

4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梭罗《瓦尔登湖》)

5老人正梦见狮子。(海明威《老人与海》)

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方山子传教学设想第3篇

  一、作者简介

  (通过电子设备投影苏轼的个人简介及介绍)

  二、初步了解

  1.读顺课文及难点字字音。

  2.两两翻译,不懂提问。

  3.解释加点字。

  闾里(乡里)之侠皆宗(尊奉)之

  折节读书(改变志向)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制)

  环堵萧然(墙)

  余既耸然(敬畏)异(意动)之

  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

  妻子奴婢(妻子儿子)

  岁得帛千匹(名作状)

  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

  犹见于眉间(通“现”)

  往往阳狂污垢(通“佯”,假装)

  4.本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并指正)

  三、整体把握

  1.方山子档案(投影介绍)

  重点讲述:“隐人”这个职业比较特殊,请问,在古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隐人?——“隐人”就是隐逸之人,指中国古代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

  2.小组讨论:“隐人”陈慥,究竟隐去了哪些?

  第一,隐去了侠者的尚武自任。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侠者

  第二,隐去了儒者的汲汲功名。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儒者 驰骋→终不遇

  第三,隐去了富贵者的荣华生活。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富贵者

  他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庵居蔬食”“环堵萧然”。

  ①为什么要写他曾经是个富贵者?

  他本已富贵,所以折节读书不为追求个人地位,而是为了“驰骋当世”施展抱负,因为无法实现理想(“不遇”),所以才选择隐居,隐居后的庵居疏食、环堵萧然,不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是他的主观追求,体现他淡泊名利的心志之坚,同时也暗含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塑造了一个蔑视权贵、超尘拔俗的隐者形象。

  ②过惯了富贵的生活,一下子如此清贫,陈慥的家眷有没有愁眉苦脸、牢骚满腹?

  没有,反而“皆有自得之意”。写妻子奴婢也是为了写陈慥,因为陈慥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追求影响了家人,家人受其熏陶,才会露出自得之意,侧面写出他安贫乐道、邈远旷达的胸襟。

  ③“皆有自得之意”“此岂无得而然哉?”你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的“得”?——得:收获、得到,自得其乐。

  生活的清贫与方山子的这种“得”,让我们想起了之前学过的哪些课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是清贫,“惟吾德馨”是“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是清贫,“回也不改其乐”是“得”)

  你能模仿《论语》,写一下苏轼对陈慥的评价吗?

  (参考答案)苏子曰:贤哉,慥也!庵居疏食,环堵萧然,人不堪其忧,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贤哉,慥也!

  所以这种“得”就是“惟吾德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照耀,是“贤”的表现,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及“得”是对陈慥的赞佩。

  3.“隐人”陈慥,无法隐去什么?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隐者→难隐眉间精悍之色

  4.“隐人”就是隐逸之人,指中国古代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但方山子不仅是知识分子,他还是侠客、是世家贵族,所以“隐人”已经没有办法囊括他的全部,因此作者在文末称他为——“异人”。(人以群分)

  【板书】异人

  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二异: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三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

  四、深入挖潜

  1.“异人”陈慥,外表最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方山冠。方山冠,亦名“巧士冠”,是汉代乐师在祭宗庙时所戴的帽子,唐宋的隐士多戴这种帽子。为什么以陈慥为代表的历代隐士们要戴这种帽子呢?也许屈原的《涉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jiá)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hùn)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远走高飞,不再回顾。)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板书】方山子:不容于世的人生理想

  作为一个不容于世的异人,陈慥的内心除了“自得”,还有其他感情吗?

  苦闷。(齐声朗读最后一段)“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污垢,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阳狂二字透露了个中信息,假装发狂是为了发泄心中被压抑的痛苦。阳狂也好,高高的方山冠也好,原来,这些“異人”的不寻常的行为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愤懑,平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发泄不容于世的悲愤。陈慥折节读书,原是为了驰骋当世、大有作为,但由于无所遇合,只得被迫走上归隐,所以,他的心中怎能不萦绕着难以解脱的苦闷呢?而高高的方山冠正是他“意难平”的外在体现。

  2.小组讨论:苏轼在《陈公弼传》中说他“平生不为行状碑传”,一生只为同时代的人写过两篇传记,其中一篇就是《方山子传》,苏轼为何要为方山子立传?

  ——陈慥是苏轼的一面镜子。

  ①相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竟是曾相识。

  两人在岐亭久别重逢,陈慥听完苏轼的遭遇,有一处细节描写:“俯而不答,仰而笑”。

  为什么“俯而不答”?——一个是始终未得机缘挤进仕途的人,一个是早已踏入仕途却又被排挤出来的人,“俯而不答”是沉默感慨,是彼此双方的互相理解、感同身受。“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有些话心照不宣,何必多言?不遇的人生悲苦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

  “仰而笑”包含哪些感情?——作为过来人,方山子早已看透了官场,这一笑包含难过、同情、无奈、甚至嘲讽。也有作为隐者的超越世俗的通脱,以笑来开解和感染老朋友。(言之有理即可)

  ②相同:反应北宋的社会现实。

  苏轼大才而被贬、陈慥文武双全而终不遇,“光黄间多异人”,这不是个别现象,不是苏轼和陈慥独有的不幸遭遇,而是一类现象,“多异人”的“多”字体现了世道黑暗。

  ③不同:对待归隐的态度。

  毫无疑问,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他甚至一度想过自杀。但苏轼是否真的大彻大悟、自甘寂寞沉沦呢?(回忆本课开头的作者介绍)“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苏轼后来的经历表明,他并没有真正归隐过,而是一直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苏轼见到陈慥的第一反应是“何为而在此?”你怎么隐居了呢?因為留在苏轼印象中的陈慥还是那个十九年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他想不通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口中的隐人方山子。“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世人看到的是高高的方山冠,但苏轼却看到了深深隐于眉宇之间的精悍之色。在陈慥内心深处,燃烧着一团火,他虽然压抑着自己,但是这团火仍然透过眉宇间表现出来,这是苏轼对陈慥精神人格传神而深刻的刻画。“而岂山中之人哉?”这样一个人哪里应当是山中之人呢?这句感慨是苏轼对陈慥这样的人才不得重用的无限同情和惋惜,同时,也表达出对陈慥所抱的希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新“出山”一展抱负。事实上在两人的通信中,苏轼多次劝他奋起出山:元丰四年、五年,宋在对西夏战争中连遭惨败,苏轼写信真诚地希望陈慥能放弃隐居生活,为国守边、建功立业。因此两人在归隐的态度上是不同的。

  二十一岁便进士及第的少年天才苏轼,忽然在中年遭遇大祸,坠入人生谷底。在这篇小传中,他不断地突出陈慥的才和志,紧紧扣住主人公不当隐而隐的特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亦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因为他也和陈慥一样,怀有不隐之才,而他心中的那团火从未熄灭。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