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寡人之于国也》听课感

日期:2022-05-30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听课感,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交流。听曹老师的这节课,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借鉴、反思、提高的过程。这节课对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做了很可贵的尝试,应该说基本上凸显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具体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协调

  勿庸置疑,文言文是“文”,理应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去解读,文言文的教学理应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颇有些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变成了古汉语语法分析课,好端端的经典佳作硬是被这些手艺精湛的屠夫肢解成了一块块的肉头儿,学生感兴趣才怪?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正视古今语言的差异,如何帮助学生穿过语言的森林进入到云端的殿堂,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的老师可能出于传统意义上的对学生负责的心理,或者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怀疑,担心如果不给学生讲细些,学生可能读不懂课文;担心如果不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一一落实,考试怎么办?结果往往是你的好心学生并不领情,课堂毫无活力可言。其实,课下注解那么详细,大部分学生借助这些是能够基本跨过文字关的。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借助相关“工具”读书的习惯,我想这是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重点词句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对内容的分析来解决,曹老师的这节课在这一点上的处理是比较合理也比较到位的,比如对“谨”“申”“检”“发”等词语的强调。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工具性”主要还是体现在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方法并成为其自觉的习惯。一般来说,解读文本应从理清文本思路、宏观梳理入手,曹老师引领学生提取文中关键的几个短语“民不加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是纲举目张的设计,很巧妙地让学生获得了对全文的宏观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既解剖了文本的麻雀,又让学生亲自演练了读书的方法;同时,又领略了孟子说理的艺术性,加深了对孟子的仁政主张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孟子的人格魅力,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关于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等于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对教师相关教学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教师具体深入地研读文本,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自主、探究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过程。所以教师备课的密度或曰含金量其实是加大了。现在有一个词很热,叫“煮课”,很形象地概括了教师课前活动的特点。把文本琢磨透,选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满堂皆活。曹老师选择文中三个关键短语作为切入点,以此步步推进,是个很好的设想。当然,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往往是不尽相同的,这里面没有固定一律的标准,只要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并把握其精华,只要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就是最佳的选择。

  既是探究,总要有所收获(亦即生成)。课堂生成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的设问、引导、点拨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很让人为之眼睛一亮。比如,该章最后孟子列举当时的虐政并批评惠王的罪岁,教师的启发使学生能想象出孟子说话时的语气及表情,进而对孟子的刚正与浩然之气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如对孟子仁政思想作评价,教师的启发使学生能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今天的视角做较为合理的评析。这样的生成多了,课堂也就有了张力与活力。

  3.关于课堂诵读

  曹老师的这节课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重视诵读。曾经有人批评过,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课堂上居然没有读书声。我一直主张,让语文课回荡着琅琅书声,是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基本途径。尤其是诗歌、散文的教学,就更离不开这“琅琅书声”。个读、齐读、分角色读、背诵,诵读方式多样,这是很值得大家借鉴的。当然,如何让诵读更合理、更精到,还里面还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

  肯定如上几点并不是说这节课就已经完美无缺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着打造精品课堂的愿望,我想提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教师的阅读视野与文本素质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教师独立解读文本的素质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要突破两点:一是深度,一是宽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教师自身若不具备高于学生若干倍的自主、探究能力,恐怕是不敢也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因为,一旦学生思维的闸门洞开,课堂将呈现很大的开放性,此时教师如果在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没有充足的准备,那么往往就会捉襟见肘,就只能用左一个“很好”右一个“不错”等鼓励性的词语来润滑课堂。鼓励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绝不是逢人伸拇指;你好我好大家好,毕竟是吹牛式的广告。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探究”不可能都是正确的,所以需要教师明确的时候,教师还须“终极裁度”。前提是,教师是否做好了“裁度”的积淀?

  回到曹老师的这节课,我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肯定是查阅了很多资料的,像梁启超评《论语》和《孟子》的话,我早就给忘了,今天听课时才恢复了记忆;再有对孝悌问题的分析,能联想到《论语》中有子的话来分析,就使课堂的辐射面加大了。有一个问题是有待商榷的:就是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为什么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有学生回答说是委婉含蓄,因为毕竟是在和“老板”说话,所以说话要讲方式方法。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这里面有两点得弄清,一是孟子与梁惠王不是君臣关系,孟子只是个“访问学者”;到齐国后也只是“客卿”(即顾问);二是孟子做比喻的目的主要还在于摧毁梁惠王的自得心理,以为下面的谈话打基础。我想可能是公开课的原因,教师也紧张;如果是平时的常态课,这个问题教师是能发现并予以强调的。 课堂教学操作的两个具体问题 ①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的进行不能没有提问。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观察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还可以调节课堂上的信息反馈,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

  当然,此“提问”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问”,是从教师本位的角度所作的阐述。如果从学生主体论的角度、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的角度反观“提问”,我想,课堂提问应该分解为两个层次,即“‘提’问”与“提‘问’”。

  “‘提’问”即上面所言之“提问”,其主体是教师;“提‘问’”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对所学课程有所疑惑与思考,把这些问题摆出来,以对知识有更加清楚透彻的理解,或者对相关问题做延伸性的探求。善于“‘提’问”是教师为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而必备的职业素质,而能否“提‘问’”,“提‘问’”的质量如何则是检测一个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尺。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就应该看这堂课是否体现了从教师的“‘提’问”到学生的“提‘问’”这样一条清晰的轨迹。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节课只有“‘提’问”而没有“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们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的经验,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是教育教学这一系统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寡人之于国也》,学生是能够提出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的,那样的话,课堂就有了个很大的亮点。

  ②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重点谈谈穿插式讨论,这种讨论是教学操作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所谓穿插式讨论,指在课堂教学中,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法穿插运用,作为其他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里面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讨论什么,什么时候讨论。

  这节课有一个讨论的环节:一是教师请同学分析这篇课文的主旨时并没有让学生看书后回答,而是先讨论了两分钟。这个讨论属穿插式讨论,却“穿插”得很不是时候。你还没让学生回答,你怎么知道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或是有难度?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课上穿插讨论的时机应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存在理解上的片面、偏差或疑惑时,教师才相机行事,通过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中获得真知。这篇课文对学生而言,语言及主旨的理解都不是什么难事儿,此处安排讨论只能理解为作秀,是做给听课人看的“讨论秀”。

  罗里罗嗦讲了这么多,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语文教学值得研究与实践的问题是在太多了,只要我们高举着理想主义的大旗,脚踏实地地行走在现实的土地上,就一定能让我们种下的种子发芽、破土而出、茁壮生长,最终结出我们期待中的果实!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