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

日期:2021-08-27

这是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第1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2.理解课文,积累溉、汲、居、及、国、道、于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课件ppt

  课时1

  一、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

  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二、新知探究

  1.泛读课文,理解文意。(自学十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溉汲:浇灌。溉,洗涤。汲,从下往上打水。

  居:居住

  及:到

  国:国都。

  道:议论

  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宋君:宋国国君。21cnjy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于:在

  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之:国人道之(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有闻而传之者(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闻之于宋君,问之于丁氏(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④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2.翻译课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3.课文探究(质疑)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

  明确: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4)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5)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三、课堂检测

  ①及其家穿井( )

  ②不若无闻也( )

  ③问之于丁氏( )

  ④有闻而传之者( )

  (2)翻译: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四、本课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五、布置作业:优化设计P88页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第2篇

课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知识点

1. 积累文言文知识,练习文言文翻译。

2. 背诵默写。

能力点

1. 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育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重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多么令人留连忘返的境界呀!这是谁创作的佳句?出自哪篇文章?

  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PPT展示《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 知人论世

  1、请为大家介绍你所知道的柳宗元。

  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柳宗元(结合课后注释)

  2、教师补充

  因参与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受到保守派打击,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谪居生活。

  柳宗元到这里后心情抑郁,常常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写了多篇游记,其中的八篇成为前后连贯、脉络相通的一组散文,世称为“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师过渡: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文章幸”很多著名文学家在他们人生仕途低潮时期,往往正是一生创造的高峰时期。《始得西山宴游记》正是《永州八记》中的名篇。

  4、展示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练习文言文翻译。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三、初读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和句读)两名学生轮读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标出错误的字音和句读。

  正音:(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僇人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不与培塿为类 颢气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与万化冥合

  二读:(熟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句读停顿

  解题:题目交代了几方面内容?“记”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明确:题目交代了游记事件和游记地点,另外“始得”和“宴游”两处让我们体会到游玩的惊喜与宴游的快乐之情。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读:(再一次朗读,能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试着找一找作者宴游的惊喜之处和欢快之处。

  读完后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找到登山带来的惊喜之情的语句和游玩的欢畅的语句,不统一答案。

  四、疏通文意,归纳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文,并标画出疑难,小组讨论

  2、(质疑解疑)综合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

  3、补充没有提及到的重要诗词和虚词

  第一段重要实词

  僇人 是 恒 惴栗 施施 慢慢 日 徒 穷 披 更相 趣 觉 凡是 而 以

  句式(判断所属的句式并翻译):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第二段重要实词

  因 始 异 缘 斫 穷 箕踞 衽席 岈然 若垤 攒蹙 遁隐 萦青缭白 际 一 培塿 悠悠 洋洋 涯 穷 引觞满酌 颓然 就 万化 冥合 向 于是 为 之

  翻译下列句子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4、归纳整理重要文言知识(见导学案)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 )

  (2)梦亦同趣( )

  2、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 )

  (2)穷回溪( )

  (3)卧而梦( )

  (4)始指异之( )

  (5)穷山之高而止( )

  (6)箕踞而遨( )

  (7)萦青绕白( )

  (8)故为之文以志( )

  (9)自远而至( )

  3、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 )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4)颓然就醉( )

  (5)游于是乎始( )

  4、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 )

  穷山之高而止( )

  而不知其所穷( )

  (2)梦 卧而梦( )

  梦亦同趣( )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始指异之( )

  游于是乎始( )

  (4)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卧而梦( )

  觉而起,起而归(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穷山之高而止(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而莫得其涯( )

  而不知其所穷( )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5)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始指异之( )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不知日之人(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故为之文以志( )

  (6)为 自余为僇人( )

  不与培塿为类( )

  故为之文以志( )

  5、文言句式——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5)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倒装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第二课时

  一、导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二、复习导入

  翻译句子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三、研习文本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概括文意,理清层次

  学生概括:

  第一段:概述被贬后游西山前寄情山水的情况

  第二段: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

  偶识西山,登山经过,描述西山,宴饮之乐,人与自然的融合,写此文的目的和时间。

  2、游西山时,作者看到了西山哪些“怪特”之处?研习写景顺序。

  学生齐读描写西山片段,小组讨论。

  明确:远望——俯瞰——环望;山势高俊峭拔,地势多变,山水萦绕,气象阔大,浑然一体。

  四、探讨文本

  (一)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问题设计:为什么游西山后,作者慨叹“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想寄予怎样的情感?

