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科学PPT课件

幼儿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设计PPT课件

幼儿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设计PPT课件

幼儿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设计PPT课件这个PPT共40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资讯提供,静态要素提供,小组讨论分析,动态要素补充,完整方案形成,实施方案,讨论反思,归纳提升等,欢迎点击下载。

幼儿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设计
       一、资讯提供
      (一)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素材分析
      (三)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常用教学方法
      (四)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五)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方案分析
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的内容
1、多种多样的光
2、美妙的声音
3、感受冷、热现象
4、探究、体验力
5、有趣的磁
6、电
7、奇妙的化学现象
8、感受季节的变化
9、天文现象
1、多种多样的光
探索和发现光源。光源有来自自然方面的(如阳光、闪电等),也有来自人类自己制造的(如各种类型的灯光、火光等),他们所发出的光是不同的。
知道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探索和发现光的反射及折射的现象。其工具可灵活运用: 可用日常的生活用品(如小镜子、用车铃、透明无色的瓶子底代替凸透镜);可用玩具(如望远镜、放大镜、万花筒等);也可尝试用各种光学仪器(如三棱镜、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探索多种颜色的形成,了解颜色是光反射的结果。
2、美妙的声音
能够辨别噪音与乐音、发出音响的物体及所代表的意义。如优美动听的律动曲子是老师弹钢琴时发出的声响等。
能探索出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声音的方法。能辨别出哪些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哪些声音属于人类自身发出的,哪些声音属于机械的。
探索声音的传播。探索的方式须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
3、感受冷、热现象
感受物体的冷热。使儿童知道有的物体热,有的物体冷。
学习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用手试摸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学习用温度计来判断物体的冷热。
探索物体由热变冷、由冷变热的方法。
知道天气有冷有热。
讨论、发现或感受不同地方的人们冬天都是怎样保温取暖的,夏天是怎样散热解暑的,并根据各地的情况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取暖或散热的产品。
4、探究、体验力
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力的大小,探索、发现力与运动的关系及不同大小、方向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探索感受事物各种力的现象(推力、拉力、浮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吸引力、电力、风力)。
感受体验力的平衡。可通过玩跷跷板、平衡架或天平等来进行。
探索省力的方法。如滑轮、倾斜面、杠杆等。
探索各种机械,发现其各自的作用。
5、有趣的磁
能够区别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磁铁,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大班的儿童还可以探索不同磁铁的磁力,其磁力的大小是不同的。
探索、发现磁铁与磁铁之间的吸引与排斥的现象。
探索的方式可通过游戏或实验的形式进行。
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6、电
初步了解各种电的来源。静电是摩擦产生的,日常生活中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线输送来的,电动小玩具的跑动是电池作用的结果。通
过探索各种家用电器、电动玩具等的功能,初步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能正确地对待废旧电池,不随处乱扔、随意丢弃。
7、奇妙的化学现象-例
让儿童观察土豆、苹果等用刀切完后,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点燃的蜡烛会出现什么情况;
把糖放入嘴里感受甜的味道或放入水杯中观察白糖的溶解过程;
开水泡茶过一会儿水会变色并散发出清香的气味;
探索手脏后用香皂洗手的过程;
夏天蚊子出现的时候,观察点燃的蚊香出现的气味对蚊子有什么影响;
儿童喜欢喝的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而制成的;
懂得吃药治病、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道理等。
8、感受季节的变化
观察、感受、体验、发现天气变化状况,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报告、预测等。
风: 可通过实验探索发现风的产生;知道风有大小、冷暖等之分并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来感受不同情景下的风;知道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风力发电等),台风、沙尘暴、飓风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等。
云: 观察云在天空中的多变性,观察云在不同天气时的表现与变化,云有厚薄之分。
雨: 知道雨的种类,有大雨、小雨、急雨、暴雨、雷雨等;观察比较雨的不同;知道雨在不同的季节对于植物生长的意义,如春季适时的雨有利于播种,秋季的雨过多不利于秋收等。知道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雷雨、冰雹、彩虹等。
冰、雪、霜: 知道冰、雪、霜等是冬天常出现的天气现象;通过实验或游戏来观察体验冰、雪、霜;了解冰、雪、霜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及作用,例如,北方的冰灯、冰雕、树挂,观察窗户上的霜的现象及变化等。
