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3-13

这是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1、喝过可乐吗?知道可乐的来历吗?

  2、今天我们带来了一组饮料,一种是苹果汁、一种是蜜糖水,来配一种饮料。

  出示配制表。并要求:不要太贪,配起来之后不要喝完,每个人品一点,再留下一点样品,作好记录。(板书:配 记 品)

  学生小组工具:苹果汁、蜜糖水、量杯、配制表、纸杯若干。

  饮料配制记录表

  类型 数量 品评

  第一款 苹果汁 ml

  蜜糖水 ml 味道最好的是第 款

  苹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二款 苹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三款 苹果汁 ml

  蜜糖水 ml

  请代表向大家推荐自己配的饮料

  师记录: 苹果汁 蜜糖水

  (1)20ml 20

  (2)30ml 20

  (3)20ml 10ml

  (4)30 30

  (5)30 30

  (6)30 30 ——看来30:30还是最受欢迎的

  (7)30 20

  选一个研究一下:

  用质量代表苹果汁,用水量代表蜜糖水

  按20、10的配法,总量是30。如果要配60的话,怎么配?

  (我认为总共是3份,质量占2份,水量占1份。现在是6份,一个占4份,一个占2份,实质还是2份1份)

  (两个30合为一个60)

  要配90的话,怎么配呢?

  假如要配少一点,配15的话,怎么配?

  假如要生产的话,怎么告诉厂家配制的方法?

  生1:告诉他,如果水是1,汁是2。

  生2:告诉他,汁是水的2倍。

  生3:告诉他,汁与水的比是2:1

  生4:告诉他,水占汁的'1/2

  生5:告诉他,汁的量比水的量多1倍。

  生6:水量是汁的百分之五十。(板书到生4边)

  生7:水量比汁的量少一倍

  生8:汁是总量的2/3。水是总量的1/3。

  师:汁的量是水量的2倍,你怎么看出来的?

  ……

  师:都在变,就是倍数关系没变

  再问:2/3、1/2是怎么来的?

  再问:汁量和水量的比是2:1,是什么意思?

  汁量是2份,水量就是1份。

  你能不能解释一下,具体怎么变?

  把10看作1份,20就是2份。………………

  60和40的配法是不是按刚刚的方法配的?为什么?

  变的过程中关系不能变。

  那么60和40按生3的写法就是几比几啊?

  3:2 怎么想的?

  把这些叫配方。

  2比1通常写成2:1,这个号和冒号不一样,叫比号。前面叫前项,后面叫后项。

  比可以用多种写法写,可以写成2/1。指着说各项。

  写3:2,再改写,再说各项。

  把自己配方写成几比几。再按这个配方去配。

  走出自己的位置,去品尝一下其它组的饮料,猜猜他们的苹果汁与蜜糖水的量的比是几比几?

  了解生活中的比

  出示(有图):

  (1)桌子与椅子的数量比是1:4

  (2)婴儿头长与身高的比是1:4

  (3)这种棉麻混纺布中棉与麻的重量比是1:4

  选一个比向同伴解释它的意思。

  (1)生用倍数关系、份数、分率去解释,师即时理出头绪,小结方法。

  (2)假如婴儿的头长是…………厘米,身高多少厘米?

  如果是4米呢?生疑,师指出不切合实际

  再请一个学生上台,看看是不是1:4

  又指出1:4不能随便用。

  出示划船图:

  看划船图你能写出哪些比?

  1:6 1只船,6个人

  1:1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1:1

  1:1 西湖与船的比是1:1

  1:2 划船的人与坐船的人的比1:2

  4:6 划船浆的支数与人数

  1:1 左右两边划船人的比

  1:4 让同学猜一猜 1 船与船浆的关系 船与坐船人的比

  所写学生揭示答案

  在生活中有哪些(比如衣食住行、家里、学校里……)地方有比?

  手与头 2:1

  衣与裤 1:1

  砌房时水与泥土 1:2

  爸爸与妈妈 1:1

  手与脚 1:1

  师引:黑板长与宽的比大概是多少?(2:1、3:2)

  倒底哪个对,量一量看。

  拉一学生,你们看我和这个同学体重的比是多少?