  友情提示:1、从作者游西山前后的变化,尤其是前后感受的不同理解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和人格特色理解

  自由朗读1、2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感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浑身畅快,完全陶醉于山水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享受。

  柳宗元遭贬后,心情痛苦,寄情于山水,只有西山之游能给作者带来心灵的启迪与慰藉,能让作者感到超脱旷达,忘却了烦忧,获得精神慰藉;西山卓尔不群怪特之美与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借西山以喻自己高洁的人格,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二)探讨欣赏文章的两大写作特色(讨论问题,共同欣赏学习)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标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而第一段写的却是过去游览的情形,好像与宴游西山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

  明确:

  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

  先写未得西山,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为下文再写始得西山,发现其“怪特”,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铺垫、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中会更加突出西山的与众不同。

  一方面突出西山山势的“怪特” “特立”,是以前所从未见过的;另一方面突出了游览西山获得的独特感受,是以前所从未获得的。这样写就更加突出了宴游西山特点。

  这种写法就是陪衬,或反衬、侧面烘托。

  这样的结构安排,前人曾评论说:“篇中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

  尽管第1段没有从正面入题,但和后面游览西山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这第一段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结构方面的匠心所在。

  2、问:真正的西山与柳宗元笔下的西山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明确:

  古人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

  此时与其说是在写山水,还不如说是在写作者自己。

  眼中景,心中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借景色奇特却不为人知的西山,抒发了对西山的喜爱,寄寓怀才不遇的情感。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借鉴这种写法,写一篇短文。

  要求:1、 400字左右

  2、以“山”或“水”为题材,把自己的悲喜哀乐借你笔下的景物特点表现出来。

  六、布置作业

  结合《自主学习丛书》自主归纳积累本文重要文言知识到积累本上。

  后记:

  这一篇文言文是本册第三篇,文言文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劝学》《师说》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巩固,注重逐字落实,关注句中重要实词虚词,学会归纳整理重要文言知识;同时,从文学角度,不能忽视本文的人文性特色,通过研习探讨领会作者寄情于山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情怀。因此,本文突出两个重点,一个是文言上的重点,一个是文学上的重点,分别安排一课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设计亮点:

  本节课设计上打破了以往一段文言一段文学的教学方式,显得枯燥而不完整。先从文言的角度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积累,再从“文”的角度探讨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使文言文教学结构完整而独立。另一个亮点,注重学生的朗读,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初读感知时,共读三遍,使学生由陌生到熟知,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研习探讨文本时,有范读,有齐读,有自由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第3篇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2.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3.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教学准备

  文本准备:《苏东坡传》、《弟子规》。课件准备:PPT。

  资料准备:借助网络、小写作。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解题入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吕不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释义

  (1)分角色朗读:叙述、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

  (2)朗读者说说三句的意思: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再朗读。

  (二)抓起因,明晓文脉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他们家为什幺挖井?溉汲、居。

  (三)小结:丁家打了一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三、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一)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

  真相:

  闻而传之者:

  宋君:

  2.教师总结: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二)依文解言:哪些关键词能体现他们的责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重点词:告、闻而道、对、国、使。

  (三)学生提出其他疑难,师生合作解答。

  四、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1.激发引导:有人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世界了。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说说你听的传闻,最后证实是谣言。

  学生能说出一两个即可!

  3.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绝对正确!智者不会轻信传言,更不会传播谣言。但是,天下智者何其少!如果寄希望于智者,那是无济于事的。辟谣的重要法宝,是让事实说话!

  五、巩固训练,布置作业。

  (一)课堂训练

  一词多义: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

  古今异义:国人道之。

  常见易错:宋君令人问诸丁氏。

  (二)布置作业:以“谣言”为写作内容,学写一篇寓言,或写一篇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

  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

  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谣言止于智者

  七、教学反思:

  在起始年级重视习惯的培养,包括使用字典、课前经典诵读等。整节课设计力求新颖、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在整体感知环节切入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整体了解;注重寓言的教育功能,教人向善,引导正确价值观。抓住小组合作,用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课堂互动!