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名称、顺序及其典型的特征,例如,天气的情况,了解季节与季节的变化发展状况等。
9、天文现象
日: 用墨镜等观察太阳,知道太阳的形状;通过图片等观察太阳的颜色;通过实验等来感受太阳的光与热;通过实验使儿童了解到阳光是人、动物、植物等生长不可缺少的。
月: 通过望远镜或肉眼来观察月相的变化等,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观看录像、VCD等知道人类乘宇宙飞船能到达太空,中国人杨利伟第一次成功地登上了太空,以增强儿童的爱国热情、自豪感。星: 观察夜空的星星,知道星星有很多,离我们很远,不停地闪烁等。学前儿童对于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很强,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
教学方法
观察
实验操作
游戏
实验操作
内容举例
   (1)植物生长实验
    如种子发芽试验,让幼儿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阳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动物实验
    如“蚂蚁喜欢吃什么”的实验,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验探寻蚂蚁的生活习性。
   (3)物理实验
    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很多,如沉浮实验、磁铁实验、摩擦起电实验、小电珠实验等。
   (4)化学实验:
设计原则
1、内容的选择
(1)参照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问题、需求和幼儿的经验水平
(2)有利于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贴近生活,体现启蒙性和生活化。
(3)活动所需材料易于组织,幼儿容易操作,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幼儿容易观察。
(4)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
2、材料的选择
(1)材料选择要因地制宜,数量充足。
(2)材料具有多重功能。
(3)材料的结构性。
(4)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目标设计
1、核心目标:科学好奇心和探究能力
1)科学好奇心:探究新异事物和现象
2)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获得发现(或假设验证/解释推断)
2、具体目标要求
1)科学好奇心:
A:注意到新异的事物或现象;
例:注意到有些东西放在水里总是浮起来(小班-沉浮)
B:愿意探究新异的事物或现象;
例: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愿意用不同物体进行实验(中班-沉浮)
C:对新异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例:提出有关沉浮现象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大班-沉浮)
2)科学探究能力:
A: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获取发现;
例: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小班-沉浮)
B:能对问题作出假设并用自己的经验来加以检验;
例: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中班-沉浮)
C:能根据已经获取的资料进行合理推理,得出结论;
例: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小“潜水艇”的沉浮变化(大班- “潜水艇”的秘密)
D:能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2、具体目标要求
(1)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有针对性,活动目标是依靠具体活动来实现,要能体现本活动的特点。
(3)体现层次性,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发展水平、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设计。
(4)目标的制订要凸显实验操作性活动的特点。
(5)目标制订要体现综合性,从情感、态度、过程方法、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
过程设计
1、设计思路
预设性实验操作活动的设计由三部分组成:活动的引发和导入;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2、过程设计
(1) 活动的导入
(2)活动的展开
(3)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1) 活动的导入
一般方法导入幼儿实验操作活动:
以摆放在幼儿面前的操作材料导入;
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导入;
以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通过幼儿生活中的某一常见的科学现象导入;
通过谜语、儿歌、故事、影像资料导入等。
(2)活动的展开
①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② 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多采用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中、大班的幼儿可积极鼓励合作探索。
③ 材料的投放
④ 问题的设计
(3)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活动结束,没有固定格式和规定,应根据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
① 幼儿对活动进行自我小结和评价,并着重对过程、方法和现象观察的小结评价。
② 提出要求,让幼儿应用于生活,或提出生活中某种相关联的现象,继续探索,延伸。
③ 提出类似的问题情景,用所获得的经验去解决,以检验和巩固幼儿新学的知识经验
活动流程设计
1.演示-操作式:
2.自由-引导式:
3.猜想-验证式:
1.演示-操作式:
1)教师演示、幼儿观察
2)幼儿按教师演示的方法实验
3)进一步观察、发现
注意:会限制幼儿思路,只用在较难实验.
如:物体怎样下落(大班)
2.自由-引导式:
1)出示材料、幼儿自由探索
2)交流
3)教师引导有目的探索
4)交流总结
即“瞎忙---探究---领悟”
如:乌龟跳舞
3.猜想-验证式:
