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

日期:2021-05-23

这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第1篇

设计理念:本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组织学生资助发现,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发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1~43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周长的认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教材让学生在 “摸一摸” “描一描”“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实现优化。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知周长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周长,你认为周长是什么意思?(一周的长度或学生可能会完整的说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自己举例。出示数学书,师:它的周长在哪里,指一指,你为什么指到这就不指过去了呢?(从这点出发再回到这点)你们也来摸一摸它的周长。

2、你还能指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桌面、树叶、钟面等)摸一摸

3、出示图形。师:刚才同学们指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

你们能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看看,描的一样吗?一样的举手。

4、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这个图形∠它有周长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没有,它没有连起来,空着的)

呢?师:他没有封闭起来,那怎样才有周长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课件演示:像这样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课件显示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二、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你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呢?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静静的思考一下,再与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如果学生说出先量出每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教师可以追问:哪些图形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知道周长?

然后指着钟面问:它的周长怎么测量呢?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策略测量图形的周长

(设计思路: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三、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下面让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完善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出示

1、出示图形:和

你能一眼看出谁的周长长吗?(不能)哪怎么办?(量一量)

师:你准备量几条边?哪几条边?这是长方形的长,这是宽,为什么你只量一条长和一条宽?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师:注意:量的时候取整厘米,把量好的数写在旁边,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看看谁表现的最棒。。

3、生汇报,(拿学生的作业展示)

师板书:(1)6+6+4+4=20厘米

(2)(6+4)×2=20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2呢

(3)6×2+4×2=20厘米 指名说说每种算法的意思。

4、比较:师: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一种更好,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你觉得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长方形的周长,而且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6+4)×2最简便。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展示两种算法并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一样长的,你看,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作出判断。

四、拓展运用,加深理解

1、把两个周长都是20厘米的正方形拼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图形?(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会是多少呢?再想一想。可能会有:40、35、30等几种猜测。

2、验证: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正方形拼一拼,用手描一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指名上来描。现在你认为它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呢?中间这条呢?是呀它变成一个平面了

3、如果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去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那么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

算一算,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周长还是30厘米呢?其实这两条就是。。。。

师:你也像老师一样,在这个长方形中的什么位置剪去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长。

生设计,展示。师:老师把它们绘制到电脑了,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展示),

那这样呢,它的周长又是多少?

4、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形从内部分成两部分,想一想,哪个部分的周长长呢?下面有三句话请你来判断一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课件出示)

1、甲的周长比乙的周长长。( )

2、乙的周长比甲的周长长。( )

3、甲和乙的周长一样

5、拼一拼,想一想:把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会有几种拼法呢?哪一种拼法周长会最短呢?长。( )

六、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了以上几个习题,通过练习,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我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也为今后学其它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因而正确理解周长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最优化计算方法。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第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学到习中。 2、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学家波利正指出: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标指出:合作交流与积极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美国一所大学的墙上写着:我听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 3、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4、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综观整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学生乐于学,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有缺憾的过程,在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也不足,没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照顾。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第2篇

片断一: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羊村里的美羊羊搬了新家,要请我们大家一起去她的新家参观呢!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出示情景图)看,这是美羊羊家的客厅,墙上的这两幅画都是她画的,这一幅画她想给它加上木框,可是她不知道需要买多长的木材,你们能帮帮她吗?

2.回顾长方形的特征。

师:美羊羊的画是什么形状呢?

生:长方形。

师: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3.回顾周长的含义。

师:给这幅画加上木框,木框的长度正好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

生:周长。

师:什么是周长?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揭题: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片断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自主学习

(1)先做: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木框的周长。

(2)独立思考: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分析:1、先做后学是生本课堂倡导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木框的周长”,保证学生的后学有充沛的学习热情和经验支持;2、有效的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片断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2.小组交流

(1)组内交流自已的计算方法,并说说理由。

(2)组内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评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又能合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3.班级展示

生1: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的和,所以我是用6+4+6+4=20(厘米)

生2:长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所以我是用6×2+4×2=20(厘米)

生3:我是先算出一组长与宽的和6+4=10(厘米),然后我再用(6+4)×2=20(厘米)

生4:通过我们组的计算,我们觉得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它既简单又方便。

片断四:深入探究,提升认知。

4.释疑点拨

(1)教师点拨

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2+宽×2

=(长+宽)×2

(2)教师质疑

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二)正方形的周长

师: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相等,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一个什么图形了呢?

生:正方形

1.自学

根据你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独立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2.小组交流

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求得正方形周长的。

3.班级展示

生1:我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加起来,得到正方形的周长是5+5+5+5=20(分米)

生2: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我是用5×4=20(分米)

4.教师点拨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边长×4

【分析: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会轻轻松松的总结出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分析研究:

本节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总体设计,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我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分析第3篇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以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为重点,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可以略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并说说理由。

  在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可以拓展,出示8分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想象,如果围成正方形,那么边长可以是几?

  今天学生猜测:32分米、2分米、8分米,在学生的'讨论中,马上否认了32分米和8分米。而对于边长为2分米的,让几个学生合作,一起把长8分米的绳子拉成一个近似的正方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到正方形的周长就是绳子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拉直了就是一条线,体会到周长一条线,为能以后与面积一个面的比较做好铺垫。同时可以继续利用这根绳子,如果这根8分米的绳子,要围成一个长方形,大家猜测它的长和宽可以是几呢?也可以让学生一起示范动手拉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而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同时在拉的过程中体会到,不管形状怎样变,长加宽的和是不变的。

  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基本出现的方法是:方法一:长+宽+长+宽;方法二:长*2+宽*2 ;方法三:(长+宽)*2在这三种方法中,需不需要优化?想想还是需要优化的,因为(长+宽)*2这种方法对于以后逆向思考的题目作用非常大。比如已知周长,求长和宽,就需要这种方法作基础。那么在优化的时候,如何进行优化呢?怎样优化才能水到渠成?还是没有很好的方法。

  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用手势表示(长+宽)*2,使学生理解(长+宽)是一份,长方形的周长有这样的两份。加深学生对这种算法的理解。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