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日期:2021-12-10

这是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第1部分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

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概念,初步感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求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方法,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2.学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3.学习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之间关系的理解.

[课前导学]

1、课前复习

(1)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5)100

x-<

x+>4(5)68

2、课前预习:完成下列各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1)某校今年冬季烧煤取暖的时间为4个月。如果每个月比计划多烧5吨,那么用煤总量将超过100吨。如果每个月比计划少烧5吨,那么用煤总量将不足68吨。则该校每月计划烧煤多少吨?

分析:若设该校每月计划烧煤x吨,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显然,未知数x同时满足所列的两个不等式,为此,我们需要把两个不等式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你能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给出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吗?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你能尝试找出符合上面所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未知数的值吗?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你能给出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吗?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课堂研讨]

1.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总结出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吗?什么叫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又是什么呢?完成下面的填空,相信你会有新的启发!

a.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 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两个步骤:

(1)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 ;

(2)利用 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出这个不等式组的 。

2、范例学习: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1132

x x x ì->-???í?

思考:不等式21x x ->-和不等式132x <的解集同不等式组21132x x x ì->-???í?

解集之间有什么联系?

3、巩固练习:

a.(1)不等式组?

??-≥>12x 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组???-<-<12x x 的解集是 。 (3)不等式组???><14x x 的解集是 。(4)不等式组???-<>4

5x x 的解集是 。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第2部分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非正数小于等于0(≤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a/c=b/c.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即:a>b <===> a-b>0 a=b <===> a-b=0 a<===> a-b<0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负数,那么a

即:a>b <===> a-b>0

a=b <===> a-b=0

a<===> a-b<0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第3部分

一、 学习内容分析: 执教者 钱嘉颖 时间 2010 年 6 月 12 日 1、 选自 初一年级(下) 数学 学科 第八 章(第一单元) 第一 节 (课)(1课时45分钟) 2、 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教材以引言中的一个实际例子,“一班和二班进行篮球比赛,总共打了22场。每胜一场得2分,每负一场得1分,已知比赛结束一班累计得了40分,思考:一班胜了多少场,负了多少场”来开展这次课程。以本例来首先回忆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内容,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用两个未知数来表示方程,借此进入二元一次方程的介绍。之后,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特点来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方法,本次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代入解答法(也称消元法)的详细解答过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及解答,让学习者更好的吸收及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法。另外,在本单元结束介绍了作为课外知识的“二元一次方程古代表示方法”。 3、学习内容分析表: 知识点 重点 难点 编号 内容 1 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及特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特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立的条件(未知数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2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消元法 代入消元法的具体解法 消元法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间的联系 3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运用 以实际例题列出方程并解答 未知数的假设以及运用已知条件列出正确方程。 二、 学习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云南省某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2岁。初一年级是学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年转化和个性逐渐成型的重要转折点,初一年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初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生活而有手足无措的情况。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强烈,有了自己的兴趣,独立性增强,感情趋于丰富复杂化,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识记能力最强的时期。此时,进行的教育可以更加重视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引导教学,致使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三、 课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 识 点 目标层次 教学目标描述 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 知道、接受 通过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相通之处传授给学习者,使其知道并了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 应用、判断、系统阐述 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进行介绍及解释代入消元法,再配合一定程度的加深练习,使学习者能够应用该法并且理解其原理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例中的运用 综合、评价、系统阐述 经过讲解和练习,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式方法以及运用消元法来解题,并且能够判断一个实例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式依据 四、 教学策略: 1、教学顺序 (1)复习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引入开篇实例。 (2)以一元一次方程解释实例引导对于二元的思考。 (3)以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建立方程,进而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特点并巩固。 (4)以本例引发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法的运用,并进行随堂练习以及随堂解答。 (6)在确定学生掌握消元法后进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例运用讲解以及随堂练习。 (7)复习、回忆、巩固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介绍课外延伸内容。 2、教学活动程序 (1)引起注意 以“上课”号令以及播放PPT唤起学习者的注意。 (2)告诉学习者目标 以PPT的播放以及言语刺激,明确告诉学习者本次课的内容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次学习的目标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法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实例运用。 (3)刺激对先前知识的回忆 回忆之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定义、解法、实际运用),以实例进行先前内容的回忆并且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观念来与新学的二元一次方程产生共鸣。 (4)呈现刺激材料 在讲解过程中伴随着PPT的播放,并在关键需要注意的部分进行板书强调,在语调上有所突出。 (5)提供学习指导 以教材内容为指导,以及教师的提示语和示范性行为等进行引导。 (6)诱导行为 在重点部分题型注意,进行随堂练习,分为详细解答和对答案两种方式。在详细解答时要求同学与老师一同进行,必要时提问同学,让学习者参与进来,更好的理解信息并掌握学习内容。 (7)提供反馈 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从而使学习者能肯定自己的理解与行为正确与否,以便及时更正。 (8)评定行为 以随堂测验的方式进行随堂评定,并且在课后布置习题让同学们课后完成,再由教师进行评定。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设置教学活动(见附录),强化刺激,为学习者加深印象,并且促使其发散思维,将学习的知识广泛运用。 3、教学组织形式 本次教学中选择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组织形式 (1)讲解的形式 以教师的说明和解释为主,向学生传输新信息,是本次教学主要形式,因本次教学内容的特征,这种形式能够全面详细的解释本次教学内容,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提问的形式 这一形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刺激课堂,引起学习者注意的作用,并且是对学习者某一知识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由教师找出学习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3)

