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

日期:2021-10-03

这是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

 日积月累中,有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在出塞途中所作的,描写广袤的塞上风光的绝句。诗的大意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简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美幻绝伦的塞上风光画。

  新教材中,学生了解的王维的诗作很多,有《相思》、《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鹿柴》、《山居秋暝》、《竹里馆》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王维是居“李杜”之后,为学生接触较多的唐代诗人。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他多才 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新教材的日积月累中,选取了不少的古诗词让学生来诵读,这不失为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好的渠道。但是,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许就失去了编者的本意。应该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了解掌握与其相关的文学知识,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理解诗作。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可以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这句诗意作为背景,让学生对其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样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文章。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记忆也得到升华。

  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把这句诗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样是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检验。

  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积累古诗文的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深,记忆更牢。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您不妨一试!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背景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三、课文赏析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五、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

  3、把这首诗改写一篇散文。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第3篇

学生了解的王维的诗作很多,有《相思》、《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鹿柴》、《山居秋暝》、《竹里馆》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王维是居“李杜”之后,为学生接触较多t的唐代诗人。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他多才 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我选取了不少的古诗词让学生来诵读,这不失为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好的渠道。但是,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许就失去了编者的本意。应该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了解掌握与其相关的文学知识,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理解诗作。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可以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这句诗意作为背景,让学生对其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样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文章。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记忆也得到升华。

  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把这句诗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样是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检验。

  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积累古诗文的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简短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味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艺术,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感情。

  围绕这两个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初尝诗中意

  放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讲讲诗歌的大意。

  二、品读诗中画

  有感情地朗读颔联、颈联;

  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中的塞外风光图,并说说诗句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

  三、再悟诗中味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批注的形式赏析你最喜欢的诗句。

  环节设计好之后,思考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学生的活动,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几次试上,和各位老师的探讨,将学生的活动设计为;

  初尝诗中意

  自己思考,有疑惑同桌交流;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完善;齐读

  品读诗中画

  自己思考;小组交流,确定展示(朗读、描述和感情)方式和人员;上台展示,评价、交流;再读这四句诗。

  再悟诗中味

  自己批注;展示(朗读和赏析)、评价

  在整个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在“展评学习法”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我总是习惯性地想要串联起课堂,当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时,我会自然地问“有补充吗?”“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我感觉这样就是把展、评的机会交给了学生,事实山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抑制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后来的试上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少说话”,可能又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意识,使我在上课过程中都不敢说话,过分地压着自己,学生说什么,我都不“评价”,效果当然和预期的有很大差距。教师话太多和太少,这是两个极端,都不是我们“展评学习法”所提倡的。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呢?

  在毛校的提醒下,我知道了,学生展评环节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倾听”,通过倾听,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缺漏,如果学生通过“互评”,并没有把这一问题弄清楚、讲准确,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这个环节的小结时,用最精炼的语言对其进行指导、点拨。

  领悟到这点以后,在正式的上课中,很多我本来想讲解给学生的“侧面烘托”、“比喻”等艺术手法,我也没有急于指导,而是在互评时,由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至于学生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两句朗诵有所偏差,我在小结时也稍作了指导。我想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再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他们对诗句中流露的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朗读的把握也就更加准确、深入。

  另外,教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以前,课上得不好,我们总会埋怨,学生不配合,像一潭死水,惊不起半点涟漪。可这次试上下来,我觉得有很多时候,确实是教师的激情不到位,或者,一开始,教师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既压抑了自己的,又压制了学生的热情。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除了调整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就是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洒脱地发挥,尽最大可能点燃学生的激情。

  其实,对于“展评学习法”中的教师的作用,在以前开推进会时,孙校也都反复提及过。但是,无论是自己听来的,还是在别的老师上课过程中看来的,都不如自己亲自实践,在反复磨课中改进,来得印象深刻。那么,由此推之,学生也是一样的,听老师讲、听同学讲,都不如自己参与,自己思考、自己讨论,学得更深、掌握得更牢。

  当然,在整堂课上下来,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块的提升没有来得及。虽然把重难点放在中间两联中,但由于最后没有给学生展示自己赏析的时间,所以整堂课的高度和学生的赏析能力没能得到展示,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所以,教师课前的环节设计还要考虑得更加充分、周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