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面积教学评课稿

日期:2021-04-28

这是面积教学评课稿,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面积教学评课稿

面积教学评课稿第1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物体的表面,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卡纸若干、眼罩、毛线绳、桔子、长方体教具

  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出“面积”

  同学们,这是?对了!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那今天这节课的数学学习,就从我们的数学书开始。拿起你的数学书,伸出你的小手,从边缘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现在放下数学书,还像刚才那样,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来摸一摸它的表面?同学们,你还对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感兴趣呢?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汇报自己摸面的感受(发现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弯曲的。发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创设活动 探究新知

  (一)结合实例 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

  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那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1、摸一摸

  接下来,老师想进行一个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请同学上来,蒙上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2、画一画——补充“面积”含义

  现在老师把刚才他摸的这个面画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呢?刚才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呢?当然可以!那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猜一猜——既有所拔高,又为小组活动做铺垫。

  好了,我们来放松一下吧,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物品”。怎么猜呢?老师这儿有4种备选物品,根据老师的提示,发挥你的想象,选出你认为合适的物品,准备好了吗?第一件物品:它的面比数学书封面大一些,但比课桌面小一些。它是什么?第二件物品:它的面大约是4个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它是什么?(引出方法:摆一摆)第三件物品:它的面大约是6个手掌面积那么大。

  (二)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

  1、比眼力

  (出示两张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的卡纸)

  学生通过眼睛观察即可判断面积大小。师加大难度,让学生想办法验证通过眼睛观察得到的结论。引出 “重叠法”。

  2、度量意识的培养

  (出示两张不易一眼看出大小的卡纸)

  让学生回忆在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会回答“用尺子量”,此时教师适时引导,“用尺子量其实也就是看线段里有几个1厘米,那现在要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可提示学生:“是不是也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来想办法?”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最后发现,也像1厘米的长度单位那样,我们也可以用一模一样小一点的图形摆一摆,看卡纸上能摆几个小图形,就能比较出来面积的大小。

  3、小组活动——选择统一单位度量

  通过小组展示、汇报,发现有的小组用三角形摆,有的小组用圆形来摆,但选择正方形来摆的小组占多数。通过采访,明确了只有用正方形来摆,才能恰好摆满卡纸。最后老师提问:如果想准确测量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你们觉得选择什么图形来摆更合适?并告知学生,其实,国际上也就是用正方形来度量面积的。

  (三)区分周长与面积

  师出示一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即用毛线绳沿图形围一周,谁用的毛线长,谁的面积就大。让学生判断这种方法是否合适。通过探讨,学生明确了围一周指的是周长,而不是面积,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三、拓展提升——体会面积守恒的数学思想

  1、拼一拼

  请三名同学上台抽取题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在黑板上摆出作品。用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磁卡,分别拼出一个周长最长的图形,周长最短的图形,任意图形。之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拼组图形正对着我们的面。问:你们能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2、变魔术

  将第三名同学摆出的任意图形,变换形状。通过观察、探索、发现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却是相同的。

  四、全课小节

  请同学说自己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今天的收获,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书开始入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面积”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对比两张卡纸的大小时,学生先是用观察法,然后是重叠法。最后,在两种方法都无法得到结果时,老师通过适时提醒:“同学们,我们在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时,是怎么做到的?”使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最后引出统一单位来度量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度量意识也得到了培养。最后拓展提升部分,通过拼一拼、变魔术的活动,学生对面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度量意识也得到培养。但也由于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我想如果我在一开始,允许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去度量两张卡纸面积大小,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打开,最后再探索到用一模一样的正方形来度量会更好。

面积教学评课稿第2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面临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求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我们学校内有一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底是5米,高是3米,学校领导要把这个花坛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上不同颜色的花,该怎样分?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请同学设计一下。

  3、同学们,学校要为学校开学典礼准备30条红领巾,大队辅导员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需要多少布料?你们愿意吗?该怎样来计算呢?

  师:是的,要先计算一条红领巾的面积,那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猜一猜。找关系

  师:1、同学们,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什么有关系?

  生:和它的底和高有关。

  2、那么,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可能说边、底、高)那么怎样来验证我们的判断呢?

  2、想一想。找关系

  师:想一想,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么,可不可以也用转化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呢?

  3、拼一拼,摆一摆,比一比。找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按照你的想法,和小组内同学一起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看可以把它转化成哪些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图形。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拼摆。

  汇报。可能摆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平行四边形。)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归纳: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那么,我们拼出的平行四边形、跟所用的三角形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答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关系呢?

