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

日期:2021-11-10

这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篇想象作文。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大胆想象。教材提示了展开想象的角度,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写什么”拓展思路;二是强调通过列提纲,引领思路,梳理素材,辅助成文。教材还提示了习作提纲和习作之间要紧密联系,即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习作时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第三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及修改的建议。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列提纲,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提纲的范例,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限制,建议灵活运用这个“支架”。特别是对中间部分,20年后的家乡,你觉得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交流。除了书上提到的环境、工作和生活,学生可能会交流到交通、信息技术等等。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书上的提纲。从开头、中间到结尾,让学生进行解读、理解,明白提纲所代表的就是习作的框架结构之后,再学着范例梳理自己的提纲。这样充分利用这个范例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有不一样的表达。

二、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受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影响,五年级小学生对家乡现实状况可能关注不够,对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二十年前家乡的有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和现在家乡快速发展、进步的有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以此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变化,对家乡的环境面貌生活状况有一些感性认识,为习作积累素材。

三、教学目标

(一)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二)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三)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教学重点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一)交流资料聊“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引出本次习作话题,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设计意图】“家乡”是有地域特征的一个词,通过展示搜集整理的资料,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特点,也感受到了二十年这个时间段“变化”的内涵,为接下来的畅想未来的“变化”找到了方向——想象要有所依托,想象要合理展开。

(二)阅读要求明“变化”

1.学生自主审题,勾画出本次习作中强调的地方。

2.设疑,启发学生提炼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审题,明确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了解本次习作要注意的两点:一是要注意“家乡”一词,想象的场景或事件要和“家乡”有关;二是要注意“二十年后”这个时间。

(三)大胆想象思“变化”

1.头脑风暴,大胆想象。

(1)思巨变

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你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家乡会有哪些变化?请将这些想象在纸上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来,看谁写得多,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2)念乡情

你最想看到家乡产生哪些变化?为什么希望它有变化,你希望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想象,从思巨变到念乡情,引导学生明白想象要体现家乡特点,按照自己美好的心愿去关注家乡事物,展开想象,为后面的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2.展示交流,归纳整理。

教师以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类梳理想象的内容,选取不同角度来展示变化,为学生分段叙述提供方法,如环境变化、工作变化、生活变化……再结合这些变化进行分支细想,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宽想象的空间,使想象内容更为具体化,为学生分段叙述提供方法,为编写提纲作铺垫。

3.自我梳理,确定选材。

要不要把所有的想象都写进文中呢?你该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这样选呢?把你确定选择的内容填充到下面表格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想象内容进行梳理,进行材料的取舍,确定写作素材。

4. 质疑互评,合理想象

同桌互评——你觉得他的未来设想会实现吗?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互评,完善想象,以让学生明白,想象作文要大胆而有新意,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一定要立足“二十年后”这个时间,要有一定的依据。质疑之后让学生以大胆合理为标准对材料进行再次确认。

(四)编写提纲串“变化”

1. 观察范例,指导编写。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例,交流提纲都包括哪些内容。然后共同归纳提纲的结构,包括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

(2)编写提纲要注意哪些方面?师生交流后,明确:

一是以什么顺序写,详写哪个变化,略写哪个变化,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要把想象的事情进行分类,每类要列举一个例子,做到只要看到提纲,就基本了解文章要写哪些内容;

三是提醒学生每一段都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各段合起来表达全文的中心。

2. 结合表格,练写提纲。

3. 互评互改,完善提纲。

小组成员根据以下问题来互评互改,完善提纲:

提纲结构是否完整?中间部分是否简洁明了?是否体现了分段叙述?

4. 展示提纲,示范引领。

(1)小组内推选写得好的提纲进行全班赏评,请写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提纲写作成功的原因。

(2)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评议并提出建议。

(3)提纲修改再升级。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练习写提纲,要重点指导。利用书中的“范例”,让学生进行观察、解读、理解,明白提纲所代表的就是习作的框架结构之后,再学着范例梳理自己的提纲,在互评互改中升级提纲逐步完善提纲。

(五)确定重点展变化

1. 怎样确定写作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2. 怎样把重点内容写具体?