  遗憾很多,有两条格外值得记取:过于重视文意和与现代生活的链接,依靠文意梳理,文言词汇未得到有效落实。写的.环节,没能充分完成,延伸拓展部分应当删去,留下时间开展写作训练。

穿井得一人导入环节第4篇

【教学目标】

1.阅读本篇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审慎对待外界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2.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获得更多启发的同时培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能多角度分析概括寓意。

2.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发挥想象,借助“国人道之”感受“传谣”的荒谬。

【教学难点】

1.多角度思考获得不同启发。

2.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所学。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读、讲、练结合

3.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结合

4.竞赛游戏

【教学创新】

1.借助“三顾课文”朗读教学,设计梯级式教学,循序渐进中巩固提高。

2.发挥想象,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一字千金”故事引入课题。课题字面意思是什么?结合以往学习寓言和文言文的经验说说学习本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明确:“挖井得到一个人”;读准字音、句读,读懂故事,明白寓意。

教学活动一

一顾课文——读准音句,疏通文意

一、读准音句:

(课标依据: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代表朗读,同学纠错。

2.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明确:读准字音、句读。

二、疏通文意:

(课标依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1.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明确:此环节旨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学生借助书下注解或工具书梳理词意、文意,完成导学案1。

(1)自主探究

(2)班内交流

明确:如果学生预习效果好,此环节可简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拨和方法指导。

教学活动二

二顾课文——理清思路,分析寓意

一、理清思路:

(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1.默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完成导学案2。

2.班内交流。

明确: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点拨,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表达,如情节,表达方式,重要词语等。

二、分析寓意:

(课标依据: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不同角度复述故事。(此环节根据学生实际增删。)

2.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寓意。(如丁氏、国人、宋君等。)

明确:丁氏角度-说话要说清楚,不要造成误会;国人角度-不信谣,不传谣;宋君角度-听到信息要通过求证来辨别真伪。

教学活动三

三顾课文——想象拓展,学以致用

一、想象拓展:

(课标依据: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漏掉“国人道之”一句)

3.学生再读课文。

4.发挥想象,“国人道之”背后的情境会是怎样的呢?

明确: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重音、停练,结合人物情感;国人是如何“道之”的?传谣者会有怎样的身份?又是在什么情境下传谣的?老师可做示范。

二、学以致用:

(课标依据: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穿井得人”这样的现象吗?如果你是被谣言伤害的当事

人,你会怎么做?

明确:例如李咏“移民”传闻;重庆女司机“变道”撞公交车传闻;彭宇案;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剧情;男女生异性交往;教室丢失东西;背后说坏话……

结束语: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和一个高尚睿智的人谈话。《吕氏春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愿意去整本阅读吗?吕不韦还有一个故事叫“奇货可居”,是咋回事?“一字千金”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孪生弟弟叫“一诺千金”,那又是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用“三顾课文”方法学习了《穿井得一人》,你们能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同类型的文章吗?课本小语文,书海大语文。愿你们在广泛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习本课你可以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想象力,学习多角度思考,你准备好挑战了吗?)

班级:姓名:

【基础检测】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尝试口头翻译全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提升训练】

2.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填写表格

丁氏()谣——国人()谣——宋君()谣

3.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寓意。(丁氏、国人、宋君……)

4.联系实际说一说,这则寓言故事所讽刺的现象在我们今天还存在吗?你如何处理这样的事?

【课外拓展】

4.故事新编:(任选一题,作文)

(1)改变文中的一个情节,看看寓意是否不变?

(2)自己或小组合作编写一则寓言故事。

(3)设想如果“丁氏”来到了我们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5.用“三顾课文”法阅读“寓言故事三则”,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尝试命题并解答。

寓言故事三则

(1)引婴投江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人从江边经过,看见有人正拉着个孩子想要把他扔到江里。小孩大声哭泣。经过江上的人问他把孩子投进江中的原因。他说:“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即使父亲擅长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了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决不能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

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三是:做事不能只凭主观臆断。

四是: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会酿成大错。

(2)循表夜涉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译文】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河里做标记,澭河的水面突然涨起,楚国人不知道这件事,沿着原来做的标记在夜间涉水,结果淹死的人有一千多人,士兵发出的尖叫声如同房屋倒塌的响声。以前他们在澭河做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如今,水位已经改变了,河水暴涨了很多,楚国人仍然按照原来设置的标记渡水,这正是他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啊!

【寓意】

1.时间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2.讽刺了那些依循守旧,墨守成规,遇到某些情况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成不变的人。

(3)疑邻盗斧选自《列子·说符》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译文】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

对人不要随便怀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寓意】疑。如果疑心太重,好人也会被看成坏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