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

日期:2022-03-17

这是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

  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

  “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理性分析苏轼的“狂”。

  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

  “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补充: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

  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

  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

  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

  “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

  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

  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

  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

  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

  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

  有诗为证: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朗读体会

  四、苏轼对于宋词

  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

  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

  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

  (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

  (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

  (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2 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诵读出诗歌内容

2、学习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诗人形象,体悟“狂”字情态,理解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

3、学习用词用典的方法,学会含蓄隽永地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体悟诗人形象,明悟诗人心境,领悟诗人报效国家的情感。

教学方法

品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启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大词人——苏轼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词风豪放、自然洒脱,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是北宋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美食家,“东坡肉”的创始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2、背景介绍:本诗写作于1074年,任密州知州,这是苏轼人生波折中的第一次波折。受王安石变法影响,因政见不同,自请调离京城,实则变相被贬,首遭朝廷冷落。

3、题解:“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题目,指密州出猎的场景

4、导:被贬密州的苏轼,为何要出猎,其场景状况如何,目的如何,请仔细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其意。

二、学

(一)、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1、读准字音:擎、裘、骑、酣、鬓

擎:qínɡ,举着;

裘:qiú,毛皮衣服;

骑:jì,骑马的人(名词);

酣:hān,尽情地饮酒;

鬓:bìn,鬓角,两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

2、指名读,读出感情。

(二)、理解诗意,解读句子,体会感情

1、太守出猎的具体场景,表现在哪些诗句中?

明确:太守出猎的场景表现在: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騎卷平冈。”通过服饰、动作和气势来表现出猎的隆重气息和盛大的场面,可谓壮阔恢弘,犹如亲临战场般的声势震天。为下阕抒发杀敌报国之情作铺垫。

品读“千骑”“卷”:“千骑”指数量,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猎人数的壮大。“卷”,是气势,人群驰过,狂沙满地,烟尘四起,写出了出猎的壮阔场景,充满昂扬饱满的激情。

板书:出猎场景——壮阔昂扬

2、诗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杀敌报国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地体现在最后一句诗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望”,指向,拉满雕弓的箭,正指向。“西北”,指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用典,这里暗指西夏侵扰大宋西北边境。最后一句诗歌,通过刻画诗人英雄形象,表达诗人渴望上阵杀敌的情怀抱负,是全诗的主旨句。

(三)、品读诗句,体悟细节

1、品读诗句:

①“亲射虎,看孙郎”用了什么典故,典故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用典,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亲射虎的典故,表达诗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激情。

②“鬓微霜,又何妨”,体现词人怎样的情怀和胸襟?

明确:表达诗人豪迈、豁达的气魄与胸襟。

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怎样的期待?

明确:用典,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魏尚自比,渴望见着如冯唐一样的使节,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板书:渴求重新得到朝廷重视,能够上阵杀敌,报效国家。(雄壮豪迈)

2、思考:“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字表现在哪些地方?有何作用?

明确:“狂”,指狂气、狂态,也指傲气、豪气,年轻人的精气与情态。“老夫聊发少年狂”,指苏轼自觉人至中年,早已没了少年的轻狂,但此次出猎,却也要做一些少年的豪情之事来。比如打扮隆重而正式,表现出对出猎的狂烈热情;仍能像少年英主孙权一样,冲锋陷阵,驰骋在出猎的前沿,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即使两鬓斑白,却心胸豁达、乐观积极,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能够驰骋沙场,上阵杀敌,为国建功。总之,“狂”字贯穿全文,从姿态,到情怀,都体现了少年一般的豪迈之气与雄心壮志。它是全文的线索,并统领全文。

小结:本首诗歌,以描写壮阔恢弘的出猎场景来表达渴望上阵杀敌报效朝廷的雄心与抱负。气势雄阔,胸襟开阔,富有激情,是苏轼豪迈诗词的代表作。

三、作业练习:

背诵诗词《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3 篇

学习目标:

《江城子密州出猎》最新教学设计

  1朗读品析,体会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2知人识词,理解苏东坡的思想情怀

  导入:

  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苏东坡为什么会令人感到亲切敬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来到密州,一起观看他的出猎之旅!

  一.读词知境,感知豪放之风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1初读,读准字音。生读,订正字音。齐读初步感知。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再读,体会风格。(初步感知豪放之风格)

  苏轼作此词后,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一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扺(zhí)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雨霖铃》

  词都是通过意象(蕴含寄托了作者情感、情思的物象)来传递感情的,比如柳永的词大都选取轻风、细雨、泪眼、杨柳、晚风、残月等意象,大多是些柔弱的景物,具有阴柔之气。下面我们来看苏轼的这首《江城子》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物像有什么特点?

  如黄、苍、平冈、虎、雕弓、天狼,充满了阳刚之气,字字铿锵有力,具有豪放之感。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从此在词坛开辟了豪放一派。

  齐读全词,再次体会这种豪放之感。

  3三读,读出韵律。

  这首词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找出韵脚: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这些韵脚吐字发音的特点令我们口腔大开,气势雄浑,字字铿锵,读的时候要咬住字音。(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4四读,扺掌跺脚而歌之。

  作出之后,找来多名山东(关西)大汉,让他们扺掌顿足(拍手跺脚)而歌之,很是壮观,因此苏轼对这首词颇为得意。

  让我们也扺掌顿足而歌之,体会这种音韵之美,豪放之风。

  过渡:所谓“诗庄词媚”,而苏轼首创了豪放风格的词风,开创了豪放词之先河,可以说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真是令人敬佩!