(1)对比着写。

(2)追问着写。

(3)剪辑连接着写。

(4)点面结合着写。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教师先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写作重点,再指导学生把变化具象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习作,互评习作,并能按要求修改习作,乐于分享习作。

(一)根据提纲写“变化”

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习作情况,发现归纳问题。

(二)自评自改析“变化”

一是想象是否大胆合理;

二是是否突出了家乡这一主题;

三是有没有分段叙述,重点内容是否写具体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所以自评自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重要方法,设计三个评价维度帮助学生学会评,立足改。

(三)展示习作叹“变化”

根据自评自改的三个维度,提供典型习作,指导学生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提供典型习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作文,取长补短。

(四)互评互改扬“变化”

1. 小组互评

2. 提出建议

3. 全班评议

4. 修改誊写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修改习作,能在同伴互助中提高习作的评价和修改能力,也是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这是习作课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七、板书设计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图片比较了二十年前和现在的不同,引导学生从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出发来发现变化,接着,和孩子玩起了“物体变变变”的游戏,重点时发散孩子们的思维,激发它们无穷的想象力。在想象结束后,引导学生体会把脑海中的构思写下来就是习作提纲,并鼓励孩子动手写提纲。接着,我采用了“前后对比”“描绘想象”“感官体验”三个“精准知识”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和想象,在这样精确的指导下,孩子们的想象无穷无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面对学生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回答,我有些无从下手,不知从哪里评价才能让孩子们提高,很多评价语子啊课堂上想不起来。在以后备课中,还是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孩子。其次,不知道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气氛,举手的同学并不是很多,而且气氛有些尴尬,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尽量培养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幽默感,让他们敢讲敢说。最后,在心态上,如论面对什么情况,还是告诉自己不要慌乱,慢慢来,课堂面对的永远是学生,而不是后面的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到眼里装的是学生,心里也要装着学生。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第2篇

学习目标: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学习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4.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

二、回顾课文,领悟方法

1.、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我们再来品味一下,第二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

3.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思乡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的,不能空泛地抒情。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事情就要抓住事件中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具体。学以致用,我们在习作时也要尝试着运用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默读本次习作要求,师生共审题意。

本次习作有四点信息:(1)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2)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3)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想一想,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

引导学生独立想象写什么内容,从几方面来写,表达怎样的情感,题目是什么。

四、开启心路,指导写法

1.怎么写?

(1)写好本次作文要点是什么呢?

写好本次的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充分展开想像二十年后家乡的美丽景象。二是具体描述所想象的美丽景物的特点。三是要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2)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一方面来写,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总之是要大胆想象,不拘形式。

2.该怎样开始呢?

(1)“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如何打开思路呢?

“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想象说说二十年后“我”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同学和伙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的变化。

(2)如何设计自己的形象呢?

二十年后你什么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想未来的样子。如:“高高的个子,一脸的胡子”“烫着卷发,穿着时髦的套装,我是一位职业妇女”……。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博士,一位专家……

3.方法提示:

(1) “二十年后回故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想象呢?

可以以下三个方面来张开想象翅膀——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住房、道路、学校、公园、街道、小河等等)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同学、邻居、朋友、亲戚)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

(2)从哪里切入,才能想象具体呢?

①“二十年后回故乡”, “回”字是什么意思?“回故乡”说明此时你在哪儿?如:

“我一直在各地工作,特别忙,好多个月没回家了。我要回去看望家人。”

“从大学时我就到国外,现在是博士后,我要××(家乡名称)来开办电脑公司。”

“我已经是一个画家了,我这次回××(家乡名称)举行个人画展。”

②你多久没回了,为什么?你回去干什么?如:

“我一直在各地工作,特别忙,好多个月没回家了。我要回去看望家人。”

“从大学时我就到国外,现在是博士后,我要到南昌来开办电脑公司。”

“我已经是一个画家了,我这次回南昌举行个人画展。”初步扩思达到效果,文章的主题明确了。

③你在他乡那么久了,魂牵梦系的是故乡的什么呀?惦记的是什么?