  4、画一画,算一算。找关系,得结论。

  师:请同学们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高也是三角形的高,底也是三角形的底。

  师:那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还可以怎样写?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5、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再来解决大队辅导员老师的问题吧。学生可能会束手无措,面面相觑于是,教师趁机疑惑不解地问:你们怎么还不解决问题啊?让学生自己说出,需要红领巾的底和高。

  教师出示完整题目: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3厘米,做30条这样的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三、练习巩固。

  1、独立完成85页做一做。

  2、完成86页练习的1、题。

  3、完成86页练习的3题。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求右图三角形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①3×2÷2②6×2÷2

  ③6×3÷2④6×4÷2

  6、学校准备在校门出口处两旁各建一块三角形交通警示标志牌,底是8分米,高是7分米,请帮忙计算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两旁”的意思)。

  四、拓展提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2、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你能通过剪,拼等方法推出三角形公式吗?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面积教学评课稿第3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74-7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初步的策略意识。

3、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数方格,知道图形面积的大小,为学习面积单位、面积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

1、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让我们从这本数学书开始。注意看,老师在摸数学书的什么?

拿起你们的课本像老师这样摸一摸。注意:摊开手掌,轻轻地,慢慢地摸面的全部。静静地感受它的大小,感受到了吗?

2、 再看一看,黑板的表面,这两个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

出示:课本的封面比黑板的表面小。

3 、摸一摸课桌的面,要认真地摸,不要随意。摸好后再看一看教室的地面,对于这两个面,你有什么话想说?教室的地面比课桌面大的多。

4 、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 (板书 :物体的面 )课件展示: 荷叶面、 篮板面 、美丽的月牙湖面。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每一个面都有它确定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面的大小称为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齐说)。

5、顺向应用面积的定义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呢?

那之前我们比较的结果现在就可以改为: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出示)。同桌相互说一说。

6、逆向应用面积的定义

如果有人问你,手掌的面积是指什么呢?那脚掌的面积呢?

7、(老师与学生比手掌)看到这两个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如果能用上我们刚刚学的词就更好了)。老师手掌的面积比小朋友手掌的面积大,同桌相互比一比,说一说。

8、(找两位小朋友)在刚才比的过程中,老师喊上了两个同学,这两位小朋友可是老师精心挑选的模特儿哦,对照我们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注意联系今天的内容)

二、 理解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1、同学们学得真快,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测试。方法是闭上眼睛摸物体的两个面,然后根据感觉说哪一次摸底面积大一些。谁愿意上台试一试。(其他小朋友做好小裁判。)

(请一位同学上台)。摊开手掌摸一摸,再摸一摸。生1摸的是两个不同的面。生2摸到是同一个面。

2、如果老师把刚才摸的这个面画到黑板上,也就变成了数学中的——(正方形)平面图形。(板书)请同学们打开练习纸,在这个图形旁边画一个比它小的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上台画。)画对了吗?

指出: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你会用水彩笔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刚才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面积有的大有的小。

1、老师有三组图,你能直接比较出哪一组图形的大小?

(1)

(2)

(第一组)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直接通过观察就能比较出来。(板书:观察)

第二组呢?当不能直接观察的时候,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好主意,看来用重叠的方法也能比较出图形的大小。)板书:重叠

2、生活中引入比较的矛盾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人家问小明,你们家的房子是卫生间面积大,还是厨房间面积大,小明可为难了,观察看不出来,还能重叠一下吗!能不能剪下来拼一拼,是呀,这可怎么办呢?我相信只要给大家一点时间,你们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呈现要求)

(1)、拿出二号信封中的平面图,代表这两处地方。

(2)、为了给小朋友一些提示和帮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方格纸和长纸条,如果你觉得它们有用就可以用,当然老师更欣赏的是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3)、如果你暂时还想不到办法不要着急,仔细看看你身边的小朋友怎么做的,相信你一定会从那里得到启发。

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与我们分享?

(1)、老师想知道一下,我提供的方格纸有没有组用的?带着你的图与工具上来。生汇报。

有跟他们采用一样方法的小组吗?

(2)、那长纸条你们怎么用的呢?生汇报。

(3)、还有其它方法吗?(用25块橡皮摆)你们组的方法很独特,就像给房间铺了地砖。有跟他们一用橡皮摆的吗?(9块)你们更欣赏谁的?(更加剪接明了)

(4)、有用自己身边的工具进行操作的吗?

小结: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的投入,观点也非常精彩!我很佩服你们!那无论是方格、还是橡皮、还是纸条,或是橡皮,其实我们就是给他画上不同的格子,再数一数进行了比较,我们给我们自己发现的方法也取个名称:叫数格子(板书)。

四、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3题。先估计一下,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画上格子数一数,怎么样?学生在书上数一数。交流。

重点讨论第4幅,你是怎么数的?可以把两个半个拼成一格来数,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2、下面的挑战更加难,我没有把所有格子画出来,你能知道它有多少格吗?你是用什么方法?

3、最后我呀没有把图画出来,只告诉你图形分别有多少格,(出示9格 6格 15格)你能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吗?学生交流。

让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现在怎么样?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结:如果格的大小不一样,无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统一方格的大小很有必要。这个统一的规定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面积单位。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