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咏雪》教后反思

日期:2022-06-10

这是《咏雪》教后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今天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咏雪》一文,而且是在他人推门听课中进行的。

  这篇出自《世说新语》的文字,篇幅短小,内容较单纯。我将教学点定位在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帮助学生共同积累与理解文言词语,将难点定位在理解比喻的运用。

  教学过程回顾起来大概有这几个环节:

  1.了解《世说新语》

  2.自由朗读课文

  3.抄写课文注意标点对照检查

  4.学生单读,纠正朗读音节的停顿

  5.在抄写文上标注“内集、儿女、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等词语,并进行解释

  6.再读课文,复述内容

  7.品味比喻句,体会这种修辞在运用上的效果并练习写比喻句

  8.积累写雪的古诗词句。

  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最为成功的做法是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基础知识。读、写、想、练等环节上体现了学习目标。如对于词语的落实,需要补充的是:儿女。提及文言词语古今异义的发展并例举了相应的词语,“妻子”、“河”、“亲戚”等词语。需要联想的是:俄而。提及古代表时间的词语,联系刚刚学过的《山市》,积累相应的词语,“无何”、“逾时”、“倏忽”、“既而”、“未几”等词语。在积累有关雪的古诗句的时候,完全让学生共同完成,共同分享。在练习写几个相应的雪的比喻句的时候,学生也相应的找到许多物象,如“蒲公英”、“梨花”、“棉花”、“鹅毛”等并完成了具体的语句的表达。

  在突破难点上,将文中的人物直接转移到课堂上,变成“谢太傅”---“老师”、“兄子胡儿”---“学生甲”、“兄女”----“学生乙”,对待雪到底像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转换场景,移花接木,就地取材的做法及其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把文本中的家庭文化氛围变成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这种氛围。这点是我课前未预设的教学情境,可以说是完全发挥。

  为了突破难点,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对文中“公大笑乐”是如何理解的?公到底在笑谁?他为什么笑?他的笑体现了一种什么风格?以此突破“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差异,从而让学生理解比喻的喻体的选择要达到“神似”的效果。

  本堂课的体会:

  1.45分钟的课堂,在教学点上必须要“小”、要具体,切忌面面俱到。

  2.教案的运用要灵活,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讲究取舍,切忌生搬硬套。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