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4-07

这是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习了圆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部分,复习圆锥的特征和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反思:复习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运用已学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第二部分,便于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大胆猜测,能否把体积计算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圆锥体积公式呢?学生猜测之后,让学生拿出手中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然后同桌讨论得出结论,全班交流。再进行第二次实验,同桌交换圆柱或圆锥倒进沙子之后,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两次实验的结论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的讨论,师生归纳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强调V=3SH的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

  反思: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紧接着让学生两次动手实验,亲自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出了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否则这个结论不成立。

  全课反思:英国教育家思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放手让他们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看着孩子们听到老师的称赞,他们那开心的笑脸,我想:只有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做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得当,合作愉快时,那我们就真正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还有谁不想学习数学这门有意义的课程呢?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对于《圆锥体积》的教学,我前些年按传统的教法:用空心圆柱、圆锥装沙的实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确有不妥之处,其一用“容积”偷换“体积”的概念,淡化了学生对“体积”的理解。其二在实验中,把“容积”看作近似地等于“体积”有失科学的严密性,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利。由于自己的守旧,一直没能突破,没想到今日的突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

  1、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提醒学生,学习不能死守书本、不知变化、人云我云,要不拘泥、不守旧。那么我们教师自己更应该打破条条框框、突破教材、创造性的灵活地使用教材。

  2、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联盟”,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就是要学生手脑并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既动手又动脑的情景,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实验后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力的催化剂。在交流中,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不仅理解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反思: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学会合理猜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我们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谁能说出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3、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利用转化思想,我们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种办法非常好。这节课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探究圆锥的体积呢?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1、老师手里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谁来验证一下。

2、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等底等高”(师板书)既然这两个物体等底等高,那么我们就和求圆柱体积一样,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圆锥体积行不行?为什么?

3、你能估计一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是怎样的倍数关系吗?(二)实验探究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注意操作中要注意什么,汇报

2、指名上前面演示实验并说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圆柱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师板书)

3、是不是任意一个圆柱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换一个小一些的圆柱体与原来的圆锥体再次进行实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4、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锥体积=1/3圆柱体积=1/3底面积×高

V圆锥=1/3V圆柱=1/3sh

  

5、反馈练习

练习一

  圆锥的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体积是(

  )

练习二

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9分米,高是6分米,体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1

  1、例3 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体,这堆沙子高约1.5米,底面直径是4米,体积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吨,这堆沙子约重多少吨?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反馈练习:闯关游戏

  

三、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师总结:大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数学,文学,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今天老师想说,找到好的方法就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今天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利用转化思想,得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不懈努力,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一定掌握在你们手中。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等底等高的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V圆锥=1/3V圆柱=1/3sh

圆锥的体积运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正好是圆锥的体积,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收到的效果不佳。

  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掌握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我在六年级(6)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断:让学生自选空圆柱和圆锥,研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的。

  思维也出现了激烈的碰撞。这时,我没有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让学生置身于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是灵活机智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所产生的效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去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生做数学题不仅要学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更要懂得这个解法的来历。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勇于、乐于为学生创造时机,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乐园!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