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这是美术课点线面教案,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了解点线面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掌握简单的点线面组合。
运用点线面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点线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点线面的写生练习。
教学难点:
理解点线面在美术创作的重要作用,创作出富有节奏感的作品。
教学准备:
写生工具。
教学课件,相关知识资料。
作业要求:
用点线面为元素创作一幅富有节奏感的风景写生画。
用毛线、碎纸片、火柴、纽扣、筷子、铅笔、橡皮、尺子、大小树叶、小石子、黄豆、绿豆、绳、彩带等等生活、学习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一张片子,不管内容多么复杂或简单,它内在的构图要素还是点、线、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点(板书:点)
用尺画:如果画一串点,就是什么?线,虚线。(板书:线)
谁还会画别的样子的线?请几位同学画各种线(直线、曲线、浪线……)。
继续画:一条线连接起来就成了什么?(圆形)
三条线连接起来就是什么?(三角形)
你还会用线画别的形状吗?请同学画各种形。
这些形状都是一块一块的,我们称为:面(板书:面)
二、学习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点线面,我们来找找看——
① 、同学例举身边的点线面,老师可以不断提示:同学们的衣服,教室里的窗,黑板报……
② 、不仅在教室,我们的家里,也处处是点线面。不信,你来看——
(欣赏两幅家装照片,找找里面的点线面。)初步理解:点线面是相对的。
③ 、在广阔的大自然,点线面也是触目可及的——
(欣赏自然风景,找找里面的点线面。)进一步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
原来,点线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点线面。点线面是绘画、设计中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大师的绘画作品,请大家来找找作品里的点线面。
出示一组康丁斯基的代表作品,请同学来找找作品里的点线面。
总结:看,大师用看似简单的点线面,构成了这么缤纷多姿的画面!
从前面的照片以及大师的作品来看,点线面好象是三个亲密的好朋友。每幅图里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亲密无间却又性格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来一起分析一下它们的性格到底不同在哪里。
看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板书:活泼的(点)、洒脱的(线)、稳重的(面)。
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欣赏点线面组图。)
看,就是这么简单的点线面,却组成了这么富有韵律、富有动感的画面!
三、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点线面知识,参考窗外的风景,写生与添加、创作相结合,画一幅有趣的点线面画面。
四、学生作业,老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示:做好作业的同学,可以自由参观别人的作品,互相评论。
六、延伸:生活中找找身边的点线面,找到自己喜欢的画面,下节课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第 2 篇教学目标:
1、 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2、 发现点、线、面的独特美,能运用点、线、面的独特美组合成画。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中的广泛运用和重大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点、线、面的艺术美,表现点、线、面的独特美。
教、学具准备:
范画图片,点、线、面形的实物,点、线、面组合的布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分别由点、线、面所组成的内容相同的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这三幅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是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联系实际,找点、线、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点、线、面形状的物体呢?
生自由发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新授过程。
1、欣赏,感受点、线、面。
(1)、出示图片和书本范画,生欣赏。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2)、指名学生说说在看了这么多的画后,对点、线、面有了怎样的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自由发言,师记录下优美的形容词。
师问:你们来举手表决一下,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或两个词来。
2、想象,体悟点、线、面。
(1)师问:你有没有见过比较漂亮的由点、线、面图案的画、布、装饰物或风景呢?回忆回忆,给大家说说,看看谁能感动大家?谁的审美境界最高?
生自由发言,师点出画面的特殊性。
(2)生评比出比较好的`几种画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让学生根据所选择出的画面,用自己喜爱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生试画出草图,师巡视,作个别点拨,建议进行合理的加工。
(4)生自己上台说说自己的画面,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看和所描述的画面谁更具有情趣。
3、作画,表现点、线、面。
(1)师:你们对点、线、面了解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利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作画呢?你想怎么画?给大家说说好吗?
生同桌交流,师参与讨论。 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构想。
(2)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作画。 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比,展示点、线、面。
生自由上台,说说自己是怎么构想的。 生互评,评选“十佳”作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说说你对点、线、面有了怎么样的认识?
练习设计有我们周围的点、线、面形状的实物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
教学反思
在大自然里充满了由点、线、面组成的美妙图案,人们运用这些图案,装点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使他们充满了艺术魅力。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大量的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激发同学对装饰艺术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点线面》,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点线面,寻找魅力,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我先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欣赏一些作品找找点线面藏在哪里,然后到大自然中找找,到生活中找找,再到游戏中找找,接着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点线面,那些点线面的作品美在哪里……我让学生从具象的图画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接着让学生用点线面创作一幅画,学生作画时考虑到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图案来表现,作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本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了解点线面基本图案,并学习运用点线面团进行绘画与手工制作。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第 3 篇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
《点、线、面、体》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4章第1节第2个课题。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 解决问题:
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情感态度: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点动成线、线动作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
由于这个活动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教法分析
为了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流程:
活动1
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2
从动态的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活动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何体的组成,即“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本节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体又进一步抽象出体、面、线、点基本元素,最后又由这些元素得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即“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反思。
布置作业
巩固所学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本节课的脉络。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并会用他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锻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第三个活动没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归纳,在学生探究的时候,引导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想信学生,让他们多说,老师少包办,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最后我以这样一副对联结束这节课:
上联 加减乘除谋算千秋功业
下联 点线面体描绘四化蓝图
横批 你行我也行
谢谢各位。
美术课点线面教案第 4 篇[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点:
线:
面:
2、欣赏书中范画。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j。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2月24日—2月27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在美术的星空里,点、线、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让我们遨游其中,同它们共舞。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片,师生共同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有优雅飘逸的;有慷慨激昂的;有痛苦、沮丧的;有愤怒的;有快乐的……每一种形式的组合都有不同的含义,它们是画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用线、碎纸片或其他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课堂小结
板书:
点、线、面
作品展示
范画
札记: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搜集个重点、线、面状的材料,由于还没上课,孩子们的理解有偏差:他们认为“点”只能是圆的,而“线”就是毛线、棉线……针对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特意将我找到的不同形状的糖豆、珠子、铁丝、竹竿等等展示给他们看,请他们分析这是哪一种造型材料。这下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错出在哪儿。我布置他们继续回去搜集,第一课时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第二课时,大家带来了丰富的造型材料,作品的效果也自然是多姿多彩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