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飞天凌空导语

日期:2021-10-24

这是飞天凌空导语,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飞天凌空导语

飞天凌空导语第1篇

【导学目标】

1.掌握“翘首“”悄然”“屏息敛声”“眼花缭乱”“震耳欲聋”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在大声朗读中体会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3. 感受中国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自学导航 智者加速(红笔记录)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写作背景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她跳水的这一过程,被记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写成了这则特写

【文体知识】

1. 特写本来是拍电影的一种手法,特写镜头专门拍摄人或物的一部分,并进行特别放大。现在我们借用“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中的新闻,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有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如果说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话,那么新闻特写则是用形象的事实说话。它常常抓住事物有特征的一面进行描述,比消息更细腻、更生动、更形象。由于新闻特写的画面感特别强,因此常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消息是报纸上写的报道某一事件的都用消息文体。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特写是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其他相关文体知识可见书P9 什么是新闻特写)

【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凌( ) 翘 ( )首 潇洒( ) 悄( )然

屏( )息敛( )声 眼花缭( )乱

2.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应该积累?用记号笔划出。

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这篇新闻特写报道的主要事实是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温馨提示:

认真阅读资料,用记号笔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1.注意字音字形(把易错字写在田字格中)

学法指导:

从新闻要素把握课文内容: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三【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阅读课文,揣摩语言效果。(可在书中圈点勾画并进行分析)

1.文章开头写她站在10米高台的姿态,为什么还要写“白云”、“飞鸟”?

2.在这篇新闻特写中,作者扣住了吕伟跳水时的一个片段进行描写,请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品味语言的妙处。

四【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特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动词选用准确,描绘逼真;修辞运用恰当,富有文采;侧面烘托手法地运用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学法指导:

品味语言妙处时,可围绕动词、修辞、侧面描写等角度来谈。

五【分层作业 巩固提高】

一二级:选择学校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写一则新闻特写(不少于300字)

三级:选择学校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写一则新闻。(不少于100字)

飞天凌空导语第2篇

一、学情分析

  1.十三四岁的学生刚从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的漫长的暑假回到学校,即使有人关注新闻,也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视觉画面较强的媒体获取,报刊、时事杂志已淡出当今中学生的生活,即使有人关注,他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期待也与选入教材的新闻编者和教者目的和期待相差甚远。

  2.夯实基础,这个环节对初二的学生很有必要:字词的音、形、义;人物特写的文体知识.

  3.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字、词、句、篇、章的分析、理解、运用,都需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来实现。

  4.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育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学有所获,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下一次学习的主观期待。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及短语,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

  2.掌握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人物特写的常用写法。(教学重点)3.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及难点)4.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法,讲述文体知识,讲解文本切入,讲读重点语段,讲演文本*,因此,可以说,不管哪种教学法,大多伴之以讲授法。

  [拟用于文体知识、学生经过讨论和点拨之后,仍无法理透的文本内容。]2.谈论法(即问答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此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

  3.课堂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疑难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累积多人的智慧,生成答案,实现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

  4.练习法:学练结合,力争学以致用。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检测)、课中(当堂达标)和课后(教学反馈)练习,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拟用于基础知识检测、句子的赏析及简单的(人物)特写练习。]5.读书指导法: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切换到书本中,对当今一线教师来说,可谓迫在眉睫的。学生掌握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

  [拟用于拓展延伸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四、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1982年11月24,印度新德里游泳馆,八千多名现场观众及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齐将目光聚焦在十米高台跳水比赛中,期待运动员们在这场优雅与力量结合的竞赛里崭露头角。中国女运动员吕伟不负众望,用她优美的身姿、扎实的功底、完美的技巧博得全场喝彩,问鼎亚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飞天”凌空》,走进曾经为国增光的亚运冠军吕伟。

  2.整体感知(1)预习检测。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中国跳水女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以9.5分的高分获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

  (3)联系人物传记相关知识,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映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3.问题探究

  (1)吕伟完美的一跳,如此短暂的1.7秒,作者如何实现让读者体会到比电视画面更有视觉冲击的效果?

