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18

这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一种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提供了方法、也是后继学习等边三角形、菱形、正方形、圆等内容的重要 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是通过轴对称进行的,借助于轴对称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获得了添加辅助线证明性质的方法。性质的证明是将欲证明相等的两个角(或线段)置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之中,这是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的基本策略之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

  3.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猜想、论证,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在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验证.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工具】

  长方形的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师: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课件展示图片)(图1)

  生:这四幅图片中都存在着等腰三角形。

  师:前面我们已经对等腰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 A

  相等的两边叫 ,

  另一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 ,

  腰和底的夹角叫 . B C

  (图2)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和复习,为进一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2:.如图(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图(3)

  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折叠剪纸,学生动手操作,剪出三角形,然后小组交流.

  生:等腰三角形.

  师: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B=AC

  ∠B=∠C

  BD=CD

  ∠ADB=∠ADC

  AD=AD

  ∠BAD=∠CAD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轴对称性折叠等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做准备.

  师: 根据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你还能发现它的其它性质吗?

  师生活动设计:学生经过观察,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学生如果对性质概括的不全面,教师作适当的引导,教师板书学生猜想.

  命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折叠的过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关系,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品质.

  2.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师: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用所学知识验证上述命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老师启发学生,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反馈结果,引导学生说出证明思路,教师课件展示不同的证明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已知:如图(4),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图(4)

  证明:作底边中线AD,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

  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步实现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

  师:你还能用其他做辅助线的方法证明命题1吗?

  生1:可以作底边上的高AD,利用“HL”证明△ABD≌△ACD来证明∠B=∠C.

  生2:可以作顶角的平分线AD,利用“SAS” 证明△ABD≌△ACD来证明∠B=∠C.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证明命题1,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板书)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符号语言:∵在△ABC中,AB=AC.

  ∴∠B=∠C.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其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

  总 结: 在等腰三角形中, ① 顶角度数+2×底角度数=180°

  ② 0°<顶角度数<180° ③ 0°<底角度数<90°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解决等腰三角形有关角度计算问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以免漏解.

  四、畅所欲言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的机会,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是如何获得的?

  3.你的能力有什么提高?

  4.你和同学合作的愉快吗?

  5.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已知一梁架(OA),与架底(OB)的夹角为12°,为了分解OA的受力,现打算在上面焊接一些钢条,其方法是在OA上选一点C1,然后取一些与OC1等长的钢条进行焊接,你能知道一共要准备多少根这样的钢条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并完成。

  六、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的分层布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根据新课程标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必做题):课本习题13.3,第 4 , 6题 。

  2.(选做题):课本习题13.3,第9题 。

  七、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本节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要,有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导、性质的应用,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联想.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比较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