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

日期:2021-09-22

这是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第1篇

教学理念: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范文

  1、据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 ——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积累:

  学习课文之前,利用书籍、网络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指导学生登录园林旅游天地等网站,走进图书馆,了解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

  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充分预习,探究课后习题,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由于学生缺少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识,缺少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因而课前的积累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苏州园林,为学习好课文打下基础。

  )

  二、创设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发言)追问:请你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个你最熟悉的

  名胜古迹。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

  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你们可能都没看见过吧?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带来了。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插图 苏州拙政园。以导游的口吻,根据图画

  ,运用简洁的语言,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拙政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可以把学生引人新课的大门,激其情,引其思,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学习课文铺设基石

  。为此,学习课文之前,首先与学生一番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中国的名胜古迹,根据课文的插图,介绍拙政园,让插图活起

  来,发挥其辐射功能。比一比,哪位同学课前探究做得好。老师则针对学生的发言补充完善,评价鼓励,并巧妙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三、自主式阅读课文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儿方面人手?(板书: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应该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这样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做到以下几点:

  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划不理解的词句;(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②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

  (学课文的开始让学生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老师包办代替,让他们靠自己能力去探究,去发现;努力做到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自悟文

  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四、合作式解读课文

  1、师: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

  2、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依次标明序号,并简要小结: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和布局的美,体现出

  园艺家们独具匠心。请同学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何是写整体?哪几何是写局部?哪儿何是写细部的扩(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

  在班级发言交流。)老师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

  处的逻辑顺序。

  师:我们再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些局部和细部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说明对象。)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

  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3、以优美的古等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

  (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师: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在合作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始终是一个配角,任务就是组织串联,

  点拨深化,总结升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获得知识。)

  五、探究式拓展课文

  ①师:文章的结尾好不好?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继续写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而后在班级交流发言。)

  ②质疑: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说,教师不作具体答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在每一节课中得以体现。)

  ③想象并设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要求从房屋、桥梁、花树的布置和雕塑、池沼中选一个方面来表现,可以用图画加上说明性的语言

  ,也可以用语言直接描绘。

  (拓展是锻炼学生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还要构建课文里没有的知识。这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

  都有好处。)

  课后反思:

  用了两个课时上完了《苏州园林》,走出教室,心里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一直以来自己所思索的任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教说明文,在教学

  中得意实践。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先创设情景导人,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

  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

  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的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

  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

  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何。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

  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扩;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

  校园美,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美五彩缓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

  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

  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第2篇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把握全文结构,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重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把握全文结构,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要求学生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有关苏州园林的介绍,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视频资料的播放:“苏州园林概述”2分20秒)

从刚才的视频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三两句,说不清”,那么,到底谁能把这“三两句,说不清”的“园林情结”说清呢?不难,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从中你就会明白了!

二、了解作者、解题

1、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他还写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2、解题

刚才视频中提到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者是不是就介绍这四座园林呢?下面我们来看题目,理解题目。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明确:从“诸”字可以看出,文章写的是苏州拙政园等许多园林;从“谈”字可以看出文章是说明文。因此,课文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三、整体感知

①思考:听录音朗读(7分14秒)

a、文章每小节写了什么?

b、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c、这个共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d、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②正音:放录音时,教师板书生字。给指定字词注音,朗读两遍。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镂(lòu)空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斟(zhēn)酌

四、研读课文

①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有什么地位?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②视频中说到拙政园阔大、留园精致、网师园小巧、环秀山庄的叠山手段高超。说明它们各有个性(即不同点),他们在不同的个性中有共性(即共同点),那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即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板书:完美的图画

③那么怎样来理解“完美”这个词?换句话而言突出苏州园林完美性的词语有哪些呢?(讨论:务必、无论、总是)(齐读、背诵这句话)

第2段中还有哪些词语强调“完美”?(讨论:一切都、决不容许、没有一个不)

明确:“完美”就是要做到处处美、时时美。

匠师们要达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他们注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也就是这个共同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齐读)

板书: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④(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一下并来理解这四个“讲究”含义。

布局:“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配合:“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映衬:“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层次:“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而且这四个讲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不能调换颠倒。

下文哪些段落与这四个讲究相照应?