  思路解析:此问即带领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技巧。本文的写作技巧:

  ①用第三人称叙事,作者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还原新闻事实。

  ②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③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段,文字清新优美,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答案示例:

  ①作者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冷静地以第三人称方式叙事,看似不带主观感*彩,自由灵活地还原新闻事实。

  ②“5136”这个跳水动作,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也是作者落笔的焦点。作者将这个瞬间完成的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和入水”等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③行文中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如开篇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的沉着冷静、起跳时“衬着蓝天白云”等)画面感非常强,让读者有较强的视觉感。

  ④“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动作疾如流星”、“笔直地像轻盈的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等句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品析:“她”是跳水冠军吕伟,作者对她非常熟悉,但是用“她”而不用“吕伟”作主语,这样更客观,作者对此新闻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其次,用“她”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另外,“沉静自若,风度优雅”是对“她”进行神态和肖像描写,中国运动员平日刻苦训练,奋力拼搏,赛场上胸有成竹的形象得以精当地刻画。

  ②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品析:下句写八千名观众“屏息敛声”,这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反映,而作

  为中国记者,在中国运动员参赛时,他们是紧张的,他们将视线从运动员身上游离开去,不是聚焦,而是扫视:白云漂浮、飞鸟掠过。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了“她”的沉静;以中国观众的紧张反衬了“她”的从容。

  ③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品析:“轻”“高”“轻轻”三个形容词;“舒”“举”“蹬”“飞”四个动词将运动员的起跳逐一描写,犹如慢镜头回放。而且,行文中,首次出现了运动员的姓名,看来,中国记者终于以观众的身份在欣赏运动员的“表演”。观众的反映,是运动员精彩表现的折射。

  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品析:“她”的身体是修长美妙的,作者将它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是“她”腾空时优美的动作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飞天“凌空,这个神来之笔,容易开启读者联想的闸门,并把他们引进美的意境。

  ⑤她已经又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品析:“笔直地像轻盈的箭”运用比喻、“哧”运用拟声词、“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则是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她”入水时优美、利落的身躯。如此完美的表现,作者再次更改了对“她”的称谓------“仙女”。好似气泡也不只是对“她”被动的接纳,而是张开臂膀主动地拥抱。作者对“她”由衷的赞美之情蕴含在了字里行间。

  ⑥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品析:借印度观众之发声,侧面烘托中国运动员水平之高。“了不起”,这个短句放在前面,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倒装句,除了是作者的客观描述以外,更是作者借观众之口,传达出作为中国人抑制不住的自豪之情

  4.教师小结

  这篇人物传记记述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以9.5分的高分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文章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让读者如同欣赏速写画,如同观看立体电影。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亚运冠军的风采。

  5.课时作业

  1.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暂时抑制呼吸,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而寂静无声。()②(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③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④大方,不吝啬。()

  ⑤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解题思路:此题属基础知识积累,但词语理解也需要分析。如②④可采用近反义词法;①、⑤是形容词。

  参考答案:屏息潇洒如梦初醒慷慨轻盈2.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A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描写)

  B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

  C“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抒情)D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叙述)

  解题思路:辨清表达方式的种类及辨析各类表达方式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B(比喻是修辞手法,不属于表达方式。)

  3.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并从中选出三个及以上短语连缀成一个不低于100字的片段。

  ①从容不迫()②风度优雅()③震耳欲聋()④凌空翔舞()⑤潇洒自如()⑥特别慷慨()

  解题思路:1、短语类型判断重在抓住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对照如下: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则是并列短语;是修饰关系,则是偏正短语;是支配关系,

  则是动宾短语;是补充关系,则是后补短语;是陈述关系,则是主谓短语。2、选择短语写片段则需先确立短语的描述对象.

  参考答案:①并列短语②主谓短语③后补短语④偏正短语⑤并列短语⑥偏正短语

  片段参考答案:他挑起一边的眉毛,将烟含在了唇上,瞟眼一看,她依然从容不迫地侧身站在一旁,没有动静,也不打招呼,他眸光沉沉地落在她身上,盯着她一身长裙衬得她风度优雅,他很快收回视线,两条长腿快速移动着,倒有一种别样的潇洒自如。

飞天凌空导语第3篇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学法指导一:

  【动词的作用】

  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

  学法指导二:

  【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ǎ)掠过(lüè)翘首(qiáo)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慷慨(kǎi)哧地(chī)悄然(qiǎo)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背景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交流点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二三四自然段,品味动词的精妙。

  【交流点拨】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学法指导三: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等。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步骤四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

  【附:板书设计】

  “飞天”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对比

  烘托

  侧面描写

飞天凌空导语第4篇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包括五大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

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1生动而集中的在线新闻长面或新闻人物。2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3强调对读者的感染力。

新闻特写既要再现新闻事实,又要生动形象。语言既不能浓妆艳抹,也不能过于直白,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1抓画面,用生动的形象说话;2写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段;3要有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两篇消息,可以将此新闻特写与消息进行比较。共同点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内容。区别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简单的将文体知识教给学生之后,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本文与前面所学的消息有何不同。学生会迅速发现在这篇课文中,除了标题“飞天”凌空,还多了一个副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可以给学生进行明确副标题是主标题的补辅助和补充。

学生读完全文之后,让学生概括全文八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整理全文层次,从准备跳水,跳水的过程,观众的反应和赞叹及现场气氛三方面来进行梳理。这个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难度不大。但是让学生自己整理可以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