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师说》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2-06-12

这是《师说》第2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3、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解题

  三、初读文本

  (1)学生读课文,教师正音

  朗诵点拨: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重点字词句: 四、研读课文 (一)最后一段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文中有没有信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能行古道

  (二)第1、3段

  1、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2、为什么要向老师学习?【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第二段

  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1、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2、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四)思维拓展

  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 (写作背景)

  五、小结:

  六、作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呢?请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书: 师说

  韩愈

  古道------------必有师 举例论证

  今众-----------耻学于师 对比论证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