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第二课时教案

日期:2022-06-26

这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第二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解本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3、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苏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2、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内容

  一、回顾作者

  苏轼(1037~1101 ,谥号。北宋眉州眉山(即今 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 、弟弟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 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

  二、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词人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整体感知 词的内容(上阙、下阙) 上阙主要写的内容: 下阙主要写的内容:

  四、品读与探讨

  (一)重点字词

  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下面的几句话,你认为在词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形象?

  五、总结

  作者在本词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

  附:《定风波》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 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 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 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 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 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 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 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 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 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 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 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 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 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 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 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 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 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 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 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 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 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 “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 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 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 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 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提高爱国热情。

  一、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为南宋抗金名将。二十岁应募从 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力主北伐、反对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而死, 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二、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 偃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 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岳飞的素志。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背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说理解。

  1、运用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南北两面对抗读、齐读、默读等不同形式,根据手头资料, 同桌合作解决诗歌的大意,教师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检查疑难语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明确: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 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 的作者心情。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什么“朝天阙”不能改成“传捷报”? 明确: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 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2、小组合作归结上下阙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上:立功报国的愿望 下:还我河山的信念

  五、本词主旨 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 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六、情感基调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

  七、(附)赏析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 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 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 “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 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 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 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八、关于本词作者的争议

  近人余嘉锡先生《四库全书提要辩证岳武穆遗文》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 夏承焘先生进一步证成其说。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此词的作者及背景等问题都须 进一步探讨,这里不便详及。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