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

日期:2021-04-17

这是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第1篇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征,描绘了西湖的风采神韵,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写出了晴天的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则描绘出在雨雾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紧接着诗人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这个比喻既传神又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并且得到了后世的公认,因此“西湖”又称“西子湖”。

  【学生情况分析】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已积累的古诗较多,但对于古诗的理解比较肤浅。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1.正确认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

  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3.感受诗人眼中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 4.通过诗文对比,体会诗文的写作方法,并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二、 教学重点:

  理解“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诗文对比,体会诗文的写作方法,并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教学理念】

  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希望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结合古诗这一独特文学形式,教学中以学生读为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都到过哪些地方?谁愿意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学生回答 师:老师发现每一次旅游,每一次亲近大自然都能给同学们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一份特别的收获。所以老师今天想再次带领同学们去领略一处与水有关的,人人都为之向往的旅游胜地 杭州西湖。

  2.欣赏画面、谈感受。 师:一起来谈谈感受吧。 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被这种美景所吸引的绝不只是你们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诗人苏轼对西湖更是情有独钟,接下来让我们先来走进诗人苏轼

  3.了解诗人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生:回答

  师:没错,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曾两次在西湖为官,写下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4.读懂课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课题,看看从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生答

  师:了解了题目的含义,相信同学们读起来味道就不一样了,再来读。 师:美景看不够,好诗读不够,下面就让我们快速的打开课本,自由的读一读吧。

  二、初读诗歌,读通诗句,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 3.指名读 4.男女生Pk 5.齐读

  三、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1.查字典初步理解“潋滟” 、“空濛”等重难点词语 2.小组合作,理解诗文。 3.指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这些问题老师都一一记下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首诗。 四、品读诗文、走进诗境,升华情感

  “诗人在西湖上饮酒,一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接下来让我们结合画面再次走进晴天的西湖”

  1.欣赏画面,谈感受(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2.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晴天的西湖除了眼前之景,还可能会有什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呢? 师总结:晴天的西湖星光闪耀,游人嬉戏,天鹅缠绵。渔人划着小船游荡在这青山碧水之间是何等的惬意与幸福,难怪诗人对晴天的西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引出:水光潋滟晴方好)

  3.共同探讨诗文中“方”字的解释

  师:同学们晴天的西湖在诗人眼中美的正好,美得恰到好处。

  结合画面,品读诗句。读出晴天的西湖“恰到好处” 的美。

  ● “诗人正沉浸在晴天的美景之中时,天空却突然间下起了雨,雨中的西湖又会给我们带入怎样的.境界呢?”

  1.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激情描述雨中西湖美景, 师:夏季的天正如三岁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一片艳阳天,突然间云遮住了月,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紧接着一场细雨飘然而至,远远望去,湖面上瞬间多了无数条从天而降的细雨珠帘。远处的树,远处的山,远处的万物都笼罩在这云雾之中,迷迷蒙蒙,若隐若现。

  当学生的脑海中对这种情境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感知后,再出示画面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告诉老师“山色空濛”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师在这一环节学生表述“山色空濛”的理解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喻说感觉雨中的西湖很神奇或是恰似仙境一般。

  3师总结:恰似仙境一般的美难怪诗人对雨天的西湖有了这样的评价 (引出:山色空濛雨亦奇) 4.晴天的西湖美的恰到好处、雨天的西湖也和神奇,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朗读把这不同的意境美读出来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吧?

  5.师:晴天的西湖阳光照在湖面上,远远望去湖面上正如一粒粒金子在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这种美美的恰到好处。女生读

  师:雨天的西湖云雾缭绕迷迷蒙蒙的样子更加神奇。这种美美的恰似仙境 男生读。

  ●同学们:此情此境不禁让作者想到了一个人,是谁呀同学们?─西子”(引出:欲把西湖比西子)

  1.介绍西施

  2.比较西湖与西施的相同之处,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妙笔驻就了这个传世的比喻。

  ● “同学们,西湖很美,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时候的西湖最美呢”(引出:淡妆浓抹总相宜)

  理解:“总相宜”(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思考:什么时候的西湖是一种淡雅的美,什么时候的西湖有着浓艳之美。 师:西湖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它总是那么美那么合适。(板书:总相宜)

  ●总体回顾诗文:

  1.使人在西湖上饮着酒,有幸欣赏到了这一晴一雨的动人美景,完全陶醉其中,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

  2.教师分句解释解释,学生分别激情朗读每句诗文。

  ●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喜爱西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带着感情全体朗读诗文。 五、诗文链接,读写延伸。