师生共同解答的形式 采用这个形式能够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提起课堂气氛,产生共鸣,引起注意,使大部分学习者都参与进来,也是一个小型头脑风暴过程,在学习者之间互相影响,从而对知识得到正确理解。 4、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次课程选择运用了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的教学方法。 (1)语言的方法—讲授法,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数学这门学科的解释性强的特点以及这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不够然而接受能力很强的特点而选择的。 (2)直观的方法—演示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学中出现了利用新媒体的需要,并且,对于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在课程开展中利用PPT来进行演示可以更加有效的刺激学习者感官,并且配合适当的板书,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同时也由于我们已经具备了采用新媒体的条件。在课后,会以电子杂志的形式形成重点复习资料留给学习者课后复习。 (3)实践的方法—练习法,包括了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口头练习是这个年龄段学习者心理特征的需要,因为他们独立性还不够强,在进行口头练习的时候,比较能够跟上大多数人的思维,产生共鸣。书面练习是这个学科特征的需要,必须进行书面练习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随堂练习能及时反映出当场学习的状况。

北师大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第4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3)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操作,力图提示出方程与图象之间的关系,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提示出方程和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

教材分析

前面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和一次函数(形)的关系,是这两章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今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

方程和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操作------自主探索的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和思考,结合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探索出方程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也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形”----函数的图象(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

迪卡儿的故事------蜘蛛给予的启示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迪卡儿有一次生病卧床,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顺着丝左右爬行。迪卡儿看到蜘蛛的“表演”猛的机灵一动。他想,可以把蜘蛛看成一个点,它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

在蜘蛛爬行的启示下,迪卡儿创建了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下几何图形(形)和方程(数)建立联系。迪卡儿坐标系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而我们可以把图形化成方程来研究,也可以用图象来研究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数)与一次函数(形)的关系。

二. 尝试探疑

1、Y=x+1

你们把我叫一次函数,我也是二元一次方程啊!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生先是疑惑:方程就是方程,函数就是函数,它们能有什么联系呢?然后通过思考、交流,最后恍然大悟。初步感受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

2、函数y=x+1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否满足方程x-y=-1?

以方程x-y=-1的解为坐标的点在不在函数y=x+1 的图象上?方程x-y=-1与函数y=x+1有何关系?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计算。从函数y=x+1图象上找几个点看它们的坐标是否满足方程x-y=-1。结果都满足。然后学生就会自主和同伴交流,问一问同伴函数y=x+1图象上的点满足不满足方程x-y=-1。结果也都满足。这样他们就会搭成共识:函数y=x+1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x-y=-1。

然后学生会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另一个结论:以方程x-y=-1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然后开始思索函数y=x+1和方程x-y=-1到底有何关系呢?通过交流自动得出结论:以方程x-y=-1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相同。

3.在同一坐标系下,化出y=x+1与y=4x-2的图象,他们的交点坐标是什么?

方程组y=x+1的解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y=4x-2

学生根据画图象的方法画出两函数图象,画出交点坐标。用消元法解出方程组的解。学生会大吃一惊:两者出奇地相近或者干脆就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开始探究二者关系。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函数y=x+1和y=4x-2的交点坐标就是由两个函数表达式组成的方程组

y=x+1 的解。

Y=4x-2

教师作最后总结:因为函数和方程有以上关系,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图象法解决方程问题,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图象问题。

三. 方程与函数关系的应用

解方程组 x-2y=-2

2x-y=2

学生会很快的用消元法解出来。

老师发问: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果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并给予口头表扬。如果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你能不能用图象的方法求方程组的解呢?这时,学生就会去探索新的思路、方法。

一回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有了!方程组的解不就是两个方程变形得到的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吗?学生就会迅速动笔用这种方法把方程解出来。作完之后,互相交流。学生总结一下做题步骤:

1.把两个方程都化成函数表达式的形式。

2.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3.画出交点坐标,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

问题又出来了,有的同学的解是 x=2 有的同学的解是 x=2.1 y=2.1

y=1.9 有的同学的解是……虽然都和消元法得到的结果相近,但各不相同。

老师提问:你能说一下用图象法解方程组的.不足吗?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用这种方法求的解是近似值。不准确。学生提出疑问:既然不准确,那学习它有什么用呢?用消元法就足够了!

教师解释一下: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遇到特别复杂的方程,用消元法解不太容易,我们就可以用电脑绘制成函数图象,很容易找出交点坐标。教师可以用Z+Z智能教育平台演示一下。

[点评]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这体现了两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数学知识,探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起到化新为旧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让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新知识的技巧。

四. 引申

方程组 x+y=2

x+y=5 解的情况如何?你能从函数的角度解释一下吗?

学生用消元法开始解方程组,结果无解,怎么回事呢?学生会尝试运用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画出两个函数图象。答案有了!图象是平行的,没有交点。所以方程组无解了。哇!太神奇了!方程的问题可以用图象的方法解决了。

[点评]因为有了上面的用作图象法解方程组,在这里,学生就会自觉地从函数的角度探究方程的问题,初步具有了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五.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操作和思考,揭示了二元一次方程和函数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同时也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与“形”------函数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六. 作业

1. 用作图象法解方程组2x+y=4

2x-3y=12

2.如图,直线L、L相交于点 A,试求出A点坐标

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了三个尖锐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索,在探索中既体会到了探索的艰辛,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应用和引申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学生在紧张、愉快中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