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送别》解读

日期:2022-06-22

这是《送别》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叔同的《送别》是“五四”时期最出名的歌曲了,那种淡淡的感伤,正好迎合了处在迷惘中的青年学子们。李叔同本来是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迟暮伤感常常不自觉地萦绕着他,且其文才斐然,在五四时期,歌词能写的如此雅致通俗的也只有李叔同一人。

  “学堂乐歌”产生于19世纪末期灾难深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由于反封建的呼声日益高涨,有识之士深感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而纷纷要求废除科举以办新学。1898年康有为上书《清开学校折》明确提出“今则广开学校最为要矣”并进而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除此以外康有为还规定学校的具体课程“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这是第一次提出以“乐歌”作为学校的正式课程。20世纪前后,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先后到日本学习西洋音乐,有感于日本从“明治维新”后所取得的深刻变化而触发了他们以音乐、以“乐歌”来改变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精神的思想。1903年曾志忞在《乐理大意》中鼓吹“远自欧美,近自日本,凡言教育者,莫不重视音乐。”他将音乐作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来看待。1904年沈心工出版了《学校唱歌集》,这是国内最早出版的一部学堂音乐教材,对“学堂乐歌”的传播具有开山之功。

  1906年李叔同在日本独立编纂了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第一次将贝多芬介绍给了国人,这是我国第一本音乐刊物,虽然仅出了一期,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但已可从中看出当时的莘莘学子主动接受西方文艺思想的端倪。

  迫于形势的压力和全国各地新式学堂的纷纷建立,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在这里明确地使已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得以彻底废除,而“乐歌”课也得以正式成为学堂教育的一部分。“乐歌”课的建立是中国早期以西学为体、中学为本,以音乐作为开发国民心智、激发人们爱国热情所走的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学堂乐歌”其实就像现在的校园歌曲一样,由于西方音乐刚开始启蒙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故此,早期的音乐家大多缺乏制曲的能力,而歌曲大多借用西洋或日本的曲调添上新词便在学生中传唱,而当时新式学堂所开设的乐歌课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连梁启超也曾经在《饮冰室诗话》中云:“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早期的启蒙主义者已经预感到音乐对于人的精神改造的重要性,而“乐歌”作为一种最直接和感性的音乐形式,自然会普遍得到学生的欢迎。

  作为中国早期艺术教育先驱的李叔同,也许未必像梁启超那样对社会未来的改造想得那么深远,李叔同是个艺术家,他所感兴趣的或许仅仅就是音乐对人的精神的影响,所以李叔同在早期的音乐实践中也是最艺术化的一个,不像别人将音乐当成是教育的工具。而梁启超试图用音乐改造国民的精神无非也是受儒家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思想的影响,多属教条,而不是真正对音乐有所体验。李叔同学艺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气质。他早年在上海票戏,演过京剧《黄天荡》中的黄天霸;留学日本后,又反串过《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在杭州“两级师范”期间,也是因为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使艺术这门本来不受人重视的课程成为学生最乐意选修的科目。

  李叔同中年在杭州虎跑落发为僧,将多年所刻的印章葬于杭州孤山西泠印社的石壁中,而将随身的物品赠与老友和学生夏丏尊、丰子恺、刘质平等人后,飘然而去。仿佛应验了“今宵别梦寒”的意味。

  这首《送别》常常使我想起日本作曲家龙廉太郎的《荒城之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相似,都表达了一种离别和对故人思念的、伤感的愁绪。而所不同的是,龙廉太郎是原创,而《送别》原是一首美国歌曲,通过李叔同巧妙的移花接木,使它成了一首极富东方情调的歌曲,而原作反而不太被人所知。这有点像普契尼改编的《茉莉花》一样,原来的曲调反而被人遗忘。

  我非常喜欢歌曲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忧伤的惆怅,它使我常常有喝酒的欲望,那种难以言述的、寂寞的况味,常使我沉湎在一种莫名的寂寥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词意境优美,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它和哪个时期很多宣扬爱国强民的、实用性的“学堂乐歌”不同;歌曲非常的艺术化,情调忧伤但不颓丧,和原曲结合的天衣无缝,尤其受到“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的喜爱。

  时至今日,“学堂乐歌”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被人淡忘,但这首《送别》仍然流传到现在,有时听起来恍如隔世。歌曲的基调离开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而面对着迎面而来的高楼大厦,常常使我感到惶惑不安,我们所失去的是那些无法用金钱所能买到的内心诗意般的体验,那种忧伤和惆怅,正日益被乏味的喧闹所取代。正如歌中所唱的“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厌倦了人间种种无名的痛苦,他一生被性情左右,他的刻意苦行是一个永恒的迷,相对那些积极的社会改造者,他只是试图改造自己,改造一个人所面临的种种的不幸。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