  1.出示另一首诗文《红白莲》 师:《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文让我们陶醉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 的意境之中,像这样赞颂西湖胜景的诗文有很多,今天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 “杨万里”的《红白莲》我们一起读一读。 2.简单理解诗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16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我要定制简历

  师:“红白莲”从题目中大家不难看出这首诗写的是西湖的 师:诗人走进西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一起读(红白莲花开共塘) 师:“开共塘”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同学们,“红白莲花开共塘”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发挥你的想象,形象的和大家说一说? 生答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红色和白色的莲花各一枝)

  师总结:就这样无穷无尽的红色和白色的莲花亭亭玉立在西湖之中,竞相开放。 这本是两种不同的美,却使诗人由衷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两般颜色一般香)

  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一句诗。

  师:同学们“两般颜色”分别指 生答:红色和白色的莲花

  师:没错,这红色和白色的莲花在诗人眼中一样的 生与师一起答 :漂亮!一样的清香。 师:莲花竞相开放在西湖之中并不是想与谁争芳斗艳,它们只是想把美和清香带给人们。纯洁、脱俗这就是“莲”

  这满塘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禁让诗人想到了。。。想到了谁?一起说 (汉殿三千女)

  师简介(汉殿三千女) 生对比相同之处。

  生:1.很美, 2.很多

  师:你们真是各个好眼力!同学们莲花有“红色和白色”之分,这“三千”佳丽之中亦有“淡妆和浓抹”之别 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说,直接代过第四句诗,对第四句诗不再做解释。 师:可爱的孩子们谁来告诉老师淡雅的妆容,和浓艳之美分别对应的是哪种荷花呢? 生答:

  师:对不对呀!同学们《红白莲》这首诗你理解了吗?好!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对比分析一下《饮湖上初晴后雨》和《红白莲》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呢?

  2.对比分析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李老师:接下来的环节我不清楚你想让我如何拓展写作,所以没再往下设计。对于《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设计实在是没有时间所以简单写的,有可能表达的不太清楚,您多包涵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第2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二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孩子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或是课外阅读过很多古诗了。我们知道,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寄情山水,表达他们对自然,对美,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例如,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就对“水”情有独钟:仰望庐山瀑布,他感叹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走在天门山上,他眺望远处,提笔写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站在黄河边上,他任思绪飞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风景无不让我们神往,让我们留恋。同时,也为我国的诗词宝库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今天,我们要走进另一位久负盛名的伟大诗人,走进他心中的那个“水世界”,走进西湖的湖光山色。

  二、初读古诗

  1、见过西湖吗?想去西湖吹吹杨柳风吗?带着这种愉快、雀跃的心情朗读课题,齐!

  谁能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饮”是什么意思?“湖”指的是?“初晴后雨”是什么意思?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答)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他是何许人也?谁能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苏轼和杭州很有缘,他曾经两度在杭州任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来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把它叫做“苏堤”。现在,“苏堤春晓”已经成为了西湖一景。苏轼在杭州当官期间除了造福百姓,也为西湖的美景深深陶醉,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3、苏轼眼中的西湖究竟是怎样的?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去欣赏一番了。下面请同学们放生朗读,注意读音,争取做到字正腔圆。

  检查反馈。

  你们觉得哪个词语比较难读?

  (教师正音:潋滟liàn yàn 亦yì 宜yí)

  ① 指名读。

  (评价)

  ②全班齐读

  3、了解了诗题和作者,读准了古诗还不能算读好了,还得读懂古诗。现在,请大家默读古诗边,思考问题:⑴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⑵哪一句写景,哪一句写联想?

  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诗句旁边。

  三、细读诗句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我们先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 水光潋滟

  (1)(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他看到了什么?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

  谁能给“波光闪闪”换一个近义词?

  (波光粼粼,碧波荡漾……)

  你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我们一起把这些词汇收入到知识宝库里吧!(齐读)

  (2)“波光闪闪”用诗中的词语来形容那就是?

  (潋滟)

  (3)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

  (太阳)

  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

  (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

  (4)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

  (指名读)

  你的心情是愉快的!

  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

  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

  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1)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下雨了)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

  (苍翠欲滴)

  现在呢?

  (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

  (3)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

  (山色空蒙)。

  2、 亦奇

  (1)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

  (奇妙)

  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

  (2)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

  (也奇妙)

  (3)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

  (亦)

  “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我们学过孔子的名言——

  (出示ppt)“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

  (4)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谁能来读一读雨后的西湖美景?

  赞叹的语气,谁能读得更好?

  这样吧,你们在这句话背后加一个“呀”字,再试试!