  (3:1、4:1、)

  哪个对呢?我是60千克,生是25千克,几比几?

  晚上睡觉时,床和我的比是1:1

  ……

  生活中的比是无所不在的。

  出示:我国有悠久的青铜器铸造史,先秦古籍《考工记》记载了各种器物铸造的器物——

  火药 ——配制黑色火药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它们重量的比是15:2:3。

  看看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

  板书:生活中的比

  有什么感受。

  (好几个学生提到比例,师问:你们头脑中的比例到底是什么意思?指出生活中的比例和数学中的比例不一样)

  还想了解些什么?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2008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为什么呢?你对我们举办的奥运会我哪些了解呢?你看了哪些比赛?结果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列举出表示比赛结果的比)]

  一、情境体验,引出比:

  1、创设情境:

  同学们见过“选美”比赛吗?今天我们也来一次“选美”比赛,不过,今天参加的对象有点特别(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5*4、7*2、3*2),请大家选出最美的一位来。(学生选择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选择第三个长方形。]

  其实这个实验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费希纳早在100多年前就做过了,他设计了不同的长方形,请他的朋友来参观并投票选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和我们今天的评选结果一样。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自由发表意见)那就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观察。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跟我们的数学知识有关系?是不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关系?]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亲身参与一项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选美”活动,简要介绍这项实验的最初来历,将学生的情绪调控到认知的最佳状态:懵懂而新奇、疑惑而未果。随即以艺术的一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使学生产生“这是否跟我们的数学有关联?”的自觉数学意识.]

  2、研究长与宽的关系,引出比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课件出示:将三个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

  (学生根据图,找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并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列出有关的式子5÷4=5/4、7÷2=7/2、3÷2=3/2)

  正是由于长方形长与宽的这种关系使得长方形变得美观,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长方形的物体的长宽都存在着这种关系,(课件出示:邮票,扑克牌,还有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国旗法明确规定: “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宽的比是三比二……” )

  “长与宽的比是三比二”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

  可见长与宽的关系不仅可以用我们刚才的除法表示,还可以用几比几来表示。你可以用比来表示出其它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吗?(学生尝试用比表示其它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国旗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以国旗法的规定引出比,不同的说法,刚才的倍,现在的比,让学生体会到同类量比的意义,旧为新铺路搭桥,新知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了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不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我们的国旗一次次在比赛场上升起,那时的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的鲜艳亮丽。奥运会中有一个比赛项目叫马拉松赛,你对这个比赛项目有哪些了解?(出示:马拉松运动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举行了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的长跑比赛,定名为马拉松赛。到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赛程正式定为42公里195米。)出示情境图(PPT):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这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学生用比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比2、45比3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生活中不同类量的比的意义]

  二、 建立模型:

  1、比的意义:

  在解决以上问题时,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两个数相除,我们又用什么来表示呢?

  揭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比的意义,使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比号:

  你知道比的符号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史料: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比号。)

  写出板书中的比:5:4、7:2、3:2 40:2、 45:3

  [设计意图:以介绍史料的形式认识比号,进一步加深理解比的意义]

  3、比中各部分的名称:

  (1)比中的各部分叫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2)结合板书,认识各比的各部分并求出各比的比值。

  三、 运用感悟,深化理解:

  现在同学们对比是不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是和比密切相关的,请你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以下的练习。

  1、认真观察,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1)、配甘蔗汁

  (2)、影子的问题

  出示:小明身高1.5米,影子长0.3米。请你判断这幅图是照相机一次拍摄出来的,还是经过处理的?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比?(生自由交流并说明含义)

  3、身体中的比:

  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经验丰富的侦察员量了量脚印的长,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猜测是不是脚印与身高有关系?]

