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4-03

这是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本课篇幅教长,若按照一般的串讲方法,显然是既费时,效果也不好。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了学习目标,便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成本课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全文主要写了三件事:1贱价粜米2街上购物3船头议论。

  第二.本文重点是贱价粜米一节。学习本节内容从三个问题入手:1从对话中找出造成江南水乡农民丰收了反而更加]贫困的原因。2找出旧毡帽朋友随着米价的变化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3找出米行先生对旧毡帽朋友的态度变化。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从而理解文章主题。

  第三“街头购物”一节很容易理解,街头表面热闹,实际上反映了洋货充斥中国市场,农民更加贫困的现实。

  最后“船头议论”部分结合课后练习二,了解农民性格中的另一面:逐步有了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

  通过以上设计的实施,比较轻松有效的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学习本文应与学生现时对农村的感受联系起来,毕竟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民身上的,所以着重引导学生对这种丰收成灾的矛盾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农民悲惨的生活,产生悲愤之情,从而加深理解小说的主题,有利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抓住小说三要素来阅读,有利于学生有条理更明晰地阅读,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应加入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要求,例如,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入情入理地朗读人物对话,也有利于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感悟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可以揣摩人物性格,尤其是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写法,抓准矛盾冲突的实质,从而把握小说主题,认识社会实质。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多收了三五斗》的教案设计

  1、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丰收成灾”的原因。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概括人物独特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和文体。

  叶圣陶,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入语文教材。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埠头()作梗()粜米()懊丧()捻()斛子()厫间()殷红()褡裢()

  拗不过()荡漾()窠()沽()呷()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文中重点写了哪几个场景?

  二、合作学习:

  1、这篇小说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集中塑造一个人物,而是写“旧毡帽朋友”

  一类人,这样有什么好处?

  2、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0):

  第一层(1—34):

  第二层(35—44):

  第三层(45—70):

  第二部分(71):

  文章按照_________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同样的故事在以后还会到处发生,揭示了故事的普遍性。第一部分以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重点写了三个场景,他们连贯,又各具特色。___________是重点,反映出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_________计划的打破是粜米亏本的结果,具体写出丰收后农民的灾难;_________,是农民被迫贱价粜米,生活理想破灭后的愤激情绪的流露。

  三、探究学习:

  1、粮食丰收,农民反而更加贫困。读了小说,你认为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有哪些?

  2、写出旧毡帽朋友在米行粜米、街头购物和船上议论时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3、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后感

  年级:九年级课型:课内自读课课时:二课时执笔:韩云生

  审核:语文备课组时间:2013–10-2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丰收成灾”的原因。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概括人物独特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指出下列各句描写人物的方法。

  ○1“我不缴租,宁可跑去吃官司,让他们关起来!”()

  ○2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

  ○3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

  ○4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

  二、合作探究

  研读1—34段,“米行粜米”这一部分。

  1、这篇文章很多地方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

  米行先生的态度和农民的心情对照

  旧毡帽朋友not;not;————————对照————————米行先生

  问价冷淡

  愤激冷笑

  哀求厌烦

  想要现洋钱斥责

  想要中国银行的威胁

  对照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粜米前和粜米后的情绪对照

  粜米前————————对照———————粜米后

  因丰收而充满希望因米跌价而失望

  定出详细的购物计划大幅度削减原来的购物计划

  对照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万胜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直击中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菜畦(qí)炫耀(xuàn)绽放(zhàn)忍俊不禁(jìn)

  B.恣睢(suī)绮丽(qí)蜿蜒(wān)潜移默化(qián)

  C.亘古(gèn)追溯(shu)惺忪(xīng)繁花嫩叶(nèn)

  D.氛围(fēn)木讷(nè)契合(qì)祸不单行(h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对峙布局周而复始郑重其事

  B.真谛标本一泄千里海市蜃楼

  C.元宵嘹亮断章取义随声附合

  D.侧隐凋零一代天骄拖泥带水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三、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以情致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2、关于老舍,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看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的认真读一遍,边读边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勾画出来并在旁边作点简要的点评。

2、读了全文后,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1、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三篇小说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的三篇小说我们是如何学的。

2、今天的这篇小说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学?

(重点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品味”、“感悟”、“欣赏”的方法来阅读一篇文章)

3、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4、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随着对话的逐步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先来分角色读课文,并思考“探究练习一”

四、小结

1.结合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中理出关键信息。讨论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更加不幸的原因。

2.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大家说,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大家说,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

二、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一旧毡帽朋友进行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2.指出:“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带的农名。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

3.提问: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 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鼓励学牛提出自己的见解。

4.补充:这就是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小说通过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

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宽广。让学生浏览课文,并体会。

5.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提示:这篇小说运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来处理安排材料,让学生试着在

课文中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讲解:从这些对比中,以及人物的对话中我们找出了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结合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组织学生对小说主题分组讨论并发言。

三、总结

1.小结:这篇小说塑造了旧中国农民的群像,通过他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来回巡视。

3.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小说反映的时代状况

四、本课总结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

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结合生活品味感悟,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来。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反映旧中国农村和农民情况的一些资料,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六、 板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

场景一:米行粜米一交代环境和人物

场景二:街头购物一“丰收成灾”

场景三:船上议论一心底的仇恨与反抗

教学反思: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本课篇幅教长,若按照一般的串讲方法,显然是既费时,效果也不好。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了学习目标,便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成本课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全文主要写了三件事:

  1、贱价粜米;

  2、街上购物;

  3、船头议论。

  本文重点是贱价粜米一节。学习本节内容从三个问题入手:

  1、从对话中找出造成江南水乡农民丰收了反而更加]贫困的原因。

  2、找出旧毡帽朋友随着米价的变化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

  3、找出米行先生对旧毡帽朋友的态度变化。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从而理解文章主题。第三“街头购物”一节很容易理解,街头表面热闹,实际上反映了洋货充斥中国市场,农民更加贫困的现实。

  最后“船头议论”部分结合课后练习二,了解农民性格中的另一面:逐步有了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通过以上设计的实施,比较轻松有效的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