明确:第3、4、5、6、节

下面三节(第7、第8、第9)分别写了什么呢?

明确: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即注意到了细节)

板书:角落、门窗、色彩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呢?想想看。

明确:如门洞各种形状等等

板书:“……”

讨论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明确1:全文先总说,后分说,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板书:总→分)

明确2:分说部分又按由主到次(板书:主→次)由大处“讲究”到细部注

意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结构全文,条理十分清楚。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着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知道了苏州园林建筑的图画美体现在4个大方面(4个“讲究”),3个小方面(细节)。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齐读这四个“讲究”,并马上背诵这四句话。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第3篇

【教材简析】

叶圣陶《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说明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本文层次分明、表达灵活、语言简洁的特点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1、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陶冶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其次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1、问答式教学法:

  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

  由于问答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结合采用讨论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

  一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常用,但我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二)。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明文教学中也应恰当运用。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投影仪等,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到1+1=3的效果。

  另外,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在学法上可采用:

  ⑴ 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⑵ 速读法:这是一种眼脑直映、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广范吸收知识,迅速开发信息资源,尤其适应快节奏、信息化的现代生活需要。具体教会学生用扫视法默读,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2、搜集苏州园林的照片、图片,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投影照片)

  三、快速阅读,感知形象

  在简要的导入之后,立即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3~4分钟内读完全文(本文共1551字,每分钟约读400~500字),并思考,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注意:这篇课文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四、重点研读,筛选信息

  配乐范读一二段,要求听读时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学生齐读一二段,要求准确、流畅,感知课文内容。3~9段要求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五、品味鉴赏,学习语言

  1、准备一些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比较鉴赏,感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

  2、⑴ 文章用语典范,简洁精美,试找出自己喜欢的语例加以品析。如: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典范、代表的意思,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⑵ 文章段式规范,结构严谨,教师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设计练习,指导阅读(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第五段。

  六、美文阅读,拓展延伸

  可参考《新课堂──同步探究与练习》进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导入语第4篇

 【教学目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学设计

  1、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3、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海盐的绮园,想必大家都去过。请谈谈对绮园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因地制宜 轩榭(xuān xiè) 对称(chèn) 重峦(luán)

  叠嶂(zhàng) 阅历 胸中有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lòu)空 俯仰生姿 败笔 明艳 蔷薇 自出心裁 琢磨

  别具匠心 斟酌(zhēnzhuó) 诸如此类

  2、观看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理清结构

  1、快速阅读2~6段,

  2、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列出提纲。

  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这几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2段是从整体上概括,第3到第6段是局部的具体说明。

  4、默读7~9段,看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三段依次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图案美、颜色美。

  四、掌握说明方法

  1、为说清事物的特征,说明文常常运用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请从文中找出其中运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A、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特点;

  B、打比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使对象形象可感;

  C、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增强说服力。

  2、结合《中国石拱桥》,你还能再找出其他的一些说明方法吗?

  A、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既增加可信度,又使内容血肉丰满。

  B、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有准确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基本上把握住了全文内容: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基本的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从而对说明文这种体裁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三;

  2、利用各种方法,小组合作,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

  3、课外参观绮园。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3、请说出以下句子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①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的卢沟桥。

  ②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③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④ (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⑤ 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二、品味语言

  (出示投影)

  1、请学生找出与下句匹配的原句,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① 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心中早已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语言简洁、雅致。

  ②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相同。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③ 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用“大多”来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

  2、体会加点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①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②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先“艺术”后“技术”,强调的是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能给人审美愉悦。“不仅”说明没有技术作保障,艺术效果将难以产生,只不过苏州园林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③ 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使景物不是一鉴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3、学生自由补充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语文作业本》

  2、参观绮园,写一篇介绍绮园的说明文。

  ① 可以整体介绍,也可选择某一特定对象,如桥、山石、树等进行说明;

  ② 不少于500字。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