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

日期:2021-08-29

这是苏武传教案四课时,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安排三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多媒体显示课题《苏武传》,教师解说《苏武传》与《左传》中“传”)二、整体感知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10段由10个学生来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是否正确,如果有误在读完一段后及时纠正)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注释很详细)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一)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二)词类活用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句子来佐证。(三)古今异义且陛下春秋高(年纪)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欲因此时降武 (“因”,趁机;“此”,这) 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苏武以气节而光照千秋。两千多年来,他砥砺着无数仁人蹈死不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不屈之信念、不朽之爱国精神大旗高高标举,猎猎作响于历史的时空。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体会苏武的铮铮铁骨、拳拳爱国心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手法来体现他的这种精神气节。请大家合作探究,细心研习课文。二、分组讨论,研读文本。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探讨一个问题。第一大组:用短语形式给每个自然段拟小标题,在此基础上理出文章思路。第二大组:比较卫律、李陵劝降的章节,并体会文章对比艺术手法的作用。第三大组:思量细节描写的作用并想想苏武先欲自杀后设法存活是否矛盾。明确:第一大组:小标题 ①武至匈奴,单于受赠 ②缑王谋反,张胜知之 ③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④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⑤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⑥北海牧羊,贫贱不移 ⑦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⑧李陵再劝,忠诚如一 ⑨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⑩艰险尽尝,发白归汉文章思路:本文是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经、事迹为纬,可分为三部分,依次为出使匈奴、被困北地、发白归汉,生动刻画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第二大组: 卫律劝降,语言直露,惊心动魄。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以卖国求荣的卫律、意志不坚的张胜、懦弱痛苦的李陵来对比苏武。他们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时,采用了威胁手段: 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第三大组:写史一般要力求冷静、客观地反映事实。班固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则是饱含深情地以细节描写含蓄表达了对苏武高尚人格的敬佩仰慕之情。如在匈奴把苏武囚禁大窖,并且断绝食物供给时,苏武“卧嚙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顽强求生。“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又如在苏武回国时,是“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无限沧桑!这些最具感染力的细节,充分表现出苏武过人的意志、韧劲和忠诚。至于苏武先欲自杀后设法存活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情形下的反抗方式。前以自刎表示为国雪耻和决不投降的决心,后以存活来捍卫国家尊严。三、全班学生质疑解惑(这组学生提出问题,那组学生回答,交相“出招”“接招”)学生的质疑颇有价值的是--1、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苏武为何接受单于弟弟的馈赠,为其矫正弓弩?商议后明确:白居易说“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巳罚喊拙右姿怠胺瞧湟澹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不合义的要求,君子决不轻生;非死不可时,君子决不惜死。苏武接受单于弟弟的馈赠,这是“君子不轻其生”,是活下去的需要,而这时的坚强存活恰恰便是一种斗争方式。这与廉者,与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同?br>2、李陵劝降时所说“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是实情,苏武为何不接受?商议后明确:汉武帝晚年的确残忍,班固继承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语带批判,义正词严。但苏武秉持至高无上的君臣之义,坚定地对李陵说:“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恨。”这正是封建士子的道德原则,是苏武尽忠于大汉帝国,至死不渝的表现。3、苏武的忠君是否带有愚的成分?商议后明确:苏武的忠君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身为汉使出使匈奴,在遇到意外事件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屈节辱命,不能使人格、国格受辱,而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利益,愿意赴汤蹈火。如果他变节投降,那么他个人虽安享富贵,但国家与人民无疑会蒙受屈辱。当然武帝的恩情也不能抵消其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苏武一味强调武帝对他们父子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之肝脑涂地也不免带有愚的成分。4、苏武出使匈奴前曾许诺其妻“生当复归来,死当长相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为何还在匈奴娶妻生子?商议后明确:也许这是人性的弱点,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娶了与自己对立民族的妇女为妻,确实有违当初诺言。不过所生孩子名曰“通国”恐怕别有寄托吧。同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又怎能苛责两千多年前的苏武?第三课时一、引入名家评价,供学生参考(多媒体显示)1、孔子云:“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又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汉班固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唐温庭筠3、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清何 焯4、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 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歌词二、学生品评(先思考并形诸文字后举手发言)1、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醉花阴咏苏武》2、一颗忠诚之心,照耀了千秋史册;一片报国之情,留下了万世美名。铮铮铁骨诠释了刚毅,匈奴为之战栗;悠悠心灵写尽了顽强,天地为之动容。千年苏武,不朽忠魂!3、尽管有人说他不是民族英雄,但我认为他是!他抛却小我的一己私利,而顾全国家的尊严,境界高卓,人格高尚。他先国后家的义举令我肃然起敬,他“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历史功绩永不磨灭。4、曹植在他的《白马篇》中说“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我心中苏武就是这样一个伟岸的大丈夫。三、教师总结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无疑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评价,而不能超越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苏武作为汉朝的和平友好的使者出使匈奴,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譬如东周时赵相赵盾指使赵穿刺杀晋灵公,太史董狐秉笔直书。后齐相崔杼指使部下杀齐庄公,太史伯秉笔直书,其弟仲、叔、季亦然。伯、仲、叔先后被杀,季依然不改,崔杼只好作罢。董狐、伯、仲、叔、季、苏武,这气节一脉相承,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同时,今天当很多人像李陵一样感叹“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而难得糊涂时,两千多年前的他--大汉苏武依然坚定信念,践行信念。他是如此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活着,用心用力,纯粹而极致。他的坚守使生命有了沉甸甸的重量。他本可以对自己不那么残忍,但他用坚守一笔一笔地镌刻生命。他告诉我们生命原来需要一种精气神,至大至刚!生命原来可以如此纯粹!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第2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