  (指名读)

  3、引读前两句

  其实一句诗你仔细品读,就会读出它的韵味。晴天的西湖是——

  雨天的西湖是——

  风和日丽,当我们漫步西湖湖边,我们会赞叹道——

  (男生读)

  细雨蒙蒙,我们荡舟湖边,我们会赞叹道——

  (女生读)

  4、古人在写诗的时候,非常讲究工整对称。上下句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能对起来。现在谁能跟老师来对对子?

  “水光”对?“潋滟”对?“晴”对?“晴好”对?“晴方好”对?“水光潋滟”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对?

  说明同学们都知道什么是“对偶”了。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

  (2)西子是谁?

  (西施)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2、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

  (淡妆浓抹总相宜)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

  (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

  (浓抹)

  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

  (淡妆)。

  (3)总相宜

  A、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诗人是怎么说的?

  (都好)

  你如何知道?

  (总相宜)

  B、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

  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

  (还在赞美西湖)

  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很美。)

  (5)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

  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拓展延伸

  1、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者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生伴乐齐诵)

  2、学完了这首古诗,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西湖,你会怎么说?

  (指名答)

  老师也想到了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西湖,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ppt)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杨柳依依、山明水秀……

  咱们一起把这些优美词语收入大脑宝库中吧!读出这些词语应有的韵味!

  3、出示本课所积累的新词,朗读复习

  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杨柳依依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晴 浓抹

  总相宜

  雨 淡妆

  徜徉诗的世界,锻造诗意课堂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第3篇

  设计理念:

  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的众多诗歌当中最为脍炙人口诗歌之一,有人说“此诗一出,人人传诵,从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苏轼的妙喻,让美丽的西湖和这位美女从此结缘,西湖又称“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传神,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也是作者与西湖独有的缘分。

  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首诗歌的教学,要在诗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要读出西湖的美,走入晴日雨天丰姿不同而形神俱佳的西湖,从而感受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可以抓住西湖晴雨两幅图中的语境。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方好”、“亦奇”中挖掘西湖的在不同天气下的不同的美,将这两幅图铺展开来,将西湖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从诗人信手拈来的比喻“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寻找西湖和西子的共通之处,回文西湖晴雨图,读出西湖的自然出众,走入诗文中作者由触动心灵的感官之美内化为理性赞美的诗境。由此,诗歌“语境”和“诗境”紧密融通,生成诗歌课堂和美之境。

  根据五年级学生学习诗歌的要求,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重视读诗的方法,通过“美读”和“趣读”激发阅读的主动性,同时通过“有方法”“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学会读诗、品味诗歌语言,逐渐感悟出诗的意境,也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积累和进行课外阅读延伸。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学会古诗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也学过不少古诗了,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整首古诗)齐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问:你们知道古诗是描写什么地方的吗?(西湖)

   3、学生介绍杭州西湖。

   4、观看西湖的美景,老师补充介绍西湖。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就像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来就远近闻名,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而“苏堤春晓”、“曲苑风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多彩的画!

  下面,我们就乘坐小船和苏轼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诗句。

   1、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3、教师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4、现在,请大家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三、品读诗句。

   1、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在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美?(潋滟)潋滟是甚么意思?

  (2)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

  (3)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这样的画面很美!我们试着把这种美的感觉读进去看,请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

  (4)学生试读。

   2、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评价: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1)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方好)

  (2)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①正直;②正当,恰好;③一种形状。请大家选择一下。

  (3)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

   3、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

  (1)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朦朦胧胧)

  (2)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3)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一阵蒙蒙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可以用一个字表达?(奇)是啊,这是一种奇妙,也是一种奇特,更是一种神奇,你能把这种感觉读进诗中吗?

  (4)学生练读,互评。

  (5)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娇嫩;

  (6)师引读:

   当苏轼看见柳枝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苏轼看见小桥在细雨的沐浴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苏轼看见小草在细雨的浇灌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晴朗的日子里,你来到西湖边,不禁会吟诵起:水光潋滟晴方好。

   在下雨的日子里,你来到西湖边,不禁会吟诵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4、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难怪苏轼会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补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5、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看图说一说)

  (3)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她天生的美)诗中那些字最能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总相宜)

  (4)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5)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6)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这个比喻得到后世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欣喜得意,我们要这样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去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四、朗读拓展。

   1、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苏轼喜欢西湖,更喜欢用诗来写西湖,这里流下了他许多的诗、墨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望湖楼醉书》。

  (1)出示诗歌,生自由读

  (2)这是什么样的天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大雨急的西湖骤雨图)

   3、小结: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者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方好

   亦奇

   总相宜

  浓抹

   淡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