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科学领域认识正方体教案20篇

日期:2021-08-1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科学领域认识正方体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科学领域认识正方体教案20篇

第1篇、中班数学活动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2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中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3篇、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中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4篇、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

第5篇、中班主题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反思

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第6篇、中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中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第7篇、中班数学什么是正方形教案反思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复习三角形。
2、建立正方形的概念,学习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准备:
黑板上画一个一般的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活动与指导:
1、复习三角形。
2、教师边指正方形边引导幼儿数出正方形角的个数和边数,启发幼儿说出:它是一个四边形,它有四个角。
3、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正方形的特点: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一样长。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正方形。
4、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它的边一样长;正方形有4个角,它的角一样大,都是直角。
5、边讲述边在黑板上再画几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使幼儿知道:所有正方形除大小不同外,其它性质都相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中班幼儿的心理。

第8篇、中班数学有趣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谢你们,所以给你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的礼物是什么形体的?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9篇、中班数学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
“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
幼儿观看课件
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
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
“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本课我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对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去观察、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探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证、总结,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知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同时,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展现了常见的正方体,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10篇、中班数学公开课认识正方体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中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平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 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回教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11篇、中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12篇、中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2.能从现实生活环境中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正方形一个以及与大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一根;2.材料配套:操作册。3.PPT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快",复习对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举得快"。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托盘里放了三角形和圆形图片,比如:老师说圆形,小朋友就要把圆形举起来;老师要是说三角形,那小朋友就要把三角形举起来,我们来比比看谁举得最快。
  (二)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并感知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种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形状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与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请幼儿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让幼儿直观感知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
  师:老师在每个桌子上准备了正方形卡片和小棒,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小棒来量一量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像小猫一样地到位置上测量,量好后请你回到椅子上坐好。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回答。
  3.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
  (三)游戏"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1.师: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另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的东西,有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2.出示正方形娃娃和PPT,让幼儿辨别。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找出图片中是正方形的物品。
  (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示范操作册内容,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等一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完成操作册,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
  2.提要求:
  (1)在操作的时候,不要大声讲话。
  (2)操作完后请把彩色笔放回托盘里,拿着你的操作册回到椅子上坐好。
  师:现在请你像小猫一样走到位置上操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册内容。
  4.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中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中班幼儿的心理。

第13篇、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14篇、中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游戏活动,正确感知正方体的六个面,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习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魔方(一个大正方体纸盒,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分别是1-6)。
学具:《幼儿用书》P15-1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刀、胶棒或浆糊、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的宝贝。 
 
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起幼儿兴趣:小老鼠自从和大老虎又和好之后,它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宝贝,两个好朋友可喜欢玩这个宝贝啦!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二、初步认识正方体。  
1、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将整个正方体全部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着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2、师进一步的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游戏:抛盒子。  
1、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2、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四、制作正方体。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正方体的展示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的?  
2、师幼共同观察展示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游戏:抛数字魔方。  
1、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抛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2、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进行跨步游戏、比大小游戏等。

第15篇、中班数学圆形和正方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认识图形)
1. 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 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 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 送饼干(图形配对)
1. 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 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 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 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 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 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 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 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 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1.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第16篇、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二、认识正方体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第17篇、中班数学公开课认识正方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生活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正方形。
2、体验探索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幼儿洗手用的毛巾每人一条。
2、正方形饼干若干、圆形饼干若干。
重点与难点:
1、认识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思路: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体,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纸、盒子、窗户、桌面等。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幼儿已经具备认识正方形的认知基础。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二期课改 ”的基本理念。综合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的发展尚未完全分化,软化学科界限,实施综合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这次活动是在二期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在生活活动中开展数学活动的一次尝试。
活动流程:感知讨论——操作练习——巩固应用——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1、生活活动常规介绍:怎样洗手。
2、重点讲述怎样擦手,出示小毛巾。
师语: 用小毛巾擦擦手心、擦擦手背。请小朋友看看毛巾是什么形状?(幼儿回答正方形)对折后是什么形状?
看看两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幼儿观察回答:一样长)
再对折后看看是什么形状?(小的正方形)
二、操作体验:
1、师语:今天请我们小朋友擦完手后,把小毛巾叠一叠,两次对折后,看看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成了小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观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语:a小朋友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盘子里的饼干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有两种,圆形和正方形)
b 今天我们吃点心有个要求,请小朋友拿正方形的饼干吃。
2、幼儿吃点心:
a观察指导。(个别指导)师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正方形的。
b 请小朋友数一数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摸一摸正方形的角,什么感觉。
c今天小朋友有没有都吃到正方形饼干呀?(集体)
有:师小结,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没有:区分正方形和圆形。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宝宝。
师语: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正方形。(幼儿找)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是正方形的。
小结:我们小朋好本领真大,找到了窗户…那么多的正方形。
2、请小朋友在家里、马路上找一找有没有正方形,明天来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中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第18篇、中班数学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19篇、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第20篇、中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相关文章

《小班英语颜色篇教案》:小班英语颜色篇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等内容,Left, left, right, right, up and dow;Left, left, right, right, turning around;Left, left, right, right, jump, jump, jum;Left, left, right, right, we are strong,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英语活动课,快来看看颜色篇教案吧。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大班数学区20篇教案》:大班数学区20篇教案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