  2.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研读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生动入微的细节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卫律劝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等重点段落,对比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2.从文中归纳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选择?

  【教学设想】

  1.为避免课堂流于枯燥的字词讲解,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译注等准备工作;

  2.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应让学生多读,以培养文言文语感;

  3.在欣赏课文时,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将重点由“言”转移至“文”上,吸引学生兴趣。

  【辅助手段】

  PPT,板书

  【课时安排】

  4课时

  公开课为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标题:苏武传)故事讲到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牵连入匈奴国中叛乱事件,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弭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以失败告终。(板书:苏武-张胜,苏武-卫律)匈奴明白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改变了劝降策略。

  二、 研读:

  “乃幽武至大窖中,绝不饮食。”想以摧毁折磨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可是苏武“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至于“匈奴以为神”。于是匈奴变更为残酷的方式,“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把他单身流放到气候苦寒的无人之地,这已经够残酷了,何况又被判处了终身流放。但“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好不容易过了三年温饱日子,偏偏王短命而亡,卫律又使人盗牛羊,苏武又陷入了困境中。人不怕平地摔交,怕的是从高处摔落。此时正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而苏武的故友,叛将李陵就在此时出场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李陵受命而来,显然是来说降的,可是他的技巧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这一句道尽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的心事。如果苏武是此类人,一定会为之动摇,也正中了单于让他“羝乳乃得归”的心理战术。

  李陵知道苏武久处异域无人之地,对于来自家中的消息当然是很喜欢听的,所以他下面的话正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这几句话大有深意,他诉说苏武兄长与弟弟被汉武帝逼死的经过,其实是在说明汉武帝对苏家的薄情。这句应与后文“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结合来看,言下之意为何呢?汉武帝年高昏聩,又对不起你苏家,这样的.皇帝实在不值得你效忠,意在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而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妹妹子女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诉他,又是为何呢?为了断绝苏武对妻儿家室的挂念之情,使他了无牵绊,屈心受降。李陵又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何苦为了这个忠义的虚名耽误了大半辈子时光呢?“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接着他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进一步劝降苏武,我李陵刚投降时,顾虑比你还多,我不想投降的心情绝不亚于你苏武,可如今我也这样过来了,投降也并非难事。“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些话确实是李陵的心里话,说得是推心置腹,通情委婉,可惜,苏武不是李陵。

  我们看苏武是如何回答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的回答并没有提到亲人生死离散的问题,只是强调了自己愿意肝脑涂地,杀身自效,心甘情愿,因为汉武帝对我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君臣之间犹如父子关系,子为父死,天经地义,所以请李陵你不要再多言了。