1)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做记录)
2)提供材料、操作验证
3)交流总结
4)迁移方法、继续探索
演示-操作式:大班《物体怎样下落》过程(梗概)
1.通过演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我请一位小朋友把树叶抛到空中,大家看看会怎样?”
2.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各种物体下落的现象
“今天老师准备了各种材料,如果把它们扔到空中会怎样,大家可以试一试。”(安全和记录要求略)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引导改变物体形状会出现不同情况。
3.幼儿讨论交流各自发现
启发思考:“为什么所有东西都会掉下来?如果我们把它抛很高会怎样?有什么办法使它不掉下来.”
“为什么有的东西落得快,有的落得慢?”
4.再次探索,改变物体形状后物体下落现象
自由-引导式:乌龟跳舞
(一)出示纸乌龟,激发兴趣。
(二)引导幼儿自由操作
1、幼儿人手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乌龟跳舞。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交流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不会?
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和纸之间必须有距离,即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刚才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1、提供各种形象,让幼儿任选一种,并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允许失败,鼓励创新,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延伸
活动的实施
(一) 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二) 为活动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
(三) 引导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主动建构认识
二、静态要素提供
       活动名称呈现
         沉和浮 (中班)
活动目标呈现:
     1. 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幼儿学习分类的方法。
3. 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探索兴趣。
素材呈现:
素材呈现时,注意事项:
         1.尽可能详细地做记录
         2.将素材中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着重记录并做上记号,与活动目标相关的内容具体有哪些?素材中通过什么方式呈现?
三、小组讨论分析
       请同学思考:
       1.活动目标与素材有哪些地方是对应的?
       2.为了实现活动目标,素材中哪些内容需要着重使用?重难点的活动目标是什么?
       3.为了实现活动目标,如何利用素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除了该素材,还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四、动态要素补充
请同学们依次设计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五、完整方案形成
          中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沉和浮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要求:
          1.在呈现完整方案时,要说明如何利用素材实现活动目标的,整个活动过程的基本框架。
          2.记录别组同学方案设计中的亮点及别组同学对本组活动方案提出的建议。
          3.修改活动方案。
六、实施方案
          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一)实施方案小组
           1.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对照设计方案,在不吻合处作上记号,在讨论反思环节进行思考。
           2.做好反思发言准备,特别要说明在方案设计好后,为实施方案做了哪些准备?准备过程中的小组合作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其他小组
           1. 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对照设计方案,在不吻合处作上记号,在讨论反思环节进行思考。
           2.参考方案实施要点,对活动中精彩及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以便讨论环节能够清楚地表达小组观点。
七、讨论反思
         思考: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
         1.教具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恰当?
          2.教师教态是否自然?讲解熟练?有激情?
          3.能否自然地引出活动主题?能否巧妙地激发幼儿兴趣?
           4.各环节的设计能为实现目标而服务?能做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总结能否紧扣活动目标,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总结时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师幼共同总结?
           6.活动目标是否实现?师幼互动是否融洽?是否善于引导幼儿思考?
八、归纳提升
          1.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中描述最为清晰的地方及最易表达不清的地方
          2.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方案实施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地方及表现不足的地方

幼儿园自然科学现象教育活动设计PPT课件

  • 编号:13737
  • 大小:1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7-31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