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4-28

这是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要求

  1.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创造的一种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通过学习了解地道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

  3.为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学会分层和写出层意。

  4.朗读。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

  利用地道 坚持斗争

  地道 结构独特

  出口隐蔽 能守能攻 顽强的斗志

  巧妙防备 水火毒气 无穷的智慧

  有线无线 联络方便

  粉碎扫荡 创造奇迹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教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一、板书课题:冀中地道战

  解题:冀,河北省简称;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体入手,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思考:

  ①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②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各是什么?

  2.预习生字、新词。

  堡垒: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妨碍:阻碍。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着头脑。

  三、读熟课文、理清顺序,划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一、复习引入

  提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了?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写了什么?

  时间、地点、事件。

  抓重点:斗争方式地道战。

  2.自由读,体会内容。

  三、学习第二段(逐自然段学习)

  1.自由读全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击敌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装坚强的堡垒。

  3.自学4~7自然段。

  自学题,在书中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①自由读文。

  ②勾划。

  ③讨论。

  ④汇报。

  教师摘录要点作总结。

  地道:式样100多种,洞内设施较完备。出口隐蔽,虚实结合。洞内关口多,防毒,防水,设有线电等等。

  4.朗读,把地道的奇迹及对人民无穷智慧的感受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说说写了什么?

  2.追问:你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3.说一说。

  4.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2.学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这一奇迹记叙下来的;是怎样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辅之以电影录像资料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读、思、讲、辩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三)疑点

  为什么把冀中的地道战称为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

  (四)解决办法

  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通过播放影视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自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读、思、讲、辩理解课文。

  五、教学步骤

  (一)交流已知,揭示课题

  你们看过电影《地道战》,读过与《地道战》有关的资料吗?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八课冀中的地道战。

  板书:18冀中的地道战

  板书后引导学生理解冀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借助字典理解。

  (1)自己独立完成。

  (2)个人解决不了的与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2.重点词:堡垒、扫荡、封锁、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后游击战争。

  3.重点句: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l)此句通过让学生回忆电影《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理解堡垒。

  (2)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理解敌后游击战争。从而使学生明白,这句话将地道形象地喻为堡垒,突出强调了地道在对敌斗争中所显示的威力。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讲了有关地道战的哪些内容?

  (学生默读后,把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加以批注,以便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道战产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地位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说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深入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一重点内容。)

  (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地道奇在哪里?

  (自学、讨论后板书:地道、地洞、气孔)

  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极大:保护群众。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

  (小组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蔽安全,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后归纳: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这些都说明了地道的奇。)

  小结:(1)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电影、电视,谈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试着画一画。

  3.放电影《地道战》片断(光盘,介绍地道的结构及人们怎样通讯联络一段)。

  (四)总结、扩展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2.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并从中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描写古代战争的《赤壁之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冀中的地道战》。(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冀中”指什么?(河北地区中部,冀,河北简称。)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或书中谈谈自己对地道战的了解。)

  二、教师简介背景知识。

  三、提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思考问题: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冀中地道的?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

  (3)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点,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3.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讲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式样多,地道的位置和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及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学生交流时,可引导他们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4.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地道的示意图。

  (丑)个人画。

  (2)选择画得好的在班上展示。

  5.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

  6.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集中地道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材分析】

《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的产生、作用,地道战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渗透本组的训练重点。

这篇课文可分三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其作出高度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抗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侵、略”等9个生字,正确认读“侵”的读音;会写“侵、略”等10个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陷”;正确读写“侵略、妨碍、隐蔽、攻陷”等词语。

2.继续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4.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体会地道战的智慧。

5.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地道的结构、作用等介绍清楚的。

【重点、难点】

1.重点: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2.难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地道结构平面图。

#地道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的地道战。哪位同学来解释“冀中”?

2.当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

3.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默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

2.学习字词(落实目标1)

(1) 出示本课会写字,读一读,写一写。

侵 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

(2)出示本课的词语,读一读,并理解难懂的词语。

侵略 修筑 粉碎 领导 打击 坚持 游击

妨碍 隐蔽 陷坑 拐弯 迷惑 不计其数 无穷无尽

3.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内容检测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2)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3)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4)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上面的情况。

4. 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段的段意。 (落实目标2)

第1自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

第2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

第3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

第4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

第5自然段:详细介绍地道的出口。

第6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气。

第7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联络方式。

第8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意义。

5.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分层、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

第二部分(3-7)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

第三部分(8) 总结全文,再次用“惊人的奇迹”对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高度评价。

三、交流方法

这节课我们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谁来总结一下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感受呢?

生交流。

四、谈话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地道战的结构和作用,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清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2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落实目标3)

快速阅读每一部分,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教学,把握重点。(落实目标4)

(一)学习第一层(第1~2自然段)。

1. 这一层交代了地道战产生的时间和背景。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呢?

(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修筑封锁沟和封锁墙,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2. 师:说得好。日本侵略军修筑封锁沟和封锁墙,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间不能来往,不能联合起来打击敌人。于是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来打击敌人。这就是“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板书:封锁沟 封锁墙 地道战)

3.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

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课件出示)

从这里可以看出“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护自己;二是能够更好地打击敌人。

(板书: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二)学习第二层(第3~7自然段)。(落实目标5)

学习第3自然段

1.在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总结“地道战”的情况?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2. 这句话中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奇迹”是想象不到的很不平常的事。)

3.“地道战”的确是个奇迹。课文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第4~5自然段

1.这一层是以任丘的地道为例,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层还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

(这一层还可以分为地道的内部和地道的出口两个部分。)

2.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后按顺序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板书。

(板书:地道内部高、深、大洞、小洞、气孔)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重复地道内部构造的特点,并在同学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地道里既不气闷也不黑暗,非常安全。冀中人民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充满生活气息。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