  当李陵再想多言时,“子卿,壹听陵言。”他刚一张口,苏武立刻制止道:“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请注意这里苏武对李陵以“王”相称,有何用意?划清两人界限,揭去朋友间饮酒谈心的幌子,让李陵无法再多言。

  以上两处苏武的回答话语虽少,但都表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意志坚定。以至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连李陵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都被苏武坚定不移的气节唤醒了。

  思考:在本部分,李陵的话语委婉动听,而苏武则显得沉默少言,此处苏武与李陵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两者的对比。(板书:苏武-李陵)面对生死和民族大义,他们是如何选择呢?他们本质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请学生分角色饰读,然后讨论。

  参考:李陵的话语中处处是从个人、家庭考虑打算,他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苏武则相反,他“先国家而后私己”。两人胸怀,有如天渊之别。

  拓展:有人认为,苏武的这种忠诚的出发点也是一家一己,只是他知恩图报,不计仇怨,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愚忠”,你认为呢?课上讨论,自由发表见解。

  三、 作业:

  作为降将,李陵与卫律劝降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苏武对二人的措辞态度又有何不同?这又体现了苏武什么样的品质特征?请学生课后思考。

  《苏武传》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名师一号》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这项课前准备作业我已经实验了一个学年,效果较为不错,只是有时候学生会抱怨作业量过大,我应当在日后加以改进,对于篇幅较长的古文,应当酌量酌情。例如《苏武传》,我完全可以布置几个重点段落的翻译作业而非全文。

  这节课我还进行了一项创新,就是在串讲课文的时候,我不再是让学生读一句原文,讲解一句,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联系句与段,其间贯穿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很可惜的是,我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思考讨论的部分被极大程度地压缩了,而且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对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也未能突出。于是课堂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能够展开讨论,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很不利。虽然这次创新失败了,但是我想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中,我可以适度地运用这一形式,挑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最重要的是,我得先弄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更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让自己一个劲儿地重复学生本已明白的问题,而应相信学生,让他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自己所应担任的角色应当是疏通他们阻塞的思想,连贯他们断续的语言,点拨他们不解的疑惑,提供他们未知的问题,领涉他们未及的领域,概括他们思索的结论。这样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另外,在学生饰演角色朗诵对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大弊端:学生读得太少,文言文语感未能培养起来。我经常为了赶课而省略掉了他们课堂上朗读课文的环节,其实这样学的效果事倍功半。我的导师告诉我,教师讲上20分钟课,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上15分钟,教师再提点性地讲上5分钟。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熟悉,都还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那么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些什么。所以,以后要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说,这样,自己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活跃。

  优点还是有的,备课非常细致,教材把握准确,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只是我还需要改变自己的一种观念: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但是教师准备了一桶水,就千万不要试图将一桶水都灌进学生肚子里去。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第3篇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

2、分析课文通过对比烘托以及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特色。

3、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2、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通过对比烘托以及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相关背景,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一、导入

展示歌曲《苏武牧羊》的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问题: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苏武为什么会被匈奴扣留十九年?这十九年他是怎样度过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预习检查:正音

当dàng 旄máo节 厚赂 lù 昆hūn邪yé王 厩jiù 窥kuī观 置币遗wèi

单于 浞zhuó野侯 没mò胡中 阏yān氏zhī 徙xī 使牧羝dī 更gēng嫁

四、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并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清课文脉络。

明确: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3-8):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9-10):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2、分析第一部分,让学生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1)苏武何许人也?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2)当时匈奴与汉关系怎样?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3)苏武为什么要出使匈奴?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4)苏武被匈奴扣留的原因是什么?

①张胜糊涂帮助缑王谋反被发现。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于)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②匈奴只是因为“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3、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关键一点是要突出人物的性格。那么读完这篇传记,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苏武传教案四课时第4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班固《汉书》,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

2、分析文中的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提高翻译能力。

3、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导入新课:

阅读《全优课堂》62页《<汉书>的价值》,完成下面《汉书》与《史记》对比的练习:

提示:

《汉书》 《史记》

体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 230年左右 3000多年

体例 纪、表、志、传 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两书合称为:史汉

三、推进新课:

1、简介背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2、作者介绍: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四、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

2、疏通1-6段的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3、翻译课文1-6段:

五、作业: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

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