  学生活动:量量算算。教师在活动前提示学生将发现的关系用刚学到的比的知识来表示。

  其实,身体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比

  课件出示:

  1、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3、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4、人的心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5、成年人腿长与头长的比约是4:1

  6、成年男子的肩宽与头长的比约是2:1

  7、一个人血液与体重的比大约是1:13

  [设计意图:背景资料和故事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的有关知识,但更多地带给学生探究的欲望、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同时也带给学生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清新的熏陶。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4、与体育比赛中的比比较。

  我们今天学习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只是借用比的形式,是记分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表示的是谁多谁少,是一种相差关系。

  四、总结与延伸: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比,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比,下课后,请同学们用你充满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细致的心灵去感受更多的比,用你聪明的头脑去探究更多的比,用你所认识的比去创造更多更美的事物吧。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学习目标

  1、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比较方法,比。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补充例1

  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结

  4.练习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例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

  (三)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四)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五)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3比2记作:3∶2

  2比3记作:2∶3

  100比2记作:100∶2

  2.∶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书:

  3.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4.练习:求比值

  教师说明:求比值不写单位名称.

  (六)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

  1.教师提问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

  (3)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2.比的分数形式

  (1)教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除以2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

  (2)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三)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材简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设计了“图形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等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有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的知识基础。高年级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有目的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初步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初步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2008年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将举行的盛会是—(学生回答)这是件令我们感到多么自豪的事情啊!

  出示实例1:淘气被“2008年北京奥组委”邀请担任现场小记者,需要上交照片,你看:(PPT先出示照片A,接着再出示照片B、C、D、E):照片B、C、D、E是组委会的有关负责人根据需要将淘气的照片有的放大了有的缩小了,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一)理解“比”的意义。

  1、观察探究(PPT)。

  (1)提出问题。

  你认为哪几张与原来那张比较像?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生:……)

  这些照片的像与不像与照片的什么有关呢?(生:……)

  (2)小组探究。

  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照片放在方格纸上再做研究。(PPT出示下图)(略)。

  (3)汇报交流。

  估计学生有以下发现:

  ①照片D的长和宽分别是照片A的2倍。

  ②照片B的长和宽分别是照片A的1/2。

  ③照片B和C的高度一样,照片C的长是照片B的3倍。

  ④照片E和F的高度一样,照片E的长是照片F的4倍。

  ⑤6÷4=1.5 12÷8=1.5 3÷2=1.5 (或 4÷6=2/3 8÷12=2/3 2÷3=2/3)此时出示下表(PPT)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A、B、D三张照片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3 ,所以它们比较像。

  明确:(师)看来图形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这样放大或缩小后的图与原来的图形才会相像。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比”(板书课题:比)

  3、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1)“比”的概念。

  什么叫做“比”呢?学生打开课本第50页,齐读最上面一行:比的意义。(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理解“比”的意义。

  长和宽相除,又叫做长和宽的比;宽和长相除,又叫做宽和长的比。

  6和4相除,叫做6和4的比,记作6 :4;18和12相除,叫做18和12的比,记作18 :12;读作:18比12……。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1、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1)学生再学课本。

  (2)汇报交流。(PPT)

  生1:我还能知道比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生2:我还知道……

  生3:“:”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整数来表示。)(根据板书让学生说说具体每个比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生活中的比。

  师:凭你的经验和平时的观察,你认为“从我们学校到中山市政府大楼,你认为是跑步快还是骑自行车快?”(生:……)

  师:说的都有道理,在奥运会中,有一个比赛项目—马拉松赛,你知道马拉松运动吗?(PPT:马拉松运动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赛程由第一届的40公里200米,到第四届奥运会才正式定为42公里195米。)

  1、实例2。

  (1)出示情境图(PPT):

  1)提出问题:

  要比谁快,比什么呢?(生:比速度)要比速度,也就是要求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请你算一算,比一比。

  2)汇报交流,老师板书:40 :2=40÷2=20(千米)

  45 :3=45÷3=15(千米)

  师: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

  2、实例3。

  师:你喜欢吃苹果吗?欧阳老师特别爱吃苹果。昨晚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三个卖苹果的摊位,据我观察,质量上没什么差别。

  (1)出示情境图(PPT)(略)。

  师:你认为老师该去哪个摊位买呢?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比单价也就是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大小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反馈交流:(PPT)

  A:15 :3=15÷3=5(元) B: 9 :2= 9÷2=4.5(元)

  C:12 :3=12÷3=4(元)

  (四)介绍比的另一种写法(分数形式)。(示范书写比“ ” 书写的顺序)

  (五)师生探究——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指着板书)请观察,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互相交流。

  (3)集体反馈(PPT)。

  归纳: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 =a :b(b≠0)

  注意:比的后项不能为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