  二.品词入味,品析豪放之风

  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阅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请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狂

  核心问题:那么,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首词究竟狂在哪里?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穿着打扮抢眼而张扬,牵黄擎苍炫耀装备,好一个行为之狂!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千骑卷平冈”。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能让百姓倾城相随,这是一个怎样的太守啊?

  资料链接:苏轼在密州

  苏轼到密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灾四起,盗贼恒生,弃婴遍野;目睹此等惨状,苏轼心急如焚,立即采取积极措施,恤民救灾。他和百姓一道灭蝗虫,铲盗贼,养弃婴,甚至与百姓一道挖野菜,吃苦受贫,共度饥荒,痛苦着百姓的痛苦,快乐着百姓的快乐。

  这样的太守,百姓爱戴他,拥护他!所以倾城出动,一心相随,只为他们可敬可爱的太守加油助威,鼓掌喝彩,好一个场面之狂!

  ④“亲射虎,看孙郎”。

  问:孙郎谓谁?你了解孙郎的事迹吗?为什么要比做孙郎?

  孙权简历:

  19岁继承兄位,成为江东之主

  26岁,赢得赤壁之战,建立孙刘联盟。

  40岁年自称吴王,建立吴国;

  42岁称帝。

  自幼文武双全,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郎已然成为了年轻有为,智勇双全的代名词。每一个有志之士心中都有一个孙郎情结。尤其是对于一些壮志难酬的有志之士经常会期盼能像孙郎一样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所以孙郎经常出现在失意不得志的文人笔下,豪放词人辛弃疾也多次运用孙权的典故。比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明确:孙权雄才大略,年轻有为令曹操都为之叹服。自己这个苏郎是多么期盼自己也能化身为那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孙郎啊,亲射虎,看孙郎,其实词人的期冀和追求是亲射虎,叹苏郎啊!让我们师生合作朗读词句,帮助词人呐喊出他的心声!

  师生配合演读: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叹苏郎!亲射虎,叹苏郎,叹苏郎!(众生)

  过渡:好一个比拟之狂!这种豪情明为狂,实为痴啊,痴心盼望,痴心地向往,都化作一份痴情,一份痴痴地等待,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在词的下阕中这份痴心和盼望更渐浓郁。

  ⑤“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何日遣冯唐?何日,何日遣冯唐?(读出紧迫之感)

  小结:这是词人心中郁积已久的呐喊:一腔报国之志,渴望建功立业忠心热胆!苏轼的这份期待之狂,进取之狂,愤激之狂,令人肃然起敬!

  让我们再次扺掌顿足而歌之,体会这种豪情。

  (齐读词作,声音洪亮一些,读出这份期待、进取、激愤之狂。最后一句读出回环反复: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射天狼!)

  过渡:我们的观猎之旅进行到这儿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份痴痴地狂背后又藏着一份淡淡的忧呢?再次潜入词作的语言,哪个字中隐含着作者的忧伤之情呢?体会这淡淡的忧伤。

  三.悟词识人,感悟豪放之风

  解忧:老夫聊发少年狂。

  讨论:自称“老夫”

  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近四十岁而已,人生正当年,《礼记?曲礼上》

  云:“四十曰强,而仕。“强”,指智深力强;“而仕”,指做官为政的好年龄。然而他为什么自称“老夫”?

  “聊”的含义。姑且、暂且。一个“聊”字横亘当中,又是何意?

  背景链接: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出京城,从人间天堂杭州一路辗转来到贫穷萧瑟的密州……

  想有为却不得为,欲有为却不能为,英雄无路,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啊,你能听出苏轼在高唱“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前的那声深沉的叹息吗?如果用一个叹词来表达苏轼的心境,你认为那个叹词更合适?“唉!”所以,他是那样的羡慕古人,有所作为。带着这种忧伤和落寞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聊”低沉一些缓慢一些。

  尘满面,鬓如霜

  而这首词中却一扫忧伤,却一反常态这样写道“鬓微霜,又何妨!”体现了此时的苏轼怎样的心境?豪迈(发挥想象,嵌词填空,体会苏轼的豪迈!)

  鬓微霜,又何妨! ,又何妨! ,又何妨!

  然而苏轼的可敬就在于他并没有被失意落寞所打到,身处逆境却进取不已,始终以一种乐观、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境遇,奋发有为。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出京城,从人间天堂杭州一路辗转来到贫穷萧瑟的密州,每至一处,都勤政爱民,颇有政绩,在杭州和密州期间,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为百姓所拥戴。

  有白发又何妨?年老又何妨?被贬谪又何妨?充满豪情和斗志。身处逆境而进取不已,这就是苏轼。忧伤失意难掩豪情之志实在是可敬可叹!

  让我们再次扺掌顿足而歌之,表达对苏轼的敬仰之情!(齐读)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一次比一次偏远,一地比一地艰苦,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屡遭贬谪的苦难,并没有将苏轼打到,反而促就了一颗超脱的豁达之心。

  《自题金山小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此时的苏轼已年逾花甲,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然而苏轼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始终以超脱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难怪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结束语:

  苏东坡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最成功的作品,既不是他的词作,也不是他的画轴,而是他自己那美丽、丰富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希望课下同学们去阅读苏轼的诗文,走进他不寻常的人生!

密州出猎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4 篇

一、学情分析(教学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的其中一首词。初三的学生对词的内容理解已培养了初步的能力,但对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的赏析较为欠缺,所以本微课设计就是针对学生这一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三、教学重点:

  理解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学难点:

  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五、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品味——感悟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词以入境

  (1)听视频范读。

  (2)学生自由读、齐读。

  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3)整体感知本词上、下片的内容

  3、品词以入味

  (1)理解体味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论词以识人

  总结本词主旨,理解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八、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风格

  1、亲射虎,看孙郎: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3、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豪情,建功立业的决心。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