可能是妈妈,爸爸,你的同学,你的母校××小学,可能是广场、大桥、小吃等等。

④想象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和同学和伙伴再相聚的情景。大家会怎么说,会做什么?

如:

回家的第二天,我就应邀参加了一个师生聚会。到达老师家时,我简直目瞪口呆了。他们或瘦得美丽,或胖得可爱,个个漂亮极了。

忽然,一个男人向我走来,我投去惊讶的目光,问:“你,是谁啊?”“忘记我啦,我就是小杰啊!”我几乎要晕过去了。“天啊,你是我们班最胖的男孩子啊,怎么眨眼就成了美男了啊?”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孩走过来说:“是啊,他现在还是模特呢!”我好奇起来,想,这人又是谁呢?她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是阿珊。”我的嘴张得大大的,似乎连鸡蛋都可以塞进去了。

接着,又一个美男出现在面前,说:“哈啊,我是小凯,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我现在在实验学校做English teacher。 ”我哭笑不得,因为他是我们班最调皮的男生。突然,我想起了老师,问:“老师呢?”“在那里。”啊,我没有看错吧,怎么老师一点没有变化?见我有疑问,老师笑着说:“这多亏了小雪,她研究了一种延缓衰老的补品,我吃了后,就这样了。”我听了才恍然大悟。同学们和老师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⑤老师:在动笔之前,你还应该具体地想一想作者想象的是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来具体描述的。

例子一:想象家乡的学校

吃过饭后想去看看母校了。我走出房门口叫了一声“飞毯快来!”,飞毯一会儿就来了,我对它说“到母校去”,飞毯迅速把我送到了母校,到了母校我不禁叫出声来。这是原来那个简陋、狼籍、灰蒙蒙的学校吗?现在已经成了花园了,四处是花草树木,教学楼座落在花草丛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谁会不认真呢?教室里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台电脑,老师通过电脑网络给同学们讲课、布置作业、改作业;同学通过电脑网络听课、写作业,交作业。而操场呢?你一定想不到他建在学校的地下,地下操场里面有太阳能灯,同学们在这里锻炼、娱乐、玩耍,既舒适又安全。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如何想象(想象要合理),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要求以及写作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教学重、难点

  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其实是学生的强项,真正的难点应该是把合理想象和把想象的事物或景物清楚准确的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采访家长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以及和现在情况的对比,并作记录。(目的何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变化两字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⑵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五年级第4篇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

  ⑵ 小说三要素的复习。

  ⑶ 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

  2、能力训练点:

  ⑴ 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

  ⑵ 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

  3、德育渗透点: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使学生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觉地为祖国的腾飞而读书。

  4、美育渗透点:透过作者在文中描绘的理想中的故乡的美好图景,教育学生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勤奋读书。

  【学法引导】

  学生要能很好地读懂本文的思想内容,需要对课文所写人、事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学习课文时,一方面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着写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应多诵读、多品味,以求有所领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⑵ 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

  2、难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3、疑点:作者对孔乙己和杨二嫂的态度相同吗?

  4、解决办法:课堂上的朗读与分析精彩片断为主要手段解决“重点”“难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领会,“疑点”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拓展完成。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

  2、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讨论分析:

  ⑴ 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⑵ 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⑶ 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态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⑴ 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⑵ 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⑴ 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⑵ 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⑶ 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⑷ 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⑸ 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⑴ “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⑵ 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

  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 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看瓜刺猹──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⑷ 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回故乡: 故乡冬景图:萧索、荒寂心情:悲凉

  到家与在故乡: 与少年闰土的友谊 农村破产

  杨二嫂的变化 农民生活痛苦

  中年闰土的变化。

  离故乡:对旧社会不满,寄希望于未来。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闺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⑴ 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 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⑴ 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士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一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②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③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⑵ 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⑴ 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⑵ 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杨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板书设计】

  闰土:{ 少年:健康、活泼、多知、热情

  中年:衰老、迟钝、麻木对比农村日益破产

  杨二嫂: 今:放肆、泼悍、自私对比农民日益贫困

  昔:安分守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